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模板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各种物品的包装盒越来越精美多样,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些精美多样的包装盒扔了非常可惜,在提倡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注重环保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各种包装瓶子、盒子、罐子可以重复利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它们又是很好的操作活动材料。幼儿对这些精美的包装盒有很强的探究欲望,都想尝试打开来看一看。于是,我萌发了组织幼儿玩这些瓶子、盒子、罐子的想法,通过游戏、观察、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找到打开各种盖子的方法,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的好习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盖子,并用语言简单地表述出来。
2、积极参与游戏,在游戏中萌发探究事物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丰富对各种带盖的瓶子、盒子、罐子等的认知经验。
活动重、难点
通过游戏、观察、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找到打开各种盖子的方法,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的好习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带盖的盒子、罐子、瓶子等若干。
2、玩具若干,分别装入不同的包装盒中,将包装盒分别放在四个大篮子里。
3、自备礼物盒(纸箱—盒子—魔法棒);剪刀;开瓶器。
4、音乐《绮想轮旋曲》,用在和礼物跳舞的环节;打雷下雨的音效;活动结束音乐《杜鹃圆舞曲》。
活动过程
一、以教师“收到礼物”,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情景表演:送礼物。
2、启发幼儿想办法打开装礼物的纸箱。
3、取出纸箱里的盒子,请幼儿想办法打开盖子,发现里面藏的礼物:一只非常漂亮的魔法棒。
4、。
二、启发、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盒子、瓶子等。
1、这个魔法棒会施魔法变出很多的礼物,变变变!(掀开红布)你们都看见了什么?
2、请幼儿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礼物盒,不要打开,先仔细看看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上面有哪些图案?
3、:你们拿的东西有圆形的、三角形的、方形的'、爱心型的各种各样的形状,五颜六色的,还有好多的图案,真漂亮!
三、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盖子,并用语言简单地表述出来。
1、“现在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把它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礼物?”(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引导)
2、魔法棒请小朋友说说你拿到的礼物是什么?你又是怎么打开盖子得到这个礼物的?”
四、了解特殊的开盖方法。
1、魔法棒还带来了其他的礼物呢!这是什么?(出示一瓶汽水)“它有一个盖子,盖得太牢了,老师拧不开也拉不开,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用开瓶器)
2、:一些特殊的盖子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打开。
五、体验成功的快乐
1、小朋友自己通过拧、拔、拉、钥匙开锁等各种方法打开了盖子,拿到了礼物,还知道了可以借助工具打开特殊的盖子,真棒!和你们的礼物玩玩吧!
2、播放背景音乐,和礼物跳舞。
六、用游戏化的情景引导幼儿将礼物放回原来的盒子中。
(播放下雨音效):“呀!下雨了。老师要送魔法棒回家了”(老师示范把魔法棒放回盒子里)
“小朋友赶快把你们的礼物送回家,关好门窗!”(把礼物放进盒子里,盖好盖子)
师生带着礼物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正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
2.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号。
2.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认识阿文
1.教师出示挂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
2.阿文上幼儿园前,很喜欢一条小毯子,到哪儿都带着它。可是现在上幼儿园了,带着这么大的毯子行吗?
二、听听阿文的故事
1.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阿文常常带着毯子干什么?她喜欢这块毯子吗?
3.后来阿文放下毯子了吗?
三、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1.你们是不是像阿文一样也有一件最喜欢的东西?你们常常用它干什么?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2.我们小朋友比阿文还能干!每天早上高高兴兴地和好朋友再见,到幼儿园学本领,和小朋友做游戏,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错。
活动延伸:
孩子们围成圆圈,一起来讨论说说自己喜欢的什么东西?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附:
阿文的小毯子阿文有一条小毯子,她抱着小毯子睡觉,抱着小毯子吃饭,抱着小毯子玩,到哪里都带着小毯子。
爸爸说:“你总是带着小毯子,多麻烦呀!”阿文紧紧地抱着小毯子说:“不嘛,我就喜欢小毯子。”
阿文上幼儿园了,她还是抱着小毯子。幼儿园里要自己吃饭,一边抱着小毯子一边吃饭,多麻烦呀!
小朋友都在滑滑梯、荡秋千。阿文抱着小毯子,只能看着别人玩。
阿文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她放下小毯子和小朋友一起滑滑梯、荡秋千。哇,多开心呀!
吃饭的时候,阿文放下小毯子,自己吃饭。瞧,阿文吃得多快呀!
