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发布于:2022-04-12 19:38:48 作者: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精选1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蝴蝶》小班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精选17篇)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春风、春雨、春天的花朵、春天的小动物,这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的画面,它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纲要》中指出小班幼儿:“喜欢接触、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乐于提问,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与好奇,能将自己想说、想做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尝试用不同颜色、材料、工具,运用画、折、撕、贴等简单方法自由的表现,体验艺术活动中的乐趣。”为此,结合季节的特点及幼儿的兴趣所在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掌握用棉签绘画和换色的正确方法,学习用点、线等简单的花纹装饰蝴蝶。

  2、能用棉签蘸多种颜色表现出蝴蝶美丽的翅膀。

  3、体验棉签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花蝴蝶的课件、蝴蝶标本、蝴蝶绘本、画有蝴蝶轮廓的张、各色颜料、棉签等。

  2、与家长提前联系,说明活动意图,请家长带着孩子在家搜集有关蝴蝶的图片或者参加有关蝴蝶的标本馆。

  【活动建议】

  一、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蝴蝶

  出示蝴蝶课件,引导幼儿欣赏花蝴蝶,仔细观察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和颜色。

  提问:你看到图片上的蝴蝶翅膀都有哪些颜色?花纹有什么不同?

  二、介绍绘画材料,引导幼儿尝试用棉签蘸色的方法装饰蝴蝶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装饰蝴蝶的方法。

  提问:你喜欢用什么花纹来装饰蝴蝶?

  2、教师出示准备的画纸、棉签、水彩颜料、调色盘、抹布、蝴蝶标本等。

  三、引导幼儿在观察基础上,尝试用点、线等简单花纹装饰蝴蝶

  1、重点指导幼儿用棉签蘸色依次在蝴蝶翅膀上点花纹。可圈涂、可点画,也可以用线条来表现蝴蝶翅膀。

  2、鼓励幼儿用不同颜色进行搭配。装饰的花纹干后,可适当添画,丰富画面。

  3、教师提示幼儿棉签换色的方法:一个棉签只蘸一种颜色,换色时需要换棉签,制作时应保持桌面清洁。

  四、作品欣赏、交流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交流自己的作品。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欣赏及盖印活动初步感受对称美。

  2、能尝试用大小不同的瓶盖印画蝴蝶的翅膀和花纹。

  3、能尝试探索并运用不同材料完成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盖印画有初步的尝试,认识蝴蝶。

  2、材料准备:各色卡纸、剪刀、各式瓶盖、各色水粉颜料、糨糊(或胶棒)、抹布。

  3、挂图、幼儿美术画册。

  4、环境布置:在主题画面中增加几只盖印好的“蝴蝶”。

  活动重点:

  1、学习用瓶盖印出蝴蝶的造型(凸显蝴蝶翅膀的对称性)。

  2、能用大瓶盖印出蝴蝶的翅膀,用小瓶盖印画出翅膀上的花纹。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蝴蝶。

  1、教师:“花园里有三只蝴蝶,一只红蝴蝶、一只黄蝴蝶还有一只白蝴蝶。今天它们一起飞到教室里来了,你们看,它们好看吗?它们是来找蝴蝶朋友的,请小朋友们帮忙让它们有更多的蝴蝶朋友吧!”

  2、教师:“这些美丽的蝴蝶长得什么样呀?它们身上的图案是怎样的?(引导幼儿欣赏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感受色彩、左右对称的美。)猜猜这些蝴蝶是怎样画出来的?”(用瓶盖印,还可以用彩纸贴在蝴蝶的翅膀上。)

  二、师生共同讨论瓶盖印画蝴蝶的方法。

  1、教师(出示卡纸):“老师这里有一张彩纸,我们用瓶盖制作一只美丽的蝴蝶送给三只蝴蝶做朋友,好吗?”

  2、师生共同讨论,教师讲解。

  (1)教师:“盒子里有许多的瓶盖,怎样做蝴蝶的大翅膀呢?”

  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边演示边小结:“取出大一些的瓶盖放在红色颜料里浸一下后取出,在调色盘边缘掭一掭,印在卡纸上,接着紧挨着在它的右边再印一次,蝴蝶的两个大翅膀就印好了。”

  (2)教师:“蝴蝶的小翅膀可以怎样印呢?”

  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边演示边小结:“选一个略小些的瓶盖,用相同的方法盖印出蝴蝶的小翅膀,要分别印在两只大翅膀的下面哦!现在蝴蝶的翅膀就印好了,小朋友们真能干!”

