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实用】幼儿园教案集合十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教案 篇1
1. 学习用大月牙形画龙舟的外形.
2. 学习用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波浪线螺旋线和弧线装饰龙舟。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龙舟的形象。
2.龙舟的各种形象图片。
3.油画棒、勾线笔、黄色纸各人手一份。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龙舟的形象图片,观察龙舟的外形特征,讨论龙舟的画法。
(1)观察龙舟的外形,并尝试表现。
教师:龙舟是什么样子的(像大月牙形)?都是什么形状的?请你用手指画一画。
(2)重点讨论龙舟上刻画的图案的画法。
教师:龙舟上刻画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样才能画出美丽的感觉?
(3)经过讨论后,教师示范用线描画的手法表现龙舟。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了,可以用很多线来表示。现在请你们来看一看,老师这样画龙舟好不好。
2.请幼儿用线描画的手法表现龙舟。
(1)请幼儿用白纸上先画出龙舟的基本形。
教师:小朋友们来看一看,这幅画上有水,龙舟都去哪里了呢?请你们把龙舟画出来吧。不要急,先把龙舟的外形画出来。
(2)请幼儿用线描画的手法表现龙舟上刻的精美的线条图案。提醒幼儿,线条可以丰富些并略有疏密变化。
教师:画的线可以是各种样子的,有的地方可以多画些,有的地方可以少画些,这样会更好看的。
(3)请画好龙舟的幼儿,可以在四周添画些其他的东西,如,天空的小鸟等等。
教师:画好小鸟的小朋友,可以想想龙舟上面还会有什么,再添画些其他的东西。
3.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教师:看看龙舟都在水中了吗?说说你最喜欢哪稻龙舟?为什么?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知道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重难点)
2.尝试想出各种戒烟的方法并大胆地进行表述。
3.懂得关爱家人,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简单了解吸烟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危害。
2.材料准备:餐巾纸、香烟、瓶子,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1.感知香烟对身体健康的和环境的污染。(重点――以谈话讨论的方式在师幼的交流过程中得以解决并以小试验的方式加以验证。)
1)出示香烟,了解幼儿家庭成员吸烟的情况。
“你们家有人吸烟吗?”
“爸爸吸烟的时候,妈妈都是怎么说的?”
2)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妈妈为什么反对爸爸吸烟?”
“爸爸吸烟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吸烟不仅对自己的身体危害很大,而且周围的人也跟着吸了“二手烟”,“二手烟”对身体的危害比直接吸烟还要大。
3)进行小实验,便于幼儿直接感知吸烟的危害。
将一支点燃的香烟放进瓶子,在瓶口处覆盖餐巾纸,观察烟雾对餐巾纸的作用。
4)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启发幼儿讨论吸烟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吸烟除了对人的身体不好以外,还有哪些危害?”
小结:吸烟会污染周围的空气,使空气变得不清新;而且如果不小心,吸烟还会引发火灾,把人们的东西都烧坏了甚至还会把人烧伤。
2.探寻禁烟的意义,知道公共场所不能吸烟。(难点――通过电脑课件引发幼儿的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吸烟有这么多的危害,那应该要怎么办?
1)认识禁烟标志。
“这是什么标志?它是什么意思?”
2)了解公共场所禁烟的意义。
“你在哪里见过禁烟标志?”
“为什么那里要禁止吸烟?”
