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06-05 00:52:40 作者:

【必备】小班教案模板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小班教案模板10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设计初衷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不仅可以任你展现自信的笑容,对身体大有好处。在一天晨间谈话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对牙齿的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如何保护牙齿”、“怎样预防龋齿”、“当牙齿出现问题时该如何处理”等相关知识,了解得不多。如何让孩子科学理解这些内容,并消除即将来临的发育换牙期的恐惧心理呢?正巧我班其其家长是位牙科医生,于是我们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教育契机,带领孩子走进了明珠口腔牙科医院,一同去个究竟。

  二、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牙科医生的工作,消除补牙、换牙的紧张感。2.养成从小保护牙齿的好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客座教师:吴敏(牙科医生,以下简称“医”)

  四、活动对象:中班

  五、活动准备:

  1.联系明珠口腔医院,与医生沟通有关的口腔知识。

  2.联系好接送车辆。

  六、活动过程

  (一)认识牙科医生

  1.医: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明珠口腔门诊室,我是这里的医生。谁知道帮小朋友们看牙的医生叫什么?

  幼:牙科医生。

  2, 医:很聪明。怎样让看病的人一来就能认出我是这里的医生?

  幼:你穿着医生的白大褂,还戴着白帽子和白口罩。

  3. 医:我穿戴这些,除了便于病人辨认,白大褂、白帽子、口罩等还有什么作用呢?

  幼:这样很漂亮;这样很卫生……

  医:对,因为我是医生,白大褂是我的工作服,戴帽子,还有戴口罩和手套是为了卫生。因为我们在工作时,和病人是近距离接触,为了防止头发、衣服和手上的灰尘、细菌或不卫生的东西接]到病人,在工作时必须穿着白大褂,戴着帽子、口罩和手套,以保持清洁,这也是每个医生的职责。

  (二)了解护牙常识。

  1 医:碰到什么情况,小朋友要上牙科医院看病呢?

  幼:牙齿痛了;长蛀牙了;牙齿烂了……

  医:小朋友说对了一部分。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处理拔牙、补牙、镶牙、洗牙、美白、正畸、修复等各类口腔齿科问题。

  2. 幼:叔叔,我们在家都刷过牙了,为什么还要到这来洗牙?

  医:小朋友问得很好。首先洗牙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病与牙龈炎的有效方法。人的唾液中溶解了很多矿物质,日积月累,沉积在牙齿上就形成牙结石,也叫牙石。牙石会引起牙龈发炎、红肿、出血,还会引起口臭。刷牙等一般方法无法去除牙石。只有通过洗牙才能有效地去除牙石,保护牙齿。

  其次,洗牙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牙齿表面会附着牙菌斑和其他沉淀物,如茶渍、烟渍等,容易形成龋齿,也很不美观,通过洗牙可以有效去除这些脏东西。另外,洗牙的同时可以对口腔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page_break] 3. 幼:什么情况下要拔牙?医:乳牙开始松动,又不落下来,影响了恒牙的长出;有些龋齿比较严重,无法治愈等,都要拔牙。

  (三)参观诊所,了解治疗牙齿的简单过程。

  1. 参观。

  (1)医:你们感觉我们这里的环境怎么样啊?

  幼:里面非常明亮、干净,地上一点灰尘也没有;这里的东西摆放得很整齐……

  医:是啊,我们要打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就诊环境,计病」L感觉像在家里一样,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感

  (2) 幼:咦,为什么这里是一间间隔开,像小房间一样,还有椅子呢?

  医:这是我们门诊内设的诊疗区、候诊区、消毒室、放射室技工室。这些椅子是给病人看病时等候用的,而消毒室是消给拔牙工具消毒的地方。我们设立了这么多的区,是为了方便、卫生,提供病人看牙“一人一机,一套机械一人一用”的安全卫生条件和舒适的环境,给予病人亲情般的服务。

  2.介绍治疗牙齿的机器和工具

  (1)医:你们看,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幼:这是椅子,是给看牙齿的人坐

  (2)医:那上面都装着什么东西呢?

  幼:有灯 有椅子、有痰盂;还有水管、箱子……

  (3)幼:医生叔叔,这是什么机器啊?怎么上面装着这么多的东西啊?