  (3)教师:“蝴蝶上的图案要怎样印呢?”

  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边演示边小结:“选一些更小的瓶盖在蝴蝶的翅膀里印上丰富的图案,要小心不能印到翅膀外面。”

  (4)教师:“最后用笔画出蝴蝶的两只触角,一只美丽的蝴蝶就画好了。”

  (5)教师:“把这只蝴蝶剪下来,送给三只蝴蝶做朋友吧!”(教师将作品剪下后贴在主题图画中。)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小朋友们都来动手试试做只蝴蝶,送给三只蝴蝶做朋友吧!”

  2、教师:“蝴蝶的翅膀长在身体两边相同的位置,我们盖印时要注意,不能印偏了。翅膀里的图案也一样,最后不能忘记给小蝴蝶添上美丽的触角哦。”

  3、幼儿操作,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活动。

  4、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并尝试用彩纸撕贴的方式装饰蝴蝶的翅膀。

  四、欣赏与评价。

  1、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剪下后贴在主题画面中,带幼儿参观“美丽的花园”并引导幼儿找出自己创作的蝴蝶。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的蝴蝶再哪里?说说你是怎样用瓶盖印出花蝴蝶的?你愿意把他们送给这三只蝴蝶吗?”

  2、教师:“三只蝴蝶有了这么多朋友,真高兴,他们让我谢谢XX班的小朋友们,因为从此他们的生活更有乐趣了。谢谢大家!”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联想纱布的网状肌理与蜻蜒翅膀的相似性,体验肌理纹路的巧妙与自然美。

  2、尝试用纱布、卡纸、吹塑纸等多种材料进行版画创作,感受材料的多样性。

  3、能够主动、有序地收拾整理版画工具和材料,体验为集体服务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蜻蜓的视频。

  2、纱布,卡纸,吹塑纸,剪刀,乳胶,抹布,宣纸,深色油墨,玻璃板,胶滚,夹子,拓印用的小茶杯。

  活动过程:

  一、制版

  1、欣赏蜻蜓的视频,回忆已有经验,感受蜻蜓翅膀轻巧、透明的形态。

  教师:蜻蜒傺什么?翅膀是怎样的?

  2、通过对比、联想纱布的网状肌理与蜻蜓翅膀的相似性,感受肌理纹路的巧妙与自然美。

  教师:蜻蜓翅膀上有怎样的花纹?像什么?生活中有什么和这样的花纹类似?

  3、观察纱布上的花纹,与蜻蜓翅膀进行对比、联想。

  (1)教师:纱布可以制作蜻蜒的什么地方?(翅膀)卡纸呢?(身体部分)吹塑纸可以来做什么?(背景)

  (2)教师:在制作油印纸版嘶时要注意什么?

  4、创造性地使用各种纸材制作底版。

  (1)重点:引导幼儿剪纱布做翅膀,剪贴卡纸做身体,揉或撕吹塑纸制作背景。

  (2)难点: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幼儿剪贴纱布。

  二、拓印

  1、观察、讨沦拓印的过程和注意点。

  (1)教师:在以前的活动中,用胶滚蘸油墨在吹塑纸L印制时有什么喇难的地方?

  (2)教师小结:吹塑纸比较薄脆,容易粘在胶滚上,要一次蘸满油墨,沿一个方向滚,不能来回滚动。

  2、幼儿印制。

  (1)重点:沿一个方向滚印。

  (2)难点:保持底版的完整和整洁。

  3、评价。

  (1)肯定画面整洁、有创意的幼儿。

  (2)表扬能够主动、有序地收拾整理版画工具和材料的幼儿。

  日常活动:

  观察、欣赏多种材料制作的版画作品,体验版画材料的丰富性。

  区角活动:

  提供卡纸、吹塑纸、瓦楞纸等多种材料供幼儿剪贴、印制。

  家园共育:

  尝试使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张进行粘贴活动。

  【评析】

  版面制作材料是多样的,它不仪是指制版本身,还有底板纸的材料。这些材料既是熟悉的,又是变化的。灵活多变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材料就是版画独有的艺术魅力,它与幼儿求新求变的游戏活动不谋而合。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4

  游戏目标

  1、宝宝能高兴得进入活动,练习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宝宝撕纸和使用胶棒粘贴的能力。

