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5-03 17:55:01 作者:

有关幼儿园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幼儿园教案合集7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的道理,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使幼儿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初步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食用部分与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参与劳动的意识。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胡萝卜、西红柿、芹菜、香菜、土豆、茄子、菜花、黄瓜等各种蔬菜。

  2、切好的生的黄瓜、胡萝卜等(上面带有牙签)。

  3、小篮子若干,分类篮子四个。

  4、事先请家长带幼儿参观菜市场,丰富相关知识。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开展《选蔬菜》的游戏,讨论、了解蔬菜的名称、颜色、吃法等。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们都是厨房小帮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好多的蔬菜,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些什么蔬菜?互相讨论一下这些蔬菜的名称、颜色、吃法和味道。同时,把自己喜欢吃的蔬菜选出放入小篮子中,选好后回到座位坐好。

  师:刚才你选的是什么蔬菜?谁先来告诉大家,它的样子和吃法?

  幼:我选的是胡萝卜,它是桔红色的,长长的,它可以煮着吃,可以炒着吃。还可以凉拌吃。

  师:你说的很好,凉拌的时候需要先用热水烫一下,那么胡萝卜可以生吃吗?

  师:老师准备了一些生的胡萝卜,谁想尝一尝?(老师把生的胡萝卜分给愿意品尝的幼儿)

  师:谁能告诉大家,生的胡萝卜吃起来感觉怎么样?好吃吗?

  幼:好吃,而且还有点甜。

  另一幼:吃起来有点脆。

  师:噢,生的胡萝卜吃起来有点甜,有点脆,胡萝卜也可以生吃。胡萝卜有什么营养呢?引导幼儿说出胡萝卜营养很丰富,它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对我们的牙齿和骨骼的发育很有好处。接下来谁想把你喜欢吃的蔬菜介绍给大家?

  幼:我喜欢吃土豆。它的样子圆圆的,上面有一些坑儿。

  师:平时你吃过的土豆是怎样做的?

  幼:我吃的土豆是削了皮切成丝,炒土豆丝吃,还可以切成块做汤吃。

  师:那土豆可以生吃吗?

  幼:不能。

  师:土豆不可以生吃,必须做熟了吃。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生了芽的土豆能不能吃?为什么?

  幼:不能吃。吃了对我们的身体有害。

  师:是呀,生了芽的土豆不能吃,对身体非常有害。土豆还有一个学名,哪个小朋友知道?大家一起说它的学名叫――马铃薯。

  师:还有谁想把你选的蔬菜介绍一下呀?

  幼:我喜欢吃芸豆,它的样子细细长长的,有点绿,有点白,它可以炒着吃。

  师:它能生吃吗?

  幼:不能。

  师:芸豆为什么不能生吃?

  幼:芸豆如果做不熟,会有毒,吃了它我们会中毒的。

  师:噢,你知道的真多。小朋友回家记得告诉爸爸妈妈,芸豆一定做熟了吃,要不,会中毒的。

  (当幼儿说到黄瓜时,请喜欢吃的幼儿品尝,并说出感觉。)除了这些蔬菜,你还知道哪些蔬菜?它们什么样子?怎么吃呢?请你跟身边的好朋友讲一讲。

  二、了解蔬菜有不同的食用部分

  师:小朋友们了解了各种蔬菜的名称以及吃法,那你们知道它们的食用部分吗?有的蔬菜要吃它的根,有的要吃它的茎、有的要吃它的果实、有的要吃花等。师:现在老师这儿准备了4个小菜篮,分别是吃茎、叶的蔬菜、吃果实的蔬菜、吃根的蔬菜、还有吃花的蔬菜,现在请小朋友们按这四种食用部分给蔬菜分类,把你选的菜分类放好。

  1.师: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放的对不对?这个篮子的标签是茎、叶,我们看看这些蔬菜是不是吃它的茎、叶呢?(教师依次拿取篮子中的蔬菜,师幼一起评价)

  幼:芹菜是吃茎。

  幼:芹菜也可以吃叶子的,我妈妈就给我做过豆腐汤,里面加了芹菜叶,绿绿的,可好看了,也很好吃。

  幼:我吃过用芹菜叶熬的稀饭。

  师:你们真聪明,芹菜是吃茎,平时我们吃的时侯一般都是把叶摘掉,只吃它的茎。但是芹菜的叶也能吃,芹菜叶还有降血压的作用呢。

  另幼:老师,我知道香菜也是吃茎和叶。

  师:你说得很对,这是什么?土豆是吃它的那一部分吗?