  医:它是雅治疗椅,也是全电脑牙科综合治疗机,上面有供水管、冲水管、强吸唾器、弱吸唾器、三用喷枪、电动牙科椅、气压表、口腔冷灯光、工具盘……

  (4) 医:知道这口腔冷光灯有什么用吗?

  幼:这一定是照亮的,因为太黑了看不见;这是看牙齿时照明的,我妈妈上次检查牙齿时,也是这样的……

  医:是啊,口腔冷光灯可以照亮口腔,以便更好地检查牙齿和修补牙齿。接下来我请一个小朋友坐在牙科治疗椅上,给你检查一下牙齿是不是健康的。(医生检查,幼儿体验)

  (四)讲解孩子的换牙期。

  1 医:你们知道我们每个人一般有几颗牙?

  幼:有22颗牙齿;18颗牙齿;有15颗牙齿……

  医:我们小朋友一般是20颗牙齿左右。小宝宝生出来后,慢地长出了乳牙,到了六七就开始换牙了,新牙就是恒牙,要用一辈子的,我们要好好保护牙齿。

  (五)结合生活说说自己周围人的牙齿。

  医:你们家里人的牙齿是怎么样的呢?

  幼:我姥姥老了,牙齿都没了,要戴假牙呢;为什么我爷爷的牙是歪的……

  医:因为爷爷得了牙周炎,周围的牙都松了就会歪。

  幼:我爷爷的牙齿抽烟抽黑了,他中午晚上都抽,牙齿里顸外面全黑了;爸爸的牙像黑疙瘩,有的牙是淡紫色的……

  医:那是因为抽烟时间太长了

  (六)怎样保护牙齿。

  医:怎样才能有一副健康、漂亮的牙齿呢?

  幼:要经常刷牙;要经常检查……医:今天,叔叔就教你们保护牙齿的好方法:

  1. 正确刷牙:这是去除牙菌斑的有效方法。拿出牙刷和牙齿模型,讲解并示范

  (l)将牙刷倾斜45度压于牙面与牙龈之间,刷毛尽量进入龈沟和牙缝间,然后顺着牙缝竖刷并轻轻旋转刷头,用力不要过大,按顺序每个牙齿都要刷到,每次刷3分钟。

  (2)用正确的刷牙动作配合适当的角度清洁上下牙齿的侧,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每个部位可重复刷6 次。

  (3)刷牙内侧时,仍顺着牙缝竖刷并轻轻旋转的原则进行,不要只重视刷牙齿的外侧,不重视牙齿内侧的清洁。

  (4) 互动:幼儿一起来学习刷牙的方法

  2.合理饮食:甜食是小朋友偏爱的食品,其中含有大量的糖和淀粉,例如糖果、巧克力、饼干和糕点等。黏性大的甜食很容易粘附在牙面上,为牙菌斑中的致龋菌提供了充足的养分,经代谢后产生的有机酸致龋性很强。因此,要少吃甜食,尤其不要在睡前吃,睡前饮食后要刷牙。此外,日常饮食不要偏食。

  3.定期检查:应该每半年定期复查一次。

  (七)小结

  医:今天小朋友懂得了这么多关于牙齿的秘密和保护牙齿的方法,相信每俲嘲友从现在开始都会做一个保护牙齿的小能手。叔叔祝你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与牙科医生告别)

  七、活动成效

  孩子们参观了口腔诊所,了解了乳牙。恒牙的生长过程和引起牙病的简单原因。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他们知道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了解了刷牙的正确方法,消除了补牙、拔牙的紧张情绪。家长反映说:“宝宝回家教育我们怎样保护牙齿,还主动提出坚持刷牙,你们幼儿园的教育太棒了。”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全景图来回顾故事内容,同时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节奏感。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图大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兴趣。

  1、这是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面和周围住着许多的小动物,它们会经常串门做客。想知道它们是怎样串门做客的吗?

  2、教师出示大图书,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指做出虫虫爬的动作,幼儿自由做。

  虫虫、虫虫爬,爬到蝴蝶家。

  教师:还可以爬到哪?

  出示第二幅图,引出第二句内容:蝴蝶蝴蝶飞,飞到青蛙家。

  教师:还愿意飞到哪呢?(幼儿做动作)

  三、听音乐:呱、呱、呱,提问:是什么在叫?

  引出下面的内容:

  青蛙青蛙跳,调到鱼儿家。鱼儿鱼儿游,游到谁的家?

