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7-18 04:03:15 作者:

有关中班教案模板汇编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中班教案模板汇编6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 道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时候以及害怕时应该怎么做。

  2.知道害怕有时也会保护自己,了解缓解害怕情绪的方法。

  3.初步积累情绪表达与调控的经验。

  活动准备:

  绘本《我好害怕》的ppi和反映生活情境的ppt,开心、生气、哭闹、害怕4种表情娃娃,小熊布偶,4段不同风格的乐曲,家长讲述害怕经历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表情游戏,导入活动

  1.教师逐一翻开背景板上的开心、生气、哭闹表情娃娃,引导幼儿说说、做做相应的表情。

  2.请幼儿猜猜隐藏的表情是什么,幼儿猜过之后,教师翻开害怕的表情娃娃。

  师:你有过害怕的时候吗?遇到哪些事情会害怕呢?

  3.师:宝宝有害怕的时候,(出示小熊布偶)小熊也有害怕的时候,我们一起听听小熊遇到什么事情会害怕。

  二、演示画面,梳理经验

  (一)我会害怕,(播放绘本ppi第一幅画面)

  1.师:小熊遇到了哪些害怕的事情?小熊害怕的时候想干什么?

  2.师:小熊害怕的时候想哭、想逃跑、想要妈妈抱,你害怕的时候最想做什么?

  (二)大人也会害怕

  1.猜猜爸爸、妈妈有没有害怕的时候。

  2.播放视频,听爸爸妈妈讲讲他们害怕的事情。

  3.小结:小熊有害怕的时候,宝宝有害怕的时候,大人也会有害怕的时候,我们都有害怕的时候,害怕没有什么丢人的。

  三、情境体验,形成新经验

  (一)害怕的时候,我有好办法

  1.师:有没有好办法让害怕的感觉好一些呢?

  2.幼儿自由交流后,教师依次点击绘本ppt,逐一出现缓解害怕情绪的各种方法,引导幼儿找到赶走害怕的好办法。

  3.小结:害怕的时候可以向别人说出来,可以让妈妈抱一抱,可以找一个舒服的地方看图书,可以抱着喜欢的小毛毯或小布偶。

  (二)害怕的时候,我知道该做什么

  1.教师逐一点击反映生活情景的ppt(夜里一个入睡觉,看到动画片里吓人的地方,妈妈接宝宝时来晚了,护士阿姨给宝宝打针的时候),引导幼儿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把害怕赶走。

  2.配上音乐连续播放ppt,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四、互动交流,拓展经验

  1.师:害怕有时候也会保护我们,你相信吗?

  教师边演示绘本ppt边讲述:有时候,害怕也能保护我,让我离凶巴巴的狗远一些,告诉我不能爬得太高,不能在汽车旁边玩耍,不能靠近火焰。

  2.师:为什么说害怕有时也能保护我们?

  小结:有时候,害怕会让我们离开危险的地方,让我们的身体不会被伤害。

  五、快乐游戏,加深体验

  1.和表情娃娃做游戏。教师交替点击ppt画面.分别出现开心、害怕的表情娃娃。当看到开心的表情娃娃、听到欢快的音乐时,幼儿尽情表现开心的样子:当看到害怕的表情娃娃、听到令人惊恐的音乐时,引导幼儿学做深呼吸,调节自己的情绪。

  师:用力长长地吸气、呼气有什么感觉?

  小结:害怕的时候如果用力长长地吸一口气,再长长地呼一口气.感觉就会好很多。

  2.师:有很多办法会帮我们赶走害怕,回家后告诉妈妈,害怕的时候你知道做些什么。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起源:

  在一次电脑操作活动中,孩子们对电脑中的“怪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怪兽”多是由几何图形拼成的,非常生动,如:多脚怪兽多是长方形,怪头兽是由圆形拼成的等等。俗话説:兴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及时抓住孩子们这一兴趣点,结合数学活动设计了奇思妙想怪怪国这一活动。

  设计思路:本次活动主要引导幼儿互相合作、交流、记录,统计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体验创作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现代化电子教学的作用,拼图活动始终结合在合作游戏中,游戏性与创造性恰当地结合,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掌握知识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椭圆、半圆的认识和分类。