午睡的时候,阿文悄悄地对小毯子说:“小毯子,明天我可不能带你到幼儿园来了。”
第二天早上,阿文对小毯子说:“小毯子,再见,我去上幼儿园了,晚上回家我再和你在一起。”
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幼儿们知道怎样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和日用品——当玩具或日用品用完时要记得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但是我没有达到让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目标。
我的导入很好,达到了吸引幼儿注意里的效果,也让小朋友们了解这节可的主角是老鼠——阿文。
我让幼儿在户外上课这是缺乏考虑的。因为在户外不能用录影机来听故事《阿文的小毯子》,只能自己讲故事,而通过录影机讲故事肯定能更好地到吸引幼儿注意力,从而让幼儿能够更好的理解故事。
让幼儿知道要脱离依恋物,独立自主、融入集体重要性。
在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这一环节我只是让幼儿们说了一下自己喜欢的东西在他(她)上幼儿园的时候放在什么地方,没有问幼儿常常用它干什么,从而让我失去了一次了解幼儿平时生活、行为习惯的机会。我结尾是让玩具宝宝回家,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幼儿动手的的能也可以考一下幼儿的记忆力。这就达到让幼儿既动手有动脑的效果。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宽松的情境中,让幼儿体验动手做,游戏乐的情绪。
2.激发幼儿尝试和探索新的活动兴趣和勇气。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能在空气袋的相应位置贴上眼睛、嘴巴。
4.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体验友爱的情感。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选择大小适中的保鲜袋若干,做成空气袋气球和空气袋娃娃。
2.用即时贴剪好的眼睛、嘴巴图形若干;彩带;纸棒等。
3.把已做好的空气袋娃娃悬挂在一根皮筋上,位置高于幼儿高举的手指尖。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场地:教师与小朋友边走边唱进入活动区
二、玩空气袋气球
幼儿伴随欢快的音乐进行游戏,教师适时的参与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多种方法,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交流、学习。
三、与空气袋娃娃做朋友
1、探究与空气袋娃娃做朋友的方法
⑴师:看那边挂着的是什么?(空气袋娃娃)空气袋娃娃也想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同意吗?
⑵引导幼儿用纵跳的方法,可用手摸摸、用头顶顶空气袋娃娃
师:好朋友就碰一碰,但空气袋娃娃挂在空中,怎么才能碰到它呢?(用手摸摸)那去试一试!
师:空气袋娃娃要考小朋友:不用小手去碰它,要用身体的其他地方碰它。(用头顶顶――这时将皮筋降低)
要求:幼儿纵跳触动娃娃时,应一个幼儿站在一个空气袋娃娃的下面。
四、做空气袋娃娃
1、探究空气袋气球变空气袋娃娃的方法
教师进行启发式提问,引导幼儿发现
(幼儿围坐在教师周围)空气袋气球是怎么变空气袋娃娃的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空气袋娃娃脸上的眼睛、嘴巴是什么样的?
2、一起动手做空气袋娃娃
师:请小朋友也来把空气袋气球变成空气袋娃娃吧!
⑴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将眼睛、嘴巴贴在适当的位置。
⑵打扮空气袋娃娃。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探索与空气袋做朋友的方法,鼓励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探索与空气袋接触的方法,用身体部位与空气袋接触。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交流、尝试,想出了许多与空气袋做朋友的方法。有的小朋友向上跳,用手触碰空气袋,这是大部分小朋友想到的办法;有的幼儿想到了用头顶、用脸颊去触碰空气袋,也得到了成功尝试,还有的小朋友说可以用脚,但失败了。尝试有成功,有失败,但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是他们良好学习品质的体现,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小班教案 篇4
主要领域:
游戏
相关领域:
无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0分钟
活动目标:
喜欢和老师同伴一起做运动游戏。
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做各种动作,发展协调能力
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游戏的快乐
难点:学会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
游戏过程:
1、做个小洞洞
a、鼓励孩子用手臂做洞洞,做各种各样的洞洞,并能让老师手中的球穿过。
b、用脚和身体做洞洞,做与别人不同的洞洞。
2、做个大洞洞。
尝试用身体做大洞洞,能够让同伴能从这个洞洞中穿过。鼓励孩子做与别人不同的洞洞,充分活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小班教案 篇5
小班
下页小班数学教案 6以内的点数
小班数学教案 6以内的点数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6以内的点数
来源:寿光世纪学校幼儿园 李桂云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颜色、6以内数量的感知。
2.幼儿能尝试简单的分类。
3.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黄、绿花若干;红、黄、绿圆点即时贴若干;白色纸花,花心分别为红、黄、绿,花瓣为4、5、6片;音乐磁带《春天》《找朋友》;贴有数字4、5、6的三个花篮。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运动一下吧!幼儿随着《春天》的音乐绕场地转一转!
二、基本部分:
1.发现小花瓣
师:地上这么多漂亮的花瓣,在地上真可惜!我们把他们捡起来,装饰一下我们的衣服吧!
2.幼儿分散捡花瓣,老师参与幼儿活动。(剩下的纸片教育幼儿放到垃圾桶里)
师:瞧,你们都变成花宝宝啦!
老师提问幼儿:你开了什么颜色的花?有几朵花?
(如果有孩子捡了很多,数不过来,可以用“许多”表示)
幼儿数好后,说出自己小花的数量,正确的老师给孩子贴一个大大的数字在身上。
3、找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乐,孩子们互相找花瓣一样多的朋友,找到后拉拉手,并给对方数一数有几个花瓣。
4、给纸杯花贴花瓣花
(1)教师发现没有颜色的花
咦!这个篮子里是什么呀?它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有些伤心了!我们帮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2)引导幼儿按照纸杯花心颜色去粘贴相同颜色的花瓣。
师:瞧,他们的花心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请小朋友们根据花心的颜色去粘贴和它相应的花瓣。
引导幼儿可以用红、黄、绿圆点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贴一个圆点。
(3)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圆点来装饰。
(让幼儿用粘贴的方法,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
(4)数一数自己的小花有几个花瓣?
5、送花儿回家
现在我们把小花送回家吧!你们看它们的房子上都有数字,这朵花有几个花瓣我们就把他送到写着这个数字的家里好吗?
教师先做示范,再请4个花瓣的小花回家,5个花瓣的小花回家,6个花瓣的小花回家发现有送错的花朵,请幼儿自己纠正。
三、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做了好多事情,你们真能干!现在让我们再到别的地方看看吧!(播放音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