  2、鼓励宝宝大胆地准确说出“蝴蝶“、”美丽”;体验成功的喜悦。

  游戏过程:

  1、教师把装有许多蝴蝶模型的盒子蒙上布让宝宝用手去摸,猜猜里面有什么。教给宝宝说“蝴蝶”和“美丽”。

  2、发给每个宝宝一份活动材料:胶棒、蝴蝶翅膀、彩色纸。引导宝宝用彩色纸进行撕的练习,认识形状,说出手里拿的纸的颜色,让他们将撕下来的纸块涂上胶棒后粘在蝴蝶翅膀上作“美丽的衣裳”。

  3、鼓励宝宝们多给蝴蝶做衣裳,比比谁的蝴蝶翅膀最漂亮。完成后把蝴蝶翅膀带在宝宝的胸前,请家长将宝宝轻轻抱起,引导宝宝将手臂随节奏上下摆动。对于能力较强的宝宝,可以让宝宝自己做蝴蝶飞的动作,家长跟在宝宝后面学说儿歌,注意节奏的轻缓。

  4、儿歌《蝴蝶蝴蝶真美丽》

  蝴蝶蝴蝶真美丽,(模仿蝴蝶飞的动作,原地抖翅膀)

  身上有件花花衣。(互相拍打对方的身体)

  我们也来扮蝴蝶,(面对面拉住手,向左移再向右移)

  跟它一起做游戏。(拍手转一圈回到原地)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5

  目标:

  1.学会使用剪刀沿线剪。

  2.用对称的方式粘贴蝴蝶,并合理布置画面。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准备:

  幻灯片,范例,正方形手工纸,剪刀,胶水,蜡笔,抹布

  过程:

  1.出示幻灯片,引起幼儿兴趣;提出问题:美丽的画面怎么样才能成为自己的。

  2.教授使用剪刀的方法,并示范把正方形剪成三角形的方法;用对称的方式粘贴蝴蝶,并对幼儿提出卫生要求。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完成的幼儿可以用蜡笔增添花草进行装饰。

  4.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对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每位幼儿两张贴花,贴在自己喜欢的画面上);挑选几张贴花较多的作品,请幼儿说说优点,教师择优进行点评。

  5.布置幼儿作品上墙。

  反思:

  这个活动是为了省优质园区调研准备的,那我也对这次活动进行充分的准备,并制作了相应的幻灯片配合教学。

  活动在小七班进行过一次试教,由于他们班幼儿之前经常练习剪面条,所有,剪刀的使用技能较好,只有极个别幼儿不能按要求完成。在粘贴过程中,当时也由于时间的关系,接下来的评价等活动内容就没有继续。

  活动的第二次是在自己班里进行,当天是区各幼儿园的教研员来进行试调研。之前,我们班也对剪刀的使用进行了一定的练习。活动的难点有两个,一个是把正方形的手工纸沿着对角线剪,另一个是对称的粘贴。解决第一个难点,我制作了一个幻灯片,把沿线剪的步骤一步步用图示示范,效果还不错。在试教活动中,我发现有一位幼儿在用对称的方法粘贴蝴蝶的时候,把两个角先粘在一起,然后再贴到画面上去。于是我利用了这个方法解决了第二个难点,而且幼儿也掌握的不错,没有出现上次的错误。

  最后的评价,我给幼儿每人发两个贴花,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图画贴上,然后再让他们说说喜欢的理由,而我也找几张按要求制作的,画面布置较好的图画讲解。

  活动的最大缺点是时间有点拖,听课教师建议我之前的讲解还可以再简略一点,并建议是否可以一组一张大纸,这样,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多贴几个,能力弱的幼儿还可以再次看看制作的步骤,这样能顾全每个幼儿。

  一个活动的好坏,与幼儿相关知识经验的循序渐进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前期经验准备充分,活动自然会流程完整。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在蝴蝶身体的两边分别贴上圆形和三角形作为蝴蝶的翅膀。

  2.贴图形片时能靠近身体贴,知道身体两边的翅膀要对称。

  3.喜欢粘贴活动,感受蝴蝶的美丽。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电子课件、固体胶、画纸、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纸片。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蝴蝶外形特征

  1.听音乐模仿小蝴蝶入场,引出主题。

  师:我们刚才是模仿哪种小昆虫飞坐到位置上的。

  2.师:瞧,这是谁来了?哇,飞来一只小蝴蝶。(出示多幅蝴蝶图片感受蝴蝶的美。)

  师:蝴蝶漂不漂亮啊?(引导幼儿从蝴蝶翅膀的颜色、花纹,身体,触角说)

  3.观看幻灯片,引发幼儿发现蝴蝶身体两边的翅膀是一样的。

  师:在蝴蝶的翅膀上可是藏着一个秘密呦?你发现了没有?

