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发布于:2021-12-30 00:46:39 作者:

关于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汇总九篇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在听听、说说、玩玩的过程中理解歌曲内容,逐步学唱歌曲。

  3、尝试用不同的节奏表现歌曲,培养幼儿感知节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歌曲内容相关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倾听《三只猴子》音乐

  律动小游戏《各种爷爷》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是唱谁的?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有几只猴子?三只猴子在干嘛?(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后来怎么了?(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怎么啦?(妈妈急的大声叫)叫它干嘛?(赶快下来别再跳)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帮助幼儿清楚歌曲内容。幼儿每说一个内容,教师就唱出这部分歌词,直到播放的内容全部用图片表示出来。我们给这首歌取一个名字叫什么?(三只猴子)

  二、节奏游戏,感知歌曲。

  谈话:歌曲中是三只猴子,那请你用自己的手指变出3只猴子吧

  1、播放音乐一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三根手指头代表三只猴子,在自己的腿上模拟猴子按节奏跳,边唱边做动作。

  2、这首歌曲中小猴子是在哪里跳?(床上)那小朋友平时在床上跳吗?(幼儿自由回答引导幼儿说出蹦蹦床上跳)在床上跳很危险,如果我们想玩的开心又安全就在那里跳?(蹦蹦床)今天你们都想去蹦蹦床上跳是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出示蹦蹦床乐园图)

  4、你看,一个蹦蹦床有几只猴子(1只)看到一个小猴子我们就跳一下表示蹦一下床,幼儿跟音乐跳,

  5、现在我们换个玩法,3个好朋友手拉手,听音乐跳

  6、现在呀要给小朋友出难题了,那一只小猴子跳一下,现在要换种跳法,我想在第三个蹦蹦床里面住2只猴子,一只猴子跳一下,两只猴子跳几下(2下)幼儿跟音乐跳。

  7、换不同颜色蹦蹦床乐园,让幼儿帮猴子去玩一玩,请2名幼儿自由发挥摆出不一样的图谱,并让他表演给小猴子看。

  8、让幼儿自由选择那个颜色的蹦蹦床乐园旁边站好。请一个颜色的蹦蹦床乐园里的小朋友跟音乐跳,另一组当观众给他们打节奏,然后交换当观众打节奏(分组跳)

  9、让幼儿跟音乐用手指表演三只猴子

  三﹑听歌曲的第四段,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提问:孩子们,最后这三只猴子都到哪里去了呢?(医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PPT)为什么小猴子都有去了医院了?(是头上摔包了)那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以后你别在床上跳了)对了,我相信小猴子听了你们的话,再也不会在床上乱蹦乱跳了,在床上乱蹦乱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跳跳床的游戏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去,也可以像我们今天这样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跳。安全了我们才会开心。小朋友们你们还想玩吗?好,那我们一起到教室外面玩一玩吧,边跳边带幼儿离场。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2、引导幼儿创编不同动作并合拍地表现树叶飞舞的景象。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落叶头饰人手一个,落叶等。

  活动过程:

  1、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想不想去啊?

  看看,这个小园子里地上都是什么啊?(树叶)

  树叶怎么都地上啊?(因为现在是秋天,叶子都落下来了)

  是啊,秋天的时候树上的叶子就都要掉下来了,听――

  2、录音机范唱《秋天》

  师:秋天真美,那你们知道这小树叶是怎么掉下来的吗?

  (幼儿讨论)

  我们在来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3、教师一边洒落叶,一边先念歌词,再唱歌曲。

  师:叶子是怎么掉下来的?(幼儿讲讲:飘下来的,飞下来的,滚下来的等。)

  那我们也来做小树叶,来学学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样子好吗?树叶落到地上后是怎么样的?(睡地上)

  4、幼儿带头饰扮演落叶,模仿落叶的样子。(放录音2遍)

  师:小树叶,你是怎么落下来的?(幼儿讲讲)

  5、挑选动作好的幼儿做示范。

  师:你们的动作都好漂亮!我们在一起做一次!

