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3-15 06:52:53 作者:

【热门】幼儿园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幼儿园教案范文合集5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目标:

  1、理解故事,了解蚂蚁家族分工和合作的情景。

  2、在游戏中学习欢快、有力的吆喝声,体验小蚂蚁团结合作的快乐。

  准备:

  1、挂图第17号、故事磁带、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

  2、幼儿在活动前已经了解蚂蚁是如何搬运食物。

  3、教师收集了关于兵蚁与工蚁的资料。

  4、大报纸若干。

  过程:

  一、讲述大馅饼的故事,了解蚂蚁家族分工和合作的情景。

  1、出示图片,导入提问,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

  (1)大家看到过蚂蚁搬食物吗?

  (2)你在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

  (3)蚂蚁们在搬什么东西?一片香肠在蚂蚁眼里像什么?(大馅饼)

  (4)你们知道蚂蚁搬大馅饼时会是怎样分工的呢?那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故事。

  2、出示挂图,幼儿欣赏故事。

  提问:

  (1)故事里讲到了哪些蚂蚁?它们都是谁呢?

  (2)它们在搬运馅饼时都分别干了些什么事?

  3、再次欣赏故事录音,幼儿看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

  提问:

  (1) 蚂蚁们在搬大馅饼的时候都做了哪些事呢?

  (2)蚂蚁们为什么要吆喝着把大馅饼运回洞?

  (3)搬到了洞里,它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渗透儿歌)

  总结:蚂蚁们真了不起,齐心协力的把大馅饼运回了蚂蚁洞。

  二、学习欢快、有力的吆喝声,体验小蚂蚁团结合作的快乐。

  提问:

  1、你们喜欢这些小蚂蚁吗?那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做小蚂蚁好吗?

  2、教师扮演蚂蚁女王,幼儿扮演蚂蚁,幼儿并与同伴互相说说自己扮演的蚂蚁是干什么的(工蚁、兵蚁)

  3、教师带幼儿一起念《大馅饼》的儿歌,重点引导幼儿学学蚂蚁们整齐有力而欢快的“嘿吆嘿吆”声。

  三、延伸活动,游戏《运馅饼》。

  1、带领幼儿一起到户外用报纸当作大馅饼进行游戏。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合作将一张大报纸当做大馅饼举过头顶,边念儿歌《运馅饼》,边向前“搬动”。

  3、组织幼儿进行“运馅饼”比赛,使幼儿体会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得胜。

  故事:大馅饼

  地上有一小片香肠。狮子走来,闻了闻,心想:“嗨,还不够填牙缝呢!”走开了。

  两只小蚂蚁发现了香肠,赶紧跑回蚂蚁洞里,向蚂蚁女王报告:“报告女王,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蚂蚁女王命令兵蚁:“你们赶快出发,去保护好那个大馅饼。”兵蚁们一个跟着一个,拿着武器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

  蚂蚁女王又命令工蚁:“你们听好了,要一起努力,把大馅饼运回来!”“是!”工蚁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踏着整齐的步子出发了。

  来到了“大馅饼”面前,兵蚁们把馅饼四周包围起来,工蚁们一起吆喝,“一二三!”把大馅饼抬了起来,顶在头上。

  工蚁们边走边喊,“一二!一二!”他们抬着“馅饼”一步一步向洞口走去,兵蚁们跟在后面保护。

  工蚁们累得气喘吁吁,终于把“大馅饼”运进了蚂蚁洞。蚂蚁女王见了,高兴地围着“馅饼”转了一圈又一圈。“太好了!”她要开一个大馅饼舞会。

  蚂蚁们打扮得漂漂亮亮,都来参加大馅饼舞会。他们边跳舞边吃,热闹到半夜。不过,连一小片香肠他们都还没吃完呢!

  儿歌:运 馅 饼

  大馅饼,香又香,

  小蚂蚁,快来搬。

  一二三,三二一,

  嘿吆嘿吆,搬回家。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结合图示,复习走步、跳步、踮步、小跑步4种基本步伐。

  2.知道螺旋形的运行轨迹,尝试合拍地边听音乐边呈螺旋形走。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会唱歌曲《卷炮仗》,玩过“卷炮仗”游戏,4种基本步伐、螺旋形图示,歌曲步伐说明。歌曲步伐图示,教师自制的火柴道具。

  活动过程

  1.感知图示,回忆4种基本步伐的动作要领。

  (1)出示图示,提问:4个小娃娃在做什么动作?

  结合幼儿回答,教师依次重申各动作要领,并带领幼儿随口令练习。

  走步:双脚自然交替向前走,手臂随着步伐前后自然摆动。跳步:双脚同时向前跳,脚尖先着地,注意控制与前面小朋友的距离,步伐轻盈,不发出响声。踮步:双脚脚尖交替向前走,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小跑步:双脚脚尖着地交替跑动,注意步伐轻盈,不发出响声。

  (2)总结图示与步伐的对应关系。

  2.复习歌曲,学习用步伐表现歌曲。

  (1)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卷炮仗》。

  (2)教师演唱,并出示歌曲步伐图示。

  提问:什么地方看不懂?(发现最后一张图片中除有踮步的图示外还多了一个黑点,教师重点解答:黑点表示做蹲下的动作)

  教师总结:每一张图示代表一个乐句,告诉我们在歌曲的什么地方会用到什么步伐。

  (3)再次感知图示,学习用步伐表现歌曲。

  A.教师边范唱边手指图示,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歌曲与步伐的对应关系。B.幼儿根据图示练习。C.撤除部分图示练习。D.完全撤除图示表演。

  3.感知螺旋形,学习合拍地呈螺旋形走。

  (1)出示螺旋形图示,介绍螺旋形运动的轨迹。

  (2)幼儿练习。(注意提醒幼儿合拍地走)

  4.结合歌曲,边表演边变化队形。

  (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的队形变化。

  提问: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开始走螺旋形?“一条线”时用到了哪两种步伐?“螺旋形”时又用到了哪两种步伐?

