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精选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范文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在指偶的帮助下,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演唱歌曲,并尝试边唱边做动作。
2. 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萌发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3. 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红、蓝颜色的小鸟指偶若干。
2.小鸟的叫声、伴奏音乐。
3.卡纸剪成的大树若干并贴在小椅背上。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树林里玩一玩吧。
(播放背景音乐,师幼愉快地走进活动室)1.声音引出两只小鸟。
师:哇,小树林里可真美呀!猜猜还有谁会来这里玩呢?我们来听一听吧!
(1)听上去像是谁来了呀?
(3)再来听一听是不是小鸟呢?
(4)真的是小鸟的声音哦,我们请他们出来好吗?(依次出示红鸟、蓝鸟)其间提问:这是只什么颜色的小鸟?(红色),哦,又飞来一只,这只是什么颜色的呀?
2.认识两只小鸟的名字。
师:红色的小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丁丁,和丁丁打个招呼。
师:蓝色的小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冬冬,和冬冬打个招呼。
二、幼儿欣赏理解歌曲1.今天丁丁和冬冬要到这里来玩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是什么意思?
咦,它们躲到哪里去了?来把它们喊出来吧!
2.现在我变成一棵大树,丁丁和冬冬要在树上玩游戏,看清楚它们是怎么玩的哦?
(1)教师配上动作完整朗诵歌词。
提问:看清楚他们是怎么玩的吗?先是两只小鸟坐在哪里呀?(教师手势)它叫?它叫?谁先飞走了?然后谁飞走了?小树好孤单,它对小鸟说什么?(丁丁回来吧,冬冬回来吧,快快回来吧!)请幼儿帮助大树一起喊小鸟回来。(教师配上动作)(2)幼儿跟着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歌词。
好玩吗?我们也来玩一玩吧,现在你们变成一棵大树。准备好,两只小鸟来了。
重点练习那句"快快回来吧!"小结:两只小鸟回到树上了,又见面了,他们相亲相爱地在一起,真快乐。听,他们又开始玩游戏了。
3.教师随钢琴音乐慢速地演唱歌曲一遍。
4.再次演唱歌曲一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慢速演唱,同时用教具演示提示幼儿,鼓励幼儿用动作提醒自己记忆歌词。
2.幼儿按意愿扮演丁丁和冬冬,分别站在老师的右手和左手边。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重点是对歌词的理解记忆。
3.教师再次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重点是演唱的声音。
四、幼儿套上指偶表演歌曲
1.每位幼儿套上指偶,明确角色。(配上伴奏音乐)
2.师幼演唱歌曲一遍。
3.师幼完整连贯演唱歌曲一遍。
4.幼儿独立演唱歌曲一遍。
五、教师引导、小结。
1.你们喜欢丁丁和冬冬吗?为什么?
2.小结:丁丁和冬冬这两只小鸟真懂事,听见大树的一声呼唤,就马上飞回来了,而大树也会在下雨天为小鸟撑起一把小伞,他们会你关心我,我关心你,相亲相爱在一起,以后我们小朋友也要象两只小鸟一样相亲相爱。
现在我们飞到小树林外面去玩玩吧!
3.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动作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情景表演,让幼儿在游戏表演中学唱歌曲,学会和同伴结伴游戏。在表演过程中,很多小朋友都很开心,知道要根据歌词的内容有礼貌地按要求进行表演,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导地位。
教材的选择:《两只小鸟》是一个韵律比较欢快的音乐。以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问:两只小鸟坐在哪里?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两个好朋友为什么会各自飞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且结合自身的动作暗示,让幼儿在第一次倾听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学说歌词。这个环节中,我发现这首歌曲的歌词对小班孩子而言是有一定的体验的,所以在学的时候,孩子很乐意去说、去唱。这次活动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实际,也很能抓住小班孩子的兴趣。
教法的安排:在学习《两只小鸟》的时候,我巧妙地运用了示范,第一次我用两只小鸟的手偶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在观看的同时理解好朋友之间应该相互谦让,没有朋友会很孤单,同时激发幼儿学唱歌曲。这一环节中,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大胆地猜测故事的发展情部。最后引导幼儿自主表演,让孩子更好地感知了根据歌词来做动作,让孩子更好地,更直观地感知歌词。
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过程中还是有所欠缺,特别是最后孩子们自己带上纸偶完整演唱歌曲时,手上纸偶的角色分工不是很明确,边唱边做动作有点顾不过来,所以显得有点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经验,将教学活动组织得更好。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发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要爱护自己的鼻子。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不同的味道
2、趣味练习-观察调味颜料
3、每组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辣椒粉、麻油、醋、酒、糖浆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气味的感知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鼻子有什么用吗?(呼吸、闻气味)(拿起一只瓶子)
假如我想知道瓶子里有什么东西,应该怎么办呢?(看或闻)
二、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气味。
1、教师: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们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吗?
