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模板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 篇1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以下是“小小班语言教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小动物并且能说出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2、能与小伙伴体验放风筝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图片:小黄狗、(肉骨头)、小猫、(小鱼)、小猴(桃子)、小蜜蜂、小黄狗放肉骨头风筝、小猫放小鱼风筝、小猴放桃子风筝
2、塑料袋、毛线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动物图片,引题
1、提问:
①宝宝们看,(出示图片)谁来了?(小猫)
②小猫怎么叫的?(喵~喵~喵~)
③小猫最爱吃什么?(出示小鱼图片)
④学说:小猫最爱吃小鱼
2、听,(教师模仿小狗叫)汪汪汪
提问:
①谁在叫?(小狗)
②小狗最爱吃什么?(出示肉骨头图片)
③学说:小狗最爱吃肉骨头
3、出示(小猴图片)
提问:
①看,这是谁?(小猴子)
②小猴最爱吃什么?(出示挑子图片)
③学说:小猴最爱吃挑子
(二)根据教师的讲述引导幼儿的想象
1、今天呀,小猫、小狗、小猴一起来到我们幼儿园玩,它们还带上了自己喜欢的风筝,你们猜:
2、提问①小猫带来了什么风筝(幼儿随意说)
好,那我们来看看小猫到底带的是什么风筝。”(出示图片)原来是小鱼风筝呀。”
②学说:小猫放的是小鱼风筝
3、提问①小狗带来了什么风筝(幼儿随意说)
好,那我们来看看小狗到底带的是什么风筝。”(出示图片)原来是肉骨头风筝呀。”
②学说:小狗放的是肉骨头风筝
4、提问①小猴带来了什么风筝(幼儿随意说)
好,那我们来看看小猴到底带的是什么风筝。”(出示图片)原来是桃子风筝呀。”
②学说:小猴放的是桃子风筝
5、小蜜蜂看到小动物们玩得那么开心,它也来了。
6、提问①小蜜蜂怎么来的?(飞来的)
那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它的本领吧(师幼一起模仿)
(三)讨论
1、小动物们都放着自己喜欢的风筝,那你们想不想去放风筝呢?
2、你们想放什么风筝?
那好吧!今天老师也给小宝宝们准备了风筝,那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出发喽!
(四)放风筝
幼儿每人手中各一份教师制作的塑料袋风筝,让他们体验放风筝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小鸭爱洗澡
设计思路:天气逐渐转热,孩子们的运动量也增大了很多。有时我会听到孩子们自己会说:“我已经满头大汗了。”接着会有孩子说:“我晚上洗澡的。”大家都纷纷说:“我也洗的……”于是在孩子们自由讨论中,我设计了这次主题性的音乐活动《小鸭爱洗澡》。能让孩子们通过音乐形式表现表达洗澡的乐趣,并养成爱洗澡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嗓音、愉快的情绪进行歌唱。
2.教育幼儿尊敬长辈。
重难点:初步学唱,理解歌词。
活动准备:图片、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猪小弟》
1.猪小弟去找小动物做游戏。
请小朋友唱歌
2.猪小弟去找小动物做游戏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唱歌的时候要唱得怎么样?(跳跳的)
3.为什么小羊和小兔都不跟他玩呀?(它很脏,小动物不跟它玩)
4.那猪小弟心里怎么样?(很难过、很伤心)唱的时候要怎么样?(慢慢地)
5.后来猪小弟怎么样了?(它回家洗澡)洗干净了,小动物又跟它玩了,它心里又变得开心了。
6.我们唱得时候要把猪小弟不一样的心情唱出来。再请小朋友唱一遍。
二、新授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想不想听?(想)
2.欣赏音乐。请小朋友听听从音乐中感觉到什么?