  (二)学习粘贴蝴蝶的方法,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出示PPT展示教师作品,激发幼儿粘贴翅膀的欲望。

  师:老师用一些图形也做了一只漂亮小蝴蝶,你们看都有什么形状呀?

  2.介绍材料,幼儿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做出一朵美丽的小蝴蝶呀?

  师:提问各个图形是身体哪部分加深记忆。

  3.摆出蝴蝶身体、翅膀,再粘贴。

  作品赏析

  分组展示作品,看看谁的蝴蝶最漂亮。

  结束部分

  小朋友带好自己的作品,像小蝴蝶一样飞到花园里去跳舞吧。

  教学反思

  由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从孩子的兴趣点生成的,所以幼儿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活动中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幼儿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使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梁祝》是我国经典的民族音乐之一,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特点。《蝴蝶找花》选取了梁祝中“相爱”这一篇章的主要旋律,舒缓、优美、感人的音乐极易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尝试选用了改编后的电子合成音乐,节奏鲜明而富有现代感,通过倾听优美的旋律,欣赏与乐曲相融合的富有动感的多媒体课件,用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贯穿始终,使幼儿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自然地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

  活动目标

  ⒈欣赏《化蝶》,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⒉学习分辨乐句,知道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⒊能随音乐做蝴蝶飞舞的动作,并能愉快地与同伴交往。

  ⒋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⒌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⒈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活泼欢快的情绪的乐曲;组织郊游,丰富幼儿对蝴蝶、花卉的感性知识;已掌握小碎步及蝴蝶飞等基本动作。

  ⒉物质材料准备:乐曲《化蝶》、电脑、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梯形皱纹纸若干。

  ⒊环境准备:设置成花园场景。

  活动过程

  ⒈情境引导,激发兴趣。

  教师:你们去过花园吗,花园里有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花园吧!我们的花园漂亮吗,看见什么了?

  ⒉完整欣赏,充分感受。

  ①请幼儿安静地听乐曲,交流:有什么感觉?听着音乐想到了什么?

  ②再次欣赏,并观看课件,交流:听一听音乐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呢?听着音乐你想做什么?可随音乐自由表现。

  ⒊听故事,看图谱,理解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①教师讲述故事《两只蝴蝶》,感受乐曲的情绪。

  ②看课件欣赏音乐,说一说小蝴蝶是在音乐的什么时候飞起来,什么时候停下来,并跟随课件中的蝴蝶飞飞停停。

  ③徒手做蝴蝶,跟着课件表现,教师小结提升。

  ⒋跟着音乐表现乐句的开始和结束。

  ①教师哼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表现乐句的开始(飞)、结束(蹲)。

  ②小朋友手上带上“蝴蝶翅膀”飞舞,结束时停在自己身上或别人身上。

  ③小朋友做花,老师做蝴蝶表演。

  ④小朋友做蝴蝶,乐句结束时两个小朋友拥抱。

  5介绍曲名。

  活动延伸

  在区角中设置花园场景,提供蝴蝶头饰、道具等,给幼儿更多的时间去充分理解和表现音乐。

  活动反思

  乐曲《化蝶》是中国优秀民乐《梁祝》中千古传诵的片段,教师节选的主要旋律舒缓、优美,同时电声音乐又弥补了交响乐、小提琴曲等版本在节奏感上的不足。

  课件与音乐完美结合。课件的运用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而课件与音乐完美结合,有利于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记忆。活动中课件的设计、运用称得上是“点睛”之笔,如,听第二遍音乐时,采用了整体教授的方法,小蝴蝶从画面的左下角随着音乐的节奏飞舞,每一个乐句结束时正好落在花朵上,既体现了乐曲舒缓、优美的风格,又能形象地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乐句的变化,还给孩子一个想像的空间。

