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13 21:33:46 作者:

【必备】大班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备】大班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大班教案 篇1

  动机:在活动——“春天的花”中,我发现小朋友对桃花很陌生,甚至连听说过它名字的也极少。但是,桃花却是春天里极具代表性的花,所以,生成了这一活动。

  目标:

  1.欣赏各种颜色的桃花,感受它带给我们的美。

  2.认识桃花,知道它是春天盛开的花,并了解它的生长特点。

  3.学习词语:花瓣。

  材料与工具:

  桃花的图片、桃花的生长图。

  过程设计:

  一、欣赏桃花的图片

  幼儿观赏并认识桃花。

  二、认识桃花

  1.观看桃花的图片。

  2.你看到的桃花有哪些颜色?

  3.桃花长在哪里?

  4.桃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

  三、了解桃花的生长特点

  1.教师出示一张没有叶子的桃花,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棵桃树有什么特点?

  2.树上为什么只有花而没有叶子?

  3.出示桃花的生长图,请幼儿按顺序排列。

  4.分析、讨论。

  5.教师小结桃花的生长特点。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掌握顿音唱法并学会唱这首歌。

  2、热爱并尊敬老师的情感。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与幼儿组织过谈话,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回忆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9月10日是谁的节日?

  2、教唱歌曲。

  (1)出示图片,图片上有许多小朋友为什么给老师献花,引导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老师教小朋友学习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念儿歌等本领,老师工作很辛苦,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和学唱歌曲的愿望。

  (2)教师介绍歌名后边弹伴奏,边完整地唱一遍歌曲,提问歌曲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你听到老师唱了什么?

  (4)幼儿回答后,教师再次唱一遍歌曲。

  (5)幼儿跟学歌曲3遍。

  变换形式让幼儿练习唱歌。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先播放歌曲《老师我爱您》,让幼儿在轻柔的音乐中,请孩子们回答这首歌的名字,经过老师的引导和提示,让孩子们回顾刚刚听过的歌,观看图片,慢慢体会,回答出歌的名字。让孩子们记住教师节。接着,通过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老师我爱您》让孩子们说一说老师的工作。通过孩子们的平时观察,发挥孩子们的总结及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有表情的演唱,使幼儿在倾听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准确的理解了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这个过程也是音乐欣赏的过程。教师边弹旋律,边说歌词,幼儿跟教师一起有节奏的朗诵歌词。通过歌曲的学唱,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幼儿的创造力.本次活动的重点应放在通过对优美乐曲的感受,让孩子加深对教师节的认识,同时让幼儿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热爱和敬意。

  小百科:老师是指传授学生知识的人,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和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正确知识和指导,有能力的人。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感知当年红军与瑞金的老百姓们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通过欣赏歌曲,激发幼儿对红军战士的尊敬,让幼儿懂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红军帽、红军衣服,红军战斗录像、舞蹈《十送红军》、歌曲《十送红军》。

  过程:

  一引入主题,激发情感。

  1、出示红军当年用的帽子和衣服,问:你知道这是谁的帽子和衣服吗?

  2、红军是谁?(播放红军战斗的录像资料)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战斗?你觉得他们是怎么样的'人?

  3、教师小结:他们就是红军,在我们瑞金,以前就有很多红军战士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安全,很多红军战士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是非常伟大的人。

  4、红军战士为了老百姓,不顾自己的生命,那老百姓们又会怎样对待他们呢?(老百姓很感谢他们、热爱他们,给他们做衣服、做鞋、送吃的。)

  5、可是有一天,红军要走了,要离开我们进行长征,这时候,红军战士的心情会怎样?老百姓的心情会怎样?(很难过,依依不舍)

  二欣赏舞蹈《十送红军》

  1、播放录像:舞蹈《十送红军》,小朋友看,这个舞蹈说的就是当年红军离开我们瑞金去长征时,老百姓去送他们的情景。

  2、幼儿欣赏舞蹈。

  3、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之间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三欣赏歌曲《十送红军》

  1、刚才的舞蹈里有一首歌曲叫《十送红军》,小朋友知道唱的是什么吗?

  2、播放歌曲,幼儿倾听。

  (1)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3、再次欣赏歌曲。

  (1)歌曲里唱了什么?

  (2)歌曲里说老百姓送红军一共送了几次?为什么要送十次?

  4、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请幼儿随音乐哼唱,感受歌曲旋律。

  四教育幼儿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小朋友,你们觉得过去的老百姓过着怎样的日子?我们现在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2、我们为什么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感谢谁?

  3、我们有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应该怎样做?