  幼:吃根。

  另幼:不对,应该是吃果实。

  幼:我们吃的是它的块茎,我爸爸从“十万个为什么”上面讲给我听的。

  师:噢,“十万个为什么”上面有这么多的知识,下次再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到那里寻找答案的。篮子里还有葱、白菜这些都是吃茎、叶的蔬菜。你们还知道哪些蔬菜也是吃茎、叶的?幼儿又说出了菠菜、韭菜、卷心菜等吃茎叶的蔬菜,这时有幼儿说藕也是吃茎的,教师给予肯定。

  2、这个篮子里的蔬菜是吃果实的,我们来看看,有哪些?

  幼:西红柿、黄瓜、芸豆、茄子、西葫芦……

  师:小朋友放的很正确。吃果实的蔬菜还有哪些?幼儿说有南瓜、丝瓜、辣椒、扁豆、方瓜等。

  3、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篮子(吃根)里放进了哪些蔬菜?它们都是吃根的吗?

  幼:有萝卜、胡萝卜、山药、红薯

  4、这儿还有一个篮子的蔬菜是吃花的,有哪些?

  幼:黄花菜、菜花、西兰花……

  三、分组摘菜,学习简单的摘菜方法

  师:现在你们要发挥厨房小帮手的作用了,咱们要把菜摘干净,把吃的部分留下放到自己的篮子里,把没用的放在旁边的小纸篓里,咱们比一比看谁摘得好。

  鼓励幼儿平时多吃蔬菜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各种蔬菜的名称和吃法,还知道了它们各自的食用部分。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小朋友身体的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不挑食、偏食,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棒,更健康。

  师:现在咱们把摘好的菜,送到厨房洗干净,请叔叔、阿姨帮我们做成营养美味的菜肴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从“我教幼儿”到“我导幼儿”,引导幼儿在探索中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培养了幼儿积极参与的意识。从一开始让幼儿自己选菜到最后的摘菜,各个环节密切联系,层层递进,整个过程幼儿在玩中学,议中学、想中学、做中学。在幼儿积极、好奇、乐于思考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目标。延伸活动“到厨房做菜”,又使幼儿产生了新的兴趣,又将生成新的活动内容。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知识与情感:了解春节习俗,知道春节是我国特有的古老传统节日之一。

  教程与方法:能够对色彩鲜明的中国画感兴趣,喜欢年画中所表现的喜庆热烈的气氛。

  情感太度与价值观:引导幼儿学唱《新年好》的歌,爱好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的春节习俗,喜欢中国画所表现的喜庆热烈的气氛。

  难点:能够吐字清楚,感情真挚的表演,爱好民族音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敲锣打鼓、耍狮子等的挂图。

  2、经验准备:收集各种不同特色的年画,红纸包,请家长帮助孩子用压岁钱做件有意义的事情。

  活动过程

  活动一 欣赏中国年画

  一、出示年画,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春节是中国人的年,在农村,人们很喜欢在墙上或门上贴热闹的年画来庆祝。小朋友见过年画吗?说说你见过的年画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朋友看年画有什么感觉?它表现了一种什么气氛?