3.请小朋友说说从音乐中感觉到什么?(很开心、快乐)
4.再欣赏音乐。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5.其实音乐里讲了一个故事,请你们听听音乐中讲了什么故事。
6.边放音乐边出示图片。
7.请小朋友说说音乐里讲了谁的故事?(小鸭子的故事)小鸭子在干什么?(在洗澡)
8.是呀,夏天到了,小鸭子到小河里洗澡,真舒服呀!你们想不想也去洗个澡呀?(想)小鸭子们,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去快活地洗个澡吧!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做动作。
9. 小鸭子你们刚才是怎么洗澡的?(洗头、搓手、搓脚、搓背)是呀,我们要头、手、脚、背都要洗才洗得干净,我们再听着音乐把身体洗干净!
10.老师为这首音乐配上了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呀?(想)老师念儿歌。(两遍)
11.请小朋友说说儿歌里小鸭子是怎么洗澡的?(摇摇脑袋、摆摆尾巴)
12.你们想不想跟小鸭子一起去洗澡呀?(想)请小朋友边念儿歌边做洗澡动作。
13.老师发现有好多小朋友把儿歌唱进歌曲里了,本领真大!其实这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小鸭爱洗澡》。小鸭是个爱干净的乖孩子,我们也是爱干净的乖宝宝,对吗?(对)
14.请小朋友一起来学唱歌曲。
15.哟!我们小朋友都洗干净了,开心吗?(开心)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三、游戏《小鱼和大鲨鱼》
1.请一个洗得最干净的乖宝宝来做大鲨鱼。请其他小朋友做小鱼。
2.请小朋友听音乐做游戏,要求小鱼要跟着音乐做动作。当音乐变成鲨鱼的音乐,小鱼马上变成石头或水草不动,鲨鱼跟着音乐做动作。
3.当音乐又变回小鱼的音乐,鲨鱼游走了,小鱼又变回来跟着音乐做动作。
小班教案 篇3
故事:
小猴有一节竹竿,当枪耍,当马骑,很快就玩够了,竹竿还能怎么玩呢?”
小熊有一卷纸,叠手帕,叠青蛙,很快就玩够了,彩纸还能怎么玩呢?
大熊有一大团线绳,接花扣,翻花绳,很快就玩够了。还能怎么玩呢?
大家都问“怎么玩”,被猩猩伯伯听到了。猩猩伯伯说“咱们一块儿做风筝好不好?”大家都说好。大家动手作风筝,小候劈竹篾,小狗剪纸,小熊拴线绳。风筝飞上天,大家多快活,人人都说真好玩!
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和体验故事情节中友好合作的快乐;敢于大胆表达自己意愿。
2、理解故事内容,学习一些新词和短句。
3、养成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五张,幼儿合作游戏三组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出示竹竿、纸、线绳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东西,看看是什么?(一一出示)他们可以干什么呢?谁来说说?
幼:……(个别幼儿简单说说。)
师:小朋友真聪明,小动物们也想出了很多玩法,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怎样玩的?
2、讲述故事前半段
(1)出示图片讲述故事(从头讲述到“大家都问“怎么玩””,依次出示图片1、2、3)
(2)理解故事学习新词
图一提问:a、小猴是怎么玩竹竿的?
b、它很快就怎样了?
图二提问:a、小熊是怎么玩卷纸的?
b、它很快就怎样了?
图三提问:a、大熊大家多快活是怎么玩线绳的?
b、它很快就怎样了?
3、幼儿讨论大胆发挥想象
(1)师:到底还能怎么玩呢?请你们帮他们想想办法?想好了和旁边的好朋友说说。
(2)幼儿讨论,教师注意倾听观察指导。
(3)个别幼儿代表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XX你来告诉大家,他们还可以怎样玩?
4、讲述故事的后半段
(1)师:我刚才还听见xx说竹竿可以……,卷纸可以……线绳可以……你们的办法可真多,猩猩伯伯听到了这件事也想了好办法,我们来看看。
(2)讲故事后半段(出示图片4、5)
5、理解故事后半段。
提问:a、猩猩伯伯想了什么办法?
b、小动物们怎样做的?[学习新词短句:“劈竹篾”“剪纸”“拴线绳”。]
c、风筝飞上天,大家心里怎样?[学习短句:“大家多快活!”]
6、完整欣赏故事
7、给故事取名
师:这个故事真好听,我们来给它取个名字吧!谁来取个好听的名字?
