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03-28 01:35:15 作者:

【实用】小班教案汇总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小班教案汇总10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排序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体验数学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排序

  2、教具:苹果树一棵、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图片2套、2张有小红旗标志的操作卡

  3、每个幼儿一套操作材料;草莓、香蕉、桔子、西瓜、菠萝、梨子、石榴大中小各一套,分别放入7个盒子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苹果树,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瞧,果园里苹果树上的苹果成熟了,哪个小朋友想来摘苹果呢?

  2、分别请2位幼儿上来摘苹果,引导幼儿比较苹果的大小。

  提问:这2个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小?哪一个大?(小的、大的)

  3、教师再摘一个,引导幼儿比较说出的。

  教师:老师也来摘一个苹果,小朋友看看我摘的这个苹果和他们比一比是怎么样的?

  (的)

  4、师幼共同小结:3个苹果大小都不一样,他们一个小的,一个大的,还有一个是的。

  二、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小的--大的--的。

  教师:这些苹果想学小朋友们排队开火车的游戏呢,他们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请把最小的苹果当排头,站在第一个,其它的苹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沿着这个小红旗所指

  的方向排在这个苹果的后面,应该先排谁呢?

  (请1--2位幼儿上来排)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的。

  3、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将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边排边说:

  小的--大的--的。

  三、幼儿探索从大到小的顺序将苹果进行排序。

  1、继续出示3个大小不一的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你们瞧,这里又摘了几个苹果呢?他们也有什么不一样吗?(大的、小的、最小的)

  2、师介绍排序要求:这一次,这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想请小朋友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请小朋友继续在操作卡上试一试,排一排呢!

  3、幼儿操作活动,探索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教师指导幼儿边排边说:大的--小的--最小的。

  4、请1--2名幼儿上来边展示自己的排序方法。

  四、师幼共同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啊,学会了给3个苹果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还会一边排一边说:小的--大的--的;大的--小的--最小的。

  五、游戏:送水果。

  1、介绍送水果的游戏规则:

  教师:送水果前先请小朋友选好自己要送的水果,然后和拿相同水果的两个好朋友一起

  比一比3个水的大小,最后再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排队,

  开着小火车送到我们班,好吗?

  2、幼儿自由找水果,相互比较并协商按一定顺序排队送水果,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这一内容包含二个方面要求:一是会分辩裤子的里外前后,二是穿着裤子的正确方法和顺序。幼儿已经学过穿秋天的单裤和初冬的裤子,也有一些分辩裤子前后的经验。但是,由于假期中,春节期间又增添了不少新款的较厚的冬季裤子,因此,可能会在分辩“前后”方面发生困难。另外,幼儿在穿着两条以上裤子时,还须顾及里面裤腿的平脚,这对一部分幼儿来说也尚有问题。据此,在设计活动中,一要注意引导幼儿运用过去的经验来分辨冬季裤子的前后面;二要提醒幼儿在自下而上的拉裤腰的过程中,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内裤裤腿卷缩。三要用一则顺口溜来提示穿裤子的方法与步骤,并增添愉快的练习气氛。

  活动目标

  1、能分辩冬季裤子与前后面,学习自己穿裤子。

  2、学会自己有序地、整齐地穿着裤子。

  3、体会到自己穿裤子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分清不同款式裤子的前后面,用正确的方法穿裤子。

  2、难点:男孩的裤前拉链的使用(易将里面内裤卡在拉链上),以及能整齐地穿上裤。

  活动准备

  1、幼儿各自当天所穿的冬季外裤。

  2、新奇角或活动区放置一些娃娃的各款裤子,供幼儿练习。

  活动过程

  1、用开“聪明小火车”方式,引导幼儿依次描述自己裤子的前片上有什么。

  说明1:这样有助于幼儿在平行影响中获得更多的分辨裤子前后片的方法:如看贴花、口袋、拉链、扣子等等。

  说明2:幼儿讲完后,教师应稍稍加以归纳。

  2、由1—2名幼儿示范穿裤子的方法与步骤;教师作适当的讲解。

  要点:

  (1)裤子的前片要向上(或向前方),双手拦住裤腰,坐在椅子上,逐一将腿伸入裤腿。穿上后站起将裤缝处拉正,并将内衣塞入裤腰内。有带、后、链者系上。

  (2)如有内裤,应塞入袜筒,以免向上卷缩。

  3、幼儿边看教师念顺口溜(或自己念),边练习穿裤子:拉着裤腰儿,穿进裤腿儿,伸出腿丫儿,自己穿裤儿,真是乖孩儿。

  说明1:幼儿穿裤子时,教师可重点指导使用门襟拉链有困难的男孩。

  说明2:教师也可利用顺口溜的最后两句,对穿好裤子的幼儿作评价和鼓励。

  4、活动的延伸:

  幼儿在生活区为娃娃穿各种裤子。(或在家里自己尝试穿不同款式的裤子)

  活动建议

  1、此活动可根据幼儿穿裤子的能力分小组进行。

  2、此活动宜在幼儿午睡起床时进行。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的生活能力得到了锻炼,进一步学会了穿裤子。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会说故事中重复的句子。

  2.学习常用动词:擦来擦去,爬来爬去,摆来摆去等。

  2.懂得要爱护树,知道怎样保护树。

  活动准备: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 春天来了,大树的身上都长出了绿绿的叶子,大树很开心,可是的身旁他没有朋友,他觉得很孤单,于是大树就想找几个好朋友。那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来了,大树愿意和他们做好朋友吗?

  二、播放课件,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并学习动词。

  1、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谁想和大树做朋友?听一听他们都说了什么?(老师讲得慢些)

  2.播放课件:小羊来了片段,学习词语"擦来擦去"。

  (1)是谁来了呀?大树为什么不愿和小羊做朋友?

  (2)小羊在大树的'身上干什么呀?(擦来擦去)学习词语擦来擦去。你们看到小羊是怎么擦来擦去的呢?(老师做大树,请一幼儿做一做擦来擦去的动作、幼儿集体学习擦来擦去的动作)

  (3)师:大树说: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会把我的皮擦破的。

  3.播放课件:小牛来了片段,学习词语"撞来撞去"。

  (1)小牛来了,它对大树做了什么?(教师用动作提醒幼儿)

  (2)(撞来撞去)大树喜欢小牛吗?为什么?(小牛跟大树斗架,这样会把大树推到的)

  (3)大树怎么说的?(引导幼儿学说大树的话)

  4、 播放课件:小猴来了片段,学习词语"摆来摆去"。

  (1)小猴来了,小猴在大树身上怎么样呀?(荡来荡去、摆来摆去)

  (2)谁来用动作做做,小猴子是怎样摆来摆去的?(用手臂表示摆的动作)

  (3)大树喜欢小猴吗?它是怎么说的?(小猴抓着树枝荡秋千,这样会把树枝折断的)

  5、 播放课件:小虫子来了片段。

  (1)小虫子它想干什么?(吃树皮)它在大树身上怎么样?(爬来爬去)(学习动词爬来爬去:幼儿模仿动作)

  (2)大树怎么说的?(虫子在大树身上,大树很难受,大树也不愿意和它做朋友)总结: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可是大树都不喜欢它们,没有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二、播放课件,理解故事后半部分,知道故事中的朋友怎样保护小树。

  1、出示动物帮忙的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这时候又来了很多朋友,它们都是来帮助大树的。看一看,到底是谁?(啄木鸟、小鸟、太阳公公、大象)看一看它们是怎么帮助大树的?大树愿不愿意和它们做朋友呢?

  师:现在请小朋友去后面的桌子上每人拿一张图片,看看图片上是谁,在为大树做什么事情。

  2、幼儿自由观察图片并讲述,引导幼儿讲述句子"大象说:大树来给大树浇水。大树说:谢谢你,我愿意和你做朋友"等。

  3、完整欣赏故事后半段。

  (1)为什么大树愿意和小动物做朋友?

  (2)教师总结:大树终于找到了它的朋友,心里可高兴了。

  三、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1、要求:再仔细听一听故事,仔细听听它们是怎么说的?如果你会说,可以跟着故事轻轻的说一说。

  2、教师总结:大树不仅是小动物的朋友,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现在很开心,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很多小动物都帮助了大树、保护了大树。

  四、经验迁移。

  1、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知道它有什么本领吗?

  2、那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大树呢?

