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实用】大班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学习以辨证科学的态度看待周围事物。
2、大胆表述生活中自己发现的各种变化。
活动过程:
说说自己从小到大的变化
——一转眼呀,我们上幼儿园已经三年啦!在这三年里你有什么变化?
——是呀,孩子们,你们发现自己长大了……这些都是个令人高兴的变化。
二、生活中的变化
1、第一次选择(看看会变的,再看一样不会变的)
——那么,我们生活中会有变化吗?这些东西都认识吗?因为都是你们熟悉的东西。我和你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这个实验发生在你的大脑里,需要思考,选择一样东西,如果你认为它像你一样会发生变化的,请放在这张桌子上。如果你觉得你选的这样东西,不会发生变化,就把他放在这边。有想法吗?有想法就来试一试,随意选一样东西,经过思考,放在合适的地方。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出回应,引导幼儿分析归纳变化需要一些条件,如时间、外力等:一种物品会有多种变化等。)
2、第二次选择(只看不会变的东西)
——再给你们一次选择,会变化的放在这里,不会变化的放在这里。
——其实,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我们身边的事物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很多看似不变的东西其实都会有变化,关键是我们必须仔细观察和思考,才能发现它们的变化。
三、了解、欣赏其他的变化
(1)播放反映人类进化、汉字演变、货币演变过程的ppt。
(2)珠穆朗玛峰的变化。
(3)播放反映通讯工具变化过程的ppt。
(4)播放反映房屋变化过程的ppt。
大班教案 篇2
一、接待活动(9:00——9:15)
1、接待,给每个宝宝挂上写有其名字的各种苹果胸饰。
2、老师与宝宝再次相互认识,增强熟悉度,提高信任感
3、家长带领宝宝分散玩区域游戏。
二、复习活动(9:15----9:20)
音乐游戏《碰一碰》、《你好》、《找朋友》
三、区域活动(9:20---9:30)
指导要点:
1、教育宝宝在游戏中学用礼貌用语,和同伴大胆友好交往。
2、提醒宝宝及时盥洗、喝水。
四、阅读活动(9:30—9:45)
阅读:这是一只青蛙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专心的观察画面内容,认识各种小动物。
2、初步培养幼儿对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三本书“这是一只青蛙吗?”、“这是一只蜗牛吗?”、“这是一只小猫吗?”
2、青蛙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观察书的封面,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看,谁在对着我们微微笑啊?”(青蛙)
二、带幼儿一起阅读图书
1、这是一只青蛙吗?
2、这是一只乌龟吗?到底是谁呢?谁来帮帮我?
3、这是一只毛毛虫吗?
4、这是一只恐龙吗?
5、原来它是一条大鳄鱼
(看另外2本书,用同样的方法)
三、结束活动
我们和小动物一起来跳个舞吧
家长指导要点:
1、有时候,宝贝天真的无边无际的好奇心不可能在现实中全部满足,这时候,家长就要开始用书来提供巨大的帮助。
2、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图书有很多,像以前看过的书,可以继续看,会更加丰富和深刻的理解,每次看都会有新发现。还有随着宝贝生活空间的扩大,书的题材要加以丰富,内容也要由浅入深。
3、家长要和宝贝一起读,你会看到,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这就是宝贝成长的痕迹。
4、推荐书目:《比得兔的世界》、《母鸡萝丝去散步》、《小酷和小玛的认知绘本》、《谁藏起来了》、《首先有一个苹果》
五、区域活动(9:45—10:00)
指导要点:
1、教育宝宝在游戏中学用礼貌用语,和同伴团结友爱、大胆交往。
2、提醒宝宝及时盥洗、喝水。
六、美术活动(10:00—10:15)
美术:小鱼吐泡泡
活动目标:
1、锻炼宝宝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学习使用油画棒画圈。
2、通过家长与宝宝之间的合作,激发宝宝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鱼底版图片,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让宝宝欣赏,激发幼儿对小鱼吹泡泡活动的兴趣。
宝宝们我们来看看,谁来了啊?(鱼)
还有一条(一条大鱼,一条小鱼)
它们在水里游的真开心,还不停的吐着泡泡,咦?泡泡在哪里呢?