结合幼儿的讲述放映电脑课件,启发幼儿说出商场、医院、加油站等主要公共场所禁烟的意义。
3. 尝试想出各种戒烟的方法并大胆地进行表述。
1)鉴定小实验的结果。
将被香烟熏过的餐巾纸与没被香烟熏过的餐巾纸对比,引导幼儿感受香烟的危害。
2)鼓励幼儿想出帮爸爸戒烟的好方法,让爸爸及家人的身体健健康康。
4.畅想“无烟世界”的美好。
如果我们的周围没有人吸烟了,那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变成什么样子?(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将心目中美好的“无烟世界”画下来。
幼儿园教案 篇3
题实施背景: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活动是我园课程实施的一大亮点。为了让孩子们更多地去亲近自然,探索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设计了本主题活动“亲亲小树林”,并借助络资源辅助教学。
活动1:树妈妈和树宝宝(科学)
一、教师的知识背景
1、《植树,为未来播种绿色》
2、《植树到底有啥好处》
3、《奇妙的种子传播方式》
4、《植物种子传播的奥秘》
二、本教育设计纯属原创
三、设计意图
1、中班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他们对树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知之甚微。而且这种自然现象是偶发的,不易被观察发现。于是,我们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把“种子的传播”这种抽象难懂的现象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孩子。
2、利用络资源辅助教学,直观形象,符合中班幼儿认知特点。以往当我们带中班孩子去小树林时,他们对树的态度很淡然,注意力不集中。而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当画面上出现拟人化的树时,孩子们马上欣喜地喊:“树妈妈你好!树宝宝你好!”情绪一下被调动,且随着内容的发展,他们还能与画面中的形象进行积极互动。
3、在体验中学会关爱。中班的孩子对自然物的爱大多是从悦己的角度出发,他们并不会主动地去了解树,体验树的成长。于是,我们借助络资源,让孩子们模仿小树苗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生长变化,体验树朋友成长的艰辛与快乐,从而增进了孩子们对树的情感。
4、在行动中播种绿色。中班孩子年龄小,对播种绿色的意义需通过行动去理解、感受。于是,在活动结束时组织了“播种”活动,让孩子们在自身的行动中体验以“小我”的力量去播洒一片绿色,从此,绿色也播洒进孩子的心田。
四、创意
1、本活动是我园园本课程系列活动之一,设计纯属原创。最大的特点是把“走向自然”的教育与络资源的利用有机融合,相益得彰。使孩子们既有在大自然中的真切体验,又感受络媒体带来的超越时空的生动感受。
2、本活动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策略,留有许多空间让孩子们去充分的思考、想像。并在体验中感受小树苗在自然界的生长变化,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3、体现活动的延续性。在本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设置了一个悬念“还有不一样的树种传播方式吗?”从而激励孩子们和家长去共同收集资料。另外,种子的播下,也是照料和观察的开端。于是,孩子们新一轮的探索又开始了……
4、在本活动中,体现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如让家长协助孩子收集资料,上发帖等。
活动目标:
1、有探索树种传播的兴趣。
2、体验小树在自然界的生长变化,产生对小树的关爱之心。
3、参与播种活动,萌发对树种发芽、成长的殷殷期盼。
活动准备:
1、素材《树妈妈和树宝宝》
2、收集树种
3、教师熟悉课件,根据画面灵活调控“返回”和“播放”按扭(右键)
活动过程:
一、看画面提问,启发想像树种的传播。
1、这里有谁?(树妈妈、树宝宝)
2、树宝宝是怎么来得?(树妈妈的种子)
3、是谁帮妈妈传播种子的呢?(让幼儿自由猜测讨论,教师不归纳,允许幼儿的多种答案)
二、了解树种传播的几种方式。
1、风的传播
猜猜看,风怎么给树妈妈传播种子的?(让幼儿先说一说,再播放画面)
2、动物传播
画面到小鸟播种即止。提问:
——除了小鸟,还有哪些动物会给树妈妈传播种子?(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或发挥想象自由讨论。)
3、人类的传播
除了动物,还有谁也给树妈妈传播种子呢?
播放结尾:人类为树妈妈撒播种子。
三、设置悬念,启发探索
除了我们刚才讲到的、看到的以外,树妈妈的种子还有其他的传播方式吗?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查资料,我们等着你的发现哦!
