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推荐】大班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内容:音乐 从头唱到脚
教学目标:
1、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2、有兴趣地演唱歌曲,学会仿编歌词。
教学准备:
牵线娃娃一个
教学过程:
一、从头说到脚
1、我们身上都有什么呀?让我们从头到脚来说说看好
吗?
幼儿边拍手边有节奏,有顺序从上到下说说。
2、请幼儿两两对坐,互相边说边怕对方身体部位。
二、从头动到脚
1、我们身体那些地方可以动?(头、手、脚、腰……)
出示“开心娃娃”,让我们和它一起来动动自己的身体。
2、学会说“动动我的头呀”、“动动我的肩”。
三、从头唱到脚
1、教师示范唱。
2、请幼儿烁烁听到了什么?
3、教师唱,幼儿哼唱,并学念歌词。
4、学唱,一边动身体,一边唱歌。
5、幼儿模仿编歌词,并配上动作表演。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连贯,轻柔与顿挫跳跃有力的歌声表现歌曲。
2、初步体验和表达歌曲中害怕不舍与勇敢坚强的不同情感。
活动准备:
1、flash落叶
2、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情感叠加熟悉歌曲旋律
1、提问:小朋友知道现在时什么季节?
2、秋风起来啦,小树叶会有什么变化?
3、随音乐学小树叶飘落的动作
4、随音乐做一片离开妈妈不舍害怕的小树叶
二、学唱歌曲
1、师:小树叶到底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小树叶唱了什么?
3、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4、教师范唱第二段
5、问:现在小树叶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多形式演唱
三、有表情的歌唱
1、师:今天我们唱了小树叶的歌,下面我们完整的来欣赏这首歌
2、听一听,歌曲一共有几段?完整欣赏
3、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小树叶游戏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这一阶段,我们班级的孩子们进入了我们的城市这一主题活动。由于我们幼儿园的地理位置位于淮海路附近,因此孩子们每天都路过这条热闹的大马路上。淮海路上有商厦,有地铁、还有许多让他们觉得很有趣的东西 。大班孩子们的观察能力非常敏锐,常能发现一些特别的新鲜的事物。路边有趣的自动机器成为了他们探索的新热点。在学前教育指南中指出:能接触和探索多种媒体技术、感受身边熟悉的科技成果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依据指南,结合抓住孩子生成热点开展了路边新事这个有趣的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走上街头观察、探索有趣的自动机器。
自动化机器(大班)
活动要求:
1. 通过录象回顾交流活动,帮助幼儿积累使用常用自动机器的相关经验。
2. 体验自动化机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3. 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自动化机器的兴趣。
展开:
(一) 引出谈话内容
1. 上次我们去逛街的时候,发现路边有许多的有趣的机器。
2. 后来,我们就商量组成了几个采访队去调查这些有趣的机器?
3. 你们调查的是哪个自动机器?
(二) 交流采访队的调查情况
A玩具机(小小说新闻)
B自动售货机(东视广角)
C检票机(新闻透视)
(三) 介绍老师的调查资料
1. 我们的.采访队真棒,调查到了这么多!我也调查了一些,你们想看看吗?
