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发布于:2021-05-07 17:56:35 作者:

【精选】幼儿园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幼儿园教案锦集10篇

幼儿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有礼貌的招待客人。

  2、学会使用待客语言:您好、请进、请坐、再见。

  教学准备:

  1、门铃一只;请一位外班教师配合教学。

  2、事先与家长交谈过,了解幼儿家里有哪些朋友。

  3、角色游戏玩具若干。

  教学过程:

  1、“外班教师按门铃引发幼儿兴趣。

  门铃响了,我们应该怎么做?(问“你是谁?”)

  2、外班教师回答:“我是X老师,我是X老师的朋友,X老师在吗?”

  3、现在应该怎么做?(请进,X老师好)

  4、外班教师进来后向老师问好,客人进来了我们又应该怎么做?(请客人老师坐,在家应请客人喝水,将好东西拿给客人吃)

  5、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家里的朋友。你们是怎么招待的?

  6、请几位幼儿分别扮演客人,其他幼儿做主人。

  7、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游戏。

  教学建议:

  活动后可利用画面练习礼貌用语。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学习6的形成,认识数字6,理解数字6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培养幼儿初步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3、养成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数字。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头饰各6只,小熊头饰一个,水果玩具(鱼、萝卜数量各6),创设娃娃家情境,变成一样多(画有5以内圆点及数字6),谁多谁少(画有6以内数量不同的三角形及圆形)、树叶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拍手游戏,复习5以内各数的形成。

  1、小朋友,我问你,1添上1是几?钟老师,告诉你,1添上1是2……

  二、点数5以内的数量。

  1、说的真好!听说今天小熊要请客,他要请谁呢?(一幼儿带上小熊头饰),我们一起来问问他:小熊,你要请谁去你家做客?(小猫、小兔)。

  2、小猫、小兔在哪里呢?我请小朋友来扮演。看看谁坐的好,请他来做小猴。

  3、(5名幼儿带上头饰上前)我们看看有几只小猫来了?(集体点数)

  三、学习6的形成。

  1、(安排一名幼儿做小猫:我也要去)你也要去,好,添上你这一只小猫。5只小猫添上1只小猫是几只小猫了呢?(6)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2、原来,5只小猫添上一只小猫是6只小猫,我们一起来说一遍。

  3、6只小猴来到小熊家门口,他们要先怎么样?(敲门)

  小熊: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请在这里坐,请吃水果。师:小熊拿来鱼子招待小猫,一只小猫吃一条鱼子。小熊拿出了几条鱼呢?(5)请你来数一数,5条鱼够吃吗?要怎么办?5条鱼添上一条鱼是几条鱼?(6),那我们可以说5条鱼添上1条鱼是6条鱼.(幼儿学说)你们的鱼好吃吗?给我尝一尝。(收回鱼)

  4、小熊请的客人小兔怎么还没来呢?看看谁坐好了,请他来做小兔。

  5、看看有几只小兔来了?(5)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可是小熊告诉我说他要请6只小兔去他家做客,要怎么样才能变6只小兔呢?添上一只小兔,5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是几只小兔了?(6)我们一起来说说:5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是6只小兔.

  6、6只小兔来到小熊家门口,他们先敲门。

  小熊: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请在这里坐,请吃萝卜。小熊会拿什么来招待他的客人呢?师:小熊拿来萝卜招待小兔,一只小兔吃一根萝卜。小熊拿出了几根萝卜呢?(5)5根萝卜够吃吗?要怎么办?5个萝卜添上一个萝卜是几个萝卜?(6),那我们可以说5添上1是6.(幼儿学说)

  四、认识数字6.

  1、请小猫、小兔、小熊和小朋友一起仔细听清楚,钟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6只小兔、6只小猴、6个萝卜、6个桃子,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数字6除了可以表示这些东西,还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自由讲述并小结:数字6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6的东西。

  2、原来所有数量是6的东西都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原来数字6的本领这么大,它长的什么们呢?请你们仔细看看,像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3、原来它长得像这么多东西,小朋友可要记住它。(是数字6)数字6想回家了,小动物们也要回家去了,我们一起和小熊说再见吧。

  五、幼儿操作。

  1、今天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去小熊家做客时学到了好多的本领,现在钟老师想考考小朋友了。你们看,这里我小朋友准备了数量不同的图卡片,请小朋友仔细看清楚每张的数量,给它们贴上相应的贴纸。

