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模板合集四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了解参观动物园要遵守的规则,培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和设施的责任感。
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达见闻,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提前在活动室四周贴上动物园、海洋馆里的动物图片。
幼儿自备参观动物园的照片。
《动物真有趣》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4页。
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形式:集体/小组
1.请幼儿出示参观动物园的照片,并分享当天游玩的趣事。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请幼儿观察棋盘的内容,向幼儿提问:
图中哪些小朋友的行为不对?为什么?
图中哪些小朋友做得对?为什么?
参观动物园或海洋馆时,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3.利用活动室四周的动物图片,与幼儿表演去动物园参观。播放轻快的音乐,先假装乘坐地铁,再乘坐公交车来到动物园,之后到不同的地方游览,每到一个地方,请幼儿说出要遵守的规则,例如观看大熊猫时,要保持安静;观看水母时,不能拍打水族箱的玻璃;观看海狮时,不可随便喂食。
4.游戏结束后,请幼儿描述他看见什么动物在做什么,例如“我看见大熊猫吃竹子。”
活动:
能说出参观动物园要遵守的规则,懂得爱护动物。
能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达见闻。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学习简单的配节奏方法。
2、进一步了解乐曲风格,体验配乐器演奏的乐趣。
3、随音乐看指挥演奏,表现乐曲欢快的风格。
活动准备:
1、一封信,其中第一张信纸为红色,第二张信纸为黄色,第三张信纸为蓝色。
2、《加油干》录音磁带四遍。
3、《加油干》身体动作图谱。
4、各种自制打击乐器,三角铁1个、大鼓1个、沙球1对。
5、活动场地布置:幼儿座位呈马蹄形摆放,自制乐器摆放在教室四周。
6、在此次活动前,幼儿已熟悉《加油干》乐曲旋律,有律动《加油干》体验。
活动过程:
一、读第一张信,复习律动。
1、谈话,读第一张信,交代任务。
小朋友,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了农庄的农民伯伯写给我们的一封信(出示信),现在老师就来给大家读一读第一张信吧。(读第一张信,拿出磁带)
2、欣赏音乐《加油干》
(1)欣赏乐曲,让幼儿回忆乐曲名字。(播放录音)
师:咦,原来使我们熟悉的乐曲叫——
幼:《加油干》。
(2)让幼儿回忆歌曲的风格。
师:这首乐曲是由几段组成的呢?怎样分的?
3、复习律动《加油干》,要求幼儿在做律动时,在“2 2”、“5 5”“6 6”处唱“嗬嘿”。
二、读第二张信,学习看图谱做身体动作。
师:农民伯伯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现在老师来读第二张信,
听听农民伯伯还会请我们做什么事情。(读第二张信,打开身体动作图谱)
1、引导幼儿观察图谱,按要求师幼集体做身体动作。
全体幼儿听音乐第一段以二分时值做动作,第二段以八分时值做动作,第三段以二分时值做动作。
2、将幼儿分三组进行练习身体动作。(播放录音)
小结:小朋友做得真棒!我们把农民伯伯交给我们的第二个任务又完成了,现在我们再来听听农民伯伯写给我们的第三张信上说了什么。(读第三张信,展示各种“乐器”)
三、读第三张信,新授打击乐《加油干》。
1、分析乐器材料,安排配乐。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来看看农民伯伯送给我们的这些乐器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幼:锄头、药水桶、稻穗。
师:这些乐器可以分别代表平时我们用的哪些乐器呢?(拿一篮乐器与幼儿一一比较得出:锄头——三角铁;药水桶——大鼓;稻穗——沙球。)
师:现在我们第一段拍手的地方可以用“三角铁”打击,第二段拍肩的地方可以用“沙球”打击,第三段拍手的地方可以所有的乐器一起打击,其中唱“嗬嘿”的地方用“大鼓”打击。
2、幼儿看教师指挥完整地看谱演奏。(播放乐曲录音)
3、幼儿听录音完整地看指挥演奏打击乐。(播放录音)
四、带幼儿离场。
师:小朋友们练得镇认真,为了能在下周如期得去参加演出,现在我们先去把这首打击乐表演给中2班的小朋友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我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带幼儿离开教室)
中班教案 篇3
制作意图:提高幼儿认识汉字的.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育价值:使幼儿在探索、尝试、思考、操作、拼摆中逐渐培养对汉字的迁移能力。
选用材料:废旧纸盒、纸筒、彩色卡纸、小绳、夹子、字卡等
制作方法:
(1)用即时贴将纸盒包装;
(2)用废纸筒装饰再做成动物指偶贴好;
(3)用卡纸制作各种颜色花朵及小娃娃;
(4)将绳固定在纸筒的一端,绳的下端拴好夹子,在绳上将花朵小娃娃固定在进行装饰;
(5)将纸偶分成相等距离,固定在纸盒上;
适应年龄:适应于3――6岁幼儿,可投放在活动区中
操作方法:
1、将汉字夹在夹子上,进行认读;
2、用汉字进行组词,接龙游戏;
3、用汉字进行组句、形成一句话,幼儿进行阅读;
4、可两人、三人或多人进行游戏;
5、此游戏还可以用在计算区中,如:找相邻数,分解组成加减运算等。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气球因其色彩鲜艳,灵活多变,所以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庆祝节日吹气球时,孩子们都会兴奋不已。由此我联想到了最近我们将要进行的“离不开的空气”这个主题,何不利用气球进行有关空气知识的教育呢?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从玩气球的游戏中体验快乐。
2.使幼儿感知空气能流动的特点。
3.知道被污染的空气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激发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气球若干、在场地一角布置小树林、气球的家等。
活动过程:
一、 让幼儿有一个快乐的开始
师:“孩子们,你的手里拿的什么?”