2. 我调查到的东西都做成了拼版,你们拼出来就知道了。
3. 说说你们这一组拼的是什么?(出示相对应的汉字)
活动反馈:
从主题中根据孩子们的热点生成的系列活动特别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在整个活动中,我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孩子们分组调查探索自动机器中碰到的问题、感受和同伴一起共同分享交流。积累了使用经验,提升了幼儿提问、表述、运用的综合能力。活动中,教师按照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开放性的问答。让每个孩子尝试迁移使用自动机器的经验,为每个孩子在今后运用其他自动机器奠定了使用的方法基础。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拍拍乐》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手脚的协调配合。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过程:
一、学习第五乐句
1.第1、2小节:在右边的小朋友拍手并腿跳,第一拍就要完成跳起、转身(向七点方向)、落地(膝盖微蹲)、拍手的动作。
2.第3、4小节:在左边的小朋友同右边一样的动作,只是落地时转向三点方向,此时两个小朋友是相对的。
3.第5、6小节:右边的小朋友原地再跳一次,不转身。
4.第7、8小节:左边的小朋友同右边的小朋友动作一样。
二、学习第六乐句
1.第1、2小节:双手在胸前击掌,膝盖微蹲。
2.第3、4小节:双腿直立时右手往前伸兵击掌,左手往旁伸。
第5、6小节:重复第1小节至第4小节,动作相反。
三、学习第七乐句
1.第1、2小节:右边的小朋友拍手、跳转向一点。
2.第3、4小节:左边的小朋友拍手、条转向一点。
3.第5、6小节:上下各拍一次。
4.第7、8小节:左右各拍两次。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能基本学会各个乐句的动作,但是在学的过程中,一些转向并做动作的地方掌握的比较慢,因为要跳又要拍手,难度较大,练习的次数较多。个别幼儿没有学会,要在游戏时在单独教他们练习几次,也有部分幼儿不仅动作学会了,而且在配上音乐时很有感觉。
小百科;拍手就是两手相拍的意思。多用以表示欢迎﹑感谢或赞成等。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玩玩,了解奥运会跳高项目。
2.初步感知体育运动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运动福娃图、跳高图片。
2.塑料尺斜插在夹子中,一头扎上橡皮筋、福娃卡。(人手一份)
3.横杆、松紧带。
4.幼儿对一些常见的运动项目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多媒体福娃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福娃来了!(播放福娃录象)
2.你们认识这些福娃吗?他们是——(师点福娃,幼儿一起说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北京欢迎您)
3.8年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北京)
二、欣赏福娃运动造型图,巩固对运动项目的了解。
1.(出示福娃运动造型图)看!福娃们已经准备好比赛了。你知道他们参加的是什么比赛项目吗?师指图幼儿说说。
2.请个别小朋友到上面指一指,说一说,并学学福娃的动作,集体模仿。
三、了解跳高的姿势,幼儿体验跳高。
1.(出示跳高图)这是什么运动?
2.奥运会上跳高是怎么跳的?请个别幼儿学学。
3.每个体育项目都有一定的动作规定,不然比赛时就算犯规,那么奥运会跳高姿势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跟福娃去看看。(看课件)
4.谁看到跳高有什么动作规定?(引导幼儿理解:助跑、单脚起跳,使幼儿了解助跑、单脚起跳有利于跳的更高)
5.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跳高姿势?(背跃式跳高),还有什么其它跳高姿势?(看课件后说说:跨越式、剪式、滚越式)
5.跳高的姿势有很多种,但所有姿势都要有两个规定动作助跑和单脚起跳。带领幼儿集体学学助跑和单脚起跳的动作。
6.(出示横杆),谁来挑战?先请个别幼儿跳跃,再依次跳跃,重点要求幼儿单脚起跳。(分三组同时进行)
四、通过实验,探索撑杆跳高的秘密。
1.小朋友们真棒!都跳的很高。(将横杆举高)如果横杆升到这么高,你们能跳过吗?运动员们有办法,你们猜运动员们用一种什么办法帮助身体跳过很高的横杆?幼儿自由猜测。
2.到底是什么好办法呢?我们一看。(放撑杆跳高录象)
3.哇!运动员厉害吗?他们用什么办法跳过横杆的?(引出撑杆跳高)
4.这根撑杆有什么秘密,能帮助运动员跃过这么高的横杆呢?我们来做个实验,师介绍实验方法:塑料尺当做撑杆,把福娃卡放在两跟橡皮筋的中间,将夹子放在桌子边缘,一只手按住夹子,另一只手按下尺,再放开手。
5.幼儿实验,(引出幼儿用力压尺,快速放开手,比比谁的福娃跳的最高。)
6.实验后提问:你的实验成功了吗,发现了什么?福娃怎么会跳高的?(引出是尺的弹性帮助福娃跳高)
7.师:塑料尺有弹性,同样道理,运动员就是借助撑杆的弹性,将自己的身体弹过横杆,但这需要很高超的技术,一般人是做不了的,要经过特殊的训练。每项运动都有科学奥秘,我们以后再去研究研究。只有掌握运动中的科学道理,科学地进行训练,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在奥运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五、了解撑杆跳高人物,激发幼儿关注跳高的激情。
1.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撑杆跳高最厉害的运动员是谁?(放课件介绍:在女子撑杆跳高中,俄罗斯选手获得冠军……)
2.有没有很厉害的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放课件介绍:17岁小将张英宁……)
3.张英宁已经获得了奥运会的参赛资格,8年她将挑战俄罗斯冠军,我们希望张英宁赢吗?那我们一起为张英宁加油。
4.边为张英宁加油,边出活动室。
5.延伸:到操场上再练跳高。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喜爱文学作品,体验猫变大后发生的趣事。
2.能随故事情节展开想像,尝试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图片
2.已简单了解酵母的作用。
活动过程
1.看看越变越大的猫。
――幼儿分散自由结伴欣赏图片,教师启发幼儿重点观察图中猫的变化。
――引导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猫有什么变化?