四、体验游戏“树宝宝快快长”
教师扮演树妈妈,幼儿扮演树宝宝。根据画面和音乐,自由想像相应的动作,体验树宝宝在自然界的生长变化。
1、起风了(风中的小树会怎样)
2、下雨了(雨中的小树会怎样)
3、太阳下(太阳下的小树会怎样)
四、播种去。
1、到事先平整好的土地上拨撒树的种子。
2、
提出讨论:种子播下后,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幼儿分组讨论,然后交流)
教师归纳:经常来照料、观察,并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教师组织孩子们对播下去的种子进行浇水、观察、记录。
幼儿园教案 篇4
(一)活动名称:
小乌龟来运球 (亲子游戏)
(二)活动目标:
1、通过亲子活动,萌发关心长辈的情感,增进与长辈之间的感情。
2、锻炼幼儿向前爬行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
2、环境材料准备:
乌龟胸卡若干、山洞2个、皮球若干、球筐4个 、鼓两个、小红点、录音机、音乐盘、户外分组游戏材料等
3、教师站位、配合准备:
(1)、助教事先安排好场地,将场地布置好。
(2)、主班老师带领幼儿到场地。
(3)、主班老师在前面引导幼儿及家长,助教老师在后面组织幼儿常规。
(4)、游戏开始后,助教在鼓前等待家长和幼儿来敲鼓,并监督是否由宝宝敲鼓及那对的家庭以最快的速度来到终点。
(四)、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进行小动物模仿操(热身活动)。
2、引导幼儿练习向前爬行的动作。
(1)引题:看,今天老师请了爸爸妈妈来幼儿园跟小朋友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小乌龟来运球》。小朋友们想不想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呢?玩游戏前我们小乌龟们要先学本领了。
(2)指导幼儿掌握向前爬行的动作,重点指导幼儿手脚协调向前爬行。
不错的3、讲解游戏规则和要求
(1)游戏规则:
A、幼儿分成两组,家长和幼儿同时开始,幼儿爬行通过山洞,家长在山洞另一头等幼儿钻出来,一起走到对面的球筐,每个人去取回一个球,然后往回走。回来把球放到球筐后,由幼儿来敲鼓。哪个先到把鼓敲响的的那一队为胜。
B、胜的`一对可以得到小红点为奖励。
(2)游戏要求:
A、小朋友一定要向前爬行通过山洞,家长只要从山洞旁边走到另外一头等待幼儿钻出来。然后每人抱一个球走回来,家长不能帮助幼儿把球一起抱回来。
B、走到终点时,先把球放到球筐里再敲鼓,应该由宝宝敲鼓,家长敲鼓的不算。
4、开始游戏,可以重复玩本次游戏。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向前爬行的动作。
5、结束本次活动,并评价本次活动。
6、分组自选游戏活动,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游戏材料进行游戏。
7、播放收玩具的音乐和轻柔的音乐,组织幼儿收放好玩具,并做放松的动作。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有趣的影子(喷画)
活动目标:
1、学习喷画的技能,体验喷画方法再现物体形象的乐趣。
2、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利用光线做影子游戏。
2、1—4种调好的颜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块纱布;擦手布。
活动过程:
a) 出示喷画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儿的学画兴趣。
老师:画上是什么动物?画的前面没有光也没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会到纸上呢?
b) 学习喷画的方法。
i. 先将图画纸铺平,再把自己喜欢的物形卡片放在纸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纱窗上来回刷),将颜色喷在纸上,这样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为喷不到颜色而不变色,喷完后过一会将物形卡片轻轻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ii. 为了使画面更漂亮,可以喷2或3种颜色:喷完一种颜色后,必须等晾干才能喷另一种颜色。
c) 提出要求,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d) 请幼儿欣赏作品,说一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图案排列美观、色彩搭配好、喷色均匀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鼓励幼儿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复述故事《坏脾气的小老虎》。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能讲述故事。
活动难点: 能运用简单词语复述故事,发展自身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小老虎、小兔子、小乌龟、小猴子的手指偶各一个,头饰各一个,4幅挂图。
活动过程
一、指偶引入主题:
1. 律动引入,邀请幼儿观看手指偶表演。
2. 情景导入:
(1)通过手指偶剧的名字“坏脾气的小老虎”引起幼儿观看的兴趣。老师表情生动的提出问题:小老虎为什么是坏脾气?
(2)在观看前让幼儿了解看手指偶剧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二、讲解故事:
1. 请幼儿观看手指偶剧的表演。
2. 问题导入:
(1) 手指偶剧的名字叫什么呀?
(2) 小老虎为什么是坏脾气呢?
(3) 小老虎要干什么去?他在途中遇到了谁?(引导幼儿说出小兔子、小乌龟和小猴子对小老虎都说了什么话?)
(4) 小老虎在河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5) 小老虎的坏脾气给他惹来了什么麻烦?小老虎怎么办了呢?谁又来帮助了他?
3.分组:将幼儿分成4组,请幼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互相讨论。
(1) 出示挂图,老师根据图画内容完整讲述故事。
(2) 请幼儿尝试自己讲述故事。
(3) 请每一组的幼儿戴上头饰出来进行情景表演。
(4) 在表演中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三、幼儿交流讨论:
请幼儿大胆讨论如果你是小老虎你会怎么做?你要如何帮助小老虎改掉它的坏脾气?