  请幼儿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教师介绍有关环保知识)3、教师总结:

  附故事《小树的朋友》:

  春天来了,有一棵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长出了绿绿的叶子,它很高兴。可是它的身旁没有一个好朋友,它觉得自己好孤单,它想要找朋友。

  小羊来了,小羊看到小树说:"我的身上好痒好痒,你来帮我挠痒痒吧"。小羊在小树的身上擦来擦去。让小树给他挠痒痒,小树说:"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会把我的皮擦破的"。

  小牛来了,看到小树说:"我最喜欢和别人斗架了,你来和我斗一斗吧",小牛对着小树撞来撞去。小树说:"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会把我推倒的"。

  小猴来了,小猴看到小树说:"我最喜欢荡秋千了,你来给我荡秋千吧",它抓着树枝摆来摆去,翻杠杠。小树说:"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会把我的树枝折断的"。

  害虫来了,害虫看到小树说:"我最喜欢你身上嫩嫩的树皮了,你来做我的食物吧"害虫在小树的身上啃来啃去。小树说:"我不愿意和你做朋友"。你们瞧,小树哭了,害虫在它的身上,它好难受。

  (幼儿看图片讲述,要求幼儿说出图片内容,以及小树说"我愿意和你做朋友")这时候又来了一群好朋友,啄木鸟来了:"我来给你捉虫", 小树说:"谢谢,我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大象来了:"小树我来帮你浇水",小树说:"谢谢,我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小鸟飞来了:"小树,我来和你做伴,给你唱歌", 小树说:"谢谢,我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小树终于有了许多的好朋友。

  教学反思:

  在试教的时候很多孩子对图片中的树都叫不出名字,于是我想让孩子事先了解各种树的名称,所以导致活动中我还没有点开图片,有的孩子就能说出树的名称。还有就是认识常绿树与落叶树,这些内容可以放在生活活动中,如午后散步的时候教师带领孩子们出去散步,边散步边认识一些树的名称与种类。在进行游戏“种树”这一环节中由于我讲的比较快,孩子们有的还没有听清楚要求,就开始操作,效果不甚理想。我想是否可以提供些小标记,帮助幼儿记忆,并商量采用颜色、高矮、落叶树常绿树的标记进行多维的排序。而类似的排序活动也可以放在区域中进行。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学本领”的主题活动,孩子们了解了部分小动物们的特征。同时,考虑到我们班级孩子的特点,孩子们不太愿意在集体面前大声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我便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通过情景游戏,让幼儿跟着“小鸭”一起大声的说完整的话语,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名称来尝试简单的仿编。

  活动目标:

  1、在学念儿歌过程中,根据朋友的名字改变儿歌。

  2、激发幼儿喜欢同伴的情感。

  活动重点:

  在游戏情境中学念儿歌。

  活动难点:

  替换儿歌中的名称,尝试改变儿歌。

  活动准备:

  课件,毛绒玩具、小鸡、小鸭、小牛头饰。

  活动过程:

  一、观察树林场景,激发幼儿兴趣。

  1、师:这是什么地方呀?原来这是一片树林。

  2、师:今天有个小动物也来了这里,那我们来听听看,是谁来了?我们请它出来看看是不是小鸭?(今天的客人是小鸭)

  师:原来嘎嘎叫的是小鸭子。你们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呀?

  师:你们看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呀?(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述小鸭特征)

  3、过渡:宝宝们真有礼貌,告诉你们哦!今天,我要去找朋友玩,找呀找呀找朋友,(点击)看看我找到了谁做朋友啊?

  二、欣赏课件,在情境中学念儿歌。

  1、小鸭走呀走,走呀走,瞧!它找到了哪个好朋友呀?(出现小兔耳朵画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哦!长长的耳朵是小兔。

  2、听听小鸭对小兔说了什么话?(放录音)

  3、小鸭是怎么说的?哪个宝宝听清楚了,来告诉老师。(个别念儿歌)

  我们也来学学小鸭跟小兔说一说,好不好?(集体念儿歌)

  4、小鸭有这么个好朋友,她遇见朋友会用这么好听的话来说,好朋友听了可高兴了。她又开始找了,找呀找呀找朋友,咦,地上有两只小脚印,会是谁呢?(出示小鸡脚印画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鸭又找到了小鸡做朋友,小鸭刚才用好听的话和小兔做了朋友,她会不会也用一样的话和小鸡做朋友呢?你来做小鸭,我是小鸡,你会对我说什么?(继续学念儿歌)

  5、宝宝们真聪明,小鸭继续找朋友了,看得清是谁吗?