  6、再次模仿动作。(放录音1遍)

  师:秋天了秋风一吹,树叶宝宝都离开的树妈妈,落在了地上。地上有那么多的落叶,我们把落叶都送回家吧,你们先每人捡一片树叶,看看你捡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7、延伸活动:把不同的落叶归类。

  落叶有3种,梧桐树叶,广玉兰树叶,小树叶。请幼儿讲出区别后,把落叶送到指定地点。

  8、结束:

  师:现在这个园子里,又干净,又整洁,小落叶都找到了新家,我们小朋友也回家吧!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有节奏地表现各种洗澡动作,并使动作具有美感和表现力。

  2、在自主想象、创造中享受自由舞蹈的快乐,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3、知道在夏季应勤洗澡,让自己健康快乐地度过炎热的夏天。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洗澡的生活经验。

  2、洗澡用具若干。

  3、自制"流水"(银色亮丝制作)。

  4、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激发活动兴趣。

  1、师生听音乐进场。

  2、通过提问,引出活动:

  (1)教师:"这么热的天,跳了舞后,老师都出汗了,你们呢?出汗后怎么办呢?""让我们听着音乐洗澡吧!"

  (2)幼儿感受音乐,自由地做洗澡动作。

  二、大胆表现洗澡动作,使动作具有节奏感、美感和表现力。

  (一)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进行洗澡。

  1、感受音乐,引导幼儿讨论:

  (1)"刚才你洗了身体的哪些地方?"(幼儿自由表达)

  (2)"洗澡时我们先洗哪儿?再洗哪儿?最后洗哪儿?"(幼儿自由讨论)

  2、听音乐有顺序地进行洗澡。

  教师:"让我们随着音乐把全身洗一下,看谁的动作好看,能和音乐合拍。"

  (二)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进行洗澡。

  1、幼儿听着音乐洗澡,鼓励幼儿表现出节奏感和美感。

  2、请个别幼儿大胆展示自己的动作,其他幼儿集体模仿。

  3、听音乐有节奏地完整表演洗澡。

  三、享受自由舞蹈的快乐,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一)添加洗澡用具"洗澡",享受自由舞蹈的快乐。

  1、教师:"洗澡时我们还需要用到哪些东西?"(洗澡巾。洗澡球。沐浴露等)

  2、个别幼儿表演。

  (二)幼儿互相洗澡,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1、引导幼儿相互搓洗。

  教师:"我发现有的小朋友洗不到后背,怎么办?"

  2、幼儿听音乐互相洗澡。

  (三)互相冲洗,再度体验合作洗澡的快乐。

  教师:小朋友的身上搓出了许多泡泡,我来帮你冲一冲。(教师抖动"流水")我冲到哪儿,你就洗哪儿。

  四、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放松身体和心情。

  1、幼儿听着舒缓的音乐做柔软的动作或者休息。

  2、让幼儿知道洗澡是一件快乐。舒服的事情,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干净。小朋友们要勤洗澡,做一个爱清洁、爱卫生的孩子。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呦”乐句反复出现,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锯木头、擦汗、洗澡等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游戏情境的营造和幼儿想象能力的激发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教师借助一小块彩色纱巾巧妙地帮助幼儿搭建起想象与表现的平台,丰富了幼儿表达、表现的手段。

  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 ××| ×― |”。

  准备:

  1.彩色纱巾、音乐CD、录音机。

  2.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谱,粉笔一支。

  过程:

  一、初步感受乐曲

  (教师和幼儿在脖子上系一块纱巾进场。)

  1.听音乐,寻找其中反复出现的乐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段特别有趣的音乐,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看看谁能找出来。

  (师幼一同欣赏乐曲,教师随音乐节奏轻微摆动身体,当出现“咿呀咿呀呦”乐句时,教师与幼儿目光交流、呼应。)