活动延伸:
请幼儿结合表演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
反思:
在活动过程在,提问的部分较多,孩子讨论交流的时间较少,并没完全激发幼儿与人交往的积极性,应在今后活动中注意预设问题要突出重点,多设计思考性问题,使幼儿更多的讨论交流想法与经验,激发幼儿思维能力。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十分投入,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能大胆地表达和复述故事。
幼儿园教案 篇7
活动名称:
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大胆猜测并讲述图中的小动物认为自己最动听的声音是什么。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好听的声音。
3、能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关注、感受周围好听的声音。
活动准备:
挂图第7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1—13页、录音磁带、录音机、一段好听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播放录音引入课题
1、师:小朋友们,刚才的音乐好听吗?
2、师:除了这个声音以外,小朋友们还听过什么好听的声音?(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简单的做出小结)
3、师:小朋友们刚才说了那么多,那到底什么声音才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的朋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二、欣赏故事
1、教师结合挂图,完整的讲述一遍故事。
师:小朋友们,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师:故事里面都有谁?
师:鸟妈妈觉得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
师:长毛狗觉得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
师:小老鼠觉得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
2、教师将故事再完整的讲一遍,加深幼儿的理解三、说说自己的看法1、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
2、为什么鸟妈妈、长毛狗、小老鼠的想法跟我们的不同?
3、为什么我们每个小朋友喜欢的声音也不同?
4、发给幼儿活动材料,阅读活动材料
幼儿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让幼儿知道2的相邻数是1和3,3的相邻数是2和4,4的相邻数是3和5,5的相邻数是4和6,6的相邻数是5和7,7的相邻数是6和8,8的相邻数是7和9,9的相邻数是8和10.
2、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的简单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想象力,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数字填写卡(人手一份)、电话、1-10的数字卡
2、贴绒教具:十间房子、十位动画客人卡片(孙悟空、葫芦娃、米老鼠、黑猫警长、奥特曼、小一休、圣诞老人、天线宝宝、蓝猫、哪吒)、课题《1-10的相邻数》
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1、制造悬念,以找客人的方式引入课题
师: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嗯(眼睛在教室四处看),跑哪儿去了呢?小哪吒,小哪吒,唉,真淘气,说好了要帮小朋友让识1-10的相邻数的,怎么还没来呢?上课的时间已经到了呀,小哪吒是个讲信用的小英雄不会迟到的,肯定是去抓妖怪去了。下面我们就开始上课吧。
出示课题《1-10的相邻数》
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起幼的注意力(手放在耳朵处像听到声音的样子)。谁在喊我呢?唉呀,(小哪吒在黑板后面)小哪吒你躲在这里干什么呀,还以为不来了呢。
小哪吒:。。。。。
师:(耳朵凑过去说悄悄话,眼睛睁大)分房子就可以学到相邻数!住这里谁?
小哪吒:。。。。。
师:都是小朋友喜欢的大人物,那可做不主,我得和我们班里的小朋友商量商量。(面向小朋友)刚才呀小哪吒说有十位小朋友喜欢的人要搬进我们漂亮的教室里住,小朋友们同意吗?
学习新课
1、分别展示十位动画“客人”
让幼儿一一说出它们的名字:孙悟空、葫芦娃、米老鼠、黑猫警长、奥特曼、小一休、圣诞老人、天线宝宝、蓝猫、哪吒。
(幼儿的表现:非常激动高兴,气氛十分活跃)
师: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客人,小朋友们高兴吗?
幼:高兴。
师: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好不好。(######)下面呀就给我们的小客人分房子吧。
2、点一名幼儿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把1-10的数字贴在房子上,再点十名幼儿给卡通人物分房子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每个幼儿参与表现的欲望都很强,说明了幼儿是非常热情好客的,从而增添了幼儿亲和力并且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精神,从中获得良好的性情。
3、引导幼儿认识相邻数
师:房子我们已经分好,看看它们都住在哪里;一号是(蓝猫),天线宝宝在它的旁边,看看它的邻居是谁呀?
幼:蓝猫和葫芦娃。
师:天线住几号?
幼:2号。
师;天线宝宝有邻居那么我们的数字宝宝2也应该有邻居,它的邻居是谁呢?
幼:(思考讨论后)字1和数字3。
4、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3-10号房的邻居,从而引导幼儿找出它们的相邻数。
5、老师讲解:相邻数就像邻居一样是挨在一起的。
师;我们学习以后都知道了数字5的邻居是。。。。4和6,(小朋友们说)那6的邻居是。。。。5和7。请小朋友们想一想5的相邻数是几和几?