――这是一只面包房里的猫,它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大?让我们听听故事吧!
2.听听面包房里的猫的故事。
――倾听故事第l节至第7节。
――小猫莫格的家在哪儿?它是怎么变大的?
――小猫是怎样越变越大的?它变得像什么?(帮助幼儿理解莫格在逐步变大)
――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小猫变大好不好?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
――莫格越变越大,面包房里都装不下它了,它只好住到外面去了,你们猜它会碰到哪些事呢?
――倾听故事后半部分。
――洪水来了,是谁救了大家?它是怎样做的?
――虽然莫格的变大,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可是,也正因为它的变大才挡住了洪水,救了大家。
3.编编有可能发生的故事。
――变大的莫格还会遇到哪些事呢?
――引导幼儿大胆想像莫格变大以后发生的事情。
――帮助幼儿整理续编的故事情节。(如:提示幼儿小猫变大后还会变小吗?会发生哪些事情呢?)
活动建议
1.活动后,提供角色指偶投放到区角,让幼儿跟着录音讲讲故事,也可根据自己续编的内容,自制指偶在区角中操作讲述。
2.活动中,也可让幼儿用肢体(借助身体的伸展)来表现小猫吃完酵母后,越变越大的形体,体验变化的乐趣。
附故事:面包房里的猫
胖面包师每天早晨很早很早就起床去做面包。他先在面团里放上酵母让面团慢慢胀起来,越变越大,再放到炉子里去烤成面包。
莫格是胖面包师养的小猫,每天早上都到面包房去捉老鼠。捉完老鼠,它就趴在炉子边上打瞌睡。
这几天,外面总是下大雨,小猫莫格追老鼠,淋得全身都湿透了。
胖面包师心疼地用毛中把莫格擦干,把酵母放到牛奶里让莫格喝下去。面包师说:“莫格,你受凉了,吃一点酵母就不会感冒了。”莫格喝了有酵母的牛奶,又趴到炉子边上打瞌睡。
睡着睡着,莫格的身体胀起来,越变越大,越变越大。
一开始莫格变得像绵羊一样大。
后来它变得像马一样大。
再后来莫格变得像河马一样大。
莫格越变越大,面包房里都装不下它了。莫格只好住到外面去。它挡在马路上,汽车开不了,人也走不了。
面包师只好带着莫格往城外走去。他们走到一个山谷的河边,莫格饿得走不动了。
面包师回去把面包和面团都拿来给它吃,莫格吃了以后,身体又胀起来,变得像一头大象了。
莫格变得越大,越能吃,大家都来帮面包师给莫格送吃的东西,莫格还是吃不饱。
莫格就趴在小河边吃鱼。天下雨,河水越涨越高。突然,山上冲下来洪水。不好!洪水冲到城市里会把面包师和大家的房子都冲塌的。想到这里,莫格一下子就坐到河里去,洪水挡住了。
面包师跑去告诉大家,赶快躲到山坡上去。
莫格坐在山谷的河里,挡住了洪水,它的后边变成了一个大湖。
面包师和大家赶快修水坝。高高的水坝修好后,莫格才从河里出来。
它趴在山坡上看见面包房和其他的房子都好好的,心里很开心。大家给莫格挂上了奖牌,上面写着:越变越大的莫格,救了我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