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感受诗歌中天真活泼的情趣,有朗诵诗歌的兴趣。
2.学习动词:游、跳、走。
3.初步感知小鸡、小鸭、小兔、小袋鼠的行走方式,知道小朋友长大了要自己走。
二、教学准备:
1.将活动室铺上绿色的皱纹纸条,布置成草地。小鸡、小鸭和小兔子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份:进入活动室,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许多客人,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二)基本部份:学习诗歌,能和大家一起愉快地朗诵诗歌。
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了解诗歌内容。
出示图片小鸡:“看,谁来了?”幼儿回答:小鸡。“ 小鸡跟着谁?它是怎么来的?”幼儿自由回答。“我们可以用完整的话来说‘小鸡,跟着妈妈。走走走’”
“小鸭跟着谁?它是怎么来的?”学习词:游(辅以动作)。它除了可以游来,还可以怎么来?”幼儿自由回答。“我们用完整的话说说‘小鸭,跟着妈妈。游游游’”
“小兔子跟着谁?它是怎么来的?” 幼儿自由回答。“我们用完整的话说说‘小兔,跟着妈妈。跳跳跳’
“小袋鼠在哪里呢?它要妈妈抱,真难为情!”学习词:羞。‘小袋鼠,它要妈妈抱。羞羞羞!’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适时地朗诵一句诗歌。“老师把它编成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它的名字叫《谁最羞》”
2.欣赏教师完整地朗诵诗歌,了解诗歌的名字,学念诗歌,感受诗歌中天真活泼的情趣。
①、了解诗歌的名字。“老师把它编成一首很好听的儿歌。它的名字叫《谁最羞》”
②、教师朗诵诗歌,注意节奏要明快。
③、学念诗歌。
a.师生一起边做动作边念诗歌,注意咬字清楚、节奏明确,熟 悉后加快节奏。
b.师生对念,老师念小动物的名称,幼儿接念后半段,同时做 动作。
3.教育幼儿要和小鸡、小鸭和小兔一样自己走,并帮助小袋鼠改正缺点。“小鸡、小鸭它们真能干,它们会自己走路、自己游水,我们小朋友呢?”(也会自己走,不要妈妈抱)
“小袋鼠真难为情,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改正缺点,学会自己走路,好吗?”(幼儿模仿)
(三)结束部份:出活动室,巩固幼儿对诗歌的掌握。
小袋鼠改正缺点了,它们说要回家了。我们和它们说再见吧。教师一一地送动物回家并念儿歌。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涂色与撕纸贴画相结合的方法表现披萨。 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各种口味的披萨。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彩色纸若干,每人一份作业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披萨
看看,这是什么好吃的呀?你吃过披萨吗?吃过的小朋友举举手。你吃过的披萨是什么口味的?这种是什么?上面有什么?(肉片)是什么菜?
今天我来到了一个披萨店,看到了有个好吃的披萨,刚才我们说了披萨上面有什么?那么我们知道好吃的披萨是怎么做的呢?
二、师示范、讲解
有个圆圆的大面团,大面团我已经做好了,上面要放什么呢?(奶油)奶油放的多,一丝一丝的就好吃,师示范:抹抹抹,抹奶油……。奶油放得多一点,味道就更好吃,对吧,奶油放好了,披萨上放什么啦(肉片、辣椒)我这里有一块大肉片,这么大,小宝宝吃不下怎么办?切小点,把它撕一撕,怎么撕呢?看清楚了:两只小小鸟,一起来捉虫,你咬一口,往下飞,我咬一口,往下飞……啊呜啊呜吃掉了。)
撕撕撕,撕撕撕,把大肉片撕成小肉片,撕好了怎么办?对了粘上去,涂点胶水,粘粘粘,肉片味道好。再放些辣椒吧,(方法同上)
请2个幼儿上台操作示范
师:先放肉片,先放辣椒都可以。
全体幼儿一起说:撕撕撕,肉片味道好,撕撕撕,辣椒味道好(柠檬、西瓜、草莓等)
放烤箱里烤:“烤烤烤,烤披萨”香味道出来了吗?我的披萨烤好了,但是披萨店只要一个披萨够不够?
下面我做了好多面团,你们做小厨师一起帮来做披萨好不好?
三、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四、请幼儿把做好的披萨给老师尝尝,并说说是什么味道的?
教学反思:
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求,既要符合孩子的知识技能,又能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因此我设计本次活动《披萨》。原因有两个:其一,据了解披萨对多数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熟悉的食品,其二,制作披萨的过程简单易学。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仔细倾听诗歌,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2、 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仿编。
3、 能分析诗歌,培养想象力。
4、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配乐诗歌《出海》、大海背景图、大海里的各种东西、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 感受诗歌的意境
1、 出示图片(大海背景图)
(1) 师: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2) 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你想干什么?
(3) 师:我呀,想出海,想到海面上去看看、玩玩,你们帮我想想,坐什么去呢?
(4) 师:有这么多的海上交通工具,我可以划着小船去,可以坐飞机去看海,可以坐大轮船去……那好吧,我就坐大船去,海上有什么呢?
2、 欣赏诗歌《出海》
二、 理解学习诗歌
1、 提问:
(1) 我出海时,看到了什么?
(2) 在听的时候,你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
2、 再次欣赏,跟念诗歌。
师:大海真美啊!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看,玩玩?好,我们一起《出海》
三、 学习仿编诗歌
1、 师:我们看到了浪花、白云、海鸟、帆船,你还会看到什么呢?
2、 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仿编。
如:幼儿:海龟。
师:海龟有多少呀?