  2、在这里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圆点和数字,但这上面的圆点和数字不一样多,请小朋友想办法,让圆点和数字变得一样多。

  3、这里为小朋友准备了数量不同的圆形及三角形,请小朋友想办法让圆形和三角形变成一样多。

  4、讲评幼儿作业。老师这里还有作业,如果小朋友也想做其它组的作业,可以在区域时进行。

幼儿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我发现中班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很娇惯所以养成自私、蛮横的坏习惯,他们不懂得谦让,不会与同伴分享快乐。今天正好也是三月五日学雷锋的日子,雷锋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我要倡导小朋友向雷锋叔叔学习。所以我设计的本节活动《大树和小鸟》。

  目标:

  1、使幼儿懂得与同伴之间应互帮互助,主动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2、让幼儿知道三月五日是学雷锋日,知道雷锋是个舍己为人的人。

  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贴花、统计图表一副、记号笔一只

  过程:

  一、出示画面一(大草地、小花、大树、一群小鸟)

  提问:

  1、你们看谁来了?

  2、他们在干什么呢?

  3、他们的心情怎样?

  4、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呢?

  5、关于快乐还有哪些好听的词语?

  二、出示画面二(一位看上去很憔悴大树妈妈在流着眼泪)

  1、谁来了?

  2、他怎么了?

  3、请小朋友猜猜他为什么会流泪呢?

  总结:你们讲的都很棒,有的小朋友说他有烦恼,有的小朋友说他生病了,**小朋友你说的很对,大树妈妈是因为没有朋友,他才会流泪了。

  4、看到大树妈妈这样,我们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5、那我们用什么办法让大树妈妈高兴、快乐起来呢?

  三、出示记录表,教师讲述记录表的使用,并与幼儿共同完成记录表。

  1、个别讲述,教师作画。

  2、请所有幼儿把手中的贴花,贴在你认为最好的办法的表格中。

  3、教师与幼儿共同统计,那个办法小朋友们用得最多。

  总结:刚才我们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让大树妈妈高兴起来,你们真棒!现在我们来一起听一听故事里面的小鸟他是怎样帮助大树妈妈的。

  四、听故事、观看PPT、

  总结:故事当中的小鸟做了一件好的事情,帮助大树妈妈找到了快乐,小鸟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让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快乐的。

  五、引出话题,学雷锋。

  1、你们知道今天时什么日子吗?

  2、你们想不想做好事来帮助别人呢?

  总结:那我们还不快去,我们一起去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吧!

  活动评析:

  幼儿通过看PPT、听故事让他们知道了人与人分享了快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幼儿学会了与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互谦互让。同时也让幼儿了解了雷锋的事迹,懂得了应向雷锋叔叔学习。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同伴的情感,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故事情节合理续编故事,并连贯讲述。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和课件。

  2、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谜语:小小两只船,没桨也没帆。白天带人走,晚上睡床前。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

  2、出示图片,师:“原来一只鞋子,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鞋子呢?你从哪看出来的?这只鞋子怎么会在这呢?你看到这样一只破鞋子你会怎么做?”幼儿回答。

  小结:草地上的一只旧皮鞋,小朋友有这么多想法,那小动物们看到会有什么想法呢?

  二、利用课件,老师分段讲述故事,后提问:

  1、小兔、小松鼠、小老鼠看了后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幼儿讲述并表演。

  2、小老鼠觉得丢了可惜,他会怎么做呢?

  师小结后,接着往下讲故事——小老鼠做了一辆皮鞋车。

  3、小老鼠用什么办法,做了一辆皮鞋车?幼儿讲述。

  小结:原来,小老鼠是用了擦——粘——贴——安的方法,做了一辆皮鞋车。

  4、师:有了皮鞋车,小老鼠心情怎样呢?

  三、续编故事:

  小老鼠有了一辆干净、漂亮的皮鞋车,他会用他的皮鞋车干什么呢?

  1、幼儿编故事。

  2、老师编故事。

  四、利用挂图请幼儿完整的听一遍故事。

  师:为什么小兔、小松鼠没有皮鞋车?小老鼠却有呢?

  五、讨论:你喜欢这个小老鼠吗?为什么?

