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7-21 10:19:40 作者:

【推荐】中班教案范文集合5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中班教案范文集合5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书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功用,认识几种特殊的书:电子书、立体书等。

  2、养成爱书护书的习惯,进一步提高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书,书架;自制大书;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书,激发兴趣

  t:看,这是什么?(大书)这本大书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了解一般封面上的标题性汉字是书名)

  t:这一页是书的什么呀?那这一页呢?(知道封面和封底)

  t: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吧!(快速浏览全书)

  t:咦,这儿怎么还有一个个小小的数字宝宝呀,这些数字宝宝是什么,他们有什么用?

  二、自由看书,了解常用书的种类。

  t:看,这儿还有许多的书呢,请你轻轻地去翻一翻看一看吧!

  (教师把大书放到书架上,和幼儿一起在轻音乐中翻看各种各样的书)

  t:你看到了哪些书?它是什么样的?里面有什么呀?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t:这些书都一样吗?他们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些书有的是方的,有的是长的,有的书是讲故事的,有的书是学数学的,书是各种各样的。

  三、看特殊书,进一步提高对书的兴趣。

  t:除了这些书,你还知道有哪些书?(古代的竹柬、丝绸、音乐书,立体书等)

  t:今天我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有趣的书呢,看,这些书和刚才的那些书有什么不同呢?出示电子图书、立体书等特殊书,请幼儿再次分散看特殊书。

  t:你最喜欢其中的哪本书?请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和其他书有什么不一样。在幼儿介绍的基础上教师简单补充。

  小结:我们古代的书重重的,厚厚的,现在的书有的更加漂亮了,有的让我们看书的时候更方便了,我们人类可真聪明!

  四、了解书的用途,与客人老师一起看书

  t:你们喜欢这些书吗?可是人们为什么要做做这么多的书,书有什么用呀?

  t:书可以帮助我们学到很多的本领,书还可以使我们看到其他地方小朋友的故事。看,我在这本书上还找到了“杨恩”呢,原来是杨恩的图画登上书啦,这下其他地方的小朋友也能看到杨恩的图画啦,书上有你的名字吗?请你仔细找一找,你也可以去请客人老师帮帮忙。

  t:你也可以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给客人老师听听。

  幼儿与客人老师自由交流。

  t:你们找到了吗?书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爱护他们呀?t: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爱书的孩子吧!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小沙子丢丢》内容,知道沙子可以变成珍珠。

  2、体会小沙子丢丢前后的心情变化,感受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3、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收集珍珠养殖、河蚌的图片。

  2、幼儿用书第14——17页。

  3、语言CD。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人公,了解故事起因。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至“那么,我们就叫它丢丢吧”。

  2、教师:故事里的小沙子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丢丢?(引导幼儿理解形同词“灰不溜丢、圆不溜丢”的含义,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二、讲述故事第二自然段。

  教师:小沙子丢丢最担心什么事情发生?(朋友们丢下它。)它的心情怎么样?

  三、变讲述边讨论,理解故事的内容。

  1、讲述故事至“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教师:你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如果朋友们不来找你,你会怎么想?故事里的丢丢又是怎么想的?

  2、讲述故事至“它成了令人喜爱的美丽珍珠”。

  3、教师提供珍珠形成的图片,向幼儿介绍沙子变珍珠的过程。

  4、教师讲述故事至结尾。

  四、听故事录音,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你喜爱故事的哪些地方?什么地方有趣?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间孩子也很放松,很活跃,很积极。

  不足:

  课堂上只有老师在讲,幼儿参与少。

中班教案 篇3

  磁铁是幼儿园教师经常使用的物品,幼儿也很熟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同样的两块磁铁,有时一碰就吸在一起,有时却怎么都吸不住"的现象,而“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磁性原理对中班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本次活动的选择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却又高于幼儿的生活。正所谓跳一跳,摘得到。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幼儿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研究,并有一定的收获。完成了学习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由于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开放性,而幼儿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探究活动中个别幼儿有漫无目的的瞎玩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注意在幼儿需要时给于适当的提示,增强实验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次活动充分尊重了幼儿学科学的特点,重视幼儿学科学的过程,在幼儿自身主动探索中,发现磁铁的特性,获取有关磁性原理的科学经验,自始自终保证了幼儿探究的主体地位。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组成,会按顺序分合。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2、初步理解数的组成中的互换规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雪花片人手5个,菠萝图片5个

  活动过程

  一、动手操作

  1、请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手中的5个雪花片,试着把它分成两份,看有哪几种分法,师巡视

  2、请一个能够比较好的按顺序分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分法:在磁板上分5个菠萝的图片,分好一个说一遍意思,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就是5等,师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分合式;依次摆下去。

  3、提问:你是这样分的吗?这样分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学会这种按顺序依次分的方法,以免漏掉。

  4、小朋友再按这种方法分一下你的学具。

  二、演示分合式,学习两个部分数间的互换关系。

  1、出示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的分合式,让幼儿观察。

  引导幼儿发现两种分法分出来的两个数的位置交换了,总数没有变。

  2、同样观察5分成2和3,5分成3和2的分合式之间的互换关系。

  三、猜棋子游戏。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折、画、剪等方法制作妈妈爱心卡,并尝试画爱心符号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2、制作中大胆使用辅助材料装饰妈妈爱心卡。

  活动准备:

  1、幼儿又正反折纸的经验。

  2、教师制作妈妈爱心卡范例。

  3、油画棒、剪刀、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激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1、小朋友们喜欢自己的妈妈吗?明天就是三月八日,妇女节是你们妈妈、姑姑、奶奶、和外婆等妇女们的节日。妈妈过节了,你们打算给妈妈送什么样的礼物给妈妈呢?(请小朋友说说)

  2、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

  3、刚刚小朋友都很爱自己的妈妈,都说要给妈妈送礼物,老师也要给妈妈送礼物,还是老师自己制作的呢?我们一看吧!

  二、教师出示妈妈爱心卡范例,让幼儿欣赏。

  1、这是老师自己动手制作的妈妈爱心卡,你们看漂亮吗?那你们猜猜它是怎么样做出来的?

  2、教师将范例给每组幼儿欣赏,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你们看出来了,这张妈妈爱心卡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一开始怎么做?然后干什么?

  教师和幼儿一起探索妈妈爱心卡的制作方法,并示范。

  教师:先拿好一张长方形的纸,向后、向前连续折。折完看看是这样的,像扇子一样,再用油画棒画个心形轮廓线。然后用剪刀沿画出的轮廓线剪下来。

  3、这就是老师制作的妈妈爱心卡,小朋友也想自己制作妈妈爱心卡送给自己的妈妈吗?小朋友要认真仔细的听哦。

  4、拿好了一张长方形的纸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折的时候小朋友要注意对边要整齐,先向前折,再向后折。

  5、画爱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画的时候要注意心形的上面大,下面小,只花心形的一边。

  6、剪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剪的时候要注意弧线的边缘不能剪透。

  7、最后在你的妈妈爱心卡上涂上漂亮的颜色。

  三、幼儿大胆制作妈妈爱心卡,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1、老师给每给小朋友都准备了长方形纸,请小组长拿好剪刀、和油画棒,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漂亮的妈妈爱心卡吧!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并说一句好听的话送给妈妈。

  谁来说说自己制作的妈妈爱心卡,并说一句好的话送给妈妈。

  活动延伸:

  把自己的妈妈爱心卡带回家送给妈妈,并对妈妈说一句话。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