请小朋友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闻好一个盖好,再换其它的瓶子闻,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闻到了那些气味?
2、幼儿交流自己刚才闻到了什么气味。
老师请每组一个小朋友找出醋的气味?(或其它气味)的瓶子,看谁先闻出来。
三、趣味练习-观察调味颜料
四、引导幼儿讨论、扩展经验。
教师:小朋友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还闻到过什么气味?请你告诉大家。
教师:你最喜欢闻什么气味?不喜欢闻什么气味?为什么?
幼儿讨论交流。
五、师幼总结。我们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还可以闻到很多的气味,所以我们要保护自己的鼻子。
怎样保护鼻子呢?(不挖鼻子、流鼻涕用手)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3
目标
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及平衡能力。
准备
用及时贴在室内、阳台、楼道地上贴出圆形,25—30
厘米宽平行线,错落的脚印等。
玩法
1.幼儿结合地上的图形随时试着走一走,用不同的方法走。
2.按教师要求走,进行双脚跳等练习。
点评
1.活动内容符合托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场地上画的各种走法能满足托班幼儿乐于走、踏的需要。
2.教师在组织游戏时,注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如:看到场地的布置,请孩子们自己试一试,“你还能用小脚的什么部位走?”,让幼儿动脑筋。
3.整个活动教师注意保护幼儿的小脚。如:在活动前,教师组织小朋友重点活动脚;在活动过程中,用不同部位走;活动后,带幼儿做放松脚的运动。这样,也能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爱护小脚。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4
目标:
1、幼儿能高兴。愉快的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
2、学习听信号。手膝地爬行。增强幼儿四肢的肌肉力量。
3、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发展幼儿平衡的能力。
准备:猫头饰与幼儿它让人数相当;鱼若干;铃鼓1个;口哨1个;平衡木1个
重难点:
1、听信号分辨方向爬行。
2、掌握平衡能力。
活动过程:
一、舳
师:今天我碰到一个魔术师,他告诉我,只要我把眼睛闭上数十声就能把我变成一种小动物,我有点不相信,咱们来试一下好吗?(幼儿和老师一起数十声并把眼睛闭上)助教老师帮忙戴头饰。戴好后请幼儿睁开眼睛。
宝宝们你们看看自己的胸前,看看魔术师把你们变成了什么小动物了呢?幼儿回答。那今天老师就来当猫妈妈,你们来当小猫,我们一块来听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好吗?
