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实用的幼儿园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中班的幼儿语言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具体运用时,总是词不达意,特别是量词的运用。因此,针对我班幼儿对量词的学习需求,结合新年的到来,我设计了这节《过新年》的语言活动。将量词渗透进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发现量词,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和运用量词,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和提高,培养了他们语言的迁移能力。
活动目的:
1:学习量词:双、条、顶、挂、……
2:学习正确运用量词,培养语言迁移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及扩散思维。
活动准备:图片(一幅由六张小图组成的大图)、礼物若干。
活动进行:一、学习量词:
1:分组看六幅小图:幼儿自由探索图上有什么?各有多少?
2:请幼儿代表讲述看到什么及多少。
图一:一辆雪橇车、一个篮子、一个苹果、一个梨子、一挂香蕉、一把伞、一顶帽子、一辆小汽车、一条围巾、一双手套。
3:引导探索:说每个东西有多少时,数字后面有一个词,如:一辆小汽车的“辆”、一双手套的“双”、…… (这些词就是量词)。
每个物体不同,它用的量词也不相同,一把伞就不能说成一棵伞、一顶伞,说它们的时候要将量词分清楚。
4:师生一起运用量词讲述其它小图内容。
二、运用所学量词:
1:运用量词讲述六张小图拼成的大图。重点理解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量词。
2:根据大图的情节,转移到送礼物的活动。(圣诞老人拉着雪橇车,给小朋友们送礼物)
让幼儿拿出自己准备的礼物,说一句完整的话,注意量词的运用。如:我准备了一双手套。
3:游戏:《换礼物》
新年到,新年到,幼儿园里真热闹,你做伞,我做帽,互换礼物哈哈笑!
要求幼儿儿歌念完后,和好朋友换礼物时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我送给你一双手套。
伸延活动
找量词,培养幼儿的语言迁移能力。
启发幼儿观察和回忆周围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并能用恰当的量词说出来。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冰的名称,感受冰是冷的.。
2、引导幼儿懂得冰受热后会融化的特点。
3、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冰块若干,冰水、温水、热水每组各一杯 音乐《娃娃滑冰》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出玩冰块的感受。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很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
2、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摸到了什么”。
3、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说“玩了冰块后手里感觉怎么样?”
4、小结:冰握在手里的感觉是又冷又滑。
二、引导幼儿知道0摄式度以下水才结冰。
1、你在什么时候见过冰?水龙头会结冰吗?
2、为什么现在是冬天,我们屋里的水龙头没结冰呢?
3、小结:只有在0摄式度以下水才会结冰,我们屋里很暖和所以水龙头不结冰。
三、 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1、师:刚才玩的冰块是老师把水放在冰箱里结成的,里面放了一些彩色的纽扣,谁能想个办法把纽扣取出来?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办法。
3、教师请大家想办法,做实验。
① 摸摸三杯水,说说不同的感受。
② 将三块冰放在三杯水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丰富词汇:融化)
③ 观察讨论:为什么热水里冰块化得快,冷水里化得慢?
④ 小结:冰块吸收热量后会融化,吸收热量越多化得越快,吸收热量少化得慢。
⑤ 让幼儿观察实验结果。
四、 让幼儿观察刚才玩的冰块,思考讨论:
1、 说说冰块有什么变化。
2、 为什么冰块也融化了?