  猜猜小鸭这会儿会对小牛说什么?

  6、小鸭一共找到了几个好朋友啊?数一数。

  过渡:小鸭和朋友们可高兴了,它们一起做游戏呢,宝宝们想不想找好朋友啊?

  三、游戏:找朋友

  1、小鸭子有那么多朋友,好会用好听的话对好朋友说,你们有朋友吗?(幼儿自由说)赵老师也有一个好朋友,不告诉你们,你们听听看我的朋友是谁?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做朋友,****我爱你,你是我的好朋友。

  2、我的好朋友是谁?我把他的名字说进去了,你们就知道是谁了是吧。那你们也有好朋友,你们找到朋友的时候也要把名字说进去哦,那我就知道你的朋友是谁了,好不好,那一起找朋友吧。

  3、教室里还有好多我们的朋友,我们一起回教室找找吧。

  反思:

  亮点:

  1、老师考虑了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用情景贯穿整个活动,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2、老师的在制定目标时考虑了适切性和挑战性。

  不足:

  1、由于是语言活动,所以老师在对孩子的语言要求上要从头贯穿,这样孩子的语言才能得到发展。

  2、老师可以有意识的让幼儿发散语言,提问:你看到了怎样的小鸭。丰富幼儿的词语。

  3、地上的小脚印制作的不明显,可以减少小脚印的数量,提问时可直接导入。

  4、由于是小班孩子,所以念儿歌时可以角色扮演,请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动静交替效果更加。

  5、活动可以从情感处挖掘。如小鸭会对好朋友说什么话,好朋友听的才高兴。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锻炼幼儿腿部力量。

  2、让幼儿在活动中运用和认识简单的词,如:棵、条、个、只等

  3、激发幼儿大胆尝试,大胆运用,大胆讲述。

  4、初步学会购物,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准备:

  1、水果、蔬菜、鱼、鸡、小白兔、螃蟹、篮子若干个。

  2、录音机一部、音乐带一盒、小兔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进场(小兔跳进场)

  1、 保:兔宝宝们,今天我们准备去哪里?

  幼:上市场买东西。

  2、 进行双脚向前行进跳练习。

  二、认识量词

  1、保:这是什么?

  幼:这是白菜。

  保:对,这是一棵白菜,请跟我说一次;这是一只鸡,这是一个苹果,这是一条鱼…(让小朋友认识量词:棵、只、个、条)

  2、保:刚才兔宝宝认识了一些食物,好,现在请兔宝宝拿着一个小篮子去买东西吧。(幼儿学小兔跳去买东西)

  三、分类

  1、保:兔宝宝你们买了什么东西呀?

  幼:我买了一条鱼;我买了一只小白兔;我买了一个菠箩;我

  买了一棵白菜…

  2、保:大家都想说一说自己买到了什么?好吧,现在就请你们找自

  己的好朋友,告诉好朋友你自己买到了什么,好不好?

  幼:好。

  3、保:兔宝宝们真聪明,都能把自己买到的东西名称,量词说出来,现在看看谁最聪明,能够把食物分别放在写上:条、个、只、棵的大篮子里,将食物分类放好。

  四、小结

  1、集中幼儿,检查幼儿是否将食物分类放对了(让兔宝宝分组检查让幼儿发现问题)

  2、保:兔宝宝好棒啊,都能把食物分类放好了,现在请兔宝宝把食物送到厨房煮熟,让大家一起分享吧!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能较清楚的说出小动物的躲藏地点。

  2、通过阅读、猜测、游戏等方式体验捉迷藏的玩法,并能大胆表达。

  3、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课件,相关游戏场景布置。

  经验准备:认识故事中的小动物,知道它们的名字及典型特征;有捉迷藏的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一、回顾已有游戏经验,激发阅读兴趣

  指导语: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藏在哪里了》,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玩过吗?怎么玩的?

  二、迁移已有认知经验,参与阅读

  提问:有哪些动物们在玩捉迷藏?

  谁来躲?谁来找?怎么决定的?

  你找到了谁?在哪里?怎么看出来的?

  刚才小动物们是怎么玩捉迷藏的?