我们一起来把泡泡画出来
2、教师示范讲解作画的方法。
(1)介绍油画棒
(2)交给宝宝们正确握笔的方法,并引导家长及时观察宝宝握笔的姿势,以便及时纠正。
(3)示范鱼泡泡的绘画方式。
3、请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家长鼓励孩子作画,并激发孩子画一画,说一说。
4、宝宝欣赏自己的作品
家长指导要点:
1、家长随时观察宝宝的握笔姿势,指导宝宝画圈时线的对接,开始可以用手扶着宝宝的手一起画圈圈,最后鼓励宝宝自己学着画。
2、家长引导宝宝画好后说说:“画了一个什么颜色圈圈,大圈圈还是小圈圈……”
七、结束、离园活动(10:15—10:30)
1、收回孩子佩戴的水果宝宝
2、交代家长下次活动的时间:20xx年1月16日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认识国旗、国徽
重点领域:
社会、艺术
活动方式:
集体
预设目标:
1、认识代表我们国家的国旗、国徽,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学习升旗时行注目礼,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2、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升国旗的活动。
活动准备:
国旗、国徽、国歌的VCD,纸和笔。
活动预设:
1、教师与幼儿看国旗、国徽、国歌的VCD,引导幼儿认识国旗,简单地向幼儿介绍有关升旗的常识,以及国旗与国庆的关系。
教师提问:
(1)你见过国旗吗?在哪见过?你知道国旗是怎样来得吗?
(2)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五颗星星代表什么?
(3)国徽你在哪里见过?五颗星,天安门城楼,麦穗和齿轮各象征什么?
2、欣赏国歌,你听过国歌?
3、指导幼儿学习用绘画的形式画出在哪见过国旗。
观察记录:
1、在看国旗、国徽、国歌的VCD,孩子
发表自己的看法:陈俊宇说打仗的,陈曦说红军叔叔扛着红旗冲锋,李安说有很多人流血,太可怕。从看VCD中使他们懂得了和平环境来之不易。同时还与孩子讨论什么是和平?孩子的理解力是不可估量的,恒恒说不打仗,汶羲说不吵架,何龙说不打架,孩子直接的感受已经理解了和平的意义。
2、结合电化教育能使教学活动突破时
空限制,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过程可视化,知识的发生过程动态化。
3、从孩子的图画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观察力是很细致的,象陈俊宇画宇宙飞船上有五星红旗,邓安杰画轮船上有五星红旗,李安和覃国雄画了坦克上有五星红旗恒恒画了市政广场上有五星红旗等等。
活动反思:
电化教育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借助它的优势为我们的自主性主题教学服务,收到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在绘画暗示孩子画出不同的内容,总以为标新立异才更能体现出幼儿的创造性。但是在活动中仍出现幼儿间互相借鉴、模仿的现象,我如果对这种想象采取断然否决的态度,一味强求“不一样”的东西,将会抹煞孩子的看法,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大班教案 篇4
教案目的:
1.学会不受物体排列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学习按伞的颜色进行排序。
3.乐意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和操作过程。
教案准备:
教具:红、黄、蓝三种颜色的伞若干、浆糊、自行设计的操作纸
教案流程:
一、集体活动
1.出示伞的图片:
提问:有哪些颜色的伞?
找出图上小伞排队的规律
(按照红、黄、蓝的顺序来排队)
2.启发幼儿思考
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给剩下的这些雨伞来排队,应该怎么排?
引出ABCABC的排序方法。
3.个别幼儿到黑板上进行操作。
4.增加难度,引出不同的排序规律,如AABB、ABBC、ABBA等排序规律。
二、幼儿操作活动:
1.介绍操作卡的要求:在红、黄、蓝的基础上增添了绿色,要求幼儿将绿色也排进队伍。
要求幼儿看清楚自己操作卡上的排序要求,再进行排序。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操作卡。
3.师生共同讲评幼儿的操作卡。
三、提升幼儿的经验
如果再增加一种颜色,你会排队吗?如红、绿、黄、蓝、紫。按照这样的颜色顺序应该如何进行排队呢?
师生共同操作,感知不同颜色排序的方法和乐趣.
大班教案 篇5
一、课件导入。
1、播放课件出示橙子。今天我把自己变成一名魔术师,我要给大家变魔术。你们知道我要用什么变魔术吗?
2、用橙子变出橙子的横切面图。提问:这是什么?像什么?
二、橙子变魔术。
1、一个橙子变魔术。大家边念咒语边变"橙子,橙子变变变!"橙子变成一台电风扇。
提问:谁在吹电风扇?电风扇是怎样转的?会发出什么声音?