  幼:我听到“……”(幼儿哼唱“咿呀咿呀呦”的旋律)、我找到了“咿呀咿呀呦”。

  师:是这句吗?“啦……咿呀咿呀呦,啦……”(教师哼唱乐曲,突出“咿呀咿呀呦”的乐句。)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请大家挥挥小手,这样我就知道你们已经找到它了。

  (师幼一同再次欣赏音乐,教师把手放在耳边以示专注倾听。当“咿呀咿呀呦”乐句出现时,教师用欣喜的表情和幼儿挥手互动,或用困惑的表情引导幼儿注意并不是每一乐句都会出现“咿呀咿呀呦”的。)

  师:呵,这个“咿呀咿呀呦”有点调皮,有时会出来和我们打招呼,有时我们等它好久都不出来。

  2.根据图谱寻找固定乐句出现的规律。

  (出示图谱,教师随音乐用粉笔沿波浪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

  3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

  师:原来“咿呀咿呀呦”会和我们捉迷藏,它不是每一句乐句都出来的。我们再来听一听、找一找,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就跳跳舞吧!

  (教师示意幼儿解下纱巾,随音乐自由做动作,在“咿呀咿呀呦”处挥舞纱巾。)

  二、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

  师:森林里的动物们想要造一座大房子。谁愿意来当小木匠?

  幼:我愿意。

  师:小木匠需要一把锯子来锯木头,变变变,我的锯子变出来。

  (教师将纱巾拉直,幼儿纷纷模仿。)

  幼:我的锯子也变出来了。

  师:好,我们一起来练练锯木头的本领。注意要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才能锯哦!

  (师幼手持纱巾坐在位子上,听音乐在固定乐句出现的时候来回拉动纱巾,以表现锯木头的情景。)

  师:本领练好了,看看这里有没有木头?(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肢体)呀,这里有一棵大树,哪个小木匠先来试试锯木头?

  (教师请一幼儿合作演示锯木头。教师一边哼唱,一边示意该幼儿在“咿呀咿呀呦”的乐句处来回在教师手脚关节处拉动纱巾。随后,教师做出手臂、肩膀等处关节突然垂落的动作,以表示木头被锯断了。)

  师:大家想不想来锯木头?被我摸到头的小朋友赶紧到前面找个空位置变成一棵大树吧。三、二、一……呀,出现了一片森林!

  (被邀请的幼儿模仿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肢体扮演大树,教师调整个别幼儿的站位。)

  师:其他小朋友都来当神气的小木匠,带上小锯子,去找一棵大树,站在大树的身边。(其余幼儿一一对应地寻找合作伙伴,教师根据情况调配,以便每位幼儿都有合作表现的对象。)

  (幼儿随音乐合作表现。)

  师:好喽!木头锯好了,抱着自己的木头回家吧!(幼儿相拥着回到位子上。)

  师:锯木头好辛苦,赶紧拿毛巾擦擦汗吧!

  (师幼一同随音乐表现拿毛巾扇风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按照节奏在脸上轻拍表示擦汗。教师和个别幼儿互动,按节奏给幼儿擦汗。)

  师:休息好了,我们接着锯木头。刚才当小木匠的小朋友现在赶紧变成一棵大树吧!

  (幼儿互换角色,合作游戏。)

  三、结束活动

  师:木头锯好了,小木匠们出了许多汗,一起来洗个澡吧!

  (教师高举纱巾并抖动,以表示莲蓬头,幼儿自然聚集到教师身边。)

  师:拿好你的洗澡海绵球,一起来搓搓搓……

  (幼儿将手中纱巾团成团变成小浴球,和教师一同随音乐表现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区分红绿两色的学习经验、音乐

  背景苹果树6颗,红、绿两色的大小不一样的苹果若干。

  幼儿操作果盘,苹果的筐子三个。

  活动目标

  巩固点数的方法,并能说出总数。

  幼儿不受颜色、大小的影响进行分类活动。

  幼儿乐于动手操作,喜欢与同伴一起参与游戏活动。

  活动过程

  一、白版课件引入,帮老爷爷摘苹果

  出示老爷爷,小朋友们帮助他摘苹果。

  二、教师出示6颗苹果树背景图,巩固点数方法,并说出总数

  师:小朋友我们来到了老爷爷的苹果园乐,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棵苹果树? 幼:6棵。