  三、集体游戏,体验游戏过程,大胆表达躲藏的方位

  幼儿根据游戏场景,进行游戏两次,体验躲和找两种不同的角色,并尝试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躲藏的方位。

  四、延伸活动,更换场景进行捉迷藏游戏

  指导语:现在我们到操场上去玩一玩捉迷藏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的旋律和愉悦的情绪,学习有表情的演唱。

  2、对改编歌词有兴趣。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田地一块、小鸡、小鸭、小狗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清情景谈话

  1、出示图片(小鸡、小鸭、小狗)

  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幼:田地

  师:王老先生在这里养了许多的小动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

  2、教师一边唱,一边贴图片。(边学习节奏)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3、教师引导幼儿边指图片边学唱歌曲,(2遍)

  (二)、分角色演唱

  师:宝宝们真聪明,把这首歌曲学会了。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好吗?

  1、师幼分角色演唱歌曲。

  师:我来扮演歌曲中的王老先生,请宝宝们来唱歌曲中的小动物。

  2、师幼共同做游戏。

  (三)、仿编歌曲

  师:宝宝们的声音真好听,引来了许多的小动物,它们也想来唱歌,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呢?

  1、出示图片。

  师:哎!是XXX,它是怎么叫的。(鼓励幼儿给小动物打招呼。)

  2、哎呀!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小动物是谁?“同上”。

  3、教师做听动作(杨老师听到有一个小动物在说:“小朋友你们唱完了么,该轮到我了吧!请小动物出来,并让幼儿一起表演动物的叫声。)

  4、好了,我们宝宝真是聪明,都会自己来编歌曲了,我们一起把这些小动物也唱进我们的歌曲吧!

  活动反思

  在呈现作品的过程中,我努力通过生动的演绎来展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将幼儿带入充满感染力的音乐氛围中。其中包括饶有兴趣的倾听、清晰准确的哼唱、情绪饱满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表现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

  2、能激发幼儿亲近动物喜欢动物的情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动物的图片、幼儿用书

  重难点:

  了解常见动物的皮毛花纹。

  区分各种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动物图片,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师:动物王国要选美大赛了,小动物们都想来参加,那你们来当评委选一选谁的花衣服最漂亮?

  师:你们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了?

  二、出示奶牛、斑马、老虎、长颈鹿、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动物的花纹、颜色,并说出动物花纹、颜色有哪些不同。

  师:这个小动物是谁?

  师:这个小动物的花衣服是什么颜色?

  师:这个小动物的花纹是什么形状的?

  师:小动物的花衣服是斑点还是条纹?

  师:那你们来说说它们的花衣服是不是一样的呢,那你认为哪个动物可以成为今天的冠军呢?

  三、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猜测动物并熟悉动物的花纹。

  师:看一看,书里面都藏了哪些小动物,你可以通过小动物的花纹说出它到底是谁么?

  四、教师总结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师:看看你们猜对了么,找出藏在书里的小动物了么!

  活动反思:

  幼儿在开始看动物图片的时候,能够说出动物皮毛的颜色,但是不能准确的说出动物花衣服的花纹形状,所有我进行引导幼儿说出,是长条状或是圆形斑点,之后的动物图片中也有之前出示过的相同的花纹形状,幼儿就能基本说出来了,幼儿用书分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自己寻找探寻藏在里面的小动物是谁,因为之前的图片没有出现豹子,所有在豹子的时候部分幼儿会认为那是长颈鹿,所有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我又向幼儿介绍了豹子的花纹特点。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充满兴趣的欣赏儿歌,感受儿歌的趣味和朋友间的友好。

  2.能听懂儿歌内容,乐于跟读儿歌,愿意在多样化的游戏中表现儿歌。

  3.尝试仿编儿歌,积极愉快地与同伴一起玩见面打招呼的游戏。

  活动重点

  欣赏、理解、表现儿歌。

  活动难点

  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认识一些常见动物。

  2.教学课件《小小鸟》;师幼人手两只小鸟手偶。

  活动过程

  1.找找说说,导入活动。

  (1).幼儿找找:找个朋友,跟音乐试试找朋友的游戏。

  (2).提问:你刚才和朋友见面是怎样打招呼玩游戏的?

  (3).边小结边出示小鸟手偶:小小鸟见面会怎么样打招呼玩游戏呢?

