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精选幼儿园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歌恬静、温馨的意境。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喜欢参加诗歌仿编活动,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雪花道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冬天下雪情景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小结:恩,冬天虽然非常寒冷,可是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位美丽的朋友——雪花。
二、欣赏诗歌
1、出示一片雪花。
师:雪花美吗?
你们跟雪花玩过游戏吗?是怎么玩的呀?(堆雪人、打雪仗)
那你们触摸雪花时感觉怎么样呀?(冷冷的,软软的)
小结:恩,淘气的小雪花不但喜欢和小朋友玩游戏,而且它还喜欢自由自在得在空中飞舞呢,你见过雪花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吗?(请个别幼儿示范雪花飞舞的样子)
那你有没有想过,去干什么?(幼儿讨论)
2、启发幼儿想象“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师:小雪花真自由啊,飘啊飘,可以飘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想飘到什么地方去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3、完整欣赏录音诗歌《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师:恩,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特别的诗歌,它的名字就叫:《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想听听吗?
听完提问:诗歌里的雪花飘到哪里去了呀?
三、分段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句式
师:这一次呀我们来仔细听一听,诗歌里的雪花都飘到哪里?变成什么?在干什么?(提醒幼儿仔细倾听)
1、提问:诗歌里的雪花都飘到哪里?变成什么?在干什么?
2、尝试用诗歌中的语言回答“如果我是……,我飘到……。”
3、边有表情的朗诵边用动作表现诗歌。
师:诗歌里的语言优美吗?那你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这首诗歌呢?(好听的,甜甜的,微笑的)
师:老师好羡慕诗歌里的雪花哦,我也好想当一片雪花,小朋友们想不想当一片美丽的雪花呢?(想)
师:诗歌里呀就有一句话可以让我们变成一片美丽的雪花,你的小耳朵有没有听出来是哪一句呢?(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四、尝试仿编诗歌
师:小雪花真快乐,可以飘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我们把自己想去的地方来编进诗歌里吧。(请个别幼儿发表自己仿编的诗歌)
小结:啊,小朋友们的诗歌编得真好,老师仿佛也变成了一片雪花,飘到了我想去的地方,那我们回家后把我们编的美丽诗歌念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小百科;雪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
幼儿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学习本课新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什么是童话呢?童话是通过非常丰富的想象,强烈的夸张,神奇的幻想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儿童故事。今天,我们学的课文《灰姑娘》就是这样一篇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纱线价格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提出自学要求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灰姑娘”是怎样一个女孩?
3.“灰姑娘”是怎样成为王后的?
四、根据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1.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文。
2.在小组内讨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五、生汇报自学结果。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善良的“灰姑娘”从可怜构小姑娘变成王后的故事)
2.“灰姑娘”是怎样一个女孩?
l)指名读1--3自然段。把描写“灰姑娘”的句于画出来。
2)指名回答。(每天像女仆一样生火煮饭、洗衣服。成天穿着一件灰褂子,满身灰尘,满脸污垢)
3.“灰姑娘”是怎样成为王后的?
l)“灰姑娘”跳舞时穿的衣服是哪里来的?
(母亲的坟前有一棵大树,树上有只i型六角螺母白鸟,每天都能满足她一个愿望。衣裳是白鸟给她的)
2)王子是凭着什么找到“灰姑娘”的?
自由读第12---1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用“灰姑娘”掉下的一只水晶鞋)
4.生再次完整地朗读课文。
六、讲故事,体会含义。
1.指名在全班讲课文里的故事。比一比,谁讲得好?
2.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l)自己思考后在小组讨论。
2)人家讨沦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善良的人终究会得到幸福的。
反思
《灰姑娘》选自《格林食话》。情节很有知,而且很多同学读过。学习这课,可以借鉴美国一位的做法.他给孩子们提出六个开放式问题:
1.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2.如果午夜12点时,灰姑娘没能跳上她的南瓜马车,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3.诚实回答.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她去参加王于的舜会份?
4.灰姑娘的后妈为了阻止她参加王于的舞会。甚至把门锁了起来,为什么她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盖灸丽的姑娘?
5.如果灰姑娘因为后妈的阻止而放弄参加王于的舞会的机会,她可能成为王于的断娘吗?