  倾听与表现完美结合。教师用“故事导入法”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将作品背景内涵用生动的故事展现给孩子,让复杂的旋律简单化,激发小班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在倾听故事的基础上,结合课件倾听音乐,充分调动了幼儿视觉、听觉多种感官的参与,随后让幼儿边欣赏音乐边学做小蝴蝶,创设了小蝴蝶在花园里找花朵、和朋友嬉戏等情景,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搭建了一个表现的平台。同时,教师借助一些语言、动作的提示,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大胆地用各种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在师幼互动中真切地体验和欣赏乐曲的内涵,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感受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难点化解的巧妙。每一乐句的起始掌握对小班孩子来说是个难点,教师恰当地运用课件、形象化的语言、动作巧妙地化解了难点,先是在欣赏时用语言提示:“小蝴蝶在音乐的什么时候飞起来?什么时候落在花朵上?”紧接着让幼儿再次欣赏画面,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表现音乐乐句的过程中,采用了集体、个别等形式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表现蝴蝶的动作,用纸折的花蝴蝶飞到自己的身上、飞到别人的身上等多种有趣的形式,使幼儿在一次次的游戏中表现自己对乐句的理解。同时,教师用自己夸张的动作、情绪感染幼儿,从而让幼儿在玩乐中轻松愉快地获得对音乐的感受。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描述目标

  能将正方形纸对折,撕出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并拼贴成蝴蝶。

  体验撕贴的乐趣。

  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活动前组织幼儿观察蝴蝶,欣赏蝴蝶翅膀的形状,发现蝴蝶的对称美。

  物质准备:

  (1)蝴蝶图片,蝴蝶折纸的范例。

  (2)各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图画纸、糨糊、彩色水笔等。

  活动指导

  1。出示蝴蝶图片,直接引入。

  ★引导语:这是什么?它长什么样子?"屈,老师。教,案,网"蝴蝶两边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对蝴蝶的认识,说说蝴蝶翅膀的形状,理解"对称"的含义。

  2。欣赏范例。

  ★引导幼儿欣赏,说说教师制作的蝴蝶采用了什么方法,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提问:老师制作的蝴蝶,它的翅膀是什么形状的?两边的翅膀怎样?什么地方有对称?(颜色、大小)

  ★引导幼儿回忆学过的对角折的技能。

  提问:你会变出两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吗?需要什么形状的纸?怎么折?

  3。引导幼儿再次观察教师范例,讨论粘贴蝴蝶的方法。

  ★出示正方形色纸、图画纸、糨糊等材料,引导幼儿思考:撕贴蝴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注意帮助幼儿积极思考,根据幼儿的情况边讲解边示范撕贴蝴蝶的步骤。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示。

  教学反思:

  教育内容的选择,不仅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而且也要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蝴蝶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种昆虫,因为它色彩鲜艳,形态各异,喜欢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同时,蝴蝶左右两边的翅膀及其花纹是对称的,抓住这一特征,我选择了这节美术课。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9

  内容:

  美丽的蝴蝶(棉签画)。

  目标:

  1、幼儿尝试用棉签点画不同的颜色。

  2、幼儿体验做画的乐趣。

  准备:

  棉签,各色颜料,蝴蝶轮廓底稿人手一份。

  指导步骤与重点:

  一、图片导入

  1教师出示蝴蝶轮廓图,激发幼儿兴趣。

  师:春天来了,有只蝴蝶的花衣裳让风姑娘吹走了,我们离开帮它穿上花衣裳好吗?

  二、给蝴蝶穿衣服

  1、教师讲解并示范用棉签点画蝴蝶的衣服。

  师;现在老师用棉签给蝴蝶穿上好看的衣服,让它变得更美丽好吗?拿一根棉签蘸一种颜料,轻轻点一点就可以了。

  2、请个别幼儿尝试作画,教师指导。

  3、幼儿集体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蝴蝶飞飞

  1、教师评价个别幼儿的作品,提出要求。

  2、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感受蝴蝶的美丽。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知蝴蝶的外形特征,并对蝴蝶产生兴趣。

  2、根据自己的认知,运用彩笔对蝴蝶进行涂色活动。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彩笔,画有蝴蝶轮廓的纸、以及范画、图片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讲述《三只蝴蝶》的故事,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现在,我把它请出来,你们看……”。出示蝴蝶教具,引导幼儿观察

  二、出示各种各样的蝴蝶图片,感知蝴蝶的外形特征。

  “你们看,蝴蝶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告诉我呢?”引导幼儿说出蝴蝶有翅膀、身体、触角等等。