  2、让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体验创作的乐趣。

  3、积极参与统计记录工作。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有过创造几何拼图的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 大小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椭圆、半圆图片每位幼儿两套。

  3、 环境准备: 用幼儿自制的怪怪物装饰环境。

  4、记录表格:

  5、动画课件展示一组。

  活动过程:

  一、 游戏:“找家”

  1、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地面上有四个大图形

  大家一起说儿歌“咪咪转,大风来了正方形家里站”

  教师说到哪个图形,幼儿站到哪个图形。

  2、将幼儿分男孩、女孩或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游戏。

  二、观看课件,丰富幼儿想象力。

  1、打开课件,以故事的形式介绍“怪怪物王国”邀请小朋友去做客,请幼儿观察“怪物王国”里有什么?

  2、请幼儿依次观察后回答问题:

  (1) 怪怪物是由那些图形组成的。

  (2)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

  (3) 这些怪物象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图形,并想象它们还可以拼成哪些造型。

  三、小组活动:

  1、 提出合作方法:“今天我们可以与好朋友合作,拼出你喜欢的怪怪物,合作人数由你们自己决定”。

  2、 每位幼儿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大图形,做好准备。

  3、 游戏过程:教师弹奏一段音乐,音乐停的时候小朋友们自由结合,组合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不能随意挪动。

  4、 请摆好造型的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5、 游戏可按需要进行多次,每次将有创意的组合进行展示。

  四、 操作活动:

  1、提出操作的方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今天 ,我们每个小朋友一套小图形。试一试拼出有趣的怪怪物。然后用数字或标记把它记下来,再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操作时,大胆想象,利用不同的图形拼出各种“怪怪物”

  3、观察幼儿不同的记录方法。

  五、讲评

  1、展示幼儿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各自的记录方法

  “这些记录单上记的都是小朋友创作的怪怪物的图形的数字或方法。大家相互看一看,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幼儿之间相互提问相互回答)

  2、教师对幼儿的操作给予肯定

  “今天小朋友拼出了各种不同的、有趣的“怪怪物”都非常有创意。还会把使用的图形用数字或标记记了下来。你们真了不起。

  延伸: 课后教师可以将各种图形和记录表放在数学区中,供幼儿进行拼摆、分类、记录等活动,充分利用图形的多种途径,促进幼儿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大小、颜色、排列方式的影响,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初步形成数量守恒的意识。

  2、乐于思考,开动脑筋想问题。

  3、能与生活相结合,解决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积木三组、幼儿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经验准备

  游戏:抱抱团(请5位小朋友上前,老师发指令,幼儿听指令抱团,然后数人数。

  2、操作探索

  1)教师出示两排积木,请幼儿观察,教师提问:是大积木多,还是小积木多?为什么?

  教师:积木虽然大小不同,但数量相同,都是5个。

  2)教师再次出示积木,教师提问:两排积木有什么不同?哪一排的多,为什么?

  教师:不管是积木积木摆的松,还是紧,它们都是5个。

  3)教师再次出示积木,教师提问:两排积木有什么不同?哪一排的多,为什么?

  教师:虽然积木的大小、颜色、排列的方式都不同,但是它们的数量都是相同的。

  3、分享交流

  幼儿每人发5块积木,请幼儿用5个积木摆队形。

  幼儿自由观看与交流。你的积木摆成了什么队形。

  教师:不管你摆成了什么队形,它们的数量都是相同的

  4、实践应用:

  幼儿收学具。

  请幼儿自由组织然后编各种不同形式的队形。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科技小实验的兴趣;

  2、培养幼儿观察的敏锐性、持久性,让幼儿在玩空气球和氢气球的过程中了解空气球要施加外力才能飞起来,而氢气球不需要施加任何力,自己就能飞起来。从而感知氢气比空气轻的原理。

  3、 通过幼儿参与制作、操作,培养幼儿的协调合作精神。

  4、通过幼儿对实验的观察、讨论,训练幼儿的分析、概括、综合能力,培养幼儿的实践意识。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材料准备:

  氢气球、没有吹的气球每人一个、橡皮泥、回形针、塑料夹、纸、双面胶、小积木。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思考问题

  幼儿猜谜语:有红有绿,有长有圆,一吹就大。一放就飞。这是什么东西?

