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4-30 10:43:18 作者:

有关幼儿园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幼儿园教案锦集8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感受故事中的不同情感。

  2、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

  金色的小树叶、背景舞台、可操作的小动物、各类废旧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猜猜教师手中之物,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小小的礼物,就在老师的手中,你们猜猜是什么?

  金色的小树叶怎么会是礼物呢?

  请小朋友听一听故事《礼物》。

  二、教师边操作边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小树丫丫原来长得怎样?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丫丫躺在地上感到怎样?(伤心、难过)

  2、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

  谁走过来了?白兔看见小树丫丫了吗?

  它在干什么呢?(幼儿自由地讲述)

  小狗走过来时是怎么做的?丫丫感到怎样?(很痛)

  出示小象:小象走过来了,它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讨论,进行讲述)

  3、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

  丫丫留下了一片金色的叶子,它在等待什么呢?

  4、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的最后一段

  (小狗走过树下……这片金色的树叶是丫丫送给小象的礼物。)

  教师:小狗、白兔、小黑熊有没有拿到树叶?为什么它们摘不到树叶?

  丫丫把金色的树叶送给了谁?

  为什么要送给小象呢?(因为小象帮助了丫丫)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1、教师:故事好听吗?我们再来听一遍。(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2、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呢?为什么喜欢它?

  (喜欢小象、帮助别人)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去关心、帮助他。

  3、小朋友,你帮助过别人吗?你帮助过谁?你是怎么帮助他的?

  (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好朋友讲讲)

  4、教师:帮助别人后,你心里觉得怎样?(高兴、开心……)

  小结: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四、活动延伸

  做礼物师

  小朋友,有没有人帮助过你呢?你们想不想也送件礼物给帮助过你的人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等会儿请你们自己动手做一件礼物送给帮助过你的人。

幼儿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和表现音乐的美感,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2、初步认识钢琴键盘。

  3、通过创意肢体造型,培养幼儿创造潜能。

  教学准备:

  1、响筒、纸、笔、娃娃、键盘垫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玩泡泡游戏。

  (反思:以游戏的引入,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把幼儿带入音乐的世界。老师在与幼儿一起玩游戏时可以更加自由、轻松。)

  二、节奏游戏。

  1、老师敲鼓,幼儿用手拍出节奏。

  老师:请小朋友听鼓声,用手拍出节奏。

  2、模仿老师拍肢体节奏。

  老师:我们玩猴子学样的游戏,请小朋友模仿老师拍出身体节奏。

  (反思:老师在以上的活动就是为了下一个目标做铺垫的。幼儿对老师所拍的节奏和动作大部分是可以掌握的。但当幼儿遇到较困难的节奏时,老师只是一带而过,没有继续深入。在老师出拍时,老师应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可以从易到难开始。当幼儿拍错时,老师可以重复3——5次,动作要夸张些,拍子放慢些。)

  三、请幼儿听歌曲中有几颗大蛀牙。

  老师:小朋友你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的?

  老师:有个小丑特别喜欢吃糖,又不爱刷牙,结果长了大蛀牙。请你们听一听,他长了几颗大蛀牙。

  四、幼儿边听音乐边用手指表示每句蛀牙的次数。

  (反思:在这个环节中,引起许多听课老师的争议,认为老师的节奏拍错了。在课前,我听过多次的音乐,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想法,觉得乐曲中的牛铃声小,速度快,幼儿较难听出来。老师有太多的不放心,也低估了幼儿的能力。)

  五、幼儿边听音乐边用敲出每句蛀牙的次数。

  (反思:在活动中我侧重于让幼儿感受音乐里的蛀牙次数,忽略了幼儿心理对兴趣需求,兴趣点的激发不是很高。出现了幼儿不想再次听音乐的现象。当出现这些情况时,老师应该邀请幼儿一起动起来,多准备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六、认识键盘。

  老师出示第一张小丑,引导幼儿:你们看这个小丑有几颗大蛀牙?(两颗)

  老师:你们觉得小丑的蛀牙象哪种乐器。

  老师介绍键盘:这个是钢琴键盘,有黑有白。白的叫白键,黑的叫黑键。

  老师:你能在键盘上找出两个黑键吗?(幼儿轮流触摸黑键)

  老师出示第二张小丑,引导幼儿:你们看这个小丑有几颗大蛀牙?(三颗)