  六、播放课件《变废为宝》,让幼儿感知废物利用。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废旧物品,今天老师带来了废旧物品的小制作,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结:废旧物品是可以再利用的,只要肯动脑筋,废物也能变成宝。

  活动延伸:

  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

幼儿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孩子喜欢躲藏、钻爬,为此,我们借自制环状器具,引导幼儿体验探索身体运动的乐趣。在环形器具限制下,幼儿前进的动作受到了考验。这一颇具挑战性的活动可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活动中,我们还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环节安排上,我们根据器具性质及海岛特点,创设有趣逼真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主动探索,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大鲨鱼"这一情境的介入,主要是为了调控运动量,既使幼儿得到休整,又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

  目标:

  1.探索在环状器具中前进的方法。

  2.体验探索身体运动的乐趣。

  准备:

  1.环状器具,录音带。

  2.丰富有关甲壳动物的知识。

  过程:

  一、活动身体教师做海龟妈妈,幼儿做海龟宝宝,一一躲在"壳"(环状器具)内。音乐响起,幼儿从"壳"里钻出,在教师的带领下做热身运动。

  二、自由探索交流1.提问:海洋里除了海龟有壳以外,还有哪些动物是有甲壳的?(幼儿自由发表意见。)今天,我们就来学学甲壳类动物是如何前进的。

  2.引导幼儿分散自由探索。

  3.引导幼儿交流玩法,说说自己模仿的是什么动物,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各种前进的方法。如:双膝双手着地爬、双手扶壳蹲走、滚动前进、匍匐前进等。

  三、探索快速前进的方法1.大海污染很严重,海洋里的甲壳类动物如果不尽快搬到新家,就会有生命危险,这可怎么办呢?

  2.鼓励幼儿分散探索快速前进的方法。

  3.请方法好、速度快的幼儿演示、交流,幼儿再次相互学习。

  4.带领幼儿按各自的动作向指定目标快速前进。

  5.借助"动物搬家"的情景,引导幼儿练习在壳中快速前进。期间,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适时播放鲨鱼音乐,引导幼儿思考一旦鲨鱼来了怎么应付,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达到快速前进的目的。

  四、放松身体1.小动物终于搬家成功了,我们一起来庆祝吧!

  2.一起做放松运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教案 篇6

  1 猴子捞月亮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寓意,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2、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3、和同伴玩水中成像的游戏,激发其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流程

  1、以猜迷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有时挂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亮)

  2、教师讲述故事《猴子捞月亮》。

  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并让幼儿讨论:

  (1)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2)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3、接着欣赏故事,教师进行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怎么叫的?

  (3)大猴子跑来一看什么反应?老猴子呢?

  (4)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5)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6)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4、分小组进行小实验《水中成像》。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5、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遇事应该多动脑筋、认真思考。

  6、完整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活动延伸:让幼儿阅读用书,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神奇的玻璃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

  活动准备: 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神奇的玻璃》挂图,故事磁带。

  活动流程

  1、师生谈话:

  (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幼儿自由讨论)

  (2)小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从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并提出问题:

  (1)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

  (2)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3、出示放大镜。

  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从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处,知道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然后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利用这块“神奇的玻璃”战胜大灰狼。

  4、看图书听故事。

  老师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边看图画边听故事《神奇的玻璃》,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

  (1)小兔子是利用什么办法吓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打败大灰狼?

  5、引导幼儿发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玻璃”的神奇之处:看近的物体时,物体变大,离得远就会变小,而且物体是倒立的。这种“玻璃”就是凸透镜。

  (2)组织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讲述: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镜子,请幼儿讨论;然后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师生进行讨论: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镜的模样和用处,想一想你们还见过其他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讨论回答)然后老师总结:平面镜、凹透镜、哈哈镜等。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镜的用处吗?那我们去三楼的哈哈镜那里认识一下它吧,巩固对哈哈镜知识的掌握。

  3 醒来后的惊喜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地观察人物动作、神态、表情特征,大胆想象讲述画面内容。

  2、体验作品中父亲对儿子默默的爱。

  活动准备

  1、让家长帮助幼儿回忆与父亲在一起的趣事。

  2、父亲、儿子的图片各一副

  3、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第3册的第29页。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分别出示图片“父亲”与“儿子”,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父与子之间发生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教师分别出示挂图或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需要进行提问:

  (1)图1 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在做什么?爸爸和叔叔在干嘛?你从哪看出来的?

