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5-15 04:17:02 作者:

关于幼儿园教案汇编四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幼儿园教案汇编四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过河

  活动目标:

  1.学习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的动作技能。

  2.提高爬、跑、跳的能力,锻炼体能,发展肢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在难度逐步提高的游戏中,主动参与,大胆尝试,挑战自我。

  活动准备:

  1.大绳一根,鳄鱼胸饰一个,平衡步道、沙包若干,筐一只。

  2.活动前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一、小蝌蚪变变变

  1.我们一起把绳子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圆的池塘,来做“小蝌蚪变变变”的游戏吧。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这一热身运动的动作,幼儿观察并跟随教师模仿练习。动作如下:(1)身体趴在地上,双手合放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动移动身体;(2)蝌蚪长出两条后腿:身体趴在地上,用两条腿连续蹬地并扭动身体前进;(3)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四肢匍匐爬行;(4)变成青蛙起跳: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做全身运动。

  二、青蛙跳田埂

  1.现在小蝌蚪变成了青蛙。你们知道青蛙有什么本领吗?青蛙不仅会唱歌,还会蹦蹦跳。大家一起来学学青蛙跳田埂。

  2.教师用平衡步道作田埂(一块一块间隔、两块两块间隔等),设置活动路线,通过不断增加高度和宽度来提高活动难度。幼儿可选择不同难度的场地进行练习。教师指导要点如下:

  (1)要求幼儿从同一方向进行跳跃活动。起跳时,用力蹬地,向前上摆臂;落地时,屈腿全蹲,保持平衡。

  (2)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变化难度,也可根据情况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给幼儿增加难度。注意观察个别能力较弱幼儿的活动情况,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

  (3)用塑料圈在活动场地边做小池塘,请小青蛙自主掌控休息时间。(通过本环节,全体幼儿熟练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大部分幼儿能够进行助跑跨跳的动作练习,部分幼儿能够利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过较远的距离。)

  3.幼儿自由活动,教师巡回观察,通过增加难度和语言指导(如“看看别人是怎么跳的”“怎样跳才正确”“现在步道变宽了,你怎样跳过去”等),使幼儿的跳跃动作自然地由立定跳远转变为助跑跨跳。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量,适时集中请个别幼儿展示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和安全保护知识,在重点部分示范动作并带领幼儿集体练习。

  三、青蛙过小河

  1.青蛙越长越大,本领也越来越大。对面田里有许多害虫,现在青蛙要跳过这条小河去捕捉害虫。这条河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你们看看能从哪里跳过去。如果游来了鳄鱼,你敢不敢从鳄鱼身上跳过去?

  2.教师将绳子在地上对折围成一条宽窄不等的小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活动能力跳过小河,巩固前面游戏中掌握的动作方法,并利用所学动作完成一定的目标,进一步锻炼体能。

  第一次活动:幼儿自由跳过小河,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自己能跳过多宽的河面,是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冲撞。

  第二次活动:教师通过增设下雨、河面变宽等情景,提高跳小河的难度。幼儿分散活动,教师巡回观察,注意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尝试。

  第三次活动:教师胸前贴上鳄鱼图片做鳄鱼,双膝微屈仰卧河中,幼儿依次跳过河捉到害虫,再从鳄鱼身上跳回来,将害虫放到指定的筐里。

  3.幼儿依次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通过改变自己膝盖的高度来调节幼儿跳跃的难度。

  四、青蛙回池塘

  1. 今天所有的青蛙都很能干,学会了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跳田埂,过小河,捉害虫,掌握了很多本领。大家累了吧,我们再把绳子围成池塘,休息休息吧。

  2.小青蛙在音乐伴奏下在池塘里游一游,用绳子模拟水波晃动,并相互拍腿放松,休息嬉戏。

  3.简单点评活动情况,表扬幼儿的勇敢。

  4.师幼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幼儿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由于刚刚学习了2和3的组成,不过前两次主要是由老师拿实物进行分合,帮助幼儿理解分合的含义,然后让孩子们能用语言进行表达分和合的过程,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那么,在已具备这样的条件下,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幼儿们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来学习4的分成,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让他们在自己的摸索中去获得知识,找寻答案。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分成。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3、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二、活动准备:

  教师:4条大鱼,3个鱼缸,12条小鱼。

  幼儿:每位幼儿4条小鱼图片、一张记录表、操作题。

  三、活动重难点:

  让幼儿在探索操作中学习4的多种分法。

  四、活动过程:

  1、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复习3的分成。

  今天,我们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请3个小朋友手拉手,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3个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3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1和2……2、幼儿操作:"分小鱼",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教师:徐老师接到了猫妈妈的电话,她请全班的小朋友帮小猫分小鱼,把4条小鱼分成2部分分到两个小鱼缸里,可以怎样分?(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4条小鱼分成了几条小鱼和几条小鱼?(用完整的语句回答)幼儿:4条小鱼分成了1条小鱼和3条小鱼。

  教师:那么4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4可以分成1和3.(请全班幼儿复述,教师帮助记录在黑板上)教师:猫妈妈请大家想一想,4条小鱼分成2部分还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篓子里每人拿4条小鱼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并把它记录下来,写在记录表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3、幼儿操作,老师指导。(单独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做练习)

  教师:请你介绍下你是怎么分的,4条小鱼分成了几条和几条?4可以分成几和几?