  四、幼儿进行猜测,进行续编。

  教师出示图片,问:孩子们看,这是什么?那我们的小朋友怎么办?幼儿各说出自己的办法。

  小朋友跑啊跑,跑到自己家。

  师:这就是我们好看的书,那我们再来看一次。

  五、教师再次放图片,请幼儿看图书内容。师:那我们配上节奏来一次。

  幼:我喜欢快的,我喜欢慢的。

  师:那我们就用拍手打节奏的方法来读儿歌。

  六、分组看书,四人一组,幼儿边看图书边读。

  教师出示小动物卡片,帮小动物找家。

  七、请幼儿边朗诵边用动作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班幼儿在直接行动思维基础上,逐渐演变为主要凭借事物的具在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后,和孩子逐页的观察和阅读时除了观察小动物的表情和动作,还有部分细节的观察,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是孩子专注投入到阅读活动中,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活动中猜测的部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了享受美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与孩子之间还形成了温馨、和谐、信任的关系,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孩子阅读的原动力,是让孩子自主阅读的前提,是孩子们快乐阅读的开始。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用搓、团、粘接的方法做成蘑菇。

  2、培养幼儿对泥工的兴趣。

  3、发展幼儿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准备:

  玩具小兔一只、泥制蘑菇一只、橡皮泥、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玩具小兔)小朋友,你们看是谁来了?(小白兔)你们知道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吗?

  2、(出示泥制蘑菇)我们知道小白兔最喜欢吃蘑菇,你们看,老师就为小白兔采了一只蘑菇,小朋友也来帮忙采蘑菇吧。

  二、讲解示范。

  1、小朋友看蘑菇的形状像什么?幼儿观察并自由议论(引导幼儿观察)。

  2、蘑菇的形状像把小伞,有圆圆的伞顶,又粗又短的伞柄,蘑菇的顶稍尖一些,有的平一些,但中间都是凸出来的。

  3、(教师示范并讲解)先把泥揉软,再把它搓成长条,分成两块,一稍在的做蘑菇的顶,一块稍小的做蘑菇的茎。把稍在的一块放在手掌内,两手合拢,来回转动泥团,使其逐渐形成圆形,然后放在泥工板上用手掌轻轻压扁,注意将四周的边沿捏得薄一些,使中间凸出来象馒头状。取另一团稍小泥用手来回搓动,搓成短而粗的小圆棍形状后,再与蘑菇顶的下面中心处粘接起来,粘接的地方要用手指用力接牢,将上下两头都抹光滑,这样蘑菇就做好了。

  三、幼儿操作。

  1、分发材料,幼儿做蘑菇,教师巡回指导:

  2、小朋友现在来做蘑菇。蘑菇要做得光滑,做得大些,提醒幼儿蘑菇的顶要做得象伞顶一样,中间要高,四周要低,在粘接处上下要接牢抹光。

  3、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的整洁。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表扬动手能力强、讲卫生的幼儿。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待客礼节,会使用礼貌用语。

  2、培养小主人的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到小朋友家做客的经验。

  2、与小龙鱼幼儿园陈芸老师相互熟悉、交流,看客人朋友的照片,激发幼儿邀请小龙鱼幼儿园小一班小朋友来做客的愿望。

  活动过程

  活动一:电话邀请。

  1、设疑:如何邀请?邀请时说些什么?客人朋友什么时候来?怎么来?怎样打电话?

  2、幼儿电话邀请。教师提供小龙鱼幼儿园的电话号码。幼儿通电话。

  通话过程中引导幼儿大胆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幼儿和小龙鱼幼儿园小朋友讨论“怎样才能很快的找到我们的幼儿园?”

  活动二:设计路标图。

  1、路标图上画些什么?让客人朋友很快地找到我们的幼儿园、找到我们的教室?(园标、箭头、小朋友在走路等)

  2、引导幼儿找我们幼儿园的标记。

  3、教师指导幼儿画园标、路标图。

  4、路标图贴在什么地方让客人朋友看得见?

  5、幼儿贴路标图。

  活动三:逛超市。

  1、激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客人来,我们怎么招待客人?我们用什么来招待客人?

  2、逛超市。

  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超市里有什么?物品放在哪里?怎么放的?这样放能给客人带来什么方便?