6.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然后让孩于们国晓着这六个问越去读文本,找谷案,讨论,文流,从每一个问题中都能明白一个道理。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友好,构建了一个语言与精神共筑的课堂,一个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彩的课堂.对话与体脸遥相呼应的课堂。
幼儿园教案 篇3
出示彩色飞标:你们见过这个吗?它叫彩色飞标,可好玩了。教师玩飞标,引起幼儿学习兴趣。教师示范做飞标:先把皱纸撕成一条条,再把它们整齐地叠在一起,最后用夹子夹住,一个彩色飞标做好了。
幼儿园托班游戏教案:彩色飞标活动内容: 彩色飞标活动目标:
1. 能把皱纸撕成长条状,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做成飞标。
2. 学习把飞标投向空中。
3. 体验做飞标、玩飞标的快乐。
活动准备:皱纸、木夹。
活动过程:
1. 出示彩色飞标:你们见过这个吗?它叫彩色飞标,可好玩了。
2. 教师玩飞标,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3. 教师示范做飞标:先把皱纸撕成一条条,再把它们整齐地叠在一起,最后用夹子夹住,一个彩色飞标做好了。
4.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帮助幼儿夹飞标。
5. 户外玩飞标,指导幼儿用力把飞标抛向空中。
提示与建议:
可当户外活动玩具,教师抛飞标,幼儿捡飞标。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4以内数量,能做4以内等量集合。
2、体验4以内的等量关系,并学习用“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讲述。
3、能自己检查操作结果,不漏钉纽扣。
活动准备:
教具:底卡9《钉纽扣1》、底卡10《钉纽扣2》分别插入多用插板;单色插钉10个。
活动重点:
按数量取物,取出等量纽扣。
活动难点:
能够仔细检查操作结果,并表述出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导入:以“帮妈妈给娃娃的新衣服钉纽扣”为情景,提出“先确定扣眼数量再一次取出等量纽扣,———钉完并表述”的规则。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底卡9、底卡10,请幼儿观察并提问“衣服上的洞洞”是什么,请幼儿回答(原来是扣眼,还没有钉好纽扣呢)
2、演示规则:教师指着底卡9上左边的衣服提问幼儿看看这个裙子上一共几个扣眼呀?(3个),3个扣眼需要钉几个纽扣?(3个),(教师演示,请幼儿徒手操作),先伸出一只手,再用另一只手拿插钉,放到这只手上———1个、2个、3个。一共拿了几个?纽扣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就可以钉纽扣了。钉完还要说一说“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
3、教师介绍活动名称,请大家一起说说先要干什么?(数数扣眼有几个),再干什么?(拿出这件衣服需要的几个插钉放在手心里),最后干什么?(一个一个钉到扣眼里),做完还要怎么样(说说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
4、分组操作:教师按组请幼儿回到座位上开始操作。
5、观察指导:教师巡视幼儿“钉纽扣”的操作,教师在幼儿操作前提示“钉纽扣”的时候,要先数一数衣服上有几个扣眼,然后再一次取出衣服上所需要的纽扣,看看你的手心纽扣准备好了吗,纽扣准备好了再去插,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巡视提醒幼儿,做完后还要说一说“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检查一下还有没有扣眼漏钉的。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评价幼儿活动,鼓励表扬,请幼儿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能够将活动教学法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活动,通过活动,帮助教师理解其精髓所在,能够使教师得心应手的组织活动,保证每个幼儿在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获取丰富多样的数学经验,同时也能发现到孩子的另一面,特别是发现了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在数学活动中获取知识,获得快乐。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节奏合拍地做游戏动作。
2、能用小椅子作为道具创编动作。
3、体验、表现律动的情趣,感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泼水歌》,幼儿每人一张椅子,排列成圆形。
2、经验准备:已有和椅子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导入、熟悉音乐旋律
教师:今天,小椅子想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小椅子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小手听了音乐想唱歌了,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让小手来唱一唱。
2、创编小手和椅子唱歌的动作。
教师:小手啊还想跟小椅子来唱歌呢,怎么唱呢?可以拍椅子的什么地方?
教师:听着音乐让小手和椅子来唱唱歌吧!