幼:思考讨论后(发挥幼儿联想能力)4和6。
师:6的相邻数是?
幼:5和7。
6、以打电话形式巩固对
1-10的相邻数的学习。
情景游戏:
叮叮当叮叮当。。。。。
师:哎呀,老师的电话响了,是谁打过来的电话呢?喂,我是杜老师。
小猪熊:######
师:小猪熊呀,对,小哪吒是搬来这里住了。
小猪熊:######
师;住几号?(电话面向幼儿)小朋友们告诉它小哪吒住几号?
幼:(非常激动,声音响亮)4号。
师:小猪熊,你知道了吗?怕出错了!小朋友来告诉它4的邻居是几和几呢?
幼:3和5。
叮叮当叮叮当。。。。电话又响了。
师:谁呀,我是杜老师。
猪八戒:#####
师:找孙悟空,你在干什么呀?
猪八戒:#####
师:还在吃西瓜呢,小心吃多了肚子疼。来小朋友告诉它齐天大圣住几号?
幼:7号。
猪八戒:#####
师:也怕找错,小朋友来告诉它7的邻居是几和几?
幼:6和8。
根据时间长短可增加打电话的次数,以巩固对1-10的相邻数的学习。
四、活动延伸
1适当的鼓励幼儿,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填写好准备的数字卡让幼儿从卡片中看出相邻数的规律。(单数的相邻数是双数,双数的相邻数是单数)并引出下节课内容。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正确使用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
2. 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交往能力。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情境表演:到朋友家做客,娃娃家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知道孔融小朋友是个谦让有礼貌的孩子,对自己的家人有礼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我们小朋友去别人家做客要怎么做才有礼貌呢?
1.主人给我们端水,请我们吃水果、糕点,我们应该说什么?
2.在别人家里我们要怎样表现?
3.离开时我们要说什么?
二、情境表演,幼儿根据提供的娃娃家场景进行做客的表演。
师:
1.xxx小朋友在别人家做客,他是怎么做的?见到大人的时候他说了什么?应该怎么说?
2.大人给点心的时候,应该怎么说?
3.回家的时候,他说了什么?应该说什么?
小结:去别人家做客,见到主人我们首先要问:“您好”,吃东西要向主人说“谢谢”
三、交流活动:请客。
1.幼儿自由讨论,说说请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说那些话、做哪些事。(客人来了,热情地请客人进门,给客人递拖鞋,为客人端水。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阅读图书,还可以晴爸爸妈 妈帮忙招待。)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使用“你好、请、谢谢、不客气、再见、欢迎再来”等礼貌用语。
四、开展游戏
请到我家来做客。
五、制**心卡
师:
1.我们要怎么感谢好朋友邀请我们去做客呢?一起做个爱心卡送给好朋友吧。
2.在剪好的爱心上,把对好朋友的话画下来,送给他们表示感谢。
小百科:做客,是指去别人家拜访,或者在别人家留宿。
幼儿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蔬菜部位与食用关系。
2、理解故事内容及兔子和狐狸的对话。
3,知道蔬菜中含有各种营养,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蔬菜部位与食用关系。
2、理解故事内容及兔子和狐狸的对话。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故事纸偶:狐狸、兔子 故事DVD、蔬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随音乐进入教室
导入环节:出示狐狸和兔子的纸偶,狐狸和兔子都要去种菜,猜猜会发生什么事?谁 种的菜会更好呢?
学习环节:
1、看幻灯片讲故事,介绍各种蔬菜 及该吃那个部位 ,
2,讲后 教师提问:----第一次种菜是狐狸是怎么说的?它要蔬菜的那部分?(地面上) 兔子是 怎么做的?最后采收时,狐狸得到了什么?-----第二次种菜时,狐狸是怎么说的?它要蔬菜的那部分?(地面下)兔子又是怎么做的?最后采收时,狐狸得到了什么? -----第三次种菜时,狐狸是怎么说的?它蔬菜的那部分?(叶子和根)兔子又是怎么做的?最后采收时,狐狸得到了什么?
3、欣赏蔬菜实物,集体讨论-----故事里,你喜欢谁?为什么?-----红萝卜、菠菜、玉米哪些地方可以吃?----除了红萝卜、菠菜、玉米,你还分别知道哪些吃根、茎、叶的蔬菜。
四、结束部分:带领幼儿用橡皮泥做各种蔬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