  引导幼儿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东西选好后做什么?收银员阿姨是怎么做的?

  活动四:招待客人。

  1、师生共同布置教室。

  2、招待客人时说些什么?怎么招待客人?除了给客人喝水,吃好吃的东西,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让客人高兴?

  3、你的客人朋友叫什么名字?长的什么样?(幼儿看客人朋友的照片)你想了解客人朋友哪些有趣的事情?

  4、找朋友。

  5、幼儿相互交流。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热情招待客人朋友的情感,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表现。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把表达与表现有机的进行整合,为孩子们创设了条件,使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把孩子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交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大家各抒己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表现自己的认识,让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环境发生互动,互相学习,互相感染,真正发挥了幼儿学习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初步感受音乐《玩具兵进行曲》ABA的结构,体验乐曲诙谐、轻松的情绪。

  2、 会根据A段音乐表现有趣的玩具形象,能听准B段音乐找自己的好朋友相互配合跳舞。

  3、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玩具、各种各样的玩具头饰、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1、 随乐曲的旋律和好朋友跳舞进场。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吗?冬冬的房间可大了,你们想不想去参观呀?(想)那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去参观吧!”

  2、 欣赏乐曲。

  师:“哗!我知道你们来到了冬冬的房间一定很高兴。看!你们刚刚都已经跳起舞来了。我也和你们一样高兴,喜欢刚刚那段音乐吗?我们再来欣赏吧!

  3、 欣赏《冬冬与玩具》故事。

  师:“小朋友喜欢冬冬的房间吗?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冬冬的房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4、 再一次欣赏乐曲,初步了解乐曲ABA的结构。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我再来欣赏一次吧!”

  欣赏故事后提问:A、神奇的音乐在什么的指挥下响了起来?

  B、小玩具们听到神奇的音乐怎样了?

  C|、来到了冬冬的大房间小玩具们干什么了?

  D、最后冬冻就快醒了在小喇叭的提示下小玩具怎样了?

  5、 做小玩具进行分段欣赏。

  师:“小朋友你们想变成小玩具那样去冬冬的大房间里玩吗?我来变!”

  A、 欣赏A段。知道要按音乐的节奏进行行走。

  师:“当神奇的音乐没有起的时候小玩具们会动吗?”

  B、 欣赏B段。通过找好朋友跳舞来欣赏B段轻松诙谐的情绪,体验相互逗乐时的.愉快情绪。

  师:“小玩具们我们来到冬冬的房间觉得大吗?漂亮吗?你们想干什么呀?好,我们就一起来跳舞吧!

  C、 先找朋友再来跳舞。

  D、 请个别做的较好的小玩具进行表演。

  E、 全体小玩具再来跳找朋友舞。

  F、 再欣赏A段。

  师:“冬冬快要醒了,小喇叭提醒我要怎样了?,神奇的音乐结束后小玩具们在玩具柜还动吗?”

  6、 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角色进行游戏。

  提醒幼儿要听清楚音乐,和注意表情。

  7、游戏结束,出室。

  师:小玩具真棒,能听着音乐做游戏。冬冬又睡觉了我们再去玩吧!“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太阳的火辣。

  2、初步了解儿种夏天防晒,保护皮肤的方法。

  3、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1、太阳刷子道具一个。

  2、儿歌挂图《夏天的太阳很顽皮》

  3、《夏天防晒方法》教学挂图。

  活动流程:

  1、到室外观察夏日景色,且稍活动,让幼儿感觉夏天天气的特点,;引导幼儿自由讨论:小朋友,刚才在室外活动感觉怎么样?摸摸自己的头上、身上有什么东西出来了?

  2、根据幼儿讨论回答,启发幼儿学习讲述夏季的天气特点。

  3、指导幼儿观察图片,提出要求。

  师:夏天天气炎热,树上的知了会怎么样呢?小朋友们最喜欢吃什么?做什么?夏天天气真热啊,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呢?让幼儿自由回答,老师简单小结。

  4、请幼儿欣赏诗歌,《夏天的太阳很顽皮》,感知太阳的火辣。

  教师一边演示教具,一边朗诵儿歌《夏天的太阳很顽皮》

  提问:

  (1)。诗歌中夏天的太阳都把谁刷的火辣辣的?(游泳的人、爬山的人、骑车的人、卖瓜的人、踢球的人)

