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案
实用的幼儿园美术教案模板锦集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救生圈。
活动目标:
尝试用绘画或粘贴的方法装饰救生圈。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各种粘贴材料、蜡笔、各色颜料。像救生圈形状的作画纸。
活动室布置:
收集各种款式的救生圈。
活动过程:
一、欣赏
夏天里,天气很热,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幼儿泛讲)
欣赏活动室四周的救生圈,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救生圈上的各种图案花纹。
向幼儿介绍:夏天去游泳能使自己凉快,但不能一个人去游泳,必须在大人的带领下去,并要套好救生圈,游泳时也要文明游泳。
二、制作
1、出示做的救生圈,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讨论制作方法:
1)用蜡笔在救生圈上画上自己喜欢的花纹与图案。
2)找自己喜欢的手工纸,剪出各种形状进行粘贴。
3)用颜料粉刷救生圈的颜色。
三、请幼儿说说自己救生圈的价格
让幼儿根据救生圈上的花纹或者图案,进行封闭式数数,数出的总数就是救生圈的价格。找找价格最贵的是哪一只救生圈。
四、延伸
“动手角”里有许多的材料,明天我们还可以继续做出各种款式的救生圈来。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百科: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另外,此词也用作形容人胖,肚子周围突出的一圈肥肉。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地画出人在照哈哈镜时形体的变化。
2、通过照哈哈镜和平时积累的经验,知道人在照哈哈镜时的形体变化与哈哈镜面的凹凸有关。
3、感知、体验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变形的形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蜡笔、勾线笔。
2、哈哈镜。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哈哈镜。
教师;你照过哈哈镜吗?在哈哈镜里,你变成什么样子?为什么会变样?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人体的变化与镜面凹凸有关。
2、 请幼儿依次上来照哈哈镜,观察自己在哈哈镜里的形态,对自己变形的滑稽的状态感兴趣。
教师:请你们看一看,说一说,你照的是什么镜面的哈哈镜?你发现你有什么变化吗?
教师小结:照哈哈镜时我们的身体会变形,在照凹面镜时身体会变得又瘦又高,照凸面镜时身体会变得又矮又胖,样子非常滑稽。
3、启发幼儿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照哈哈镜时滑稽的形态画下来。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要求幼儿在画框中画出自己的基本特征,以及变形后滑稽夸张的形态。
4、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相互观摩欣赏,并交流自己的体会。
将幼儿作品布置在美术区域中,幼儿与同伴讲述自己照的是什么镜面的哈哈镜,可以请同伴猜一猜自己照的是什么镜面的哈哈镜。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纸浆画的兴趣。
2、初步掌握纸浆画的制作过程。
3、体验活动的乐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初步掌握纸浆画的制作过程
活动难点:制作纸浆画的技巧与把握细节。
活动准备:已构好图的卡纸、颜料、胶水、镊子、牙签、范画。
活动过程
1、欣赏作品,引起兴趣
(1) 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画的特点与其它画的不同之处。
(2) 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纸浆画。
2、探究纸浆画的做法
(1) 引导幼儿观察桌上准备好的工具,让幼儿自主讨论,教师做相应的引导。
纸浆的做法:
1、先把卫生纸放入容器里倒入水,将纸泡成泥状,用时将多余的水挤掉。
2、在纸浆里倒入乳胶和颜料调制。
让幼儿尝试调制纸浆,教师帮忙总结调浆的方法。
3、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 用镊子把彩色纸浆泥夹到画好的轮廓里,右手镊子尖左手用牙签把纸浆泥摊开并扎均匀。
(2) 教师提示注意事项:
1、粘贴过程中纸浆不要太多、太厚。纸浆要覆盖整个画面。
2、粘贴的过程中不要把纸浆表面压平,要用镊子和牙签扎出纸浆的特殊肌理的效果。
3、粘贴过程中各种颜色的衔接一定要严实,是各色纸浆相互形成一个整体。
4、粘贴过程中各色纸浆容易混色,所以每做完一种颜色一定要擦干净工具。
4、展示作品,幼儿欣赏、评价。
展示作品,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相互给予评价,以激励幼儿一步深入学习。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想发明的清洁工具。
2.学习用画、捏、插等方法制作清洁工具。
3.与同伴合作玩,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积木、插塑、橡皮泥、白纸)。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讨论发明的清洁工具。