  老师:你能在键盘上找出三个黑键吗?(幼儿轮流触摸黑键)

  (反思:幼儿游戏兴趣非常浓郁,因为在钢琴键上玩游戏化的情节对幼儿的吸引非常大。不足之处:游戏时,始终是老师与幼儿玩,没有音乐的加入,略显呆板。我们每做的一件事情,最后都要回归音乐。)

  七、蛀牙造型。

  老师:有一颗大蛀牙,变一个造型。

  幼儿:原来你没刷牙,模仿一个造型。

  老师:有两颗大蛀牙,变两个造型。

  幼儿:原来你没刷牙,模仿两个造型。

  老师:有三颗大蛀牙,变三个造型。

  幼儿:原来你没刷牙,模仿三个造型。

  (反思:幼儿能够模仿出老师的动作,但幼儿更愿意自己去创造。)

  八、牙防所游戏。

  (反思:幼儿很喜欢玩这个游戏,老师在组织中没有注意到游戏的氛围,结束也显得有点仓促。)

  课后思考:1、自己应该更充分相信班中孩子的能力、潜力。在某些环节中使教育更加放手与开放,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暗示。

  2、应提高自己捕捉幼儿在讨论中想法与信息的能力。

  3、老师在活动中还应具有自由自主、灵活变通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和表现音乐的美感,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2、初步认识钢琴键盘。

  3、通过创意肢体造型,培养幼儿创造潜能。

  教学准备:1、响筒、纸、笔、娃娃、键盘垫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玩泡泡游戏。

  (反思:以游戏的引入,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把幼儿带入音乐的世界。老师在与幼儿一起玩游戏时可以更加自由、轻松。)

  二、节奏游戏。

  1、老师敲鼓,幼儿用手拍出节奏。

  老师:请小朋友听鼓声,用手拍出节奏。

  2、模仿老师拍肢体节奏。

  老师:我们玩猴子学样的游戏,请小朋友模仿老师拍出身体节奏。

  (反思:老师在以上的'活动就是为了下一个目标做铺垫的。幼儿对老师所拍的节奏和动作大部分是可以掌握的。但当幼儿遇到较困难的节奏时,老师只是一带而过,没有继续深入。在老师出拍时,老师应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可以从易到难开始。当幼儿拍错时,老师可以重复3——5次,动作要夸张些,拍子放慢些。)

  三、请幼儿听歌曲中有几颗大蛀牙。

  老师:小朋友你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的?

  老师:有个小丑特别喜欢吃糖,又不爱刷牙,结果长了大蛀牙。请你们听一听,他长了几颗大蛀牙。

  四、幼儿边听音乐边用手指表示每句蛀牙的次数。

  (反思:在这个环节中,引起许多听课老师的争议,认为老师的节奏拍错了。在课前,我听过多次的音乐,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想法,觉得乐曲中的牛铃声小,速度快,幼儿较难听出来。老师有太多的不放心,也低估了幼儿的能力。)

  五、幼儿边听音乐边用敲出每句蛀牙的次数。

  (反思:在活动中我侧重于让幼儿感受音乐里的蛀牙次数,忽略了幼儿心理对兴趣需求,兴趣点的激发不是很高。出现了幼儿不想再次听音乐的现象。当出现这些情况时,老师应该邀请幼儿一起动起来,多准备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六、认识键盘。

  老师出示第一张小丑,引导幼儿:你们看这个小丑有几颗大蛀牙?(两颗)

  老师:你们觉得小丑的蛀牙象哪种乐器。

  老师介绍键盘:这个是钢琴键盘,有黑有白。白的叫白键,黑的叫黑键。

  老师:你能在键盘上找出两个黑键吗?(幼儿轮流触摸黑键)

  老师出示第二张小丑,引导幼儿:你们看这个小丑有几颗大蛀牙?(三颗)

  老师:你能在键盘上找出三个黑键吗?(幼儿轮流触摸黑键)

  (反思:幼儿游戏兴趣非常浓郁,因为在钢琴键上玩游戏化的情节对幼儿的吸引非常大。不足之处:游戏时,始终是老师与幼儿玩,没有音乐的加入,略显呆板。我们每做的一件事情,最后都要回归音乐。)

  七、蛀牙造型。

  老师:有一颗大蛀牙,变一个造型。

  幼儿:原来你没刷牙,模仿一个造型。

  老师:有两颗大蛀牙,变两个造型。

  幼儿:原来你没刷牙,模仿两个造型。

  老师:有三颗大蛀牙,变三个造型。

  幼儿:原来你没刷牙,模仿三个造型。

  (反思:幼儿能够模仿出老师的动作,但幼儿更愿意自己去创造。)

  八、牙防所游戏。

幼儿园教案 篇3

  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各种车辆,知道常见车辆的名称。

  2.初步了解汽车的外性特征,知道他们的基本构造和一些车的用途。

  3.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及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车辆

  2.小动物头饰5个

  3.音乐

  声音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带你们一起去郊游,好吗?