  (2)。太阳把人们刷的火辣辣的,人们会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加以想象性描述。)

  5、带领幼儿到户外,在太阳下玩一会儿,体验炎热的感觉,引导幼儿讨论讲述晒太阳的感觉。

  (1)。请幼儿摸一摸自己裸露在外的皮肤,如:手臂、腿等,再摸一摸在室内小朋友的皮肤,感觉一下在室内外的体表温度。

  (2)在室外体验太阳的炎热。

  带幼儿在室外跑跳一下,问:你的身体有感觉吗

  (3)。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教师引导幼儿将儿歌中的角色变成幼儿的名字或幼儿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如:刷刷,刷的火辣辣:或刷刷小朋友的头顶,刷的头顶火辣辣等

  6、引导幼儿讨论;在太阳底下怎样保护自己的皮肤

  7、教师出示挂图《夏天防晒的好方法》,引导幼儿说一说:夏天在外面玩时,有什么好方法保护自己,不被太阳晒晕或把皮肤晒坏?

  8、擦防晒油,打太阳伞、戴墨镜、戴帽子、在阴凉处玩耍、在太阳下不要太久等。

  教学反思:

  因为夏天的炎热孩子们在太阳下都能感受到,所以能够较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故事时,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说非常的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怎样进行防晒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度过夏天有很大的帮助。

小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水粉画以其的色彩鲜艳、创作灵活等多种原因,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我选择这个活动,是想通过水粉画这一优势,吸引孩子们对涂色的兴趣。为了让幼儿练习大面积涂色,首先就要让幼儿对活动感兴趣。本活动利用油画棒“排水”的特点,课前用不易察觉的白色油画棒在白色绘画纸上画出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造型;课上用游戏“变魔术”的形式将调制好的颜料涂在纸上,使本来似乎没有任何东西的白纸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象,这本身就能极大地引起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单一的美术活动不感兴趣,所以,小班美术在目标的制定上应该强调培养幼儿的对美工活动的兴趣,激发其参与活动的热情。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通过生动、有趣的色彩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感受不同色彩的刺激,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

  活动准备:

  我选取了孩子们喜欢并熟悉的颜色,调制好盛在16各水粉瓶中;红、黄、蓝、绿四个筐;提供给每个孩子一支水粉笔(课前放于幼儿的椅子底下);幼儿每人一张课前用白色油画棒画好的白色绘画纸。

  活动流程及评价:

  第一环节:导入玩“手指游戏”。我们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能变这么多的东西。(手指游戏轻松的引入课题。)评价:手指游戏是小班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边做边玩边念的游戏形式,会让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围绕着老师。同时,孩子们就轻松愉快地进入了角色。

  第二环节:激趣老师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一次出示需要的三样道具,并逐一认识,穿插游戏。(用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的兴趣。)评价:孩子们的手指可以变出很多的东西,今天,老师又要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吸引了,并且都睁着渴望的眼睛,想知道这个魔术游戏是什么。老师神秘地出示了三样道具,孩子们也被一步一步的引入主题,而且不敢放松,生怕漏了什么。纸、颜料是孩子们较为熟悉的绘画材料,老师通过提问的方法起到了巩固和回忆的作用。水粉笔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水粉笔孩子们平时较为少用,对它不够熟悉,那么一个和水粉笔的游戏就一下子拉近了笔与孩子们的关系。老师带领孩子拿着水粉笔与身体各个部位做了一次游戏,并且用了“脸刷刷刷、手刷刷刷……”等形象的语句,让孩子们掌握一定来回刷的技能,为下一步垫定了基础。

  第三环节:示范有了这三样东西我们就可以变魔术了。教师示范:先让刷子在颜料里洗个澡,然后靠一靠,再在纸上来回刷;看刷出了什么、变出了什么?(刷出了××)用不同的颜料刷第二张图。

小班教案 篇8

  一、 活动背景:

  香蕉是小朋友经常接触的一种水果,平时在家里家长会给小朋友吃香蕉。在幼儿园里,下午吃点心时,每个星期都会有一到两次吃香蕉的机会。我发现小朋友在吃香蕉时会说:“老师我不会剥香蕉皮,你帮我剥一下。”遇到问题小朋友不说:“老师请你教教我怎么剥香蕉皮。”不知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依赖于老师帮他们。甚至还有的小朋友把香蕉放在桌上不吃。问他为什么不吃呢,他理直气壮的回答说:“我不会剥!”由此可见,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里时,家长都把他们当做掌上明珠,不舍得他们做一点点小事。家长大多是把香蕉皮剥好了,直接给他们吃。很少有家长教孩子怎么剥香蕉皮。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很少有家长让孩子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一味盲目的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就使幼儿养成遇到问题依赖家长的心态。几乎没有幼儿,在吃香蕉时想到去观察香蕉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这样就产生了“香蕉弯弯”的方案设计。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的运用各种感官,主动的观察香蕉。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意识、动手意识识,学习有序的观察、自主交流、自由想像的能力。

  二、 活动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过观察香蕉,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

  2、能向同伴大胆的介绍自己的发现。

  3、养成爱吃水果的习惯。

  重难点:通过观察认识香蕉的主要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

  (二)活动准备:

  1、每个桌上一盆香蕉,盆上面蒙了一块布。小朋友人手一只盆子。

  2、“香蕉弯弯”的课件。

  3、经验准备:小朋友都吃过香蕉。

  (三)活动过程:

  ①猜谜语导入,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师:两头弯弯像小船,好吃又好看,猜猜它是谁?

  幼:香蕉

  2、师:猜对了吗?我们把盘子上面遮着的布掀开就知道了。

  幼:自己动手把布掀开。很兴奋的说我猜对了。

  3、小朋友真聪明猜对了。今天我们要和香蕉宝宝交朋友。

  (评析: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我设计了猜谜导入的形式,从幼儿自己猜谜底,到发现自己的猜测结果是正确。幼儿在这过程中非常的兴奋。从而激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②观察香蕉的外部特征。

  1、师: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香蕉,用小眼睛看看、用小手摸摸、再用鼻子闻闻,说说你的香蕉是什么样的?

  2、幼:自己说说香蕉的样子并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自己的发现。

  3、师:巡回指导。

  4、师:谁来说说香蕉是什么样的?

  幼a:指着香蕉对老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 香蕉是黄颜色的。

  幼b:香蕉的形状是弯弯的。

  幼c:香蕉摸上去滑滑的。

  5、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香蕉是黄颜色的、长得弯弯的、表皮很光滑。小朋友你觉得香蕉长得像什么?

  幼a:香蕉长得像小船。

  幼b:香蕉长得像蚯蚓。

  幼c:香蕉长得有点像桥洞。

  幼d:香蕉长得像月亮。

  幼f:香蕉长得像毛毛虫。

  6、通过我们小朋友的观察、动脑筋想像,我们发现香蕉长得像小船、像蚯蚓、像桥洞、像月亮、像毛毛虫。你们的想象力力可真丰富。

  (评析:根据小班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一环节每组我都准备了香蕉,提供给幼儿观察。提出观察要求: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香蕉,用小眼睛看看、用小手摸摸、再用鼻子闻闻,运用多种感官观察香蕉的颜色、形状。在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香蕉是什么样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交流者。在交流时引导幼儿有序的观察香蕉的颜色、形状。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知道香蕉的颜色是黄的,形状是弯弯的。长得像小船、像蚯蚓、像桥洞、像月亮、像毛毛虫。给每个孩子安排自由探索的时间。自主交流的舞台。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

  ③了解香蕉的内部结构、品尝香蕉。

  1、师:香蕉里面有什么?

  幼a:香蕉里面是香蕉。

  幼b:香蕉里面是肉。

  2、师:我们剥开来看看。先请一个会剥的小朋友剥给大家看看。

  幼:剥香蕉。

  师:从柄上开始剥,一片一片的剥。

  3、师:看看香蕉的果肉是什么颜色的?中间是什么样的?

  幼a:香蕉的中间是黄色的。

  幼b:中间有点香。

  4、师:想不想偿一偿?

  幼:想!

  5、师:请你偿一偿。

  幼儿:品尝香蕉的味道。

  6、师:谁来说说香蕉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幼a:香蕉的味道是甜甜的。

  幼b:香蕉的味道是香香的有点滑。

  幼c:真好吃。

  7、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吃香蕉有什么好处吗?