1.教师:小朋友,你们家都是谁打扫卫生呀?她们是用哪些东西做这些清洁工作的呢?(请小朋友自由说说)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清洁工具的本领很大!如果现在让你来发明,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清洁工具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要求小朋友要有自己的想法,不重复他人的答案)
2.幼儿自由讨论讲述。
(二)介绍各种操作材料,提出创造要求。
1.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创造新型的清洁工具。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说了很多新型的清洁工具。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不同的操作材料,你可以根据你设计的'工具去选择材料。
教师:如果你选好了你需要的材料,请你一边做一边想,知道自己你做的是什么,能用什么特殊的功能。
(三)幼儿操作。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创造清洁工具。
1.积木建构
2.插塑
3.橡皮泥
4. 纸和笔
教师给予适时的辅导。
(四)请幼儿在投影仪里介绍自己的发明。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小朋友自己的作品。哪个小朋友愿意大方来介绍自己的作品的?说一说你做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2.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油画棒、课件、多媒体、教师范画。
2.知识准备:在区域角内提供小蝌蚪的事物供幼儿观察。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了解并学习手指点画的特殊技法。
难点分析:通过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小蝌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小蝌蚪找妈妈》的课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1)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大脑袋、细尾巴”。
提问:(2)它们在水里干什么?在水里游来游去找妈妈。
过渡语: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我也很喜欢小蝌蚪,所以我把它们画下来了,你们看――
二、展开
1.教师出示范画,介绍作画材料。
提问:桌子上是有黑色的颜色和黑色油画笔,这样能画画吗?
小结:我们用手指蘸色的方法来点画小蝌蚪的身子,再用黑色的油画笔为它添加上小尾巴。
过渡语: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画的,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2.教师示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示范画一只小蝌蚪:先用手指轻轻的蘸一点颜色点在画纸上,一个小蝌蚪的身体就出来了,然后用黑色油画笔为它填上细细的小尾巴,不要太长,这样一只可爱的小蝌蚪就画好了。
(2)示范画多只小蝌蚪:如果我想画5只小蝌蚪,我先点画上5个小脑袋,再添画上尾巴。
提问:我先用手指点画得什么?又用油画笔填画得什么?
过渡: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3.请一名幼儿上前示范,教师指导。
当幼儿点画完小蝌蚪的脑袋后,提问:小朋友的手指脏了该怎么办?引导幼儿学会在抹布上擦一擦,再拿画笔添画小尾巴。
提问:如果小蝌蚪要想不同方向游,那它小尾巴的方向应该怎么填画?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添画小蝌蚪的尾巴。
过渡语:瞧,这个小朋友画得有又好,手又干净,我们一起给他鼓励一下。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画出可爱的小蝌蚪?下面就看一看拿个小朋友画得又好又干净。
4.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1)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2)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3)作画姿势正确,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5.教师准备贴有青蛙的大展板,请画好的小朋友送自己的小蝌蚪到青蛙妈妈的怀抱,并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幼儿作品。
老师:这群小蝌蚪真可爱,都长着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我们把它变成一首有趣的儿歌好吗?“小蝌蚪黑黝黝,大脑袋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真可爱)。”请小朋友们自己来编儿歌。
过渡语:这么多的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找妈妈,那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吧。
延伸活动
观看课件《小蝌蚪找妈妈》,可以请小朋友自己来讲一讲小蝌蚪的故事,也可以分角色进行游戏表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