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技能维度幼儿园教案

技能维度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2-17 13:23:07 作者:

技能维度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技能维度幼儿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技能维度幼儿园教案

  一、说教材

  由于小班幼儿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我构思的这次科学活动《落下来了》是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物体下落为题材,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息息相关,通过与幼儿原有经验的碰撞与整合,便于激发其对已知的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并且借此机会对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有目的的提升和优化。

  二、说目标

  1、对物体下落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情感维度)

  2、能够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所观察的物体下落过程。(技能维度)

  3、能够大胆表述所观察到的物体下落现象。(技能维度)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物体下落的不同状态,并且把自己的发现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同伴间经验分享,让幼儿在大胆尝试操作中萌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活动难点:幼儿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下落状态认识到影响物体下落的因素。

  三、说准备

  树叶、羽毛、纸片、棉花、铜板、积木、自制降落伞。

  材料的多样性提供了影响物体下落的多种可能性因素,包括体积,薄厚,面积,轻重,形状等。

  四、说过程

  1、通过落叶为例,利用谈话和层层递进的问题提示,引发幼儿思维活动,引出活动主题。

  a、你们觉得老师手中的树叶是从哪里找来的.?是爬到高高的树上采下来的,还是在地上捡来的?

  b、树叶不是长在树上的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树叶躺在地面上呢?

  c、为什么半空中的树叶宝宝离开大树妈妈之后,不会飞到天上去,却落到大地婆婆的怀里去了呢?

  d、老师把它举到半空中,你们觉得它会怎么落下来呢?

  e、小朋友们有的说…,有的说…,结果到底是怎样,我们现在就来看看。

  这一环节通过教师与幼儿的谈话,以落叶为例调动幼儿有关物体下落的的已有经验,引起幼儿重新关注已知的常见现象,进而自然过渡到本次科学活动的主题上。

  2、第一轮探索:幼儿分组操作不同的材料,对物体下落现象展开探索,事后结合动作和语言展开讨论。

  a、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摆放了一种材料宝宝,它们是不是都和树叶宝宝一样会轻飘飘地从空中落下来呢?现在就请小朋友去尝试一下自己小组的材料宝宝是怎么下落的

  b、操作完毕后,请你们来做做其他小组的小老师,把你们观察到的结果告诉他们,看看哪个小组的小老师当得最像,最称职。

  根据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纲要》对科学活动的要求,教师过多的言语指导只能显得苍白无力。这一环节在教师简单的谈话和操作示范后,紧接着就提供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幼儿在对如何操作还记忆犹新却还未厌倦的情况下,发挥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第二轮探索:幼儿自由选择不同小组的材料,对物体下落现象展开自由探索,事后分享活动经验。

  a、刚刚各组的小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材料宝宝下落的样子,你们是不是都听得非常明白了?

  b、你们想不想去玩玩其他组的材料宝宝啊?

  c、现在老师再给你们一次活动的机会,这次你们不用只呆在自己组里了,可以去任何一个你想去的小组,去找任何一个你喜欢的材料宝宝玩耍。

  d、这次老师也有一个要求,请你们玩好之后表演一下,你喜欢的材料宝宝是怎么落下来的。

  这一环节意在引导幼儿在自由探索中萌发比较的意识,通过观察不同材料物体的下落现象,借助模仿加强关注的感受下落过程的多样性。

  4、老师示范比较两样物体同时下落的现象。

  经过幼儿各种探索和发现后,老师以最直观的方式将物体下落的不同状态用比较法呈现给幼儿,为幼儿自由操作后的感受提供一个延续的机会,为幼儿展开进一步思考提供方向和出口。

  5、谈话小结,留下问题。

  根据此次活动的难易程度,为幼儿提供更深一层的问题提示,对兴趣较高或能力较好的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方向,增加本次科学活动的延续性。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小草小班教案

下一篇:青铜葵花读后感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