  2.听听看看,欣赏、理解儿歌。

  (1).教师边演示手偶边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提问:两只小鸟见面是怎样打招呼玩游戏的?它们做了什么?

  (3).结合教学课件,引导幼儿梳理儿歌内容。

  3.说说玩玩,学习跟读儿歌。

  (1).请幼儿将手变成小小鸟,边游戏边跟读儿歌。

  (2).请幼儿戴上指偶"小小鸟",边玩游戏边跟读儿歌。

  (3).请幼儿将自己变成小小鸟,边玩游戏边跟读儿歌。

  4.想想说说,访编儿歌。

  (1).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动物特点,仿编儿歌。

  (2).师幼边仿编儿歌一起游戏。

  5.在《小小鸟》的歌声中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房子变化的趣味,喜欢并尝试续编故事结尾。

  2.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到事情能够试着面对。

  材料提供:图片、无色的画有小房子的卡、字

  活动过程

  一、引发听故事的兴趣

  1.出示字:房子,你平时见过什么有趣的房子?

  2.从房子引起兴趣:熊哥哥:这是我的朋友熊哥哥,它在树林里也发现了一幢有趣的房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听听猜猜故事情节

  1.理解故事,出示图片背景,边讲述边插问

  a小房子里的香味可能是什么?

  b熊哥哥的手上是什么东西粘糊糊的?

  c什么是不安?熊哥哥为什么不安?它会怎么办?为什么?

  d熊哥哥自己很喜欢吃蜂蜜,为什么还要把蜂蜜涂在墙上呢?

  2.故事结束后提问:熊哥哥发现的房子与我们平时看到的一样吗?

  三、完整倾听

  1.教师讲述并演示图片

  2、出示熊弟弟提问:熊弟弟会去树林吗?为什么?(可能分两种)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四:迁移续编故事

  1.出示卡片引导幼儿给小房子涂上有香味的东西,如橘子用橙色表示等

  2.幼儿续编(关键是编到涂上什么味的果酱,就画有对应颜色的房子的幼儿接着编)

  附故事:

  熊哥哥要给弟弟送一桶蜂蜜,他知道熊弟弟爱吃蜂蜜。

  在路过树林的时候,熊哥哥看到一座红色的房子,这座小房子散发出很好闻得果酱香味。

  “这房子里一定装着好多果酱。”熊哥哥猜想着,一边用力嗅着鼻子,一边朝房子走去。

  熊哥哥走到房子门口,这才发现:门没锁上。房子里空空的。果酱在哪里呢?这儿既没有一个桶,也没有一个罐子。熊哥哥正糊涂呢,忽然发觉他扶在墙上的手黏糊糊的。

  熊哥哥用舌头一舔,咦!甜甜的,是果酱的那种甜味!熊哥哥这才明白:原来果酱都涂在小房子的墙上。怪不得小房子这么香,怪不得小房子是红色的。

  熊哥哥咂咂嘴:真甜呀。他忍不住朝墙上也舔了一口。这一舔可就没完没了啦。熊哥哥吧墙上涂着的果酱全都舔完了。他太爱吃果酱了。

  舔完了果酱,熊哥哥有不安起来,他想:果酱真好吃。但这果酱不是我的,是小房子主人的。我把人家辛辛苦苦涂上的果酱吃了,把本来红艳艳的小房子弄得这么难看。

  熊哥哥发愁了。他忽然看到自己带来的那桶蜂蜜,笑了:“我真笨,我可以把这桶蜂蜜涂到墙上!”

  于是熊哥哥忙开了。等他离去时,小房子已被涂成漂亮的金黄色了。

  熊哥哥回到家里以后,第二天熊弟弟来看他。

  熊弟弟说:“哥哥,树林里有座涂着果酱的红房子,你知道吗?”熊哥哥笑着回答:“我知道,不过现在这座房子是黄的了,涂的是蜂蜜。”“不不,”熊弟弟坚持说:“是红的。”

  “不,是黄的,说起来我还有点不好意思呢。”熊哥哥从头说起。

  熊弟弟说:“哥哥,我说出来更不好意思呢。我本来是带了桶果酱来看你的,可是后来我。我忍不住把你涂在校房子上的蜂蜜全都舔掉了,所以——”

  熊哥哥哈哈大笑:“所以你又给小房子涂上了果酱!”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