3、创编小脚和椅子跳舞的动作。
教师:刚才小手和椅子来唱歌了,现在小脚想和椅子来跳舞,他们会怎么跳呢?站以来,听着音乐试一试。 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提炼动作。 教师:刚才我们是在椅子后面点一点,还可以在哪里点一点?还可以在椅子的旁边前面点一点,后面点一点。
4、创编身体和椅子的动作。
教师:小手、小脚和椅子唱歌、跳舞了,我们的身体可以跟椅子跳舞吗?怎么跳呢?我们一起来试试。
教师:我们可以用小碎步跟椅子跳个圆圈舞,两脚并拢,脚尖踮起来,轻轻的、快快的向前走。这个啊叫小碎步。我们一起用小碎步跳圆圈舞。
5、拍手,掌握节奏型| xx x|。
教师:和小椅子唱歌、跳舞开心吗?开心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动作呢?引导说出拍手。 教师:开心的时候可以拍拍手,教师哼唱拍手,幼儿学习。
6、完整表演音乐。
教师:刚才小手和小椅子是怎么唱歌的?先拍拍椅边再拍拍椅背。接着干什么了?小脚和椅子跳舞了,怎么跳的?扶好椅背,这边点,那边点,站在椅子旁边,前面点,后面点,再跳个圆圈舞,拍拍手。
教师: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跟椅子来唱歌、跳舞吧!2—3遍。
泼水歌1=f 2/4
11123|115|3232123|111|4446|56543|4446|5654 6|3232 123|11 5|323223|11 1||
幼儿园教案 篇6
一、内容与要求: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目。
2、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妈妈的喜好,喜欢妈妈。
3、通过自己动手给妈妈做项链的粘贴画送给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祝贺。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5、愿意参加活动。
二、重点和难点:知道三八节,并用自己最想说的话向妈妈表示祝贺。
三、材料准备:
1、一些歌曲音带,如〈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2、红纸、白纸、浆糊、油画棒。
3、送给妈妈的一句话。
四、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引出活动
1、说说三·八妇女节的由来,让孩子们知道三·八节是妇女的节日。
(二)庆祝活动
1、全体幼儿在歌颂妈妈的乐曲《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中表达对妈妈的爱。
2、幼儿说说妈妈在家的辛苦及对自己的关爱。
3、老师小结:我们的妈妈真能干、真辛苦呀,我们一起来给妈妈说一句悄悄话。如:我送妈妈连衣裙,祝妈妈永远漂亮。老师记录。
(三)制作礼物----给妈妈做项链的粘贴画
说明“幼儿在强烈的爱妈妈的情感驱使下,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增强,所以,这时制作礼物,送礼物都是情绪的延续。
1、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制作项链
说明:幼儿在制作礼物的过程中,都是那么的细心、持之以恒。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表达着对妈妈浓浓的爱。
(四)送礼物
本次活动的亮点:幼儿在活动中讲述了妈妈平时是如何照顾自己的,妈妈在家里要做许多许多的事情,在讲述中,幼儿体验到了妈妈的辛苦,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在制作礼物的环节中平时不愿意动手的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都能一步一步坚持完成,每个孩子都希望妈妈能够收到礼物。
在送礼物的环节中,孩子们都为妈妈送上了自己制作的一份小礼物,并说了一句祝福的话,每个妈妈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以后,可制作一些幼儿的“我帮妈妈”纪事本,主要记录幼儿在家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进一步关心妈妈。
1、给宝宝一张印有妈妈图案的画(教师可以自己画一张如图类似的画,复印起来给宝宝们)。
2、请宝宝给头发和衣服涂上颜色。
3、请宝宝把纸揉成团,粘在画面上,给妈妈做一条项链。
幼儿园教案 篇7
内容与要求:
理解儿歌《春天是这样来的》,了解春天里的一些常见事物。
2.尝试在教师指导下续编儿歌,会使用象声词。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春天是这样来的》,了解春天里的一些常见事物。
难点:尝试在教师指导下续编儿歌,会使用象声词。
材料与环境创设:课件《春天是这样来的》
2.对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理解儿歌
教师播放【儿歌欣赏】,让幼儿欣赏课件《春天是这样来的》。
2.理解儿歌
教师:小河/柳树/春笋说春天是怎么来的呢?是什么样的声音呢?这些声音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幼儿跟随课件学念儿歌,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发音正确。
二、续编儿歌
讨论:春天的时候还会有哪些花开,还会有哪些小动物?
