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实用】幼儿园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线组成的蜘蛛网的兴趣。
2、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来织蜘蛛网。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蜘蛛胸饰若干个、音乐磁带、画有树的铅画纸、蛋糕盒、美工钉、各色粗细不同的毛线、乳胶、带有锯齿的卡纸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激发幼儿上课的兴趣。
1、师:“宝宝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出去玩,高兴吗?那我们手拉手出发吧!”《郊游》的音乐起,小蜘蛛跟着妈妈边唱歌边做动作。
2、“宝宝们,注意,前面有段钢丝路,要小心点!”小蜘蛛跟着妈妈别念儿歌边走钢丝路。 附:小蜘蛛,走钢丝;走来走去真自如;掉下来,别着急;嘴里咬根保险丝。
二、学习蜘蛛织网的方法。
1、“看,这是什么呀?”(蜘蛛网)“这是我们蜘蛛织的网,织网是我们最大的本领。宝宝们看看这张网是用什么织出来的?”(织在蛋糕盒上的网)幼儿讨论。
2、“谁来说给大家听?”指名几个蜘蛛说。(用毛线从钉子的一头开始结网,再经过中心结到另一个钉子上绕一下………)
3、师示范织一遍,“宝宝们看妈妈织一张这样的网,看仔细了,待会儿你们也来学学这个本领。”边念儿歌边织网:小蜘蛛,小蜘蛛,拉银丝,拉银丝,来来回回把网织,织个网,干什么?专吃苍蝇和蚊子。
4、“宝宝们,记住了吗?”“看,这里还有不同的蜘蛛网,快来看!”(毛线粘贴的蜘蛛网)“猜猜看,这张网是怎样织出来的?”幼儿解说,师补充。
5、“哇,这里还有不同的蜘蛛网!”“这又是怎样织的呢?”幼儿互说。
三、幼儿操作,师巡视。
1、“我们蜘蛛的本领真大,会织这么多不同的网,宝宝们,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织一张网?”“蜘蛛网要织得密密的还是疏疏的?为什么?”
2、“妈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材料,你们自己去选一样织,也可以两个好朋友一起织一个大网,比一比谁织的网又密又结实。”
3、幼儿自选材料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下操作,尝试多种不同的冰中取物的方法。
2、感受经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将一些小礼物,如:小粘纸、发夹、橡皮等冻在冰块中。
2、辅助工具:盆、碗、清水、小积木、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观看画面:白茫茫的雪地)师:看,这是什么地方?(南极、寒冷的地方)
2、师:对呀,南极是个非常寒冷的地方,到处都是冰天雪地。
3、(观看画面:雪地里的房子)师:在白茫茫的'雪地里有一幢漂亮的小房子,这房子里会住着谁呢?
(幼儿:北极熊)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回应:北极熊是住在寒冷的地方,你说的有道理。
(幼儿:小企鹅)追问:你是怎么发现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回应:门上企鹅的小照片都让你给发现了,你的眼睛真灵。
二、幼儿操作
1、师:今天呀,小企鹅从寒冷的南极给我们带来了礼物,会是什么礼物呢?
(拿出小桶)师:这是什么呀?(企鹅的礼物桶)桶里会有什么呢?
(摇一摇)师:用你们的小耳朵听一听,猜猜里面会装着什么礼物?(糖果、冰块)
2、师:你们说的都不一样,到底谁猜的对呢?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
追问: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呀?(冷冷的、冰冰的)
摸上去感觉冷冷的、冰冰的、硬硬的、摇起来有轰咚轰咚声音的究竟会是什么呀?
3、(夹出冰块)
(1)师:看看,这冰块是怎样的?你还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2)(幼儿:冰块里有东西)挖,你的眼睛真灵,这个小秘密都让你发现了。
师:小企鹅真调皮,它把小礼物都藏在了冰块了。
4、师:今天呀,小企鹅给我们带来了好多好多冰块,冰块里藏着的小礼物都不一样,你们想不想要呀?