  咱们一起出发吧!(听音乐进教室)

  二、认识几种常见车辆,巩固幼儿的知识。(乐幼教)

  1.教师:森林到了,这儿空气多好,我们一起呼吸新鲜空气。

  瞧!这儿还有漂亮的鲜花,真香啊!蝴蝶飞来了,蜜蜂也过来采蜜了。

  (教师一边说一边用肢体语言提示)快看,小动物们也来了。

  2.请五位幼儿戴头饰分别扮演小动物开车过来。

  (1)教师:我们一起向小动物问好!看,小动物是怎么来的?

  (开车)他们开的什么车?

  (2)请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

  --小猫开着大客车来的。

  --小兔开着摩托车来的。

  --小松鼠开着大卡车来的。

  --山羊开着小汽车来的。

  --小狗骑着自行车来的。

  (3)五位小动物齐说:

  小朋友讲得真好,乘上我们车,一起去汽车城玩吧!

  教师:真是太好了,只有五辆车。

  自行车能坐几人?(谁来做)

  摩托车呢?(谁来坐?)

  小汽车能坐几人?

  大客车和大卡车能做许多人,其他小朋友想坐什么车就坐什么车吧!

  (幼儿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车坐。)

  (4)教师:我们出发吧!

  汽车城到了,我们要按一下小喇叭才能进去。

  三、幼儿唱歌《小汽车》复习各种车子的叫声。

  3 5 5 6 6 5 3 5 6 6 5

  摩托 车突突 突 突突突突 突。

  小汽 车笛笛 笛 笛笛笛笛 笛。

  大客 车嘟嘟 嘟 嘟嘟嘟嘟 嘟。

  大卡 车叭叭 叭 叭叭叭叭 叭。

  自行 车叮铃 铃 叮铃丁铃铃。

  四、观摩车子展览会,拓宽幼儿眼界。

  1.观看课件—各种车辆

  教师:汽车城里好漂亮,汽车可真多,我们一起下来参观吧!

  请小动物把车开到停车场,也来看看吧!

  2.教师:汽车城里都有哪些车?你看到什么车?你们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讲讲吧!

  (幼儿自由讨论)

  3.通过课件,了解汽车外型特征和基本构造,用途。

  (1)师:咦!这是什么车?认识吗?是干什么用的?

  (老师向幼儿介绍几种特殊车辆。)

  4.小结:科学家制造了各种各样不同用途的车子,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美化了我们的城市。

  我们小朋友从现在起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设计出更多更漂亮更有用的车子。

  现在你们的车子一定也累了,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到展览厅吧!注意把这些车子放整齐。

  五、游戏--开汽车

  1.教师:汽车城的阿姨说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表现真好,

  他们想请小朋友做小司机玩“开汽车”的游戏,愿意吗?

  2.教师:好,一起上车。

  (幼儿和老师骑上小椅子,另一老师扮演警察一块儿玩游戏结束活动。)

幼儿园教案 篇4

  幼儿园教案:天平

  操作目标:

  1、能单独或与同伴进行合作游戏,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2、通过操作活动感受物体的平衡。

  操作材料:

  各种用费旧材料制作的天平、小积木、小石块等。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幼儿随意摆弄天平。

  第二层次:在摆弄过程中感受平衡。

  第三层次:能同时放物体让天平两端保持平衡。

  操作说明:

  1、幼儿随意摆弄天平,感受空天平的平衡。

  2、在天平内装进各种材料,如积木、小石块等,让天平两端保持平衡。

  3、幼儿寻找办法,鼓励幼儿合作解决。

  操作建议:

  引导幼儿玩好后,将材料收拾好。

幼儿园教案 篇5

  幼儿园我爱班级教案范文

  我爱幼儿园

  【活动准备】

  PPT、各种游戏材料。

  【活动目标】

  1、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愿意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

  2、能和老师、同伴一起愉快的游戏。

  3、了解熟悉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环节。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和幼儿随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入场。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叫什么名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教师:刚才我们唱了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做什么呀?(动作提示:唱歌、跳舞)

  二、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教师:我们在幼儿园里除了唱歌、跳舞还做哪些事情?在幼儿园我们都做些什么呀?