2.教师示范仿编儿歌
教师:听小朋友说了这么多春天的花和小动物,我也知道春天怎么来的了:青蛙告诉我--"呱呱,呱呱!
青蛙伸了个懒腰,啊!春天是叫着来的!"还有桃花告诉我--"哈哈,哈哈!桃花开心地笑着,啊!春天是笑着来的!"
3.幼儿仿编儿歌
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完整语句,并注意引导幼儿想象出适当的象声词来仿编儿歌。
教师:小朋友知道是春天怎么来的了吗,他们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
4.教师整理幼儿仿编的儿歌
5.教师播放课件【儿歌仿编】里的"青蛙"、"桃花"、"燕子"、"小草",幼儿欣赏。
三、【资料包】: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附录
儿歌:春天是这样来的
叮咚,叮咚!小溪哼着欢快的曲子,啊,春天是唱着歌来的!
呼啦,呼啦!柳枝弯弯柔软的腰,啊,春天是跳着舞来的!
哔剥,哔剥!春笋快活地钻出泥土,啊,春天是放着鞭炮来的!
仿编儿歌
呱呱,呱呱!青蛙伸了个懒腰, 啊!春天是叫着来的!
哈哈,哈哈!桃花开心地笑着,啊!春天是笑着来的!
喳喳,喳喳!燕子欢快地唱着歌,啊!春天是乘着燕子的尾巴飞来的!
哎哟,哎哟!小草一个劲地往上长,啊!春天是从土里钻出来的!
幼儿园教案 篇8
写好幼儿园托班体育教案对于带托班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写好幼儿园托班体育教案,体育教学活动才能更好的进行。怎样才能写好幼儿园托班体育教案是我们幼儿园老师比较关心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托班幼儿的生理特点,只有抓住孩子的特点,我们在写幼儿园托班体育教案时才知道写什么样的活动目标,有了目标就比较好写幼儿园托班体育教案了。其次,写幼儿园托班体育教案,活动一定要多样化,幼儿才能更好的参与。只要抓住要点,写幼儿园托班体育教案还是比较容易的。
活动一:连起来
类型:教学活动
内容:锻炼手部大小肌肉和手眼协调活动的能力
材料:幼儿用书《连起来》
方法:
教师请观察幼儿用书上的内容,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幼儿随意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予以认同。
教师演示在各圆点之间连线形成―个图像。
鼓励幼儿尝试在各圆点之间连线,从而形成不同的图像。
提示:
圆点之间的连线可以形成非常丰富的图像,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地操作。
此活动内容也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进行(见图示)。
活动二:一起玩
类型:体育活动
内容:练习改变路线跑
材料:长绳
方法:
教师将长绳摆放成不同的造型。
幼儿根据不同的造型图依次小跑步。
提示:
绳子要足够的长,才能摆放出各种造型。
幼儿可以跑步和走路两者结合进行。
此活动人数不宜太多,避免拥挤影响幼儿的游戏。
幼儿园教案 篇9
一、主题的产生:
在之前我们曾经做过“阿拉宁波”的主题,让孩子了解到宁波的历史和各个领域的特色,孩子们兴趣很高,虽然对宁波的海鲜有一定的了解,可是对宁波这个有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城市来说,只谈海鲜似乎并不能全面的代表宁波独特的饮食文化,况且从一个地方的特色饮食入手,可以使他们对宁波的特色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且食物是他们每天都要接触的,所以我决定以此开展主题活动。
主题网络图:
三、教育目标:
四、实践活动:
语言:《缸、鸭、狗的故事》活动四:社会:《包汤圆》音乐:《大家吃的喜洋洋》
五、环境布置:
在班级墙面上开辟一个小班块“我是小小美食家”,可以是幼儿吃小吃时的图片,也可是是幼儿带来的宁波名菜的菜谱或图片,也可以是幼儿自己的文字,来介绍自己最喜欢吃的一道宁波菜。在区域角办“美食一条街”、“美食大排挡”等,请幼儿自己动手,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宁波的特色小吃。
六、家长工作:
请家长帮忙替孩子寻找有关宁波饮食文化的书籍、图片、网站、资料等,并且在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去品尝宁波的小吃,有条件的可以带孩子去酒店参观厨房运作流程。
八、活动内容详案:
活动一:语言:《缸、鸭、狗的故事》
设计思路:要了解宁波的独特的饮食文化,也许从宁波的小吃开始是最合适的。要吃小吃,就一定要去城隍庙步行街上的“缸、鸭、狗”,对于这个老字号小吃名字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这对幼儿开始了解宁波饮食文化是一个很有趣的开始。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故事的内容。能简单讲述故事的内容。
2、能够明白宁波著名小吃的由来,培养幼儿对宁波小吃文化的浓厚兴趣。
3、养成认真倾听故事的习惯。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在课前请家长代幼儿去“缸、鸭、狗”吃小吃,“缸、鸭、狗”的照片和资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口缸、一个鸭子、一条狗,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你们看黑板上有什么东西啊?”(有缸、一个鸭子和一条狗)
2、教师提出疑问,引导幼儿讨论。
“那我们小朋友想一想,动动脑筋,这三个东西有什么联系吗?”