  幼:我几天不大便妈妈就会叫我吃香蕉。

  师小结:香蕉的味道是甜甜的,很香、吃在嘴里滑滑的。香蕉是一种有营养的水果,能帮助消化。小朋友可以每天吃一个香蕉。

  (评析:当幼儿把香蕉皮剥开后,幼儿恨不得马上吃一口。香蕉那米人的香味使幼儿有了想品尝的欲望,教师此时让幼儿品尝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要。将幼儿吃香蕉的兴致调动了起来。幼儿也很乐意交流香蕉果肉的味道。)

  ④了解香蕉的一些用途。

  1、师:聪明的叔叔阿姨还根据香蕉的形状制造了一些东西咱们来欣赏一下。播放一些仿照香蕉做东西和用香蕉做的食品。

  a:香蕉船。

  b:香蕉发夹。

  c:香蕉炒饭。

  d:香蕉露。

  e:香蕉排骨煲。

  f:香蕉片。

  2、香蕉的用处真大,我们以后可以把它做成什么?

  幼a:我长大了要造香蕉房子。

  幼b:我要用香蕉做蛋糕。

  幼c:我要用香蕉做香蕉船。

  (评析:在活动中提高电教的手段——看图片提高了幼儿的知识面,拓阔了幼儿的视野。提高让幼儿说说自己长大后想把香蕉做成什么,为幼儿长大后的创造发明打下基础。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三、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中幼儿以极大的热情在投入到活动之中。开始部分是猜谜语,激起幼儿的对香蕉的兴趣。第二部分,观察香蕉的外部特征。因为每个小朋友都接触过香蕉但他们很少注意到香蕉的颜色、形状。幼儿引导幼儿有序的观察。从中使幼儿养成吃东西时爱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第三部分了解香蕉的内部结构、品尝香蕉。小朋友虽然都吃过香蕉,但他们没有自己动手拨香蕉的习惯。也没有仔细的去品位香蕉的味道是上什么样的,只知道是很好吃。为此我引导幼儿说说香蕉果肉的味道,提高幼儿感知事物的能力打下基础。最后引导幼儿欣赏一些关于香蕉的图片,并说说自己想把香蕉做成什么?使幼儿的思维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体现了幼儿为主体的理念。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正确运用方位词:上下、里外说完整话。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应答。

  3、体验游戏所带来的愉快情感。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人手一份小动物的图片、兔子小盒子。

  经验准备:

  已学过游戏开火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巩固幼儿已知方位词上下。

  师:我们开着火车去旅行吧!

  二、出示幻灯,掌握方位词,学说完整句"XX在……上面"。

  1、出示幻灯一、二页。以小兔形象引入,激发幼儿兴趣.并点数.

  师:这是谁的家啊?好漂亮!原来是小兔的家,快跟小兔问声好吧!

  提问:看看有几只小动物来到小兔子家?

  2、出示幻灯第三页,第四页引导幼儿运用方位词学说完整话。

  师:小动物们真淘气,他们在去哪了?

  三、找一找师:小动物都来到小一班啦!我们快来找找吧!

  要求:要记住在哪里找到的什么小动物。

  四、游戏:捉迷藏。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捉迷藏吗?

  孩子藏,老师找。引导幼儿学说完整话。我藏在XX在……后面……

  五、到室外玩"捉迷藏"的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学青蛙跳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2、练习轻松、自然地跳,发展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及勇敢、关心他人品质。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小蝌蚪、小青蛙的基本常识。

  2、实物准备:磁带、录音机、实物青蛙、青蛙哥哥胸饰一个,飞虫一串、小青蛙胸饰装饰成池塘的轮胎若干(不同高度)、小蝌蚪、荷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幼儿与老师一起头戴胸饰,随着音乐进入场地,观察小青蛙,做模仿动作。

  二、基本活动:

  幼儿练习轻松、自然地跳。

  (1)幼儿尝试从“池塘”边往下跳。

  (2)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幼儿仔细观察。

  (3)引导幼儿尝试不同高度的“池塘边”上往下跳。

  (4)“消灭害虫”,提高幼儿练习的兴趣。

  (5)游戏:跳荷叶

  (6)游戏:帮助小蝌蚪玩法:小青蛙们跳入“水快要干了的”小池塘,救出小蝌蚪,并把它们送到青蛙妈妈的身边。

  三、放松活动:青蛙哥哥带领小青蛙到水时玩,做放松动作。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加。体育课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是完成幼儿体育任务,培养、促使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