  二、观察年画的内容

  1、教师:小朋友看老师带来的年画上有谁?手里拿的是什么?(如手里拿着鱼,表示年年有鱼等)

  2、教师:画上还有许多图章,刻印着什么字?表示什么?(如丰、年、鱼福等,都是祝福的话)

  三、观察年画的色彩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年画的不同色彩,并说出几种主要着色。

  2、教师:年画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四、欣赏比较

  欣赏各种各样的年画,感受年画中的气氛

  1、引导幼儿知道年画多是农村过年时贴在墙上,增加过年喜庆气氛的一种画。

  2、自由讨论交流对年画的认识与感受。

  幼儿园过年教案,迎新年,过新年,家家户户盼新年,新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农历新年这一天对于家家户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小朋友们也要了解新年的基本习俗。

幼儿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调动多种感官感知南瓜的形状与特征。

  2、乐于探索,会关注比较生活中事物的特征。

  3、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二、活动准备

  围裙、大布袋,各种不同形状的大南瓜12-16个,大筐、砧板、切刀、盘子、干净的布,课件等。

  三、活动过程:

  一、由猜测礼物导入,幼儿自由探索有关南瓜的信息

  1、猜礼物

  看,我是围裙妈妈,今天给大家送礼物来了!猜猜这里是什么?谁来摸摸?把你的感觉告诉大家!到底是什么呢?看看就知道。

  原来是大南瓜呀!你们想抱抱它吗?那么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抱个南瓜来放在桌上吧?南瓜朋友就藏在后面的筐里呢!小朋友,请吧!

  谁抱到大南瓜了?举起来给围裙妈妈瞧瞧。嗯!它们有些什么秘密呢?把它放在桌子上来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吧!

  幼儿自由感知获取有关南瓜的信息,教师巡回观察、倾听幼儿的发现,比一比自己的南瓜与他人有何异同,引导幼儿抱一抱、摸一摸、看一看并避免无关事物的干扰。

  (在与各种各样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南瓜的直接接触中,孩子们探究的点各不相同,有的对南瓜的外形感兴趣、有的在掂南瓜的轻重、有的比较大小、还有的对不同颜色的南瓜很感兴趣。可以通过经验的分享、交流与梳理帮助孩子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认识。)

  二、幼儿分享交流获得的经验,教师引导、协助幼儿梳理信息,使之更为完整。

  师:嗯!小朋友发现了好多秘密哦,快把南瓜轻轻地放下,坐下来和围裙妈妈交流交流吧!

  预计可能性和教师的引导:

  颜色:(南瓜是绿色的)还有别的颜色吗?(这个南瓜绿中还带点黄色呢!)不归类。

  大小:(我的南瓜很大)哪个南瓜最大?抱给大家看看!哪个是最小的南瓜弟弟呢?

  形状:(南瓜弯弯的)弯弯的南瓜像什么?

  (圆圆的)哪些是圆圆的南瓜?把它找出来!我们一起数数圆圆的南瓜有几个?

  (真的有点象!好的,谁和它有不一样的?摸上去硬硬的,那它是什么形状的?)

  (通过系统的整理、分享,将不同形状、颜色、大小南瓜所包涵的,对于中班幼儿比较有价值的教育点充分挖掘出来。引导孩子们在对材料的感知、认识中,一步步深入认识南瓜的外形特征。在比较、数数、拓展想象的环节中,孩子们的对应、数数、想象、语言表达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特别在南瓜的外形想象描述中,孩子的思维活跃、想象空间很大,经验获得了充分的拓展。)

  三、观察了解南瓜的内部构造

  师:小朋友找到了这么多南瓜外形的秘密,那么南瓜肚子里有些什么呢?

  (引导幼儿猜一猜,然后教师当场打开南瓜让幼儿观察。)

  你看到什么了?瓜子在哪里?

  有:瓜肉、瓜瓤、瓜子。

  瓜瓤:一丝一丝的是瓜瓤,它有什么用呀?加个拉的动作(原来是把南瓜妈妈和它的小宝宝瓜子连在一起。)

  瓜子:瓜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引导除了可以吃以外,它还是种子能够种到地里,明年结出更多的南瓜。)

  瓜肉:瓜肉是什么颜色的?猜猜绿皮南瓜的肉是什么颜色的?(老师切开绿皮南瓜证实幼儿的猜测)

  瓜肉是什么味道的?可以怎样知道呢?