  教师:师幼共同小结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1.教师:早上,小朋友们开开心心地来到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早!"你们应该怎么说呀?

  2.我们和好朋友一起玩什么?(搭积木)

  3.然后我们就排排队去做操啦。

  (动作参与)教师:我们一起学一学排排队的样子,哦,我们小朋友的队伍真整齐。(排排队,做早操,天天锻炼身体棒!)

  4.教师:做完操回到教室我们做什么?(喝牛奶,牛奶能让我们小朋友变得更强壮。)

  5.教师:喝完有营养的牛奶呀,我们小朋友就要和老师还有其他小朋友一起学本领、做游戏啦。(我们小朋友每天能学到好多本领,变得越来越能干,我们把大拇哥伸出来表扬表扬自己)

  6.教师:游戏结束了,吃饭的时间到了。(食堂阿姨每天都烧了有营养、香喷喷的饭菜)吃完饭看看电视散散步,这个时候我们小朋友做什么呀?(睡觉)然后我们睡完觉起床吃个小点心做个操就可以回家啦!

  7.这就是小朋友们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

  三、幼儿自主地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1.教师:我们在幼儿园里做了这么多事情,那你最喜欢做什么呢?

  2.教师:我知道了,我们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好玩的玩具,请你们去玩一玩。不搬小椅子(理发店、娃娃家、玩具店、加工厂、图书馆)

  3.教师:刚才你们玩的开心吗?你玩的什么?怎么玩的?你为什么会那么开心?

  4.教师总结:学习了本领,看书,画画,你学会了捏橡皮泥、搭积木、做娃娃家游戏很快乐,哦,原来是在幼儿园学会了本领很快乐。

  四、拓展延伸

  1.教师:我们的教室里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其实,在我们的教师外面还有好多好玩的东西呢。

  2.出示滑滑梯、户外活动的游戏(拍皮球等)的图片教师: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那我们一起开火车去玩一玩吧。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布置"心情角",放置玩具电话和脸谱面具,让幼儿玩一玩,自由表达自己的心情。如幼儿可打玩具电话表达对父母的情感,也可戴上"高兴"、"伤心"的脸谱面具自由表达心情。

  家园共育:家长每天接幼儿回家时,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询问幼儿在家的生活情况,并鼓励幼儿喜欢幼儿园生活.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雨天情境和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知道爱帮助人、关心他人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并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2、通过爱心小天使版块,让幼儿学会坚持做一个爱帮助他人的好孩子,培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

  1、7块大地垫。

  2、雨声音乐。

  3、音乐:好朋友

  4、雨天的背景图一张。

  5、小猫、小兔、小青蛙、熊爷爷、大蘑菇、大荷叶、两把雨伞(一大一小)图片

  6、“爱心小天使”版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听着雨声进教室。

  今天王老师带小朋友出来游玩喽!(放雨声)下雨啦,下雨啦!怎么办?(撑雨伞)我没有雨伞怎么办?(用垫子挡雨吧)可是有些小朋友没有挡雨的垫子怎么办?(互相帮助)谢谢你帮助了我!(我们要对帮助你的人说声谢谢)我们一起到椅子那里休息一下.

  雨停了,我们把挡雨的垫子送回家.刚才我们有些小朋友没有挡雨垫子,是谁帮助了你?你帮助了别人心里感觉怎么样?(开心)我刚才也帮助了***,他对我说了声谢谢,我心里真开心,就像冬天的太阳照在身上的感觉,心里暖烘烘的.

  二、教师讲述故事

  1、教师分段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王老师给你们讲个关于雨伞的故事吧。(讲述故事第一段至小狗向小猫借雨伞)

  师:小猫会借雨伞给小狗吗?(幼儿进行猜测)

  (继续讲述故事至小青蛙说“我只看看您的雨伞行吗?”)

  师:小猫会给小青蛙看漂亮雨伞吗?(幼儿进行猜测)

  师:小动物向小猫借雨伞,它都说不借,你们喜欢这个小猫吗?为什么?