  三、教师示范

  “你们看,我手上的是什么呀?”“是蝴蝶,但是,它少了什么呀?”“那我们来给它画上一件漂亮的衣服,好不好。我们先来选一种颜色的彩笔宝宝来涂这一块,我们涂的时候,要怎么样啊?要用力小一点……然后我们再来涂这一块……我们把这一块也涂好了,现在蝴蝶已经窗上衣服了,它的头上有什么呀?{触角}解释一下触角就是蝴蝶头上的两根。“这样,美丽的蝴蝶衣服就画好了。”

  提出要求:

  1、现在,要轮到你们来画了,我们先画什么呀?在画什么呀。

  2、管好自己的蜡笔宝宝,拿自己的纸。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用力均匀、把衣服画满,不留出空隙;别忘了触角。

  四、结束作画

  请画完了的小朋友到后面坐好,并发给其一个小蝴蝶,进行交流。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鲜艳的色彩在指定范围内进行不规则的涂色。

  2、感知对称印画特有的艺术风格。

  3、对对称印画活动感兴趣,且能保持画面和自己服装的干净。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纸人手一份;《蝴蝶找花》音乐磁带;红、黄、蓝、绿、橙色颜料瓶若干;每组放若干支毛笔,每桌子放两块抹布。

  活动过程:

  1、导入。老师今天给你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它飞呀飞呀,飞来啦!

  2、看一看,进一步认识蝴蝶的形状特征。

  出示范画

  (1)你们看它是谁呀?我们来看看蝴蝶长什么样呢?

  教师逐一指蝴蝶的各部位。

  那身体两边是什么呢?(对了,是蝴蝶的翅膀)

  (2)再仔细看看蝴蝶的翅膀,你会发现什么秘密?

  (两边的翅膀是相同的。)

  若仍未发现,教师继续引导,看看两边翅膀是什么颜色?左边怎样?右边呢?原来左右两边的翅膀是一模一样的。

  (3)看又飞来了一只蝴蝶,这只蝴蝶和刚才那只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只蝴蝶漂亮呢?为什么?

  那我们也来为它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一下,那我们怎样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3、变一变,让幼儿欣赏教师示范,学习对称印画的方法。

  可是今天老师要用一种新方法,也能让蝴蝶变漂亮,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

  这是什么(毛笔),看清楚了,教师现在要给它穿衣服啦!边念儿歌边示范。

  拿起小画笔,轻轻蘸一蘸,跑到纸涂一涂,放下小画笔。涂好后请幼儿看一下,老师只涂了一半,那另一怎么办呢?

  老师有一种新办法能让蝴蝶的翅膀变得一样漂亮。继续念儿歌,请仔细看。沿线折一折,手掌压一压,轻轻打开来。看好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变好了。你们看两边的翅膀是不是一样?

  提问:谁来说说老师是怎么变的?

  小结:老师先用毛笔蘸上颜料,在蝴蝶一边的翅膀上涂上颜色,可以涂上两种不同颜色,接下来沿对折线对折压一压,最后轻轻地打开,这样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变出来了。

  告诉幼儿,我们今天学了一种新的画画本领,叫做对称印画。

  4、玩一玩,交代操作要求。

  现在呀,有好多蝴蝶都飞到我们教室里,它们也想变漂亮,你们愿意用新学到的本领帮它们吗?(老师给你们的蝴蝶只有半边,你们涂好半边后,沿线折一折用手掌压一压,轻轻打开来就能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啦!

  老师在桌子上放了各种颜料,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颜色,然后用毛笔蘸上颜料,在蝴蝶一边翅膀上涂上颜色,注意要涂在轮廓线内,再沿虚线进行对折压一压,最后小心地慢慢地打开,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变出来啦!

  嗯!现在我们来动手变一变。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关注。

  5、评一评,谁的蝴蝶最美丽。

  我们一起来看看,谁变的蝴蝶最美丽,为什么?

  6、学一学,结束活动。

  我们一起来和漂亮的蝴蝶来跳蝴蝶飞舞吧!播放音乐,师生张开双臂,模仿蝴蝶翩翩起舞。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12

  一、图画展导入,感受蝴蝶的美。

  1、引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美丽的图片。请小朋友找一张喜欢的图片,仔细看一看,图片当中蝴蝶美在哪里?

  2、幼儿自由欣赏,教师进行引导,启发幼儿发现蝴蝶不同的美。

  3、集中交流,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课件欣赏,感受用生活中的材料创作的美。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发现用生活中的材料创作出来的蝴蝶。

  引导语:这么美的蝴蝶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它的翅膀上有什么?