师:我把橙子变成了电风扇,我很得意,我要开心的唱起来啦。
我的橙子变成电风扇,变成电风扇,哎呀呼呼转。我的橙子变成电风扇,变成电风扇,哎呀好凉快!
幼儿随音乐再唱一遍歌曲。
2、两个橙子变魔术。
橙子变成一辆自行车。提问:自行车给谁骑的?骑了去干什么?车轮怎么转的,会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创编歌词,并找出规律,只要替换每一句歌的最后三个字就可以了。
一起唱一遍歌曲。
3、三个橙子变魔术。
这次橙子又会变成什么?橙子变出伞。引导幼儿创编歌词,随音乐将歌词唱出来。
三、提供幼儿一个竖切面的橙子,引导幼儿大胆添画。
1、橙子又变成了什么?它又可以变成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一个橙子请你们想一想,用笔画一画。
3、幼儿大胆想象在橙子上添画。
四、将幼儿作品展在黑板上。
1、幼儿介绍自己把橙子变成了什么?
2、请个别幼儿跟着歌曲把自己变得魔术唱出来。
活动准备
课件 ,笔、纸人手一份,相关图片。
活动目标
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习替换歌词创编歌曲。
观察事物的细节部分,根据橙子的不同形状展开想象。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⒈在装水活动中,感知水的特征。
⒉通过操作,知道物体的.沉浮现象。
⒊乐意参加玩水活动,积极进行探索。
材料准备
⒈给瓶子装水:塑料瓶若干,几种装水的工具如:漏勺、勺子、碗、漏斗
⒉物体沉浮:盆子里装好水,各种物品如:塑料瓶、积木、泡沫、石头、硬币、积塑、各种水果等 指导要点 ⒈建议将该区游戏放在接近盥洗室的地方,方便孩子倒取水。
3.准备几盆水,让孩子用提供的装水工具试一试给塑料瓶装水,看看怎样可以把瓶子装满水。
4.提供不同的材料,如:塑料瓶、积木、泡沫、石头、硬币、积塑、各种水果等,幼儿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积累初步的经验。
实施步骤
一、介绍区域中提供的各种材料
二、提出探索的要求
⒈分成两组进行探索。(装水、沉浮)孩子们自主选择,探索操作完可自由交换。 ⒉装水要求:把瓶子装满水。
⒊沉浮要求:看看这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怎样?
三、观察指导孩子的操作探索 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进一步提出要求。
⒈装水活动:直接用瓶子装水可以吗?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把瓶子装满水吗?怎样可以很快装满水?
⒉沉浮活动:先猜一猜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分一下类)然后实践一下,再分类。
四、交流操作探索的发现 讨论:你有什么发现?你用什么方法装水的?哪些东西从沉下去?哪些东西浮在上面?
反思分析
⒈孩子们对操作本身很感兴趣,能够专注地进行探索,对每一种材料都有兴趣,过程中也能动脑筋想各种办法,老师观察指导时的提示语能够促使孩子有目的地操作和探索。
⒉用几种工具搭配装水,小班孩子还不太能主动发现,他们往往都选择单一的一种工具进行,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提示。
⒊沉浮活动中,由于提供的材料较多,又没有记录,所以孩子们对自己的操作发现很容易就忘记,建议可以设计一张简单的记录表,尝试用贴图片的方式进行记录。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故事,能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关心别人,感谢别人。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心愿,学习自己制作贺卡。
活动准备:
1.课件《新年礼物》;幼儿画册中的《新年快乐》。
2.幼儿感知过有关新年的知识及其相关的经验。
3.爱心形的各色彩纸、油画棒、剪刀。
活动过程:
1、引出故事
出示熊伯伯,它收到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听故事
结合课件,师生共同回忆故事内容
2、再次欣赏并理解故事
边看幼儿画册边再次欣赏故事
着重理解:最好的礼物就是人们最需要的礼物(为什么小松鼠、小白鹅等小动物收到礼物时会高兴的叫起来。)
你认为谁收到的礼物最好,为什么?
3、制作贺卡
结合新年的到来,结合班级情况,讨论我们可以把贺卡送给身边需要关心的人。
制作贺卡:今天我们先来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意,把我们美好的祝愿画在贺卡上寄给他们,送给他们。(可以送给爸爸妈妈、老师、阿姨或者生病的小朋友等。)
4、延伸活动:邮寄幼儿制作的爱心贺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