  4、长大后,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

  总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我们现在应该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为我们的家乡出力,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大班教案 篇4

  一、目标:

  1、启发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由的心态下,较大胆地表现、创造、角色之间配合较协调。

  2、大班幼儿提醒、帮助、带领中班幼儿参与活动,培养其责任感。

  3、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欲望。

  二、准备:

  熟悉故事情节

  1、大班幼儿会表演故事内容。

  2、中班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3、反复感受过四种不同的音乐。

  三、过程:

  1、律动:中班幼儿在舒情优美的音乐下,随意扮演树、花、鸟进场,音乐结束后坐在座位上。

  2、大班幼儿边唱边入室。

  (1)第一遍唱。

  (2)唱第二遍时,中班一声部、大班二声部。

  3、按故事情节欣赏音乐,并启发幼儿做出符合内容的不同动作。

  (1)欣赏舒情优美的音乐。

  ①听一遍后问:听上去有什么感觉?可以做什么动作?启发大班幼儿说出、做出,激发中班幼儿跟学,老师进行后示范。(坐着学→站着学)

  ②幼儿逐项做出。(花、树、小溪等)

  ③启发大、中班幼儿自由结合,分别扮演花、树、小鸟、河,听音乐完整做一遍。

  (2)听活泼欢快的音乐,启发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做符合

  歌曲的不同动作。

  大、中班幼儿自愿结合,边唱边表演一次。

  ③启发幼儿做出凶狠的狼的动作。(舌头、眼睛、身体、脚步)

  ④欣赏雄壮有力的音乐,启发幼儿做背枪、端枪、扛抢的动作,边听音乐边走。中班随大班幼儿做打枪动作。

  4、启发幼儿协商扮演不同角色,大班帮中班幼儿化妆、拿道具,完整表演一次。

  5、在《小红帽》音乐伴奏下,大班幼儿帮中班幼儿收拾、整理道具,物归原处后手拉手边唱边出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童谣《老鼠娶亲》十分具有童话色彩,它讲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中国民间婚礼习俗的热闹场面。孩子们都喜欢看新娘子,喜欢结婚娶亲热闹的场面。我国历史悠久,中国民间婚嫁的一些风俗及所蕴含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在当今孩子们的世界里受到西方的电子文化以及动漫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慢慢淡出。由此,我们开展本次活动,旨在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题材为媒介,让孩子了解感受、认识理解我国传统民间文化,在游戏中体验民间娶亲的风俗习惯。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游戏独特的趣味性,能根据角色投入的参与游戏。

  2、掌握抬的技能,及躲闪跑的动作技能。

  3、在游戏过程中提高合作能力,能积极动脑探索有效的合作方法。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技能储备:会简单的秧歌步;知道民间故事《老鼠嫁女》。

  2、活动准备:自制花轿四、猫头饰个、音乐《老鼠娶亲》、各种自制体育器械、安全平坦的场地。

  重难点突破:

  1、三人合作抬花轿,保持速度的一致。

  2、能根据角色投入的参与游戏。

  游戏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整队,师幼互动问候。

  2、热身活动:《抬花轿》

  场地创设:在平坦的场地绕圈设计障碍若干,如:跨栏、木墩等。

  播放音乐《老鼠娶亲》,幼儿随教师跟着音乐绕场走秧歌步,遇到障碍用跨跳等形式通过。

  二、探索创新。

  (一)、谈话导入游戏主题“老鼠嫁女”。

  (二)、感知探索游戏的玩法。

  1、抬花轿。

  玩法:幼儿分成四队,男、女孩各两队,相对而站,中间间距为20-25米。男孩两人一组,戴上老鼠头饰抬“花轿”从起点出发,到达对面指定地点后,迅速将对面的第一位女孩请进轿子后,起跑按原路线返回,将头饰与“花轿”交予下一组男孩继续依此方式进行,先把女孩接完的一队获胜。要求三人一定要默契合作,速度尽量一致。

  规则:整个往返过程中,必须保证“轿子”不落地。

  2、探索创新游戏。

  组织幼儿共同探讨故事中老鼠嫁女的方式,并给与适当的“老鼠嫁女”图片提示。

  3、引导幼儿分小组探讨角色分配。如:轿夫、新娘、媒婆等。

  (三)游戏“老鼠嫁女”。

  1、幼儿分四组“送亲队”,每组幼儿商讨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如:老鼠新娘、轿夫、锣鼓队等,并寻找好角色所需要的“道具”等装扮自己。

  2、播放音乐《老鼠娶亲》,四组“送亲队”随音乐走秧歌步绕场行进。

  3、四名幼儿当猫,当“送亲队”来到猫儿家后,猫儿请出花轿中的“老鼠新娘”就可以再去抓“送亲的老鼠”回家。

  规则要求:①、“送亲队的老鼠”必须要按路线随音乐走秧歌步。

  ②、每位幼儿必须按自己预先选择或分配的角色扮演对应的角色。

  ③、在追逐中不能相互拉扯推打。

  4、教师对游戏进行总结评价。

  三、结束部分。

  1.随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

  2.游戏结束:指导幼儿整理器械,有序离开活动场地。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