  小结:这美丽的蝴蝶是用树枝、树叶、花瓣等装饰成的,生活中的很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变成美丽的“花蝴蝶”。

  三、动手操作,初步感受生活材料的组合美。

  1、引导语:你们想做出这么美的花蝴蝶吗?请小朋友都来试试吧!

  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对花蝴蝶进行装饰。

  3、教师指导,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尝试对蝴蝶进行简单装饰。

  四、作品分享,体验创作的乐趣。

  请小朋友们自由欣赏同伴的作品,并引导幼儿说说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13

  活动背景:

  春天到了,蝴蝶在校园里的飞来飞去,它们鲜艳的色彩吸引了许多小朋友。他们说:“我看到了一只白蝴蝶,”“我看到了一只颜色很多的漂亮蝴蝶”“我看到的蝴蝶翅膀上有一对眼睛的”等,蝴蝶身上美丽的.图纹成为了孩子的兴趣点,于是开展了本次美丽的蝴蝶的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的特征,尝试用对称的方法表现不同颜色、图案的蝴蝶。

  2、在看看画画中感受蝴蝶的美丽。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故事、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散文

  1、蝴蝶用什么吓跑了螳螂?

  2、蝴蝶的眼睛在哪里?

  二、看看说说:

  1、欣赏多媒体——美丽的蝴蝶

  2、你看到的蝴蝶是怎样的?它的翅膀有什么秘密?翅膀上的花纹又怎样?

  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左右翅膀及翅膀上的花纹。

  小结:我们可以发现,蝴蝶的左右两对翅膀的图纹、大小都是一样的,我们称之为对称。

  三、幼儿画蝴蝶

  1、鼓励大胆画出蝴蝶的外形。

  2、运用对称的方法画蝴蝶的翅膀。

  3、引导幼儿大胆选择颜色。

  四、剪贴蝴蝶

  将自己画的蝴蝶剪下,布置墙面“蝴蝶园”。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1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折撕角的方法来撕贴蝴蝶,引导幼儿感受并表现对称的形象美;

  2、培养幼儿手部动作的协调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彩色长方形纸若干。油画棒、浆糊、擦手布。

  2、搜集蝴蝶图片,举办一个蝴蝶展。

  3、幼儿用书画面。

  三、活动过程:

  1、观赏蝴蝶图片,以模仿蝴蝶飞,引发幼儿对折撕蝴蝶的兴趣。

  师:看,老师带来了谁?它漂亮吗?看看他是什么样子的?翅膀上的花纹怎么样?

  小结:这些是蝴蝶,他们有美丽的翅膀,漂亮的花纹。蝴蝶的两边都有翅膀,上面的的花纹是相互对称的。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制作美丽的蝴蝶呢?

  2、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折撕蝴蝶的方法。

  师:将长方形的纸短的一边对边折,将不开口的两个角撕掉,展开将其贴在花丛中,用油画棒添画蝴蝶的肚子和触角。

  3、展示范画

  师:小朋友可以随意的撕贴几只蝴蝶,让后添上不同的花纹,然后添上触角,最后为草地,小花,太阳和云朵图上美丽的颜色。那样蝴蝶就飞舞在花丛中,更加的开心。

  4、幼儿撕贴,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对折后要撕去不开口的两角。

  (2)撕贴不同颜色、粘贴不同方向的蝴蝶。

  5、展示评价,结束活动。

  看看,谁的花丛中的蝴蝶最鲜艳。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15

  活动目的:

  1、感受轻快、柔和的音乐,大胆地表现自己。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尝试用各种色彩表现蝴蝶。

  3、培养对音乐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材料准备:

  乐曲“毛毛虫”、“蝴蝶”、彩色卡纸、颜料、油画棒、毛根、棉签。

  指导要点:

  1、欣赏歌曲“毛毛虫”,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说说什么昆虫来了,引出毛毛虫。

  2、鼓励幼儿跟着音乐学毛毛虫爬。重点引导幼儿模仿毛毛虫结成蛹,破蛹而出变成蝴蝶过程。

  3、教师手持制作的蝴蝶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4、教师示范蝴蝶的制作,重点强调蝴蝶翅膀的对称做法。鼓励幼儿用多种颜色表现蝴蝶的鲜艳。