  师: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幼:红色,绿色。

  师:我们用小手指指看红色的苹果在哪,绿色的苹果在哪,请小朋友指指看。幼:幼儿自由点指红色苹果,绿色苹果。

  师:这些苹果都一样大吗?幼:不一样大。

  师:我们再找找看,大苹果在哪里用小手指指看,小苹果又藏在哪里?

  三、请幼儿帮助老爷爷摘苹果

  1.老爷爷请我们小朋友帮小妹妹摘苹果,摘什么苹果呢?摘一个红苹果,一个绿苹果,提问幼儿要摘几个苹果?幼:一个红苹果,一个绿苹果。师:这是小妹妹的果盘,请小朋友把摘下来的苹果放在果盘里,开始摘。

  2.老爷爷让小朋友给小弟弟来摘苹果,这次摘得和刚才的不一样,要摘什么苹果,一个大苹果,两个小苹果,请小朋友们重复老师的话,听好要再去摘苹果,

  3.小弟弟,小妹妹收到你们给他摘的苹果非常开心,弟弟妹妹都很喜欢吃苹果,小朋友们喜欢吗?吃苹果有什么好处?幼:吃苹果有营养,吃苹果洁齿,吃苹果有助于消化,让幼儿共同了解吃苹果的好处。

  4.师;请小朋友为自己来摘苹果,摘一个红色的大苹果,一个绿色的大苹果和一个红色的小苹果。教师出示三个篮子,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你们发现了没有?幼:篮子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老一会请小朋友把大大的红苹果放在大大的红篮子里,大大的绿苹果放在大大的绿篮子里,小小的红苹果放在小小的红篮子里。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进行随机指导,鼓励。

  四、活动自然结束

  小朋友们今天真棒,我们帮老爷爷摘了这么多苹果,老爷爷非常感谢你们。快听,老爷爷和我们说什么?儿童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6

  一、教学目的:

  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二、教学准备:

  创编一段舞蹈,音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二)欣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

  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 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

  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 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 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 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

  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7

  教材简介:《小树叶》是一首AB段式的歌曲,是富有情感教育意义的音乐教材。歌曲分两部分,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第一部分主要讲树妈妈看见小树叶飘走了,心理很难过,音乐相对缓慢忧伤。第二部分主要讲小树叶离开妈妈后变勇敢了,音乐欢快跳跃,与第一部分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引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幼儿容易接受、理解和表达。

  目标预设:对教材的充分分析后,根据中班幼儿的在音乐技能技巧和认知、常识等方面的实际水平,结合对新《纲要》的理解,从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的角度出发,我确立了以下目标:

  1、感受歌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2、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创造性地选择演唱的形式。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到了,小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知道它是怎样飘下来的吗?你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表演)

  师:我们一起来和小树叶跳个舞吧!(播放《小树叶》伴奏带,教师和幼儿一起舞蹈,音乐结束时教师把树叶洒下,让小朋友每人找一片树叶宝宝做朋友)

  二、新授歌曲。

  1、完整的播放《小树叶》视频,幼儿欣赏。感受歌曲的旋律。

  2、师:这首歌好听吗?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第一段和第二段一样吗?

  (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旋律不同,前段舒缓,后段欢快)

  3、《小树叶》的故事

  师:其实这首好听的歌讲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第一部分。

  师:秋天到了,“秋风起来啦!秋风起来啦!小树叶离开了妈妈!”(教师有节奏的演唱)

  师: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怎么想的?

  师:对啊!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可害怕了!你们离开妈妈害怕吗?那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呢?(教师和幼儿一起学唱第一段)师:你们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小树叶很害怕?我们一起做一做!