二、听信号变换方向爬行
这是什么?幼儿回答。今天妈妈要小猫听着铃鼓声和口哨声来学本领。看看谁最聪明能干。
1、听到的是拍铃鼓声小猫们就往前爬,听到的是摇铃鼓声就往后退着爬。
2、听到的是敲鼓的声音就转着圈爬。
三、小宝宝们,我们玩累了,让我们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儿吧。咦,妈妈的肚子怎么叽里咕噜的叫呢?(幼儿回答)那宝宝们饿了吗?(幼儿回答)
四、游戏:小猫找鱼
1、师;你们看,那边有好多鱼,你们想不想吃呢?(幼儿回答)但是要拿到鱼我们必须摇爬过草地,到那边去把鱼拿回来,在回来的路上要走过一座小桥才能把鱼拿回来给妈妈。看看谁最能干,最勇敢。每个宝宝必须拿一条鱼回来给妈妈。那我先请一个勇敢的宝宝先过去拿一条鱼回来。
2、请幼儿重复游戏规则
五、游戏结束
师:宝宝们真能干真勇敢,每个都是妈妈的乖宝宝。那咱们都表扬一下自己吧。哇,这么多鱼,宝宝们赶快跟着妈妈回家把鱼煮好一块吃吧。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5
活动时间:
第三周
活动名称:
音乐游戏《全家乐》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尊重老人。
2、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和节奏做动作。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全家乐》的音乐磁带,玩具照相机。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全家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很有趣的歌曲,小朋友仔细听歌曲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说唱歌词。
(3)以全体幼儿学唱、分组学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3、请幼儿根据歌词中的内容做模仿动作。
4、组织幼儿游戏
(1)教师用神秘的.语气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以5个家庭成员为一组,根据歌曲的第一段内容作相应的动作,唱第二段时,孩子边唱歌边拍手找到大家。“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师网."当念“快把照片拍起来”时,全家要迅速摆出拍照的姿势,不能动,摄影师来拍照,评比哪个家庭最快、最稳、最美(规则:全家摆出牌照姿势时,不能动,动者为输。)
(3)示范游戏玩法:请几名幼儿和老师一起先做一次游戏,引导幼儿记住游戏玩法和规则。
(4)播放音乐分小组做游戏。
5、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家中邀请自己的家人一起做游戏,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6
目标:
1. 根据物品的颜色寻找相同颜色的火车车厢给火车装东西。
2.认识颜色、学习认读数字和点数。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游戏活动准备:
1.火车轨道场景。
2.有刺毛扣和按钮的不同颜色牛奶盒子;数字卡;点子卡;有刺毛扣和按钮的长条纸;颜色不同的蔬菜、水果图片等。
游戏指导要点:
1.是否能找到匹配的刺毛扣和按钮,并进行连接。
2.观察幼儿是否根据颜色、数字等进行装物品。
游戏观察与反思:
由于平时我们练习扣按钮和刺毛扣是利用衣服进行,所以利用“接火车”的方式让孩子来进行匹配和练习,孩子兴趣非常高,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还发现一样的是扣不上的,要找不一样的正反才能扣,使幼儿在操作中学会发现。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我在“装物品”时隐藏了几个要求,低层次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的在车厢里装物品,进行点数。中层次的幼儿可以根据车厢上的数字装相应数量的物品,高层次的幼儿可以根据车厢的数字和颜色装相应颜色和数量的物品。在幼儿操作时有的幼儿还出现了同一颜色不同种类物品的拼装,这里还蕴藏着一个分类的概念在其中。最后装好幼儿进行开火车运送物品等活动。
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将一些知识融入到自主性游戏活动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掌握这一知识内容。同时在材料设计上考虑一个一物多玩,将一些知识蕴含其中。通过自主性游戏活动使幼儿学会了学习,同时也能更好做到促进不同层次幼儿的共同发展。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篇7
小班游戏:
大灰狼来了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体验到相互合作的快乐,感受到齐心协力的力量大于一切;
2. 让幼儿能了解到布袋的多种用法;巩固合跳、跨跳、四散跑的能力;
3. 幼儿能够听懂音乐,发挥想象感受到不同的情节性音乐,并通过游戏充分的表现音乐。
活动准备:
1. 每人布袋各一个,老狼头饰一个,小兔头饰与幼儿人数一致;
2. 完整情节的录音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小兔子们跟兔妈妈做起床操。(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音乐做情境游戏)
1、“寻找食物”: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套着布袋蹦脚前进跳;
2、“吃完东西回家”:在草地上吃东西,吃后扛着袋子回家。
(1) 教师带领幼儿一个接一个并脚跳,不套布袋;
(2) 听到了河流声,小兔们过独木桥:幼儿把袋子扑成一条木桥,然后小兔过桥;(教师引导作用)
a. 一个跟着一个并拢双脚跳一次
b. 一个跟着一个跨跳一次
(3) 收拾布袋,套着布袋跳回家
3、 “大灰狼捉小白兔”:
a.大灰狼来了,幼儿躲避大灰狼四散跑(恐怖的音乐响起,另一老师扮演大灰狼进场);
b.小白兔藏进布袋里,大灰狼在周围巡视;
c.发现一小兔被抓,所有小兔拿起布袋当棍子打狼,最后胜利了,高高兴兴地 回家了。
活动结束:
小白兔们高高兴兴随着胜利的音乐走出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