  (2)图2 爸爸和叔叔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3)图3 画面上都有谁?儿子、爸爸、警察的表情、动作时什么样的?代表什么意思?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

  (4)图4 设置悬念

  a出示没有背景的第四幅画,请幼儿说说;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儿子,醒来后会有什么感觉?鼓励幼儿将自己“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同伴听。

  b出示有背景的挂图,请幼儿讲述: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儿子心里怎么想?爸爸为什么躲到树后面?

  c教师看图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轻手轻脚”,并用动作模仿。知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地爱,可以鼓励幼儿做个相亲相爱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

  结合自己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与爸爸之间的趣事,感受父亲对自己的关爱。

  活动延伸:

  怎样对父亲表达自己的爱

幼儿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保健老师的工作,感受保健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2、学会如何向保健老师问好。

  3、愿意接受保健老师的检查。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保健老师图片。

  2、保健老师给小朋友检查身体的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保健老师。

  如: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老师,她有个很好听的名字,你们想不想认识她呢?(幼儿作答:想认识)我先不告诉你们她的名字,我先问小朋友们一个问题,妈妈带你们去检查身体,都是谁帮你们检查的?(幼儿作答:医生)哦,他们是怎么给你们检查的?

  2、教师总结:我介绍的这位新老师,她的名字叫“保健老师”,你们想知道她是做什么工作的吗?(幼儿作答:想知道)她就像是医生,但她在学校里为小朋友工作,她很关心小朋友们的身体,比如:她会经常摸摸小朋友们的头,看是不是发烧,再检查小朋友们的眼睛,是不是异常,再看看小朋友的牙齿是不是很疼,坏掉了,她还检查小朋友们是不是带有不安全器具,她检查的地方太多了,她是不是很关心小朋友们的身体呢?你们喜欢这样的保健老师呢?

  3、通过观察图片,加深幼儿对保健老师工作的认识,并感受那份关爱之情。

  如:亲爱的小朋友们,除了以上我说的保健老师的工作之外,我们来看一看她还为小朋友做了哪些工作?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生病了,保健老师帮助喂药,小朋友的手不小心扎破了,保健老师帮忙包扎,小朋友每天是不是长身体了,保健老师帮忙量体,如果偏瘦,保健老师会提醒小朋友不要挑食,要多吃点营养的东西,如果偏胖了,保健老师又会提醒小朋友要注意饮食习惯,还有小朋友生病了,保健老师又会帮忙打针,小朋友们,保健老师是不是很关心我们呢?那我们是不是希望、喜欢让她们帮我们体检呢?

  5、引导幼儿如何向保健老师问好。

  如:亲爱的小朋友们,保健老师这么地爱我们,那我们是不是也爱她们呢?如果见到她们,我们该怎样向她们问好呢?如果早上我们见到了保健老师,我们应该说:保健老师早上好,如果下午见到保健老师,我们要说:保健老师下午好,如果放学见到了保健老师,是不是要说:保健老师再见!

  6、请个别幼儿示范向保健老师打招呼。

  7、教师总结:保健老师是好老师,她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所以我们要听她们的话,保护好自己,让自己健健康康的,最后让我们大家一起说声:保健老师好!

幼儿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水蒸气蒸发”、“水蒸气变水”的现象

  2、观察实验,讲解自己的发现并提问。

  3、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玻璃杯

  2、幼儿收集关于雨、雪、露、冰的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有关常识。

  3、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昨天,我们在活动室内放置了一杯水,并且记录了水的高度,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观察一下,水有什么变化。

  二、实际操作部分

  (一)、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1、幼儿讨论:水到哪去了? (“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孩子要敢于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去操作,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演示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达到沸腾,请幼儿观察正气上升的现象

  3、提问:发现水有了什么变化?水汽是从哪里来的?到哪去?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烧开水、煮饭等) (“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小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

  (二)、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为了让孩子“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材料的提供是以小组为单位的。)

  1、出示玻璃片,请幼儿摸一摸玻璃片,再摸一摸热水杯,说出哪一个凉。

  2、把玻璃片盖到热水杯上。

  3、引导幼儿观察玻璃片上发生的现象。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现象?(对着冷玻璃哈气)

  小结: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珠。

  三、欣赏故事课件《小水滴旅行记》,理解“水”的奇妙变化 (增加科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通过欣赏故事课件《小水滴旅行记》,使幼儿进一步利了解水遇冷时的循环变化过程(水——水蒸气-——水——冰——水)

  四、活动延伸

  (一)、请幼儿继续探究水遇冷又会变成什么? (相互交流展示收集的资料。)

  (二)、了解雨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说说与水的好处和危害 (通过扩展部分,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也使孩子平时注意收集各类资料,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五、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知道了水的本领很大,它能够不断变化,又有那么多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幼儿园教案 篇9