  幼:不喜欢,因为它都不借雨伞给别人。

  (继续讲述故事至大雨点儿不停地敲打着小青蛙)

  师:小青蛙的身体被淋湿了,你说这时候向小猫借雨伞,它会借吗?(幼儿进行猜测)

  (继续讲述故事至最后)

  师:小猫的雨伞有没有借给小动物们呢?幼:有

  师:你们现在喜欢小猫吗?为什么?

  幼:喜欢,因为小猫借雨伞给小动物了,帮助了别人。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次。

  师:小猫把雨伞借给了小动物,他的心里感觉怎么样?幼:开心、高兴。

  师小结:小猫现在能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了,所以大家都喜欢它。它帮助了别人,心里感觉暖烘烘的。

  三、律动:好朋友

  小猫现在都会帮助别人了,我们小朋友愿意帮助别人吗?我们一起听音乐来帮帮我们的好朋友梳头、扣纽扣吧!

  师幼一起做律动《好朋友》

  四、介绍“爱心小天使”的评选活动

  师:平时,你遇到困难有别人帮助你吗?他帮助你做了什么事情?

  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助了别人心里感觉怎么样?

  师:你们帮助了别人,心里感觉怎么样?(暖烘烘的)

  请幼儿讲讲生活中自己遇到困难谁帮助了自己。出示爱心评比版块,向幼儿介绍爱心小天使评选活动。在生活中,谁帮助了你,就和老师说,老师给那位爱帮助人的小朋友的照片旁边贴上贴贴纸,学期结束时看看谁是我们班得到爱心贴贴纸最多的小朋友,那他就是小三班爱心小天使。

  故事:雨伞

  小猫有一把漂亮的雨伞。小狗要出门,向小猫借伞,小猫说:“不借不借。”

  小兔要出门,向小猫借伞,小猫说:“不借不借。”

  小青蛙说:“你的雨伞真漂亮,我看看你的雨伞行吗?”小猫说:“不行,不行,看坏了怎么办?”

  过了几天,熊爷爷要出门,天上下起了雨。小狗看见了,立刻拿出一把伞,举在熊爷爷头顶。可是,自己的半个身体还在伞外被雨淋着。小兔看见了,举着一个大蘑菇,遮住了小狗。自己的半个身体还在伞外,被雨淋湿了。小青蛙看见了,举着一片大荷叶遮住了小兔。可是,大雨点儿不停地敲打着小青蛙的身体。小猫再也坐不住了,举起了雨伞一下把熊爷爷、小狗、小青蛙和小兔都遮住了。更奇怪的是,雨伞变得更大了,更漂亮了,小猫的心里暖烘烘的。大家一起护送着熊爷爷往前走。雨点儿敲打着伞面,像在唱歌,也像在跳舞。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名称:美术活动:手印画:《桔子丰收了》

  活动目的:

  1. 使幼儿会用手掌的侧面画树干和树枝,会用手指画圆桔子,并认识橙色。

  2. 会正确蘸色,不弄混颜色,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设计思路:让幼儿将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1)颜料(棕色、橙色、绿色)、抹布;

  (2) 每人一张白纸、桔子树范例图一张;

  2、 前期知识准备:活动前幼儿已认识过桔子,了解桔子的外形特征。

  活动流程:你认识桔子树吗? 怎样制作桔子树?

  活动过程:

  1、你认识桔子树吗?

  指导: 教师提问,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认识桔子树,并引导幼儿观看范例,描述桔子树的形状和颜色。

  提问: (1)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最常见的水果是什么?

  (2)这是一棵什么树?桔子树长得什么样?

  (3)树干、树枝、树叶、桔子都是些什么颜色的?

  2、怎样制作桔子树?

  指导: 教师示范讲解,让幼儿了解制作桔子树的过程。

  指导语:先用手掌侧面和手指来画桔子树,然后用手掌侧面蘸棕色印树干和树枝,擦干净手掌后再用手指蘸绿色画叶片,擦干净手指后再蘸橙色画桔子。

  指导要求:制作桔子树时不要把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

  3、桔子丰收了

  指导语:画桔子树时,树干要画得稍粗些,树枝要多些,这样桔子就可画得多些,表示桔子丰收了。

  指导: 幼儿制作完成后,请他们将自己画的桔子树沿轮廓剪下来贴成一片桔子园,布置在教室的墙上,取名为《桔子丰收了》,并组织班级幼儿进行观赏。

  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在教室里跟着《桔子丰收》的音乐学做相应的舞蹈动作,感受秋天美丽的景色。