  5、幼儿在“蝴蝶”的音乐中分组制作毛毛虫和蝴蝶

  A组提供彩色纸、报纸、油画棒、毛根制作毛毛虫

  B组提供颜料、棉签、彩色纸、毛根制作蝴蝶。

  6、幼儿拿着自制的毛毛虫和蝴蝶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16

  目标:

  1、能表现花的基本特征,运用多种色彩作画。

  2、在拼贴过程中,感受蝴蝶翅膀的对称。

  3、初步感知构图,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的快乐。

  4、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5、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蝴蝶,欣赏过各种美丽的花。

  物质准备:教师事先在瓷砖墙上画出各种颜色、形状的花,颜料(稍稀释),排笔、棉棒,塑料图形片(用水沾湿),蝴蝶头饰,抹布,磁带,录音机。

  过程:

  一、音乐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师:蝴蝶宝宝和妈妈一起出去飞一飞、玩一玩吧!

  放音乐,教师与戴蝴蝶头饰的幼儿共同舞蹈。

  二、谈话活动,引发幼儿观察。

  师:宝宝们,我们到花园里采花蜜吧!你看到花园里有什么样的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观察,并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花儿有各种颜色、不同形状的花瓣,有的开放了,有的没开放,是包在一起的。

  师:可是这个花园只有这么几朵花,不够我们来采花蜜,怎么办?

  三、提出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你想种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花瓣的花?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师:那我们把花种在花园的什么地方?

  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在花园里种出不同形状花瓣、不同颜色的花。

  2、用塑料片片拼一拼,找出更多的蝴蝶朋友和我们一起玩。

  幼儿绘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不同形状花瓣、不同颜色的花,提醒幼儿注意拼贴蝴蝶翅膀是对称的,注意画面中的蝴蝶和花的位置。

  四、展示幼儿作品,欣赏评价。

  师幼共同欣赏集体作品。

  在音乐声中,师幼共同采花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在活动方案上虽然有评价作品的环节,而且好多作品都形态各一形象生动。但由于幼儿的作品太小和活动时间长,所以就没有评价。让幼儿失去了一个一个分享成果、表现自我、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机会。

  《蝴蝶》小班美术教案 篇17

  设计意图:

  春天,草儿青青,花儿盛开,彩色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美丽极了。在上周的活动中,幼儿学习了手印装饰蝴蝶,对美丽的蝴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本节活动就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美丽的蝴蝶,并粘贴到花丛中。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美丽的蝴蝶,并粘贴到适当位置。

  重点:

  引导幼儿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美丽的蝴蝶。解决方法:教师示范指导。

  难点:

  幼儿能学会对折的图标,并根据图示完成作品。解决方法:教师引导提示。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蝴蝶飞飞”;彩色折纸;胶水;棉棒;教师范画;折纸图示;折纸成品—蝴蝶;上周活动中幼儿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出示上周作品。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画,这是谁画的?你们画的是什么?你喜欢蝴蝶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教师范画“老师也做了一只蝴蝶,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2.出示折纸图示,教幼儿学折蝴蝶“你能看懂这幅图吗?这条线是什么意思?”(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示范,教幼儿折蝴蝶)3.请幼儿操作

  (1)提示幼儿按步骤看图示折纸。

  (2)幼儿折纸时,教师巡回指导。

  4.引导幼儿将折好的蝴蝶贴到指定位置。“蝴蝶折好了,应该贴到哪?”“那一面应该朝上?”

  5.请幼儿粘贴

  (1)提醒蘸胶水时要适量。

  (2)提醒幼儿粘得反正。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分组拿着作品到前面,其余幼儿评价,教师总结。“谁做得好?哪里好?”

  (四)延伸活动:请幼儿到美工区将粘好的作品进行添画。

  教学反思:

  此活动各个环节设计紧凑,符合幼儿的需要,课堂中,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比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第一:本节课是美术课,课堂中不单单是传授孩子绘画方面的技能,而应该让他们知道有关蝴蝶的更多知识。第二:范画时,示范完蝴蝶的撕法后,应该把示范的蝴蝶拿过去,不应该展示在后面的背景上,这样,孩子操作时,可让他们自己充分想象,还可以怎么做,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展示,我收益非浅,尤其在活动后的反思中认识到每次活动都是一次艺术的创造,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对小班幼儿的课堂教学我会把握的更好。一节课不过二十分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留给上课的、听课的人的思索都会很多,我作为执教者,对这节课还是回味无穷,因为它让我成熟了很多。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

下一篇:大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