  (幼儿回答闻一闻时,(师应答)将手中切开的南瓜传给孩子闻闻。

  幼儿回答尝一尝时,(师应答)生的南瓜可以吃吗?那该怎么吃呢?(先要切一切、洗一洗)围裙妈妈这里有一些已经洗好、切好的南瓜。我们先请微波炉来帮帮忙,等会儿一起来尝一尝吧!

  (对南瓜的探究除了外形以外,还可以深入内在的探索。这一步骤中,通过孩子的猜测、验证、比较,充分激发出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在验证的活动中孩子们随着操作一步一步地发现、解惑,在环环紧扣的深入中,既验证了自己的经验,又充满了深入探究的兴趣、满足了自己求知欲。)

  四、分享生活经验、了解南瓜食品。(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

  师:南瓜除了放微波炉烤着吃以外,还可以怎么吃?(结合播放实物或照片)

  教师回应,帮助归类:

  点心:如幼儿说南瓜饼,哦!那是南瓜做的点心,南瓜还可以做什么点心?

  南瓜菜:哦!南瓜还可以做成菜呢?

  饮料:南瓜汁

  根据幼儿回答逐幅出示南瓜食品图。

  除了小朋友说的外,南瓜还可以做成好多食品,我们来看这是南瓜做的什么?

  拓宽:简要介绍南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南瓜不仅味道好,营养也很丰富,有很多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它还能治病呢!有些地方还管它叫蔬菜王呢!以后可要多吃些南瓜。

  微波炉里的南瓜熟了吗?闻闻看,好香呀!你们想不想尝一尝,那就跟着围裙妈妈一起去品尝南瓜吧!

  五、活动延伸:

  1、生活区:切、刨南瓜;制作南瓜饼;收集南瓜籽。重点:各种切、刨的工具运用中引导幼儿注意安全。

  2、操作区:南瓜装饰 重点:充分发挥想象装饰不同形状的大南瓜。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并完整演唱。

  2、能用轻柔、高兴的声音和表情表现歌曲。

  3、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玩具小锅,小灶各一个,鱼、肉图片,娃娃手偶。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骑小车”引入

  “今天娃娃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骑好小车准备出发!”

  引导小朋友注意按门铃的声音要轻柔、有礼貌。

  二、感受理解歌曲内容

  1、 学习歌词——小锅 小灶 我来上灶

  提问:小朋友们看娃娃用什么来做饭招待你们?(小锅 小灶)

  “谁来上灶?”(我来上灶)

  2、 学习歌词——肉要切好 鱼要红烧

  提问:娃娃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这么大的肉要先怎样?怎样切?(肉要切好)

  鱼可以怎样吃?问问娃娃吧!(鱼要红烧)

  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动作。

  3、 学习歌词——走出去玩玩 再来尝尝味道 哎呀呀 糟糕 糟糕 菜焦 饭焦

  提问:娃娃出去玩了,小锅里的饭菜怎么样了?

  引导幼儿一起把娃娃叫回来,“再来尝尝味道,哎呀呀!糟糕!糟糕!菜焦!饭焦!”

  4、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在把娃娃做饭的情节表演一遍。

  5、 学习第二段歌词。

  娃娃这一次没有出去玩,看看娃娃是怎么样做的?

  鼓励幼儿用高兴的声音说歌词。

  三、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

  6、 请小朋友听音乐和老师一起再做一次饭菜。

  老师注意倾听,及时纠正小朋友唱的不准确的地方。

  7、 引导小朋友神气、高兴的演唱最后一句。

  8、 提问:“还可以请谁来吃?”引导小朋友有礼貌的邀请长辈来吃饭。

  9、 夸奖小朋友是一群爱劳动的好孩子。

  10、 引导幼儿邀请听课老师一起表演。

  11、 自然结束。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

  活动过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四、结束活动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幼儿园防止被拐骗教案:小班预防拐卖的教案

  活动目标

  1、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迷路时应怎么求救。

  活动准备

  排练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二、展开活动

  1、引导幼儿讨论:豆豆迷路了,他怎么做的?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脑筋。

  2、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开展“有奖竟猜”游戏,可将幼儿分为男女两方,提问问题,幼儿迅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方可奖一朵小红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该怎么办?