幼儿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运用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了解"大怪物"的秘密。

  2、引导幼儿发现物与形的对应,培养其不怕黑夜的勇敢品质。

  活动准备:

  幼儿园准备:多媒体设备一套(包括笔记本电脑、音响、投影仪、投影屏幕)、小黑板2块执教教师准备:故事课件、操作教具(图片和剪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景设疑,引入活动:

  (出示宝宝,打招呼)T:宝宝今天想和小朋友一起来聊一聊关于"晚上"的话题。

  T:谁来说说晚上是怎样的?

  (出示黑夜场景)根据幼儿回答小结:晚上天上有星星、月亮,不开灯,四周就会黑黑的、暗暗地。

  T:在黑黑的晚上你心里会感觉怎么样?

  《幼儿交流害怕黑夜的原因》

  过渡:和很多小朋友一样,我们宝宝也非常害怕黑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为什么害怕黑夜。

  二、观看课件,了解故事:

  (一)分段讲述故事:

  故事讲述1:

  晚上,宝宝舒服的躺在他的小床里睡觉。夜里醒来,看见屋里有个黑黑的大怪物。一阵风吹来,大怪物动起来了"哎呀不好,大怪物要来吃我了。"宝宝害怕极了。

  T:宝宝夜里醒来,看到了什么?

  一阵风吹来,大怪物还会动,宝宝觉得怎么样?(引导幼儿模仿宝宝害怕的表情和动作)

  T:宝宝看到大怪物很害怕,你们猜他接下来会怎么办?《幼儿交流如何面对害怕》

  根据幼儿回答小结:遇到害怕的东西或者事情,我们可以找人帮忙、可以勇敢面对—————你们想的办法真不错!宝宝也想了个好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故事讲述2:

  宝宝慌忙拿起电话。

  T:你们猜宝宝这时会打电话给谁?他会说些什么呢?

  宝宝慌忙拿起电话报警。(追问:警察局的电话是多少?)"小狗警长快来呀,我家有个大怪物!"故事讲述3:

  小狗警长赶来一看,哈哈哈地笑起来,小狗警长说:"宝宝别害怕,我陪你睡觉,天一亮怪物就会不见了。"天亮了,宝宝起来一看,哪里有怪物呀,原来那只是衣架上的一件大衣呀!

  T:天亮了,大怪物还在吗?宝宝晚上看到的到底是什么?

  小结:原来根本没有大怪物,宝宝看到的只是挂在衣架上的一件大衣。

  (二)完整欣赏故事过渡: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发生在宝宝身上的一个关于晚上的故事,让我们再完整的来欣赏一遍吧。故事的名字就叫"大怪物不见了"。

  (点击课件链接)小结:看了故事我们知道了,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根本就没有大怪物。只是天黑了,由于没有了亮光,很多东西都会变得暗暗的、黑黑的,看上去有点吓人而已。

  三、游戏:

  大怪物不见了(集中课件游戏)T:看,天又黑了,宝宝又想睡觉了,可他的房间里还藏着许多像大怪物一样的东西,让我们一起帮宝宝找一找、看一看它们到底是什么东西,一起来告诉宝宝让他别害怕好吗?

  (个别操作游戏)

  1、直接点;

  2、点点说说;3、4、5幼儿为主。

  T:知道了这些黑黑的东西是什么了之后,宝宝就不害怕了。你们看这里还有许多黑黑的东西,(教师示范,冰激凌在哪里)在你们的椅子背后也有很多宝宝家东西的图片,请你拿出来仔细看一看、找一找、贴一贴,一边贴一边告诉宝宝它是什么,叫宝宝别害怕。

  总结:你们的本领可真大,让宝宝家黑黑的大怪物都不见了,宝宝说要来谢谢小朋友呢。

  (运用课件,宝宝说)谢谢小朋友,现在我知道了世界上根本没有大怪物,我看到的黑黑的东西,其实只是我家的一些用的、吃的和玩的东西,我再也不怕黑了,谢谢大家!

  T:原来怕黑的宝宝现在变勇敢了,卢老师相信在座的小朋友也都知道了晚上根本没有大怪物,黑夜并不可怕;也都会和故事里的宝宝一样,做个勇敢的不怕黑的小朋友。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