(幼儿分别说,教师选个合适的名字。)
8、体验友好合作的快乐
(1)提问:你们喜欢猩猩伯伯的办法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小动物们一个人玩真没劲,猩猩伯伯带领大家一起合作做风筝玩,大家多快乐呀!我们也要向他们一样,大家一起团结合作玩游戏好吗?
9、延伸活动:幼儿分组玩合作游戏。
(1)玩绳子
(2)玩拼图
(3)……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一)认识大大小小的蛋,知道蛋有蛋清、蛋黄、蛋壳。
(二)能按照蛋的大小进行排列。
(三)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四)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图片:鸡、鸭、鹅、鹌鹑。
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透明玻璃碗4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只鸭蛋,请幼儿观察,说说是什么动物的蛋。
(二)出示大大小小的各种蛋,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发现蛋宝宝的特点。
1.鼓励幼儿比比、看看、掂掂,从蛋的大小、颜色来比较不同。
2.请幼儿将蛋宝宝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排队。
3.猜猜它们是谁的蛋,请幼儿将蛋宝宝与禽类图片一一对应。
(三)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有的蛋大、有的蛋小;有的蛋轻、有的蛋重;有的蛋颜色偏红、有的蛋是浅蓝色的;还有的蛋带有斑点……不同的动物生的蛋也不一样。
(四)看看蛋的内部结构。
1.教师提出问题:鸡蛋的里面会是什么样子?引发幼儿想要打开蛋看看里面是什么。
2.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倒进玻璃碗中,请幼儿仔细观察蛋壳、蛋清、蛋黄。
3.知道所有的蛋都有外壳,蛋壳比较脆、薄,容易碎。蛋壳里面有蛋清和蛋黄。
(五)有营养的蛋。让幼儿知道蛋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延伸
(一)欣赏各种各样的蛋宝宝和蛋壳工艺品。
(二)教师(或请食堂工作人员)将蛋煎熟,请幼儿品尝。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装水和肥皂若干。
各种小杯等容器每人一份,粗细不一的吸管若干。
在幼儿洗手环节中,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搓洗肥皂时发生的现象。
活动目标
愿意自己尝试用肥皂水吹泡泡,感知泡泡的大小跟吹的力量有关。
在吹泡泡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添乐趣。
活动过程
一、出示肥皂和水的杯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请你猜猜看是什么?(让幼儿自由猜后教师出示装有肥皂和水的杯子)
二、幼儿通过多种方式感知两者的不同之处。
1、师:你知道这两杯是什么水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提供小棒、勺等材料,引导幼儿用(看、闻)等感官,并通过搅拌的方式进行探索。
2、请幼儿说说这两杯是什么水?并介绍自己区分方法。得出可吹泡泡、可搅拌出泡泡是肥皂水的结论。
三、介绍吹泡泡材料,幼儿尝试吹泡泡。
师:肥皂水可以用来吹泡泡,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吹泡泡了,今天就请你们来吹泡泡,好吗?
1、介绍材料:要吹出泡泡,需要什么?(肥皂水,吸管)
2、幼儿尝试吹泡泡。
(1)、请幼儿先试一下用吸管能不能吹出泡泡。
(2)、请能吹出泡泡的幼儿示范一下是如何吹泡泡的。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吹泡泡的正确方法:用吸管蘸一点肥皂水,吹的时候要轻轻的吹。
(4)、幼儿再次尝试吹泡泡。
四、感知泡泡的大小跟吹的力量有关。
1、请幼儿先轻轻的吹泡泡后在用力吹泡泡。(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轻轻的吹时可以吹出大泡泡,用力的吹只能吹出小泡泡。
2、请幼儿用吸管在肥皂水里用力吹气,观察泡泡是怎样变化的?(让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
五、到户外吹泡泡。
带领幼儿到户外阳光下吹泡泡,让孩子观察泡泡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延伸
在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制作泡泡水,和爸爸妈妈一同试一试,并作记录。
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感受儿歌并能进行简单的仿编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自制吹泡泡课件。
2、事先玩过吹泡泡,对泡泡有一定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一)唤醒经验
师:小朋友,你们吹过泡泡吗?我们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用各种词语来描述看到的泡泡)
(二)熟悉诗歌的基本内容
1、师:吹泡泡真好玩,有个小朋友也很喜欢吹泡泡,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吹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操作多媒体课件,出现正在吹泡泡的小朋友)
2、师:小朋友吹泡泡,吹出了怎样的泡泡?