3、 小结:手有热量,空气里也有热量,冰块吸收热量就融化了。
4、 总结:刚才我们玩了冰块,冰是又冷又滑的,它受热后会融化成水。
活动结束:
听音乐随教师模仿滑冰动作出教室。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有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题的作品。
3、发展幼儿的对蜻蜓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具:谜语、蜻蜓图片。
学具:画纸、油画棒、铅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谜语,猜猜我是谁:
身体细细长又长,身后背着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有助益。(蜻蜓)
二、观察蜻蜓,并说说它有些什么特征。
身体:它长长的细细的,有漂亮的花纹
翅膀:有两对,又长又薄,纹理很多
眼睛:有两对,复眼大又圆
颜色:很丰富
三、 欣赏图片
欣赏了图片,大家能把蜻蜓的美丽,说的再详细些吗。
教师小结:身体是对称的。教师用肢体语言表现对称,介绍对称对蜻蜓的飞翔很重要。
四、出示作业要求:
1、学会用线条描绘来绘画蜻蜓。
2、将蜻蜓的特征表现出来。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评价。
幼儿园教案 篇4
儿童在讨论“石头”题目时,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和引发了疑问:
“我有些闪闪的石头。”
“我在沙滩上看见过石头。”
“有一些大石头和小石头。”
“我有一块石头做项链。”
“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
子题一:石头的里面和外面
通过观察,知道石头有不同的形状,如:圆形、长方形、星形、心形……等,及不同的颜色,如:红色、绿色、白色、灰色、黑色……等。
我们从触摸石头的表面,可感觉到有些是平滑及凹凸的。我们也尝试用手或槌子压碎石头看看里面的构造。
子题二:用途
通过日常经验,知道大石头可用来建屋、筑路等;我们更合作造了一间“石屋”。
利用小石头设计了相架及合作做了一幅石头画。
子题三:种类
到图书馆搜集有关石头的图片及资料。
从搜集回来的石头标本中,认识了不同种类的石头,如钻石、玉石、岩石……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可以在山顶、泥土里、沙滩、公园等地方见到石头。
子题四:火山
从搜集的资料中认识了火山石的形成;并用纸、白胶浆等造了一个模拟火山。
子题五:儿歌创作
我们创作了一首儿歌:“我是一块小石头,我是一块小石头,请你看,请你看,突然变成大石头。”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妈妈的简单特征。
3、体验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1、事先让幼儿回家观察妈妈
2、请幼儿带妈妈的或者全家的照片来幼儿园
重点难点: 能用语言表达妈妈的简单特征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介绍节日教师用清楚简洁的语言向幼儿介绍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提问幼儿:你回家观察妈妈了吗?她长得怎么样?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头发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说一说。
3、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妈妈的工作及职业。
4、组织讨论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学会关心妈妈。引导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妈妈拿拖鞋,请妈妈喝水,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等。
爱心提示:请幼儿仔细观察妈妈一下,妈妈每天都为自己做了些什么?可以讲给爸爸听,请他帮忙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的主题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三八”妇女节,还懂得了该如何爱妈妈、体贴妈妈。妈妈们也从中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并能和孩子一起游戏、欢乐,增强了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也增进了妈妈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⒈在优美的意境中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间的浓浓的亲情;
⒉鼓励幼儿用形象的语言表达爱,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爱。
3. 引导幼儿感悟真挚深切的亲子深情,并能勇敢地表达出来:“我爱你就像”。
活动准备:
1.绘本ppt课件,背景音乐;图片若干:月亮星星、小河、小树、房子、大海等。
2.人手一张创编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封面,提问:
师:封面上的字你都认识嘛?
师:你可以不认识其他的字但有一个字你一定要认识,那就是“爱”字
是的,这个故事讲得就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1、这段关于“爱”的故事发生在谁身上呢?(两只兔子)
2、在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赶紧跟着它们一起跳进故事吧!
二、欣赏作品,感受爱的氛围
1.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师提问并运用图示帮助幼儿理解作品。
小兔子要上床睡觉了,它紧紧抓住大兔子的耳朵,问了什么?(要大兔子猜什么)
(1)师讲述第一段。
师提问:小兔子说她有多爱妈妈?她用了一个什么动作来表示她的爱?
为什么小兔子把手张得不能再开?这表明小兔子爱妈妈爱地有多大?幼儿模仿动作:把手张开)
(2)那小兔子还会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呢?师继续讲述故事。要求:一边听一边记住:小兔子还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自己对妈妈的爱呢?
师提问:小兔子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他对妈妈的爱?
幼儿说出一个动作,并学说:我爱你就像。。。。那么。。
(3)学一学大兔子和小兔子,和班里的小朋友们一起比一比谁的爱最多。
三、拓展思维,迁移作品
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一张图片,请每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爱。
师:其实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表示我有多爱你。(出示图片:房子、海、围巾、柳树、星空、棒棒糖等)
2、幼儿看图表达,教师随机引导。
教师举例:房子有多大,我就有多爱你!棒棒糖有多甜,我就有多爱你!大海多宽广,我就有多爱你!围巾有多长,我就有多爱你!
四、延伸活动:
制作爱心卡
小朋友们将父母的爱和孩子的爱分别画在两种颜色的爱心卡片上进行展示,体现孩子与父母之间相互的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