3、教师简短谈话,引入课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缸、鸭、狗的故事》。
4、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5、教师出示有关的图片、资料,再次讲述故事,并提问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1)这个张店主叫什么?他识字吗?
(2)他是用什么方法做的招牌呢?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法?
故事:从前,有个非常勤劳的人,虽然家里很穷,可是由于他刻苦的努力开了一家小吃店,日子还是过的有声有色。此店主姓张,乳名叫阿狗,他在小吃的制作上很下工夫,名字越来越大,来光顾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店也越做越大,可是有了店铺总得有个招牌,有个名字吧,可是这个张老板是不识字的,阿狗想来想去,头都想破了却也想不出个办法,他又是个要强得人,不想去求别人,终于有一天,他灵机一动,想起了用实物代替,这还要感谢我们宁波可爱的本地话,因为在宁波话中“张”音同“缸”,“阿”音同“鸭”,“狗”音仍为“狗”,于是张阿狗的店招牌就成了现在这摸样:一口缸、一个鸭子、一条狗,流传至今。
课后反思;孩子们对吃的东西比较有兴趣,这堂生动有趣的语言课,对于幼儿开始了解宁波的饮食文化起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小朋友们认真的听,并且能够提出各种有关小吃的问题,使这个活动开展起来十分顺利,孩子们对小吃文化的兴趣也高涨起来,家长反馈说孩子们回到家后都给他们讲了这个故事,有的孩子说我们宁波人真聪明,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活动二:社会:《包汤圆》
设计思路:要了解宁波的小吃,从宁波的特色点心开始是最合适的。点心中还是以宁波猪油汤圆最有名气,它已有700年的历史。加上之前对“缸、鸭、狗”这个百年老店的了解,孩子们对这个老店最出名的猪油汤团也是“垂涎已久”了。
活动目标:
1、在动手包汤圆的活动中,进一步对宁波特色点心感兴趣。
2、品尝自己制作的点心,有参与的愿望。
活动准备:水磨糯米粉、清水、馅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三毛钱来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小朋友,老师唱的歌好听吗?”(好听!)“那你们知道老师唱的是什么吗?”(是汤圆)“那你们想不想吃汤圆、作汤圆啊?”。(想)
2、出示一只包好的汤团。“快来看看老师手上拿着什么?”(汤圆)“好,那请我们小朋友好好的看一看,这个汤圆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白白的,而且里面有很好吃的东西)“里面好吃的叫馅,是用猪油、白糖、黑芝麻麻馅做成的,这个呀就是我们宁波有名的猪油汤团!”
3、请幼儿边看,讲解:“请小朋友想一想馅是怎么进去的呢?这是宁波特有的吗?”