幼儿:海龟一只只。
3、 师幼一起仿编诗歌。
师:真棒!把你们看到的东西,都编到诗歌里去吧!
四、 一边折船,一边欣赏诗歌
1、 师:(出示船)你们看,这是什么?(船)你们谁知道我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折艘船出海吧!
2、 引导幼儿用长方形纸折船。(自由想象折船)
师:比比谁折的船漂亮?
五、 带领幼儿拿着纸船在诗歌的意境中边念边开出活动室。
师:好了,我们开着小船出海去了。(随着音乐律动做动作)。
课后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告诉幼儿,有一个小朋友到海上玩了,他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拍成了照片,想和大家分享。在给幼儿看图片前,我提出要求:“看的时候要找出这是在哪里?有些什么?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第一次欣赏图片后简单提问,再引导孩子进行第二次观察,要求他们说出特征。重点和幼儿一起观察了浪花 “卷”的特征。在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请幼儿边看配上文字的图片,边听老师充满感情地朗诵诗歌,听完要求他们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那句,并说出最喜欢这句的理由。
每当孩子说出一句诗歌时,我就再次出示相应的画面,和他们一起重温诗歌,就这样,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诗歌。接下来,我用“我念前半句,孩子接后半句”的方法和孩子一起朗读了几遍,再邀请几个能力稍强的孩子到前面来示范。
最后一个环节,我问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出海?”教孩子折纸船,结束。
感悟:
1. 虽然成人感觉这首诗歌的意境很美,但是孩子并不能真正领会。如果能看到“出海”的动态录像,或在朗读诗歌时再配上音乐,这样可能更容易让孩子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在孩子基本学会朗读后,播放音乐,让孩子随音乐有表情地朗读,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2. 活动延伸中有让孩子仿编诗歌的要求,可以带孩子在戏水池玩纸船,然后进行仿编。
小百科:海域是人类最先通向大洋的桥梁。海域对人类的作用不仅是提供丰富的各类可用资源,它里面的藻类也为调节整个地球水平衡发挥出重要作用。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小班孩子年龄比较小,在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宠着他们,使他们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通过此次活动,要让幼儿知道其实他们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让他们亲手从活动中体验小手的能干,并且懂得要爱护小手及其保护小手的简单方法。
一、活动目标:1、愿意从事操作活动,体验小手的能干。
2、懂得爱护小手的简单方法。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小猫手偶一个,饼干桶一个。(桶里一个包,包里有糖果。)
2、操作材料:雪花插塑积木、穿珠、扣纽扣、橡皮泥、叠衣服。
3、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以小猫来做客的情境导入活动。
出示小猫:今天小猫来我们小二班做客了。
2、幼儿尝试做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知道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1)小猫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一组桌上放没叠好的衣服,一组放雪花插塑积木,一组放穿珠,一组放扣纽扣、一组放橡皮泥。)
(2)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3)你刚才做了什么事情?是用什么做的?(请幼儿说说,并用“我用小手***”的句式说完整的话。)
3、拓展话题。
幼儿讨论: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会搭积木,会捏泥,会穿珠……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呀?
4、小手的舞蹈《小手爬》。
我们的小手除了会做事情,它还会跳舞呢!我们听着音乐,让我们的小手一起来跳舞吧!
5、讨论:我们有双能干的手,应该如何保护?
6、品尝礼物,自己动手撕。
请幼儿自己动手撕糖纸,并且一边撕一边说“我用小手撕撕撕。”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幼儿在感知萝卜的基础上能表述萝卜的特征及用途,并能按萝卜的特征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体验萝卜生长的快乐。
3、幼儿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达,在活动中感受萝卜的有趣,从而产生爱萝卜的情感。
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信号音乐;小兔绒玩具一只;实物萝卜、空篮子、萝卜食品每桌一份;教师小结用的萝卜一份;课件“萝卜的生长过程”;萝卜食品每桌一套,萝卜小制作2—3件。
2、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有一定的经验。
3、对《粉刷匠》旋律有所熟悉。
4、空间准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操作台呈半圆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情境:小兔带来萝卜丰收的喜讯)
1、师利用小兔绒玩具宣布小兔带来的喜讯。
2、简单介绍观察萝卜的要求二、自由探索(情节:看小兔的萝卜)
1、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探索萝卜的特征。
2、围绕问题交流发现:你看到的萝卜长得是怎样的呢?
3、拓展幼儿对品种的认识。
4、利用准备好的各种萝卜小结萝卜的有趣。
三、操作分类(情节:帮小兔分萝卜)
1、要求:小兔收了那么多萝卜,想请小朋友帮忙分一分(小朋友按萝卜的特征来分一分、说一说)。
2、操作指导:允许幼儿尝试错误,自觉纠正,并用语言表达分的过程。
3、评价:小组代表介绍,集体评价,然后把萝卜送到小兔家。
四、游戏体验(情节:幼儿扮演萝卜生长)
1、商量讨论:萝卜是怎么长大的呢?
2、结合课件:“萝卜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萝卜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
3、利用《粉刷匠》旋律,欣赏编好的《萝卜歌》,再通过唱一唱、演一演体验萝卜生长的乐趣,用身体的形态、动作创造一个个可爱的萝卜形象。
五、品尝交流(情节:小兔请大家吃萝卜食品)
1、联系实际商量讲讲萝卜的用途(吃法及营养)。
2、幼儿品尝萝卜食品:边吃边讲萝卜的味道及加工法等。
六、活动延伸(情境:看萝卜制成的玩具)用萝卜制成的玩具使幼儿产生审美愉悦,激发幼儿动手尝试制作的愿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