  (2)在城市迷了路,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强迫带你走,你该怎么办?(可以根据路标、路牌和公共汽车的站牌辨认方向和路线,还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逻民警求助。)

  (3)在农村迷了路,你该怎么办?(应当尽量向公路、村庄靠近,争取当地村民的帮助。如果是在夜间,则可以循着灯光、狗叫声、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寻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在幼儿园跟父母走失了,你该怎么办?

  三、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1、小朋友们平时应当注意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道、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

  2、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

幼儿园教案 篇6

  【儿歌内容】:

  《小伞花儿》

  下雨拉!冒泡拉!

  小伞花儿都开拉。

  赤橙黄绿青蓝紫,

  我采一朵笑哈哈!

  【教材分析】:

  在开展《小伞花儿》这首儿歌时,执教者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教学:1.花朵的色彩美儿歌中提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颜色,对于小班的孩子,认识这样的颜色有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只是简单了解,重点是感受色彩的丰富多彩。感知下雨天花朵开了,丰富的色彩,从而喜欢下雨天。2.雨天伞对我们的用处。下雨天,小花变伞,可以成为小虫子的伞,遮风挡雨,那么生活中,伞对我们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感受花朵色彩美。

  2.知道伞对我们的用处,喜欢下雨天。

  【活动准备】:五颜六色盛开的小花朵下雨的视频下雨的音乐

  一.交流并观看下雨的视频

  观看下雨的视频(注意引导幼儿观看下雨时,雨水滴落是冒泡的样子)

  指导语:1.什么天气?(下雨天)

  2.下雨了,人们都是怎么躲雨的?

  3.雨水滴落到地上怎么样了?(冒泡)

  二.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今天老师也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下雨天的儿歌,听听看,儿歌里下雨天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一朵盛开的小花朵,引出儿歌前半段。

  下雨拉,冒泡拉!小花伞儿都开拉。

  ?出示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小花,引出儿歌后半段。

  赤橙黄绿青蓝紫,我采一朵笑哈哈!

  2.交流儿歌内容,小花伞儿怎么了?都有什么颜色啊?

  3.配乐,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小花伞儿都开拉,赤橙黄绿青蓝紫,我是怎么做的啊?

  4.配乐,根据图片幼儿跟念儿歌

  5.配乐,边念儿歌边用动作辅助表演。

  三.小结提升

  下雨的时候,伞可以为我们来挡雨,那想想看,小花伞儿可以为谁来躲雨呢?回家可以去问问爸爸妈妈。

幼儿园教案 篇7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纸宝宝朋友

  活动目标 :

  1、看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纸。

  2、尝试用团、抛、踢等不同的动作玩纸,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餐巾纸、手工纸(红黄蓝绿)、 报纸、超市的广告纸;纸箱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这是——出示纸袋。可以放什么?我在纸袋里放了,宝宝喜欢的纸,猜猜看是什么纸?

  2、看看讲讲。

  (1)餐巾纸 (生活)---边出示边说 这是---餐巾纸。

  教师提问:餐巾纸帮宝宝擦什么? 你是怎么擦的?

  儿歌:餐巾纸,折起来,擦鼻涕,真干净。

  (擦过的餐巾纸放哪里?)

  (2)我的纸袋里还有——出示手工纸 (颜色)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手工纸?(红黄蓝绿) 手工纸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

  游戏:手工纸变变变,变架飞机飞飞飞……

  (3)超市的广告纸 (认说日常用品)---

  提问:小朋友在广告纸上看到了什么?

  讨论:你想到超市买什么东西?

