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8-09 21:38:56 作者: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汇编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汇编8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生命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2、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兴趣,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

  3、萌发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毛毛虫去旅行》、液晶投影仪。

  2、有关动植物生长变化的图书、图片若干。

  3、幼儿人手一份记录笔与纸。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听,谁来了?(播放电脑课件:火车启动的音乐)对,是一列神奇的火车开来了。今天毛毛虫要到变变乐园去旅行,它坐上了这列神奇的火车出发了。变变乐园到了,毛毛虫怎么还不下车呀,让我们一起喊“毛毛虫下车吧!”咦,下来的是谁呀?(一只蝴蝶)毛毛虫变成了蝴蝶,小朋友你知道毛毛虫是怎么变化的呢?(幼儿猜想)神奇的小火车把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记录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蝴蝶的生长变化过程图,引导幼儿观察讲述。)谁来说一说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

  小结:毛毛虫在变成蝴蝶的过程中不断的长大,不断的发生着神奇的变化,原来生命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分散记录,了解许多生命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1、提问:大自然中,除了毛毛虫,还有谁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呢?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请个别幼儿交流)

  刚刚小朋友说到了……小蝌蚪、蚕宝宝、小兔子鸡蛋,还有蚕豆、小树苗在成长中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瞧!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专门记录事物的变化过程。小朋友,你想记录谁的变化呢?

  我们一起来记录鸡蛋宝宝的变化过程吧。(演示记录)

  2、幼儿记录。

  提出记录要求: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记录纸,小朋友可以选这上面的一样来记录它的变化,也可以记录你喜欢的小动物或者植物的变化过程。假如你不知道有些东西是怎么变化的,那边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书、图片,你们可以去找它们帮忙,也可以去问问我们的客人老师!记录好以后我们一起来布置变变王国。

  3、分享交流记录结果。

  孩子们,神奇的变变王国已经布置好了,赶快把桌子上的东西整理一下,我们一起来分享神奇变化的快乐吧。(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师幼共同评价。)谁愿意来介绍呢?你记录的是谁的变化?

  小结:世界真奇妙,小蝌蚪、小兔子、小麦、玉米,这些动植物都在发生神奇的变化。

  我们小朋友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想一想,小时候的你和现在的你有什么变化呢?

  三、情感提升,知道要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幼儿交流自身的变化现象。(教师肯定、表扬)

  小结:爸爸妈妈辛苦的把小朋友们养大,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劳动,我们小朋友可要好好的爱护自己,关心别人,还要关心大自然中更多的生命。

  四、拓展延伸,探索自然界更多的生长变化现象。

  孩子们,来,坐上我们自己的神奇小火车,到大自然中去找更多的神奇变化吧,出发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地图,掌握用尺测量的基本方法,对测量活动有初步的兴趣。

  2、对自己的家乡有初步的了解。喜欢自己的家乡,以自己的家乡为荣。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图片、照片、土特产、风景录像等)

  2、三张地图(黄浦区、上海、)、尺和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我住在上海——说说你的家庭地址是什么?出示上海黄浦区行政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己家的位置。(了解地图的知识,初步学会看地图)

  为什么***小朋友的家在黄浦区地图上找不到?(知道上海除了黄浦区还有许多地方,无论住在哪里,大家现在都住在上海。)

  找找你知道的上海有名风景点。(激发幼儿对地图的好奇和学习的兴趣)

  2、我的家乡——我们住在上海,可是我们许多小朋友的家乡却不在上海,你的家乡在哪里?(将自己家乡的风情通过图片、照片、土特产、录像等方式介绍,增进对家乡了解,初步感知地方大、好和美)

  这是什么地图?你能在地图上找到上海吗?找到你的家乡吗?(出示地图,在地图上找己的家乡)

  还有谁的家乡也是xx省的?让我们一起对来自同一省份的幼儿人数做一个统计(初步形成我们是同乡人的情感和友谊)

  用测量工具量一量家乡到上海的距离,小组成员间统计一下测量结果,然后比较出谁的家乡最远,谁的家乡最近(初步学习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记录和比较长短)——你们小组谁的家乡离上海最远?距离是多少?我们班级谁的家乡离上海最远?(在比较中产生大的情感)