  2)第二部分。

  师:小树叶飘落下来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沙沙沙沙沙)

  师:像在做什么呀?(说话)你们猜猜小树叶会说些什么呢?

  师:其实小树叶在说“春天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教师有节奏的演唱)

  师:你们觉得小树叶勇敢吗?那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小树叶很勇敢呢?(教师和幼儿一起学唱第二段)

  师:那你们想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小树叶很勇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

  4、教师完整演唱,幼儿欣赏。

  师:一首好听的《小树叶》送给你们。

  (第一段唱的缓慢轻柔而且表情很难过,第二段唱的跳跃欢快脸上带着微笑,让幼儿在倾听中感受歌曲的旋律)

  三、变形式演唱。

  鼓励幼儿较独立的安排与选择演唱的形式,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与同伴合作演唱。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你们想怎么唱?(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

  1、分两组对唱

  师:我们唱第一段的小朋友要怎么唱?那第二段呢?(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连贯轻柔,第二段跳跃欢快)

  2、男女对唱

  师:女孩子常第一段,男孩子唱第二段,你们知道怎么唱了吗?

  3、领唱

  请几个幼儿唱第一段,表现小树叶的担心害怕,全体幼儿唱第二段,表现小树叶的坚强勇敢。

  四、随音乐舞蹈。

  1、师:带着你的好朋友小树叶,听着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跳起来!

  2、音乐结束,请幼儿把手中的小树叶送回大树妈妈的怀抱!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我园致力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节”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其中的“戏曲节”活动给幼儿带来了全新的艺术感受和体验。《夫妻观灯》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表现了人们正月十五上街看花灯,人山人海、花灯各异、热闹非凡的场景。两个演员把看灯人的动态、神情表演得惟妙惟肖。

  本活动主要表现“长子(矮子、胖子、瘦子……)来看灯”这一片段,教师将重难点前置引导幼儿学习。首先,通过引导幼儿回忆元宵灯会的热闹场面,引出黄梅戏《观灯》片段。其次,通过三组图谱帮助幼儿理清人物的'形象特点及动作方式(谁来看灯了,是怎么看灯的)。最后,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自由发挥,并初步尝试合作表演,在唱唱演演的过程中感受戏曲表演艺术的魅力,从而产生自发表现和创造的愿望。

  目标:

  1.欣赏黄梅戏《观灯》片段,感受诙谐、夸张的表演风格,能初步根据歌词进行表演。

  2.萌发对戏曲表演的兴趣,体验想象、表现的快乐。

  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元宵节习俗。

  2.教具准备:(1)元宵灯会的PPT。(2)黄梅戏《观灯》片段的视频。(3)长子、矮子、胖子、瘦子、小孩、老头的图片。(4)小梅花贴纸。

  过程:

  一、引出元宵灯会

  师:我们中国人要过元宵节。谁知道元宵节是怎么过的?那天我们会做些什么呢?

  幼:吃元宵,看花灯。

  (播放PPT“元宵灯会”。)

  师:你们看,元宵灯会什么多?

  幼:灯多。

  师:还有什么也很多?

  幼:人多。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看灯会?

  幼:花灯很好看,灯会很热闹。

  师:人多了会怎么样?

  幼:挤来挤去。

  师:人那么多,挤来挤去,那怎样看灯呢?

  幼:挤进去看/伸长脖子看/踮起脚看……

  师:谁愿意来学学挤来挤去看灯的样子?

  师:大家—起来做做这几个动作。

  师:有一位叔叔和阿姨在元宵节那天也去看灯了,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看到了什么。

  二、了解戏曲内容

  1.观看视频,初步感受戏曲内容。

  师: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觉?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在笑,你们为什么笑啊?

  幼:他们在表演,很有趣。

  师:他们在表演什么?

  幼:他们在表演看灯的样子。

  师:是啊,他们在演戏呢。他们表演的是黄梅戏,黄梅戏是中国很有名的一种戏曲。

  2.观看视频,了解谁来看灯了。

  师:他们都唱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并按歌词顺序摆放长子、矮子、胖子、瘦子、小孩、老头的图片。)

  幼:长子来看灯。

  师:“长子”是什么意思?