师:范老师也想要看看这些漂亮的礼物,可是,有什么好办法能把礼物从冰块里取出来呢?(幼儿讨论好办法)
(幼:用积木敲)回应:用积木敲冰块,冰块会怎样?(碎掉)哦,原来冰块碎掉了,小礼物就能取出来了,真是个好办法。
(幼:用手搓)回应:把冰块放在手里搓一搓,会发生什么现象?(冰块融化)哦,原来把冰块放在手里搓一搓,冰块就会融化,变成了水,就能把小礼物取出来的,这也是个好办法。
5、师:今天小企鹅把它的礼物都放在了后面的桌子上,呆会请你们每个人拿一块冰块,用一个好办法去试一试,把礼物从冰块里取出来。范老师还在旁边的桌子上准备了积木和水,毛巾还有盘子,如果需要的话,呆会都可以去请他们帮忙。看看谁能最快把小礼物取出来,好吗?现在就请你们去试一试你的好办法。
6、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三、分享交流
1、师:你收到的礼物是什么?
追问:你想了什么好办法,把礼物取出来的?
2、请幼儿上来分享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3、教师将幼儿的办法记录在一张记录表上。
4、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今天一共想出了几种好办法,把礼物取出来的?
5、归纳提升:原来,把想出来的好办法记录在纸头上,别人一看就能明白总共有几个好办法了。而且每个小朋友想出一个好办法,这么多小朋友加在一起就能变成许许多多的好办法。
6、师:小企鹅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我们也快回小二班找一找,有没有什么礼物能够回赠给小企鹅,好吗?(好)那我们快点去找礼物吧!(活动自然结束,带幼儿离开)
幼儿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展,幼儿从本来对家的点滴认识,发展到“爸爸本领大”知道了爸爸的许多本领,进而对爸爸产生景仰,视他为自己的偶像。然而,有的幼儿觉得妈妈的本领也很大,也说到“妈妈对我可好了”类似的话语。因此,想到让幼儿也介绍自己的妈妈。进而让幼儿产生好奇:“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此活动是为了解决幼儿心中的疑惑,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还有一个家,感知妈妈怀孕的辛苦,萌发对妈妈的热爱。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长大变化的过程。
2.感受妈妈对宝宝的那种爱,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孕妇图片、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感受孕妇的与众不同
出示图片
你们发现这个妈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比如:衣服,肚子,走路,动作等等(引导幼儿说说孕妇与我们一般人的不同之处。)
小结:是呀,妈妈穿的衣服比我们要大,要肥,这样宝宝会很舒服的,妈妈走路的样子也跟我们不一样,动作很慢的,有了肚子里的宝宝做事情也不方便的。
二、提问,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看图片)
1.猜一猜,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妈妈会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回答)
2.猜一猜,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有什么声音?宝宝可能在干什么?
3.幼儿交流自己从妈妈那里了解到的经验。(幼儿自有分享)
4.回家都问过妈妈了,谁来说说看当时你在你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小结:宝宝在妈妈肚子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有时他会闭上眼睛睡觉,有时候会在肚子里翻跟斗,有的时候还会伸懒腰,打哈欠呢!
三、观看视频----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1.与幼儿一起观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的相关视频。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样一个过程?
小结:其实呀,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也很调皮的,妈妈为宝宝做出很多的事情,妈妈爱宝宝,宝宝也爱妈妈。我们也要为妈妈做很多的事情,你们都会为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我知道,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都是一个爱妈妈,爱自己的家人的好孩子。
四、活动延伸
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真辛苦,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妈妈的辛苦。(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枕头塞在衣服里,然后去小便、洗手,体验做大肚子妈妈的不容易。)
小结:做妈妈真辛苦,所以我们要爱我们的妈妈。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幼儿年龄具有的特征即以自我为中心,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选择一幅幼儿园整体形象图,(图中教室,宿舍,操场,活动区,洗手间等)来给幼儿进行直观感应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幼儿园里一天的基本生活常规。
2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难点 :让幼儿学会跟老师一起边唱边动。以及幼儿园的基本生活常规。
活动准备:一幅幼儿园整体形象挂图。
活动过程:
一 采用游戏活动组织幼儿坐好。
二 出示挂图
1 向幼儿介绍教室环境,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2 向幼儿介绍室外环境,小朋友可以在做什么?
3 向幼儿介绍厕所环境,小朋友可以在那做什么?