  (4)我们再看看,纸袋里还有—— 报纸 (新闻)

  提问:报纸是谁看的?报纸上有什么?

  小结: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看故事。

  3、玩报纸

  (1)超级捏捏捏!(团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谁的球小?谁的球大?

  (2)抛——我的报纸球,飞起来喽!

  踢——我的报纸球,踢起来喽!

  滚——我的报纸球,滚过来喽!

  4、送纸球宝宝回家。

  有趣的数字

  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2、复习9以内的数字、数数,并区分6与9。

  准备:

  1、几何图形组合画三幅(还有小动物)。

  2、幼儿每人一份数字卡片

  3、每组提供白色纸条、浆糊、记号笔。

  过程:

  一、看图编电话号码。

  (1) 我们将要去春游了,我想邀请小动物一起去请大家想想办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们?(幼儿泛讲)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2) 打电话要查电话号码,我们来查一查动物家的电话。

  教师分别出示图形卡。(小猴、小熊、小兔)

  师:这是小猴家的电话。让幼儿观察发现小猴家只有图形,没有号码。

  (3) 引导幼儿看图数数编号码。(三家全部观察后,人人翻译号码)

  (人手一份操作用具。可以用数字贴号码,也可用笔写号码)

  请各组派代表在黑板上贴数字

  集体念号码 583469 583496 582734

  验证号码的正确性,老师拨打电话。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思考:这些号码都有6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2) 观察:在三个电话号码中有哪些是不一样的?

  (小猴家的号码是有9、6,小熊家是6、9;小兔家没有这两个数子,有的是2、7)

  相同的是什么?

  (三个号码都是六位数,前两位数都有5、8)

  (3)区分6和9

  问:老师也常把6和9搞错,请你们帮助我记住它。

  ( 让幼儿说出6的圆圈在下面,9的圆圈在上面。)

  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数字23456789

  三、交流所收集的电话号码

  增强幼儿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 请幼儿大声地读自己带来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 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上海地区的家庭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我们用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有意识地请几个孩子上来念所编的号码。

  (2)教师巡视后提出新的要求。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一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5延伸活动:把小朋友编的电话号码做成电话簿。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什么东西不见了》(沉浮)

  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培养观察兴趣。

  2.激发幼儿对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这一现象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水桶、积木、雪花片、木珠、小勺、玻璃球。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的桌上有很多多好玩的东西呢,想不想看看有什么东西呀?

  2.幼儿互相讲述看到的物品

  (积木、雪花片、木珠、小勺、玻璃球。)

  3.引起幼儿好奇

  哎!你们说如果把这些东西放在水桶里会怎么样呢?

  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呀?

  4.观察沉浮现象

  请小朋友把东西放到水盆里去,看看它们到水里后会怎么玩样?

  有哪些东西不见了?

  (1)引导幼儿将物品放入水中,并观察什么东西不见了。

  (2)讨论:什么东西是浮在水面上?什么东西不见了?不见的东西哪里去了?

  (3)讨论:为什么有的东西浮在水面,有的东西沉在水底?

  让幼儿把浮在水面上的物品拿出。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水底的东西。

  5.教师小结

  我们把放到水里后不见了的东西这一现象叫“沉”

  把放到水里后看的见东西的这一现象叫“浮”。

  套圈游戏

  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通过幼儿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在游戏中体会快乐。

  活动准备

  套卷工具

  趣味练习

  活动办法

  [导入]

  出示道具,我们今天进行比赛。引起孩子的兴趣。.

  [展开]

  ①讲述要求和规则,把孩子分成2组,兔子队和猴子队看那个队套的圈最多。

  ②在线内抛圈 那个队套中的比较多,那个队获胜。.

  ③并注意,没有游戏的小朋友在后面排好队。.

