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2、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
手环人手一个,竞赛用的物品——星星、气球、贴纸等,活动场地布置左右边上挂东西。
活动过程:
一、谜语激趣。
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
二、区别自己身体的左右。
1、区别左右手。
(1)请小朋友举起拿笔的那支手,招招手。
(2)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右手。
(3)请伸出左手摇一摇。
(4)竞赛游戏:“听口令”。(选择自己喜欢的手环颜色,然后找同样颜色的队坐下。)
A、把手环戴在右手。
游戏规则:听口令举手,(游戏中增加难度,说相反:我说左手,你举右手等。)
B、全部都对了,得一颗星,有错不得星。
2、区别左右脚。
(1)交流身体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有分左和右的?
(摸摸耳朵,捂捂眼睛,踏踏脚)
(2)竞赛游戏:点鼻子。(游戏中增加难度,说相反:我说左眼,你点右眼等。)
(3)小结:知道左和右,左手这边是左边,右手这边是右边。
三、感知左边、右边。
1、交流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A、你的左边是谁?在活动室里你的左边有什么?
B、你的右边是谁?在活动室里你的右边有什么?
2、改变方位再交流左右边有什么?
四、总结
评出冠军队和亚军队。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有顺序地观赏景物,喜欢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2、感受花圃里的美好景象。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常见的花卉。
2、环境创设:在幼儿园事先选择好适合幼儿观察和讲述的花圃。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园到花圃,引人活动。
引导语:这是我们幼儿园的花圃,种了各种的鲜花,可美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讲讲"幼儿园的花圃。
二、引导幼儿整体观察和描述花圃的景象。
1、提问:
(1)花圃是什么形状的,像啥?(圆形,像个大大的盘子。四周还砌着围栏,上面还贴着瓷砖,我们可以做在围栏上面观赏花卉)
(2)花圃里种了很多的花,你认识哪些花?
2、教师小结:我们花圃的花很多,有茶花,桂花,灯笼花等。
三、幼儿自由观赏,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花圃的景色。
1、引导幼儿闻闻花,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发现。
2、启发幼儿比一比,说一说花朵和花叶的颜色及形状。
3、知道幼儿用完整句介绍花圃里的景物。
四、示范讲述花圃的景象。
1、示范讲述:幼儿园的'花圃真美,花圃的长方形的,里面种着许多的美丽的鲜花,有茶花,桂花,灯笼花等,春天一到,花圃里就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好看极了。
五、幼儿讲述。
六、教师小结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纸球印出简单的图案;
2.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愿意尝试,从而体验印画活动带来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尝试运用红、黄、蓝三色圆片摆放简单图案。
教学准备:范例数张,红、黄、蓝三色水粉颜料,废旧纸箱做的立体房子一座。
操作准备:小水桶、抹布和垃圾桶若干个,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报纸,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同幼儿讨论废旧报纸的用途。
教师出示报纸: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二、引导幼儿运用报纸进行印画,激发创作欲望
1.教师示范纸球印画
教师:小朋友们想一想报纸的用途,今天它可以用来画画,教师示范用纸球蘸颜料印画,并请个别幼儿来尝试纸球印画。
2.幼儿感受印画的多样性
教师:纸球还可以印出漂亮的图案,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漂亮的图案是怎么印出来的。请个别幼儿来尝试印画。
三、幼儿集体操作,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
1.教师出示纸房子:我要在房子的屋顶上印上红色的花。你们想怎么印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2.幼儿选择房子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引导幼儿相互欣赏,结束活动
1、带领操作完的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房子。
2、教师小结:
教师:小朋友们可真能干,让我们来看看哪所房子最漂亮?教师对儿童作品进行点评。
活动反思:
美术是学前儿童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儿童用以表述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这次活动中,活动主题是关于房子的是幼儿比较了解并贴近生活的一个事物,有情感的铺垫,适合小班幼儿学习掌握。
但是由于小班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不熟练,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使得个别幼儿没有兴趣进行下去,此外小班幼儿注意力难以集中,不能持续下去所以造成幼儿参与不积极的现象。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叠不同的鱼。
2.让幼儿在折纸活动中体验其中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各色正方形手工纸若干(每个幼儿两张)
2.蓝色海底世界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入课题
在海底世界,本来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鱼儿,由于很多人不讲卫生,海洋里的水变脏了,很多鱼儿没有了家,(出示背景图)。后来,人们给海洋治好了‘病’,现在有些鱼儿已经回来了,可有些鱼儿还不知道呢。今天,老师教小朋友们怎样制作鱼,让他们都回到自己的家好吗?