  幼:高高的人。

  师:是的,黄梅戏中把个子高高的人叫作“长子”。

  师:还有谁来看灯了?

  幼:矮子。

  师:“矮子”是什么意思?

  幼:矮矮的人。

  师:对,个子矮矮的人。黄梅戏中“矮”是怎么发音的?大家一起来学一学。(教师示范发音,幼儿跟学。)

  (教师运用同样提问引导幼儿回忆并表达谁来看灯了,直至戏曲唱段中六个人物的图片全部出现。)

  师:看一看,这些人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分别观察三组图片,发现人物高矮、胖瘦、老少的特点。)

  幼:长的矮的,胖的瘦的,小的老的,他们每组正好是相反的。

  3.欣赏教师清唱表演,了解观灯人是怎么看灯的,并学习动作。

  (1)倾听教师表演唱,了解内容,学习动作。

  师:我也会唱黄梅戏,我来给大家表演这一段怎么样?仔细看,谁来看灯了?仔细听,他们是怎么看灯的?(教师表演唱。)

  师:我唱得怎么样啊?

  幼:很好。

  师:都有谁来看灯了?他们是怎么看灯的?(按人物出场顺序提问。)

  师:“长子来看灯”(表演唱),他怎么样啊?(根据幼儿的应答情况适时出示图片,鼓励幼儿学习表演动作。)

  幼:头一伸。

  师:“挤得头一伸”(表演唱)。

  (教师运用同样提问引导幼儿回忆并表达观灯人是怎么看灯的,直至表演唱完以下六句唱词。)

  “长子来看灯,他挤得头一伸!”

  “矮子来看灯,他挤在人网里蹲!”

  “胖子来看灯,他挤得汗淋淋!”

  “瘦子来看灯,他挤成一把筋!”(解释“筋”,演示动作。)

  “小孩来看灯,他站也站不稳!”

  “老头来看灯,切,走不动路来戳呀戳拐棍啊!”(解释“戳拐棍”,演示动作。)

  师:最后一句跟前面的歌词不一样,最长。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遍,大家边唱边做动作哦。

  (2)师幼合作表演唱。

  师:我来唱第一句,你们接唱第二句。

  三、自由表演唱

  师:这么多的人来看灯,你想表演哪一位呢?

  幼:我想表演瘦子。

  师:好,请上台表演。

  师:他表演得怎么样?谁也想上来表演?你想表演谁?

  幼:小孩。

  师:还有谁也想表演小孩?

  (请幼儿分别选一角色来表演唱,开始时人可少点,后来可增加,教师简单评价幼儿表演情况。)

  四、尝试合作表演

  1.合作表演“长子来看灯”片段。

  师:叔叔阿姨是手拉手看灯的,请你也找一个小伙伴手拉手一起去看灯吧。

  (播放视频“长子来看灯”片段,幼儿自由合作表演。)

  2.学习表演该戏曲片段的开始部分。

  师:叔叔阿姨有没有看到好看的灯呢?他们是怎么表演自己看到许多灯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观看视频“东也是灯~闹啊闹哄哄啊”片段。)

  师:叔叔阿姨是怎么表演自己看灯的?谁来演一演?

  师:他们几个演得怎么样?

  幼:××演得好,她好像真的看到了灯。

  师:我们这儿并没有灯,但××表演出了好像看到灯的样子。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师(教师清唱并带领一位幼儿示范表演):看,这边有好多灯呢,我们走过去看看。好看吗?真好看!哎,那边也有灯呢。看到了吗?真漂亮Ⅱ阿!