师:“气球真好玩,我们进来和气球一起做游戏吧!”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师:“找个能活动开的地方站好,我们和气球一起跳舞了。”手拿气球做律动。
师:“气球等不及要和我们玩了,我们一起玩吧”我和幼儿一起玩气球
师:“气球累了,要回家休息一下,来,我们把他们送回家休息一下。”
二、让幼儿感知空气的流动性;使幼儿了解被污染的空气会损害人体健康,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1)“看别的气球和你们玩得很高兴,这个气球要亲亲小朋友,”教师出示吃饱空气的气球朝每位幼儿脸上喷一喷。边亲小脸蛋边说:“亲亲小鼻子,鼻子耸一耸,亲亲小耳朵,耳朵躲一躲,亲亲小眼睛,眼睛眯一眯。”
师:“气球在用什么亲你们?”单个提问幼儿。
师总结:“气球吃的是空气,里面的空气在我松手得时候就会跑出来亲你们的小脸蛋,原来空气是会跑,会流动的。”
(2)师:“还有一位气球宝宝来亲亲你们的小脸”出示吃了被污染的空气的气球,
师问:“咦?这位气球宝宝好难过,为什么呢?”
教师学气球说话:“我想吃饱了和你们玩,可是却吃进了被污染的空气。我觉得嗓子干干的;鼻子痒痒的;呼吸很困难,浑身都难受。医生说我得了空气污染综合症,我不能亲小朋友,真难过。”
师问:“这个气球宝宝为什么不能亲我们?”
师:“你们见过或者感受过被污染的空气吗?”幼儿回答完后看课件。
师:“怎样保护空气不受污染。”
师:“什么能净化空气?”幼儿回答完后放课件。
师:“现在啊我们把他送到树林里去把脏空气吐出来,让树林把这些受污染的空气净化一下,然后在吃点儿新鲜的空气病就好了。”
师:“我们一起把气球送去吧!”把气球放到小树林中。
“气球宝宝,等你好了我们再来接你!”
师:“我心里感到特别的高兴,因为我帮助了别人,你们呢?”
从口袋里拿出准备好的气球,“我再吹一个气球玩玩。”
三、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空气的流动性、体验玩气球的快乐
(1)气球小老鼠
教师吹起一个气球,突然松开手气球跑出去。问幼儿:“气球怎么会跑呢?”
师:“噢,是空气等不及要出来,就把气球给挤跑了。我的气球变成小老鼠了把你的气球变成小老鼠吧!”
幼儿将气球吹起来后,突然松开手,气球会像小老鼠一样四处乱跑,幼儿追赶。
“我是一只大花猫,专捉气球小老鼠”教师边说边把幼儿的气球收起来。
(2)吹气球游戏
“老师觉得你们吹气球吹得别有劲,现在我们来变成一个大气球(幼儿手拉手围成圈),一起吹,“砰”的一声,气球爆破。重复4-5遍。
四、结束语
我们去看一看生病的气球宝宝好了没有?生病的气球宝宝好了,(哭脸已变成笑脸),我们和她一起到外面做活动吧!
活动反思:
此教学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在是“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幼儿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以主动探究的方式自主去学习。在以上活动过程中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达到了活动目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