二、基本部分:学习鱼的不同折法
1.出示范例,教师示范,并讲解折法。
(1)将正方形纸对折成三角形
(2)将长边上的两个角向上折(或折一个角)
(3)添画上眼睛
2.幼儿练习折大鱼小鱼,教师巡回指导。
(1)对于有疑问和有困难的幼儿及时指导。
(2)添画鱼儿头部眼睛时,注意在适当位置。
3.教师协助幼儿将折好的鱼儿粘贴到背景图上
送“大鱼小鱼“回到自己的家——海底世界。
三、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鱼儿游来游去。
教学反思:
在以往的折纸活动中,通常采取教师示范、幼儿跟着学的教学模式,在折纸活动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我们中班的幼儿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但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可尝试让幼儿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折纸。通过这些活动,教给孩子一些折纸必须的本领,幼儿可以轻松掌握又可以举一反三,帮助儿童把智力技能与掌握的符号结合起来,在头脑中进行转换,通过技能整合而变成自己的折纸能力和技巧,其效果远远胜于模仿来的技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1.教幼儿学习用撕、拧的方法制作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花朵,鼓励幼儿用不同方法做花朵,然后用自己制作的花朵,创新装饰花环。
2.用花环装扮自己,让幼儿体验制作花环的快乐。
活动准备1、不同大小、颜色的正方形皱纹纸、蜡光纸若干;剪刀,每人一个袋子、长条形黄色卡纸;胶水(或胶棒)、棉棒、小盘若干只。
2、做好的花环3个,录有歌曲《春天在那里》和《娃哈哈》磁带。
活动过程1、组织教学。
听着歌曲《春天在那里》拍着手进入活动室,分两组坐好。
教师:提问:
◆我们刚才进来时听到的歌叫什么名字?
◆现在是什么季节?花怎么样了,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花开了小朋友们看见那么多颜色的花开了,你们喜欢这些春天的花吗?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双手作出这些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花呢?怎么做呢?
2、出示做好的花环,启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用撕纸方法做的花环。
老师:告诉你这是我做的花环,怎么样啊,你们喜欢吗?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孩子通过观察说出是撕出来的,怎么撕的呢?
◆示范撕四瓣花的方法。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先对边折,在对边折,然后撕出花瓣形状,打开就是一个四瓣花。
◆介绍制作花环的方法,我们给花宝宝找个家,这就是花宝宝的家(黄色长条形卡纸)我们把撕的花拧得花用胶水粘在黄色长条形卡纸上,花宝宝喜欢粘在没有白双面胶的那面,你觉得花宝宝的家装饰好了后,把下面的白色双面胶扣开,把纸条两头粘上,你们看,一个美丽的花环就做好了。谁想戴一下,请幼儿试戴花环。
◆出示用拧的方法制作的花环。
提问:你们看老师这个花环漂亮吗,是用什么方法作出来的?
◆示范拧的花的方法。
◆用拧的纸制作花。
◆用自己做的花创新纪录制做花环。
3、出示用剪的方法制作的花环。
◆你们看老师这个花环漂亮吗,是用什么方法作出来的?告诉幼儿是用多次对折后剪出花来的。
◆你们看这个花环上的花是一层吗?花的色彩搭配怎么样?
请幼儿试戴,这几个小朋友戴上变得怎么样了?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美丽的花戴在头上?启发幼儿制作的愿望。
4、幼儿制作,老师指导。
幼儿自愿分两组,用不同材料,用撕和拧的方法做花,尝试其他方法做花。再用自己做的花,创新装饰花环,发展孩子的创新精神。
5、用做好的花环打扮自己小结:花环做好了,自己戴上让别的小朋友看看漂亮吗?你的花环让别的戴戴你看看自己的花环做得满意吗?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体验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
2、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饮料瓶、铁罐、纸盒、玻璃瓶、木珠、皱纸团、米、豆子若干。
2、四张桌子分别布置成小狗、小猫、小鸡、小鸭的家。
3、录音机和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引出硬币放在饮料瓶里会发出声音。
二、幼儿自由探索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
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
教师先示范在小狗和小鸡家是怎样做客的,其中渗透常规教育,提醒幼儿要有礼貌,要把玩好的东西整理好。
2、引导幼儿总结探索的结果:
(1)不一样的东西放在瓶子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2)一样的东西放在不一样的瓶子里,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三、请幼儿自由选择一个瓶子,边听音乐边摇动瓶子高兴的出活动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