  (2)集体练习。师生一同边演唱歌曲(速度可由慢至快)边练习,反复2次~3次。每次结束时教师点评,特别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幼儿进行调整。

  (3)分组练习。分成男生、女生组或2组~3组练习。

  (4)教师出示自制的火柴道具,现场点燃“炮仗”(幼儿扮)。一个个“小炮仗”自创各种动作,表现燃烧、爆炸。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创编配合相应步伐的手部动作。

  2.提供头饰、火柴道具,供幼儿游戏。

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等待前奏和间奏,学习辨别aba音乐。

  2、根据音乐用不同和相同的动作表现结构。

  3、以积极的情绪参与音乐活动,体验愉快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片:两只走路的小熊,两只跳舞的小熊、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小熊打招呼

  2、欣赏a段:教师播放a段音乐,引导幼儿倾听并表现。

  提问:小熊怎么来的?(个别——集体)幼儿学学小熊走的动作。

  教师摆图:走路的小熊

  3、处理前奏:63636363小熊早上出门要做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说说做做。

  4、欣赏b段:教师播放b段音乐,引导幼儿倾听并表现

  提问:小熊现在去干什么了?(幼儿讨论回答)幼儿学学小熊跳舞或游戏的动作

  教师摆图:跳舞的小熊

  5、表演a段和b段

  6、处理间奏:小熊跳完舞,做完游戏有点累了,会干什么?(幼儿在间奏处做做擦汗、喝水的动作。)

  7、欣赏c段=a段:教师播放c段音乐:听听小熊又在干什么?和小熊刚才做的什么动作的音乐是一样的?老师这里有两张图,请小朋友说说,应该摆哪一张?(幼儿摆图)

  8、完整欣赏音乐并表演。(2——3)遍。提醒幼儿开始走的动作和最后走的动作是一样的。

  9、你喜欢小熊的什么动作?还有那些动物可以想小熊那样走路?下次我们再跟别的小动物玩。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先涂色块,再勾花边的方法装饰裙子。

  2、增加对线条、图案美和色彩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范画,装饰的花裙子,未装饰的裙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图片(裙子),并提问:这是什么?它们美吗?

  2、导出课题:美丽的花裙子

  二、讲授新课:

  1、①(贴图片)看,这些小朋友穿上这么漂亮的花裙子,她们多高兴啊!

  ②(贴图片)并提问:咦,这个小朋友怎么啦?她为什么不高兴呢?

  小结:因为她的裙子是白色的,没有她们的花裙子那么么美。

  ③那我们来帮帮她吧,好不好?

  ④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样让她的白裙子变成花裙子呢?

  小结:就用我们的小手、彩笔来帮帮她吧!

  ⑤给她的白裙子上画什么呢?

  小结:画花儿、鱼儿,小兔子,熊猫,苹果?6?7?6?7等等

  2、教师示范:

  ①先用两三种稍浅的颜色涂在裙子上。

  ②再用较深的彩笔在上面勾出花纹。

  看,小姑娘笑啦,她感谢小朋友们为她想出的好办法。问:除了可以画这种图案,还可以画其它的(如图片)在每个小朋友的书

  上有两个小朋友正等着你们给她的白裙子变成花裙子呢,请小朋友们拿起我们的彩笔来帮她吧,看谁设计的花裙子最漂亮。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四、作品展示,对优秀的作品进行评析,予以奖励。

  五、总结:其实在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美的东西,只要我们小朋友们细心地去观察去发现,

  用我们的小手和智慧去创造美,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好。

  活动反思:

  一是老师课堂气氛调控没有到位,教师的语言、神态均缺乏激励性。

  二是老师没有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因此课堂气氛就比较紧张、沉闷,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够主动,似乎在给

  老师“牵”着走。这次活动,我屏弃了传统的示范画教学,就是以往的一味要求幼儿按照老师的范画去画,而是

  改成示范的目的是让幼儿看到老师作画的方法与步骤及一些特殊造型的表现方法,请幼儿画时,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理

  解与想象去画,可以画得和老师不一样,这样调动了幼儿画画的积极性。

幼儿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螺旋线波折线波浪线,了解线条基本画法。

  2、通过感受音乐的节奏快慢,舒缓有力等,运用肢体动作表达某种线条。

  3、幼儿喜欢参与艺术活动,并勇于表现自己。

  【重点难点】了解线条基本画法,喜欢参与艺术活动,并勇于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红绿蓝色油画棒,不同节奏的音乐,邀请函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问好,老师出示邀请函卡片,引出情景:七彩画笔王宫要举办线条舞会,国王派来三支小画笔给大家送请帖,邀请大家去参加舞会。抛出问题:你们会跳线条舞吗?看看三支小画笔是怎么跳线条舞的?

  二、基本部分。

  1、逐一出示画笔。并介绍所画线条名称,幼儿模仿线条,用肢体画线条。

  红色画笔—螺旋线—幼儿跟着画笔跳一跳螺旋线舞。

  绿色画笔—波折线—幼儿跟着画笔跳一跳波折线舞。

  蓝色画笔—波浪线—幼儿跟着画笔跳一跳波浪线舞。

  2、幼儿听音乐,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节奏快慢。

  舞会快要开始了,我们先来了解下舞会要播放那些音乐呢?放哪首歌的时候跳哪个舞呢?逐一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感受节奏快慢,舒缓有力的不同,并逐一搭配合适的线条。

  三、结束部分。

  舞会开始,播放音乐,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跟随音乐跳线条舞。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