  出示气球,怎样让气球里充满气体?

  用嘴巴吹大的气球里面充满的是什么气体?(空气)

  怎样让空气气球飞起来?

  二、请幼儿动手操作

  1、每个小朋友吹一个气球,用绳子系紧,然后想办法让它飞起来。

  2、组织幼儿讨论,说说空气球是怎样飞起来的?(施加一定的外力,如用手拍,用头顶,向上抛等。)

  三、观察比较

  1、出示氢气球,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氢气球是怎样飞起来的?(自身能飞)

  2、比较空气气球和氢气球它们是如何飞起来的?

  3、试一试,怎样不让氢气球飞起来(利用准备的材料尝试让氢气球停在空中)

  4、说一说,用什么办法能让氢气球飞不起来。

  活动延伸:

  1、认识氢气,了解氢气求能飞上天的原因是氢气的比重比空气小。

  2、认识热气球,了解热气球能飞起来的原理。

  课后评析:

  这节课孩子玩的非常高兴,他们在参与制作、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了氢气球与空气气球的不同,培养了孩子对实验的兴趣,激发了孩子的实践意识。

中班教案 篇5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拓印意愿画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颜色,对色彩的变化感兴趣。

  2、学习简单的拓印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准备红、黄、蓝三种颜料,每人准备毛笔一支、调色盘一个,铅画纸、白纸、夹子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今天王老师要请小朋友一起来当小小魔术师好不好?”

  教师出示调色盘,引导幼儿认识一下颜色:“你们看,老师盘子里准备了一些颜料,这些颜料是什么颜色的呢?”(红、黄、蓝)

  2、引导幼儿大胆的尝试变色游戏。

  (1) 师示范并讲解:“今天我们就要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来变魔术看看王老师是怎么来变的好吗?先拿一支毛笔蘸点水蘸上红色,把它放在盘子里,然后呢再蘸点黄色,把红色和黄色搅和在一起变变变,你们看变出了什么颜色?(橘黄色)把变出来的颜色涂在这个铅画纸上。”师再选择别的颜色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变色1-2次。

  (2) 幼儿进行调色操作,教师观察,并进行适当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变色。师:“现在王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变魔术了,看看哪个小朋友变的颜色最多,变出来的颜色我们把它涂在铅画纸上,呆会有大用处。”(提出卫生要求——魔术师要小心啊,千万别把魔术变到外面,

  (3) 学习拓印的方法:(师出示一张白纸)“看王老师手里有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按在刚才画好的画上,用夹子夹住,然后轻轻的在上面压压,再轻轻的提起来,你们看印出了什么?”

  3、添画。

  (1) 师示范给印出来的画添画。“王老师觉得有点象一只螃蟹的壳,王老师把它变一变,变成一只螃蟹行不行。”

  (2) 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出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画。

  4、分享活动的乐趣,积累经验。

  教师展现幼儿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教师及时鼓励、表

  扬一些作品富有创造力的幼儿。

中班教案 篇6

  游戏目标:

  1、通过手偶游戏,让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名字,锻炼幼儿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

  2、初步培养幼儿乐于同别人交往的能力;

  3、锻炼幼儿能够认识自己的学号及姓名;

  游戏准备:

  手偶(威威兔) 小花片(上面写有幼儿的姓名和学号)

  游戏过程:

  1、出示手偶,自我介绍姓名和学号.威威:“小朋友,我非常喜欢你们,想和你们做好朋友,你们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老师互相配合,一人旁白,一人表演.)

  2、幼儿逐个介绍(威威兔在小朋友说完后,要同他握握手,或是亲一下)在家长的引导下,说出自己的学号姓名.

  3、发放小礼物(小花片),并让幼儿说出“谢谢威威兔”.

  游戏指导:

  依据幼儿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适当的引导,不可强求个别幼儿;

  游戏反思:幼儿对于手偶的加入兴趣特别的浓厚,有一些较腼腆的幼儿也能勇敢的说出自己的姓名及年龄,说明幼儿同一些自己所接触的玩具类的奇特物品有着特殊的交往感情.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