  3、创设“家乡风情展”和“各地土特产展览”。

  通过幼儿的相互观摩和介绍,进一步感知家乡的美、是个好地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使小朋友的应变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小朋友活泼开朗的性格。

  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小朋友的应变能力。

  难点:有序的开展活动。

  活动准备

  儿歌,小草帽10顶。

  活动过程

  过程一、导入

  老师带着一顶小草帽念着儿歌走进教室:我有一顶小草帽,可爱的小草帽,戴在头上多么好,美丽的小草帽。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来做个游戏,让每个小朋友都戴上可爱的小草帽。

  过程二、分组练习

  1.把小朋友分成每三人一组,让他们或坐或站,讲明游戏规则,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草帽游戏,从慢到快。(必须是前面的小朋友戴上草帽后,后面的小朋友才能摘下。必须是等后面的小朋友摘下草帽后,前面的小朋友才能戴另一只。)

  2.当小朋友熟练一些之后,老师把小朋友分成每六人一组逐渐提高练习速度。

  过程三、比赛

  1. 把小朋友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开始比赛。

  2. 比赛结束,老师帮助落后的那一组小朋友分析原因并给予鼓励。

  3. 把两组小朋友混合起来重新分组,再次开始比赛。

  延伸:蹦跳练习

  1. 变相蹦跳,不能撞到任何人。

  2. 与同伴拉着手进行蹦跳练习。

  教学反思

  由于小朋友的反应快慢不同,在完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开始这种游戏,会让小朋友不适应,也会使小朋友情绪受挫。如果重新上这堂课,可让小朋友多做几次练习,获得初步的经验后再进行比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探索匍匐前进的方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关心热爱小动物,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活动重点:

  探索匍匐前进的方法。

  活动难点:

  探索带辅助材料匍匐前进的方法。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垫子、高低不一的“山洞”、木板。

  礼物与幼儿人数相等、小猫和小兔头饰个各两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等会儿小兔子要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开心吗?

  2、我们先去运动运动,等等小兔子,好不好?

  (师生一起听音乐做律动)

  二、引导幼儿探索匍匐前进的方法。

  1、咦,小兔子怎么还没来啊?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讨论去小兔家看看。)

  2、小兔家门前的山洞好矮啊,我们怎么过去呢?(幼儿自由讨论)

  3、刚刚我们小朋友想了许多办法,我们去训练场试试吧。(幼儿探索)

  4、幼儿交流演示过山洞的方法。

  (教师同时提出匍匐前进的要点:身体趴下,头要低低的,脚用点力。)

  5、幼儿再次练习后,出发去小兔家。(爬过山洞,走过小路。)

  6、到小兔家得知小兔病了,不能给好朋友小猫送生日礼物了。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帮小兔送礼物。)

  三、引导幼儿带辅助材料匍匐前进,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带礼物匍匐前进。

  2、手拿礼物匍匐前进。

  3、送礼物给小猫,为小猫祝贺生日。

  四、延伸。

  小猫请小朋友吃生日蛋糕,我们跟着小猫吃蛋糕去喽!

  活动反思:

  本次体育活动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水平,制定了适合本班幼儿的活动目标和活动重、难点,在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中,我注重游戏化、情景化的活动氛围,以“我帮小兔送礼物”为线索贯穿了活动始终。在活动中,我设计了两条高低不同的山洞的路线让幼儿自主选择,一方面把自主选择权交给幼儿,另一方面鼓励幼儿过稍有难度的山洞,使能力稍弱和能力强的幼儿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做到了“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从而提高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体验了关心小动物、帮助他人的乐趣。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浓厚,表现得非常主动、积极。在探索怎样安全的过山洞时,我发现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成人所不能及的。他们有的手膝着地爬过山洞,有的身体趴下、匍匐前进,有的躺在垫子上,用脚的力量撑着前进等等。但也发现有一幼儿头朝下在爬,这时教师并未及时指出这一动作的不安全性。

  在游戏去小兔家的时候,教师提出“爬过山洞,走过小路,才能到达小兔家”的要求,但幼儿却爬过山洞,直接跑到了小兔家。直到去小猫家时,教师强调了这一要求,幼儿才走过小路,爬过山洞后,到达小猫家。

  措施:

  1、在发现幼儿头朝下在爬,这一不安全的动作时,教师应及时指出这一动作的危险性,避免在以后的活动中出现这种危险动作。

  2、可将游戏情节的提出放在匍匐练习后,避免出现练习过程中或游戏时动作的干扰。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画纸上随意用各种线条进行交叉,用分割出来的不规则的图像进行想象绘画。

  2.大胆借助图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添画成有趣的造型,感受想象画的有趣。

  3.体验合作绘画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教师范画、幼儿绘画纸、黑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探讨画法,引起幼儿绘画兴趣

  1.(神秘口吻)今天管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幅奇怪的画,里面呀藏着许多东西,一起看一看!(出示范画)里面都藏着什么呀?看谁都能找出来。

  2.原来这幅画里藏着那么多好玩的东西,那你知道这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教师总结:先画几条不同的线条,最后在图形上添画。)

  3.一起看一看,老师都用了哪些线条?(引导幼儿说出线条的方向,线条像什么形。)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合作范画

  1.我们一起试着画一幅吧!谁想让你的小彩笔在大纸上旅行一下?(引导幼儿想好小彩笔走什么路线?从哪出发?到哪结束?)

  2.仔细看一看,每块图形像什么?你觉得添画上什么就更像了?(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添画。)

  3.我们的'作品完成了!如果涂上好看的颜色就更漂亮了。

  三、幼儿合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 小朋友想不想和小伙伴一起完成这样一幅画呢。那每个桌就是一个合作小组,我们要在一张纸上共同完成一幅画。怎样合作又快又好的完成作品呢?(引导幼儿定规则:先轮流画线条,然后集体添画。)

  2.教师提出要求:第一,画好线条后仔细观察,看看添画什么更像,想好后再下笔。第二,一起画画会遇到难题,大家要要互相商量、一起解决 。

  四、师幼欣赏、评价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看看神奇的画里面都藏着什么东西?

  结束语:有的小朋友在画画时,不小心画错就会把纸扔掉,其实我们肯动脑子,许多没用的线条和图形都可以变成漂亮的画,下一次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就试试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会根据动物不同特征,合理的续编故事情节。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乘坐过出租车的生活经历,认识多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活动重难点:

  能够根据图画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能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积极参与故事续编。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1、课件播放第一个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2、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这来了位新朋友,你们看,是谁?你们猜猜它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二、课件播放第二个画面,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师:今天小猴开着他神奇的出租车上路了,嘀嘀…瞧,他遇到了谁?

  2、小熊长的什么样?我们来学学小熊的样子。你们觉得小熊能坐进小猴的出租车吗?

  3、带着问题听故事第部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大胆表述。

  问题(1)小猴碰见小熊,说的什么?

  (2)小猴是怎样让小熊满意的?我们来听!

  三、观看画面听故事第二段,边听边鼓励幼儿帮助小猴想办法。

  1、嘀嘀,小猴的车继续向前开了,咦?小猴又遇见了谁?蛋宝宝怎么了?为什么哭啊?如果你是蛋宝宝会上小猴的车吗?(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

  2、幼儿讨论完,听故事第二段。

  3、完整听故事一遍,集体讨论: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

  (1)师:这个故事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猴的出租车》。

  (2)师:故事里的小猴做了些什么事情?你们喜欢这只小猴吗?为什么?

  小结:小猴能主动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别人,而且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四、创设想象情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根据动物不同特征续编故事。

  1、碰见乘客长颈鹿画面,帮助小猴想办法,续编故事。

  师:小猴的出租车真厉害,真神奇!许多小动物都想来坐一坐他的出租车,嘀嘀!车继续往前开了,碰见了下一位乘客,是谁?(长颈鹿)长颈鹿长的什么样?那一按按钮,小猴的车会变成什么样,长颈鹿才能坐进去?(幼儿自由表达,老师给予肯定,示范创编故事)

  2、碰见乘客刺猬画面,改造小猴的出租车,续编故事。

  3、碰见乘客小鱼的画面,幼儿续编故事。

  师:你们刚才帮助了小猴,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小猴现在也特别开心呢!(小结:帮助别人和被帮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

  五、结束

  老师也有辆神奇的出租车,孩子们坐上我的车去游玩吧!

