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风筝的歌唱》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风筝的歌唱》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风筝的歌唱》,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风筝的歌唱》1
活动目标:
1、初步体验合唱带来的乐趣,进一步感受歌曲柔美的性质。
2、能看指挥与同伴、教师合作演唱。
3、初步学习加衬词的合唱形式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创编。
活动准备:
1、合唱视频一份
2、合唱图谱,风筝一只
3、活动前已学会歌曲《风筝的歌唱》
活动过程:
(一)回忆、演唱歌曲
出示风筝,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并尝试演唱。
边演唱歌曲边表现,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
(二)学习轮唱的合唱形式
欣赏合唱范唱,初步感知轮唱的特点。
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发现并自主参与第一段轮唱的学习。
出示图卡,以幼儿自主摆放出图谱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第二段轮唱的学习。
(三)通过指挥提示,运用师幼、幼幼、主客等合作形式进一步练习轮唱的学习。
师幼、幼幼互动参与
教师演唱幼儿参与评价(四)自主合唱和表演。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风筝的歌唱》2
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两声部轮唱。
2、借助图谱、指挥,保持两声部的和谐,培养专注的学习态度。
准备:
1、已会唱歌曲。
2、两声部轮唱图谱。
过程:
1、复习歌曲。
(1)幼儿看图谱或指挥演唱歌曲。
师:我知道你们学习了一首关于风筝的歌曲,名字叫?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看着图谱或者我的指挥把这首歌曲完整地演唱一遍?
(2)幼儿边唱边用动作表现风筝在空中起舞的样子。
师:刚才你们唱的时候心里一定都在想着风筝吧?那现在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一边唱一边用动作表现风筝在空中起舞的样子呢?
师: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赵老师要看一看谁最像一只在空中起舞的风筝。
2、学习二声部轮唱。
(1)教师范唱,幼儿初步感受二声部轮唱的形式。
师:今天,赵老师也想来唱一唱这首歌曲,但是我不是一个人唱,我邀请了我的好朋友包老师来和我一起来演唱。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我们唱的和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师:赵老师和包老师这样一先一后轮流着唱,你们知道这种唱法叫什么吗?(轮唱)
师:赵老师和包老师不是从头到尾一直轮唱的,我们从哪个地方开始是一起唱的?
(2)出示第二声部图卡,引导幼儿摆放在图谱的相应位置。
师:刚才赵老师是唱到哪个字的后面,xxx接着唱的?
师:今天,赵老师带来了我唱的第一声部的图卡,还带来了第二声部的图卡,现在我想请一个小朋友们上来摆一摆,把第二声部的图卡摆在第一声部的下面,刚才你是怎么听到的就怎么摆。(视幼儿情况进行引导)
师:到底谁摆的是对的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赵老师唱第一声部,你们唱第二声部。
师:赵老师这里还有第二声部的第二句和第三句,这次我想请一个小朋友来摆,有点难度哦,谁想来试一试?
师:刚才有不同意见,我们来试一试到底是谁摆对了。
师:后面还需要摆吗?(不需要)因为后面是一起唱的所以就不用摆了。
师:第一段终于摆出来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第二段?这次三张图卡我想请一个小朋友来摆,谁想来试一试?
师:咦,我发现一个问题,刚才我们摆的这六句图卡有一个地方是一样的,你们有没有发现?师:我发现这六句上面都有一条小尾巴,它的名字叫延长记号,表示唱到这个地方时音要延长。
(3)师生、生生合作,用二声部的形式演唱。
师:我们两段都摆完了,现在我想请一位小老师上来帮帮我,现在你和所有的小朋友唱第二声部,等会轮到你们唱第二声部的时候你就指着第二声部的图卡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唱好吗?
师:刚才我们在演唱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根据幼儿的演唱情况进行引导)
师:我们再来合作一次,这次你们是想和赵老师合作呢还是和你的好朋友合作?
师:现在我来切西瓜,这边小朋友是红西瓜,这边的`小朋友是黄西瓜,红西瓜的小朋友唱第二声部,黄西瓜的小朋友唱第一声部,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你们觉得刚才和朋友合作得怎么样?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师:那接下来我们再来试一试,我知道我们小朋友都很棒的,所以这次我们不看图谱,我用指挥来帮助你们,我们完整地演唱一遍。
3、全体幼儿用轮唱的方式合唱表演。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你们愿不愿意把刚才我们学的轮唱表演给下面的客人老师看?我数到三,愿意唱第一声部的站在赵老师的这边,愿意唱第二声部的站在赵老师的这边,站成两排,一、二、三。
师:下面请欣赏xx班小朋友带来的合唱表演《风筝的歌唱》,指挥赵老师,伴奏xxx,掌声有请!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你们跟我合作多,跟好朋友合作过,还有谁没合作过啊?你们大声问一问客人老师愿不愿意呢?那我们问一问客人老师愿意唱哪一声部?你们的眼睛都要看谁啊?
师:让我们把这首好听的用轮唱的方法唱的《风筝的歌》带给更多的朋友,好吗?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