4 向幼儿介绍宿舍环境,小朋友可以在做什么?
三 师生互动活动
1 那我们现在来睡觉吧,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边唱律动歌边做睡觉的样子。
2 睡饱了没有?我们该起床了,边唱律动歌边揉眼睛,再伸伸懒腰。
3 起床后我们该做什么?边唱律动歌边做穿衣服和扣扣子的动作。
4 穿好衣服后 我们该做什么?边唱律动歌边做刷牙的样子。
5 刷牙好了,我们来洗洗脸,边唱律动歌边做刷牙的样子。
6 洗好脸了,我们来洗手,边唱律动歌边做洗手的样子
7 手洗干净了,我们来吃午餐,边唱律动歌边做吃蛋糕和喝牛奶的样子。
四 我们吃饱了到教室外操场上去玩啦。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让幼儿了解到幼儿园的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规,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但不足的是师生互动又待提高。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运用关节弯曲肢体,进行造型,体验身体造型的乐趣。
获得有关空间的形状的经验,初步感受弯曲形状的丰富多样性。
活动准备:
比较宽敞、干净的活动场地。
关节娃娃。
活动过程:
我会弯弯。
——演示关节娃娃。大蛇弯弯会弯出各种样子,关节娃娃也会弯曲。我们能不能也像它们一样弯出有趣的样子?
——教师与幼儿共同弯曲身体,尝试多种造型的弯曲姿态。
——刚才,我们是怎样弯的?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弯曲的?
弯曲的秘密。
——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弯曲呢?
——教师可出示“关节娃娃”,活动娃娃的各个关节,做出不同的造型。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弯曲动作,知道这是关节起了作用。帮助幼儿理解体能够弯曲的道理。
我们一起弯弯。
——我们的身体也有许多关节,请你活动一下自己的身体,看看它会怎么弯曲。
——幼儿自由弯曲身体,利用腰、腿、胳膊、脖颈的弯曲,想像、表现各种造型。
——猜猜同伴弯曲身体以后的造型像什么。
——你弯曲,我弯曲,我们的身体都可以弯曲。让我们合在一起弯曲,看看会变成什么。(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造型,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与表现)
——观看的幼儿可以用猜测、评论、“照相”等方式给予适当的评价。如,“我觉得他们做的‘大桥’真像,‘咔嚓’给他们照个相。”“你们做的,我有些看不懂,能告诉我吗?”“你们做的好像是隧道口。”等等。
活动结束:
在运用关节弯曲身体进行肢体造型的过程中,幼儿不仅活动了身体,认识了关节的作用,还由此认识了弯曲这一特定的、丰富多样的形状。因而,本活动是以认知为主导,以肢体活动和讨论交流为表现形式的活动。组织实施时,应将这几个方面有机地协调整合起来。
可事先在区角中提供“关节娃娃”,供幼儿操作、摆弄,积累身体活动的认识。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1、贴绒教具:红、黄、蓝三个圆片、红绿灯以及若干不同类型的汽车。
2、幼儿事先参观过马路。
3、幼儿绘画用具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出示红黄绿三色圆片。
问幼儿这些是什么颜色?这些圆片可以变成什么?
教师用“超级变变变”变出红绿灯的图片。
二、说说红绿灯。
1、红绿灯安置在马路边是为了什么?如果没有了红绿灯会变成怎样?
2、说说红灯亮了汽车会怎样?说说黄灯亮了汽车会怎样?说说绿灯亮了汽车会怎样?
3、马路边除了红绿灯外还有什么灯?(行人灯、转弯灯等)
三、学学红绿灯
教师分别出示红黄绿三色圆片作红绿灯,幼儿扮驾驶员在马路上开车。出示红色圆片——停车;出示黄色圆片——慢慢走;出示绿色圆片——跑步。
四、画画红绿灯
1、动物王国听说我们人类自从有了红绿灯,马路上秩序可好。他们也想造几座红绿灯,小朋友你们愿意设计一下设计师呢?
2、幼儿画红绿灯,鼓励画得快的幼儿添画汽车,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3、鼓励幼儿大胆的和幼儿交流自己的作品。
4、展示幼儿作品。
5、请你说说你最喜欢哪个红绿灯?为什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