  幼儿:4条小鱼分成了1条和3条,4分成了1和3;4条小鱼分成了2条和2条,4可以分成2和2;4条小鱼分成了3条和1条,4可以分成3和1.

  教师:很好真棒,其他小朋友有不同的'分法吗?

  幼儿: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幼儿叙述教师记录)教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两种方法好记吗?

  幼儿:好记。

  教师:它们都有好听的名字第一种叫按序法,第二种叫倒序法。猫妈妈很高兴我们班小朋友帮她把小鱼分好了,她觉得我们班小朋友都很聪明。

  4、巩固游戏:分组练习。

  猫妈妈说:秋天来了,水果成熟了请小朋友帮她分一分水果。请小朋友听清楚要求:1,2,3组小朋友填一填根据图片,用数字表示分式;4,5,6组小朋友分一分将水果分到2个盘子里并用圆圈表示;7,8,9组小朋友数一数,根据图片内容数一数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请小朋友一人拿一张操作题做题目。注意铅笔不要对着其他小朋友,不要戳到自己或者小伙伴,做完请仔细检查一遍。

  做完后请个别幼儿展示练习成果。

  5、今天我们学了4的组成,猫妈妈很开心觉得我们班小朋友帮了她大忙谢谢我们班小朋友。她请我们班小朋友到户外做游戏,让我们一起去吧。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五个福娃,知道他们的名字及简单寓意。

  2、知道一些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3、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福娃的多媒体课件、福娃的挂图、奥运会的会徽、会旗。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介绍奥运会的会旗、会徽。

  二、介绍奥运会吉祥物发布情况。

  三、认识福娃1、出示福娃贝贝:有谁认识它?它是什么颜色?它长得象什么?谁最喜欢在水里?贝贝的形象就是来自于鱼和水。贝贝是水上运动的高手,有谁知道哪些项目是水上运动?观看有关水上运动项目图片。

  2、出示福娃京京:有谁认识它?它是什么颜色?它长得象什么?熊猫是国宝,代表着我们可爱的祖国妈妈,我们应让它做吉祥物。

  3、出示福娃欢欢:有谁认识它?它是什么颜色?它长得象什么?每次奥运会开幕时都有运动员点燃奥运圣火。因此,它也是奥运会的吉祥物。欢欢是球类运动的高手,在我国有一位运动员打篮球很厉害,你知道他是谁吗?谁知道哪些运动和球类有关?观看有关球类运动图片。

  4、出示福娃迎迎:有谁认识它?它是什么颜色?它长得象什么?迎迎的形象就来自藏羚羊。迎迎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跑步呢?在我国有一个运动员跑步非常快,还拿了一个奥运冠军,你知道他是谁吗?还有那些运动和跑步有关呢?观看有关田径项目图片。

  5、出示福娃妮妮:有谁认识它?它是什么颜色?它长得象什么?妮妮的形象就来自京燕,它非常喜欢体操,在我国有一位运动员跳马非常厉害,你知道它是谁吗?还有哪些体操项目?观看有关体操项目图片。

  四、引导幼儿感受福娃寓意1、请幼儿把五个福娃名字读一读。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2、在这5个福娃中,你觉得谁像大哥哥?其余4个福娃形象都来自什么?为什么要把这么多的动物形象作为吉祥物呢?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动手制作活动,体验动手制作变废为宝的乐趣。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装饰瓶子,感受创意作品的美。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

  2.装饰用的材料:

  (1)广告纸、报纸、挂历纸、彩色卡纸、即时贴、皱纹纸、烟盒:

  (2)黄豆、绿豆、白云豆、大米、黑米、花生、瓜子、松子、开心果壳、小海螺、形状各异的贝壳等:

  (3)一次性筷子、叉子、盘子,胶卷、冰棒棍、瓶盖、毛线、电线、吸管、果冻盒、杏仁、秸秆、棉棒、各种废旧笔、丙烯颜料等。

  3.工具(剪刀、双面胶、电胶布、透明胶布、胶水、胶棒)。

  4.成熟作品若干。

  5.幼儿了解排序的规律,有装饰经验。

  活动过程:

  一、出示作品,幼儿欣赏。

  二、让幼儿讨论制作所用材料及方法。

  三、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

  1.幼儿制作前教师提出制作的要求。

  (1)选择瓶子,构思装饰方案后选择材料。

  (2)使用工具材料时注意安全。如:瓶子是玻璃做的要轻拿轻放,使用剪刀等工具时注意安全等。

  2.幼儿选择装饰材料进行制作。

  教师针对个别幼儿的操作情况,肯定幼儿的创意想法,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和帮助。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