3、师:小朋友吹泡泡,又吹出了怎样的泡泡?
4、师:快看,小朋友吹出的泡泡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的,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叫“五颜六色”
5、师:泡泡飞呀飞,飞到哪里去了呢?
6、师:你们猜,泡泡飞到大树上会发生什么事情?
(幼儿自由讨论,发表意见)
7、(师操作多媒体课件)点泡泡,泡泡爆开
(三)幼儿念儿歌
1、师:小朋友吹泡泡真有意思!你们还想看它再吹一次吗?老师完整的播放课件并示范朗诵
2、师:现在,我们一起看着课件把这件有趣的事情来说一说。
3、脱离课件朗诵
4、分组朗诵
5、师: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把这件有趣的事来说给后面的老师的听。
6、师:让我们加上动作把这件有趣的事再来说一说。
7、游戏:吹泡泡
师:这个有趣的儿歌还能变成一个好玩的吹泡泡游戏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玩吹泡泡的游戏吧!(鼓励幼儿一边玩一边说儿歌,啪的时候,回到自己的位置)
(四)、创编儿歌
1、师:小朋友吹的泡泡飞呀飞,还会飞到哪里呢?
(引导幼儿想想在教室里会飞到哪里?幼儿说出地方,老师操作多媒体,出现有泡泡飞到上面的画面) 2、朗诵创编儿歌。
四、结束
师:泡泡还可以飞到那么多的地方呐!现在让我们出去再玩一玩吹泡泡,看看泡泡还能飞到哪里去! 附:儿歌——吹泡泡 (儿歌经过改编)小朋友,吹泡泡, 吹出许多大泡泡。 小朋友,吹泡泡, 吹出许多小泡泡。
泡泡,泡泡圆又圆,
五颜六色真好看。 泡泡,泡泡,飞呀飞, 一飞飞到大树上。 啪—— 泡泡不见啦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能按颜色将玩具分类放到筐内,练习双脚并拢跳,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能听懂指令,喜欢模仿动物的动作,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筐子各一个
活动重点(难点):
幼儿能够侧身翻滚同时能够亲手制作出小刺猬。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动作模仿。
1、师幼模仿动物走路的样子:小鸟走路飞呀飞,小鱼走路游呀游,小象
走路甩着长鼻子,小鸭子走路摇一摇,小乌龟走路爬呀爬,小兔子走路跳
呀跳。
2、重点练习小兔子双脚并拢跳和小乌龟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二、介绍游戏玩法,激发幼儿兴趣。
1、戴上猫妈妈的胸饰,向幼儿介绍场地和游戏的材料:“小动物们,猫妈
妈有一些筐子,你们看有什么颜色的?”“有几个筐子?”“我们一起数
一数吧!”
2、介绍游戏玩法规则:猫妈妈的菜园里有许多的蔬菜。”(将积木轻轻撒
到草地上做蔬菜)
3、请一个小动物帮忙捡1个果子回来,动脑筋想一想,小兔子捡到1 个
红果子要放到什么颜色的筐子里呢?如果捡到一个黄果子呢?捡到一个
绿果子呢?捡到一个蓝果子呢?
4、小兔子要怎样走路?(提示幼儿两只脚要并紧了向前跳。)
5、师:小动物们,听到猫妈妈的铃鼓一响就一起开始到菜园里捡蔬菜,
准备好了吗?”
三、游戏《运蔬菜》
1、观察幼儿的动作和取放玩具的情况(提醒幼儿不同的动物帮助猫妈妈
运蔬菜,走路的动作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小乌龟是手脚着地爬的)
2、小结幼儿游戏情况,引导幼儿听清楚猫妈妈的要求。
3、再次游戏,根据幼儿的取放情况,不断增加取放的数量。
4、结束,放松运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