  ④游戏开始,幼儿积极的参加,老师注意观察。

  游戏第一节结束,提示引导幼儿怎样可以更加准确的套中,掌握方法,游戏再继续。

  [结束]

  整理收拾,集中幼儿分享好的方法,并”颁奖“给获胜的队伍,没有获胜的有安慰奖。

  注意在活动注意安全,孩子在游戏中,不要推 和拥挤。

  探索自然《雨是什么样子的》

  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宝宝感受雨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说说雨是什么样子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感图片—下雨了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动感图片—下雨了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天气怎么样了?(下雨了)

  2.提问:仔细看看,雨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说出,长长地、哗啦啦的、湿湿的。)

  3.教师小结:雨是细细的,长长地,有哗啦啦的声音,是从天上落下来的,还是都透明的。

  4.让幼儿思考:为什么说雨是透明的呢?

  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感知,理解“透明” 的含义。

  教师告诉幼儿,因为我们能看到远处的大树、大山还有小船。

  5.教师拿一块小玻璃,加深对透明的理解。

  嘢!我看到小朋友了,玻璃是不是透明的呢?

  6.让宝宝回家找透明的东西。

  水杯,塑料袋子等。

  托班科学活动教案——纸宝宝朋友

  活动目标 :

  1、看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纸。

  2、尝试用团、抛、踢等不同的动作玩纸,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餐巾纸、手工纸(红黄蓝绿)、 报纸、超市的广告纸;纸箱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这是——出示纸袋。可以放什么?我在纸袋里放了,宝宝喜欢的纸,猜猜看是什么纸?

  2.看看讲讲。

  (1)餐巾纸 (生活)---边出示边说 这是---餐巾纸。

  教师提问:餐巾纸帮宝宝擦什么? 你是怎么擦的?

  儿歌:餐巾纸,折起来,擦鼻涕,真干净。

  (擦过的餐巾纸放哪里?)

  (2)我的纸袋里还有——出示手工纸 (颜色)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手工纸?(红黄蓝绿) 手工纸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

  游戏:手工纸变变变,变架飞机飞飞飞……

  (3)超市的广告纸 (认说日常用品)---

  提问:小朋友在广告纸上看到了什么?

  讨论:你想到超市买什么东西?

  (4)我们再看看,纸袋里还有—— 报纸 (新闻)

  提问:报纸是谁看的?报纸上有什么?

  小结: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看故事。

  3.玩报纸

  (1)超级捏捏捏!(团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谁的球小?谁的球大?

  (2)抛——我的报纸球,飞起来喽!

  踢——我的报纸球,踢起来喽!

  滚——我的报纸球,滚过来喽!

  4.送纸球宝宝回家。

  学具活动方案

  学具:三型

  辅助材料:纸制大积木四块,六个面上分别涂上学具的六种颜色

  主要目标:认识三型学具的颜色,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识别能力

  渗透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导入方法:

  幼儿集体边唱手指歌边做动作

  二、展开方法:

  (一)学习向前翻转学具

  1、出示准备好的学具块,粉底色朝上,让幼儿说出其颜色。

  师:“对,是粉色的。小朋友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东西是粉色的?”(幼儿举例说各种粉色的东西)

  2、认识黄色,学习将粉底色翻成黄底色

  师:“小朋友现在老师要变魔术了,请你睁大眼睛仔细看,看看老师是怎样变的。”(将学具向前翻成黄底色)

  师:“老师把学具变成什么色了?你能说一说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吗?(幼儿举例说各种黄色的东西)

  师:“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学变这个魔术,将粉色变成黄色。”(教师巡回指导,因人施教)

  3、认识蓝色,并学习将黄色翻转成蓝色

  师:“老师又要变魔术了,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向前再翻一下,你看看黄色有变成什么色了?谁能说一说什么东西是蓝色的?请你再学着老师的样子翻一翻。”

  4、认识绿色,并自己学会翻转

  师:“小朋友,现在我想请小朋友自己来变一下魔术,把学具向前翻一下,变成绿色,看谁变的又快又好。”

  师:“小朋友表现的真棒,那请你说一下什么东西是绿色的。”

  三、结束方法:

  教师发出翻转各种底色的指令,看谁翻的又快又好。

  最后,做导入部分的游戏结束本活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