4、老师示范讲解包汤团的要领。“我们小朋友将我们面前的水磨糯米粉加一些清水,慢慢的揉成一个圆圆的、小小的粉团,然后把我们准备好的馅用调羹舀起一点放到粉团中间的地方,在撺成一个圆就做好了”
5、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动手操作。
6、请食堂的师傅帮助下汤圆,幼儿在旁观看,教师做讲解,幼儿吃汤圆。
课后反思:
活动三:社会《我看厨师做美味》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宁波有名的菜肴和小吃。
2、乐于与同伴一起分享。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厨师联系。
2、布置工作间,每人一套餐具。
活动过程:
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知道或吃过那些宁波的菜肴或小吃。
2、食堂工作人员给幼儿讲有关即将制作的这道菜的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3、食堂工作人员现场制作一、两种宁波小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参与。
4、一起分享品尝。
活动四:科学:《我最爱吃的小吃》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宁波有名的菜肴和小吃。
2、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幼儿园食堂自制和购买的各种宁波的小吃及菜肴,布置一个自助餐厅。
活动过程:
1、以“自助餐”的形式,开展宁波名菜、名小吃品尝活动,每一道菜都标出菜名和典故。幼儿自取食物时,教师向幼儿介绍该食品的名称和典故,丰富幼儿对宁波名菜、名小吃的了解。
2、请幼儿品尝小吃。
3、引导幼儿边吃边交流:吃的是什么?什么特点?自己认为最好吃的是什么?为什么?
活动五:美术:《我们也来烧鱼》
活动目标:
1、了解烧鱼的一般方法,萌生乐意参与厨房劳动的愿望,体验“烧鱼”的乐趣。
2、学习用橡皮泥塑造鱼的立体造型,并用辅助材料装饰。
活动准备:快餐盘、橡皮泥、各种色纸、吸管等。
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1)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样烧鱼的?烧鱼需要哪些东西?(2)每种鱼的烧法一样吗?(3)教师演示一种烧鱼的做法。
2、分组操作。(1)小组讨论各种不同烧法,如:雪菜墨鱼、宁式鳝鱼、蛤蜊鲫鱼等。(2)动手操作,巧用辅助材料装饰,教师个别指导。
3、展示作品。(1)把作品放在一起,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名称、烧法。(2)轮流观看、学习分享,体验“烹饪”的乐趣。
活动六:科学:《开渔节》
活动目标:
1、了解开渔节的意义及基本活动,关心家乡的时事。
2、了解歌曲内容,学习跟着节拍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刀切发好的面团,初步学习搓、捏和做包子的方法。2、在操作活动中激起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鸡蛋、馅、刀
活动过程:
1、谈话关于宁波的特色点心。2、制作蒸蛋:请厨房的阿姨发好面团,进行示范。3、幼儿操作。4、吃蒸蛋。
活动四: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菜肴的主要特色:色、香、味、形,观察拼盆的特点。
2、对中国菜感兴趣。活动准备:书、图片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翻看书或图片。
2、讨论:你看到什么?你喜欢那个菜?为什么?你认为那些菜漂亮?为什么?你在那里看见过这些菜?
3、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菜。
活动七:音乐:《大家吃的喜洋洋》
活动目标:学唱歌曲,能记住歌名,理解歌曲的内容,并能初步跟唱歌曲。
活动准备:准备歌中所唱的各种小吃,
活动过程:
一,我们之前了解和吃了那么多宁波好吃的食物,我们小朋友都非常的开心,今天老师给你们听一个好听的歌曲,我们小朋友一定会非常喜欢的。
二,请小朋友先欣赏一遍歌曲《大家吃的喜洋洋》。
三、教歌曲《大家吃的喜洋洋》。
1、你们知道歌中唱的是哪些食物吗?我们先请小朋友来找一下是哪些食物。
2、教师完整的唱一遍歌曲,体温歌曲的歌词的内容
3、教师边唱边解释歌词的大意
4、教师再完整的范唱歌曲一遍
5、幼儿跟着老师唱3遍,幼儿慢速跟唱,根据幼儿学唱的情况,提出每一遍学唱的要求。
九:小结
通过主题活动《宁波的食物》的开展,幼儿感受到了宁波丰富的饮食文化特色,认识了宁波的“十大名菜”及“十大名点”,知道了宁波特色小吃的由来,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亲手制作汤团的乐趣,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帮我们收集了大量宁波饮食各个方面的资料、、书籍、网站和图片。他们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去走街蹿巷品尝宁波的小吃,促使我们主题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对于如何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作为教育活动内容一直是老师的困惑,通过此次主题活动的生成过程让我深深感到: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平常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与兴奋点,在追随幼儿的兴奋点,生成教育活动内容时,教师一定要对幼儿的问题、需要、给以及时的应答与支持,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成长的环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