  为了推动我镇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调动全镇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有效提高社区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建立骨干教师支持社区教育的长效机制,总结交流幼儿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我镇保教质量,我镇将在11月份在中心园开展共享优质资源 辐射带动提升暨“人人一堂优质课,比拼教学基本功”活动。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一)把科学育儿理念、思想、方法带下去,通过优质课、问题探讨、互动点评等方式,引导、帮助一线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二)把平日的教育教学经验带下去,由园长结合实际工作面向社区幼儿园教师做经验介绍,使指导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以优质课活动为载体,把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辐射到社区幼儿园,逐步形成优质培训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而提高我园的办园水平。

  (四)充分发挥我园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骨干教师的再发展作用。

  二、活动要求

  1、参加对象:中心园六节活动课,各社区园两节活动课。

  2、参评课的内容:山东省编教材。本次优质课评选的内容提倡参评教师根据 “主题目标”要求自主设计活动,或修改、完善教材的活动设计,但不能脱离活动主题。

  三、活动时间

  另行通知 四、参与人员:

  各社区园园长及社区园骨干教师。

  中心园保证每班出一名老师安排听课。 五、注意事项

  1、授课时间:大班25—30分钟;中班20—25分钟;小班15—20分钟。

  2、使用幼儿人数:15人

  3、讲课地点:各班教室或多功能活动厅 六、对执教人员的要求:

  1.有教案、准备要充分(有教具、有操作材料)。

  2.目标要明确。

  3.过程要简单清晰。

  4.语言要精练。

  5.课后有说课、反思。(在进行评课时进行) 七、评委安排:

  各园园长、保教主任及中心园教师代表。

  备注:每天上午或下午活动完成后进行教师说课、评课活动。

幼儿园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 学习捻纸团,粘贴桃花的方法和过程,再次感受皱纹纸的神奇。

  2、 培养幼儿对美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桃花。

  2、红白颜色的皱纹纸。

  3、浆糊、棉签棒、抹布。

  4、已经制作好的桃花范例。

  5、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通过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展现桃花。

  如:亲爱的小朋友,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花呢?花的味道都是什么样的呢?(幼儿讨论)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种花,小朋友们可曾在哪里见过?(幼儿观察讨论)这花有个很好听的名字,而且它也是一种水果形成,它叫桃花,结出的水果叫桃子,小朋友吃过桃子吧!来,我们来看一下,它是什么颜色的?它的花都开在哪里的?

  2、 教师小结:桃花是粉红色的,而且它的每朵花都开在小树枝上,非常非常的漂亮,而且它的花香很浓,禁不住我想吃桃子了,呵呵,好了,老师今天教小朋友制作桃花,你们愿意学吗?(幼儿回答:愿意)

  3、 出示已经制作好的桃花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如:老师这里有一张已经制作好的桃花图,来,请小朋友睁大自己漂亮的眼睛,来看一看它上面有什么?(幼儿回答:桃花)那桃花是用什么做的呢?看看我的桌子上都有什么?哦,是不是这一条一条的?它是什么来?(幼儿讨论)是皱纹纸,那这是一条一条的,而桃花是球状的,怎么把它变成球状呢?(幼儿作答:团起来)那怎么团起来呢?(幼儿说:用手搓)团好之后呢?怎么固定上去呢?(幼儿回答:用浆糊)固定在哪里呢?(幼儿回答:树枝上)

  4、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把这一条一条的皱纹纸先捏紧,然后在手心里团,团好之后,又抹上浆糊,记住浆糊不要抹的太多,要均匀,如果浆糊粘手,小朋友可用抹布擦干净,抹好之后,就贴在树枝上,这样一朵漂亮的桃花就盛开了,我为小朋友们还准备了白色的桃花,小朋友们可以自行搭配颜色。

  5、 教师做示范,请个别幼儿示范。并加以指导。

  6、 分发皱纹纸,浆糊,棉签棒,抹布,幼儿用书,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并巡回指导。

  7、 欣赏幼儿作品,并对出色作品的幼儿表扬。

  如:亲爱的小朋友们,眼前是多么漂亮的桃花林啊!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这样的景色吧!你们最喜欢谁的桃花呢?谁的桃花开的最多最漂亮,又香气扑鼻呢?为什么?

  8、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制作了漂亮的桃花,小朋友们都很认真,所以我要送小朋友们每人一朵桃花,希望你们像桃花一样青春有活力!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