  师:我们大家都来演一演吧。

  3.合作完整表演。

  师:这是“小梅花”,“小梅花”要找表演得好的小朋友做朋友。我们也来演一演,看看“小梅花”会找谁做朋友。

  (教师播放完整视频,幼儿尝试自由结对合作表演。)

  4.评出梅花奖。

  师:“小梅花”眼睛很亮,它找到好朋友了。(教师将小梅花贴纸粘在幼儿胸前。)

  师:现在,有请获得“小梅花奖”的演员给大家表演“看灯”。(教师和几对“小梅花奖”得主共同完整表演。)

  附《观灯》唱词:

  东也是灯,西也是灯。

  南也是灯来,北也是灯。

  四面八方闹啊闹哄哄啊。

  长子来看灯,他挤得头一伸!

  矮子来看灯,他挤在人网里蹲!

  胖子来看灯,他挤得汗淋淋!

  瘦子来看灯,他挤成一把筋!

  小孩来看灯,他站也站不稳!

  老头来看灯,切,走不动路来戳呀戳拐棍啊!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9

  目标:

  1.了解小老鼠看病的情节,熟悉音乐旋律, 学跳集体舞。

  2.学习用老鼠跑、打喷嚏的动作表现A段音乐,创编晒太阳的动作表现B段音乐。

  准备:

  课件一份、音乐《音乐的瞬间》、老鼠胸贴、地上圆圈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师:你们看谁来了?(小老鼠)这几天,天气忽冷忽热,有一只小老鼠它怎么了?(打喷嚏的动作)师: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喷嚏是怎么打的?为什么你要用手挡着?(打喷嚏时一只手捂着嘴巴,冲着没人的方向,防止传染)二、打喷嚏的小老鼠1. 小老鼠感冒(A段)(1)A段感受在背景音乐下,教师对应着图谱讲故事A段。

  师:小老鼠生病了,没精打采,还会忍不住"阿嚏!阿嚏",一点力气也没有,想还是到动物医院去看一看吧,小老鼠走在路上,走走走走,阿嚏阿嚏;走走走走,阿嚏阿嚏……(2)动作创编师:你发现小老鼠每次走几步路会打喷嚏?谁可以来学一学,小老鼠是怎么走路?谁能来学一学老鼠没精打采的样子?

  (3)音乐+动作(连着2遍)师:这么难受,我们赶快去看医生吧!要跟着你前面的老鼠,才能找到医院哦!(间奏)马上就要到医院喽,请小老鼠们再坚持一下。

  2. 小老鼠晒太阳(B段)(1)B段故事师:终于到医院了,小老鼠赶紧坐下休息吧,听听看医生怎么说的?

  (2)动作创编师:太阳出来真暖和,你想晒哪里?应该怎么晒?你还可以晒身体的什么部位?真暖和,一起来晒一晒,你们现在舒服一点没有?

  (3)音乐表演(2遍)师:想好三个你要晒的地方,想好了吗?你刚刚晒了哪里?你晒了哪里?趁太阳还没下山,我们再去晒一晒,这次晒晒你刚刚没有晒到的地方,让感冒快快好起来,好吗?准备好3. 小老鼠病好了(A段)师:请所有小老鼠轻轻坐下休息一会,晒过太阳后,你感觉怎么样?让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吧!在回家的路上,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你很高兴?这只小老鼠真开心,开心得都跳起来了,它走走走走,跳跳,走走走走,跳跳!它还会干什么?走走走走,然后?怎么样?还会做什么?小老鼠生病好了,走路可轻快了,轻轻地用脚尖走路回家。

  师:小老鼠们,跟着我回家吧!这一只小老鼠真开心,感冒也好了,你怎么看出小老鼠病好了?(很精神、很开心)小老鼠回家吧(坐回座位)三、完整表演1.教师整体复习图谱师:还记得小老鼠的故事吗?谁能说一说?然后呢?

  2.完整表演(2遍)师:小老鼠,请你准备(间奏)再来一次,请小老鼠听好音乐,我不提醒喽!

  四、结束师:老鼠晒了太阳后,感冒就好了,下次感冒你知道怎么做了吗?小老鼠们,让我们听着音乐,做着动作回教室吧!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