  活动反思:

  小熊和蛋宝宝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形象,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效果,孩子们立刻被吸引了。整个活动以“猜测”贯穿其中。很多幼儿都纷纷发言,气氛活跃而又热烈。

  但老师在处理幼儿回答的问题时还欠缺智慧,还需要更多的语言技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发挥想象并大胆讲述。

  2、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到故事的有趣。

  3、懂得各种菜肴都有营养,不能挑食。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书、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叔,引起阅读兴趣

  1、“这是什么?这本大书的名字是什么呢?“

  2、“听完这本书的名字之后,你觉得这个多多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观察大书,尝试讲述内容

  1、“小朋友看,书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呢?”“小姑娘听了又会怎么说呢?”

  2、“瞧!这天妈妈又说了什么?小姑娘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3、“这白百的又是什么呢?妈妈会怎么说呢?小朋友猜一猜,小姑娘又会怎么说呢?”

  4、“小朋友想一想,要是什么都给多多吃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要是多多长大一点的话,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呢?”

  5、“要是多多多吃一点,长大一点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不过,要是多多一直不停地吃下去,也许也会有很多的麻烦事情哦!小朋友想一想,会有些什么麻烦呢?”

  6、“小朋友说的都很有道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大书上是怎么说的吧!”

  7、“想来想去,还是喜欢多多现在的样子。那小姑娘该怎么做呢?”

  8、师生一起完整地阅读大书

  三、情感教育,结束活动

  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小姑娘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各种菜肴都有营养,小朋友可不能挑食。什么都要吃,这样才能吸收到全面的营养,还要注意锻炼,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棒,慢慢长大,长高。

  【活动反思】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导出、教学情境的设计从孩子的实际和心理特点出发,场地设计合理,语言生动、亲切,孩子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由一个领导者、指挥者变成了教与学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了孩子的好朋友。活动中老师让孩子从自身出发,讲述自己平时的吃饭表现,孩子讲述的很多很精彩是本活动的亮点。孩子从故事中去明白道理,乐于接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交流过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学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感受喜庆的春节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学会把自己的生活实景创编成儿歌,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把自己过年的真实生活场景编成儿歌。

  2、引导幼儿大胆、流利的与别人交流自己过年的点点滴滴。

  活动准备:

  1、过年的鞭炮声、锣鼓声、拜年声的录音磁带。

  2、迎新年过新年庆新年的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1、老师播放鞭炮声、锣鼓声、拜年声的录音磁带,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什么时候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2、老师提问:春节你们是怎么过的?做了什么事?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在春节的所见所闻所感。)

  3、老师:小朋友们真棒,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播放准备过年过年的课件。)

  4、老师:其他小朋友过年和你们过年一样吗?哪些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让幼儿了解我国南北方的过年习俗,开拓幼儿眼界。)

  5、老师小结:过年的很多习俗都是相同的,让我们把这些习俗编成一首儿歌吧!过年前,我们要做什么?春节到了,我们又做什么?看到什么?

  活动延伸:

  1、在幼儿园的语言区,可以给幼儿提供有关过年的图画书、连环画等,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加深对年的认识。

  2、可争取家长配合,帮助幼儿收集过年的废旧物品,引导幼儿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如用塑料盘制作螃蟹,用塑料瓶制作可爱小人等。

  附儿歌:过年真热闹

  临过年,灌腊肠,买年货,欢欢喜喜迎春节;

  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忙忙碌碌真热闹;

  吃年饭,穿新衣,去拜年,娃娃脸上笑哈哈;

  放鞭炮,敲锣鼓,舞龙炮,人们脸上喜洋洋。

  6、老师和幼儿一起念过年真热闹的儿歌,回味过年的点点滴滴。(老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念儿歌,如分组念,扮演角色念。)

  7、老师:过年这么热闹,让我们再来放一放鞭炮、敲一敲锣鼓、舞一舞龙炮吧!(引导幼儿扮演角色,一起放鞭炮、敲锣鼓、舞龙炮到教室外,结束教学活动。)

  温馨提示:

  1、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大胆的与别人交流,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过年的,学会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2、老师要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将自己在春节的生活场景创编成儿歌,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如过年前,我们是怎样迎接新的一年的?春节到了,我们都做什么?)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