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关于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幼儿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学习保护自己是《纲要》在健康教育中提出的总目标之一。而汶川、玉树、日本地震震惊了每个人的心,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有义务培育好祖国下一代,而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幼儿教师,在教给孩子知识、教会他们做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幼儿应急逃生教育。为了让幼儿更深刻、形象地了解地震带来的灾害及了解地震中安全自救的基本方法,我设计了本次大班安全活动《地震中逃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5、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会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2、难点:如何在地震中安全逃生。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
有关地震的图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组织幼儿观看录像: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后大家谈话:在录像中看到哪些场景,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有何感想?
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幼儿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
1、请幼儿讨论并说说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组织幼儿观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3、教师总结: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① 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顺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着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灾难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结束环节:(安全演练)让幼儿练习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练,通过演练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线。老师在演练前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幼儿在演练游戏中不慌张,不推不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练过程中,要请班上老师配合,避免幼儿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延伸环节:让幼儿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可以看出,本次活动设计完全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我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设计的活动遵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通过观看录像,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从而加深理解地震中逃生的方法;通过提问,启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并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让幼儿在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下,通过实际演练加深幼儿对新知识的应用。使幼儿在想想、看看、说说、学学、做做中获得并巩固新知识。
小百科:地震(英文名称: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中获得愉悦。
2、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以及在跳跃中保持身体平衡。
3、通过活动训练幼儿连续跳跃和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5、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活动准备:
场地,直径约40厘米的圆圈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幼儿整队,检查幼儿着装。
2、简单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
二、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接力比赛
方法:幼儿在教师报数1、2口令下变成四路纵队,由教师带领下变成迎面接力的队形站立,首先一个对的前面的两名幼儿手拿接力棒,当听到教师发出:“开始”口令时,第一位幼儿立即拿接力棒跑向对面将接力棒交给对面的第一位幼儿,然后排到队伍的后面,幼儿接到接力棒后,立即出发,依次进行,看哪队先完成游戏规则为赢队。
(二)新授游戏:跳起来
1 、教师集合幼儿成两路纵队,教师出示圈,并将圈一个接一个地摆成一条直线,教师提出要求,要求幼儿用双脚模仿小兔跳完所有圈,然后站在圈的另一端。
2、师生交流双脚跳的技术动作,双脚屈腿微蹲瞬间发力向前向上跳。
3、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再次进行双脚跳圈,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逐渐增加圈的数量。
4、教师要求将双脚跳改为单脚跳,幼儿自由尝试。
5、教师提出单脚跳的技术动作并讲解示范:提起一只脚,单脚屈腿微蹲瞬间发力向前向上跳出,单脚落地双腿微屈以坐缓冲,双手随跳动而摆动。
6、幼儿模仿小动物跳回出发点。
7、教师对双脚跳和单脚跳进行比较而引出综合游戏:跳格子
三、活动结束
1、教师总结活动情况。
2、幼儿模仿蝴蝶排成一队,飞回教室。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他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学,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幼儿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在活动最后应引导幼儿遵循游戏规则,不推和拥挤,这也是今后活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跑到户外,不停地又蹦又跳。由于他们的骨骼发育还不健全,韧带也比较松弛,所以,经常有扭伤脚之类的事发生。为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有必要教给他们一些小伤小痛的处理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扭伤脚后的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
2.掌握一些预防性的小常识。
3.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事先要求幼儿记住自己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记住医院急救电话号码。
2.活动前排练情景表演“脚扭伤了”。
3.幼儿户外活动图片:踢球、跑步、跳绳、滑滑梯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看情景表演“脚扭伤了”,了解扭伤脚后的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
一群小朋友在踢球,玩得正高兴,突然,一个小朋友蹲下了,用两只手捂着脚哭着说:“我的脚扭伤了,疼死我了!”一个小女孩跑过来说:明明,别怕,你坐下,我给你揉揉!“
1.组织幼儿讨论:
这个小女孩的处理方法对不对?你自己在平时遇到这类情况或看到别人遇到这类情况是怎么处理的?
2.教师小结:
(1)肯定刚才小朋友的做法不对和害处。评价孩子们说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
(2)向幼儿介绍几种简单的处理方法,并请部分幼儿配合示范,其余幼儿两人或几人一组模仿练习。
A.如果受伤部位不肿胀
(1)坐下来,把腿伸直。在小腿下垫上小枕头或其它不太硬的物品,把扭伤部位抬高一点,休息一会儿就会减轻。(影响血液微循环,不易引起受伤部位肿胀)
(2)在上面的基础上用湿毛巾冷敷或抹上点儿红花油等,效果会更好(原理:冷敷能促使血管收缩,红花油能止疼)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增强幼儿遵守活动规则的意识,远离不安全因素。
2、寻找教室里的不安全因素,并贴上标记提醒同伴。
3、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小朋友户外活动的图片
2、红色标记
活动过程:
1、出示幼儿户外活动时的图片
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玩什么?你觉得他们这样玩好吗?也许会发生什么事?
(会摔跤、会打痛、会从玩具架上掉下来等等)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玩,小朋友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幼儿大胆交流)
2、寻找教室里不安全的因素
①师:刚才,我们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动时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午睡室、卫生间都有许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里的黑板、桌椅等,装水的茶桶等等,如果……
②小朋友两两结伴去寻找教室里有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
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后,为不安全的地方贴上红色警告标记,提醒孩子注意。
3、小结:刚才,小朋友找出了许多不安全的地方,并给它贴上了红色标记,下次小朋友看见这些红色标记的地方就要更加注意安全,好吗?
活动反思:
在平日里,孩子们总是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小伤难免的,所以整个活动孩子们沉浸在故事画面里,听得很专注。知道了以后哪些东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险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学会保护自己。通过故事画面,孩子能准确判断是与非,增强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实,也提醒老师在平常生活里要比较注意孩子的安全。
小百科: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关注台风,对此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2、了解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台风过后被破坏的自然环境照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引出话题
1、完整欣赏故事。
师:小个子猫为什么要带伞?大个子老鼠为什么不让小个子猫带伞呢?结果怎样?究竟是谁的问题呢?
2、导人与生活相关的话题。
最近你们有没有碰到类似的情况?为什么预报台风要停课呢?
二、观看台风画面,展开讨论
回忆台风过境时的现象。结合台风奇迹的相关信息,对比讨论,拓宽视野。
(1)结果天气如何?到底是不是气象台的错呢?(从能否怪罪气象台的讨论中体验与认识台风的多变)
(2)台风这次和我们开了个玩笑,很快地过境去了,如果它的速度没那么快,还是狂风暴雨,想象一下,如果那天不放假,来幼儿园的路上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呢?
(3)那天老师上班了吗?爸爸妈妈们呢?为什么小朋友要停课而大人们还要继续工作呢?
小结:台风是多变的,现有的科学水平还达不到完全了解它的地步,但我们可以尽量争取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活动反思:
相信通过这个活动,会有所收获,也相信经过不断的进行课后反思,一定能提升自己的业务教学能力。
附故事《气象台认错》
小个子猫走过大个子老鼠家门口,大个子老鼠问他:“又不下雨,你带伞干嘛?”“就怕等会儿会下雨!”小个子猫指指天上一块块灰色的赟。
大个子老鼠想:“要是等会儿不下雨,小个子猫的伞不就白带乐?”
大个子老鼠飞快地跑出去,追上小个子猫:“我看了天气预报,你不用带伞了。”小个子猫就让大个子老鼠把他的伞带回去,大个子老鼠就夹着伞往回走。
怎么回事,噼里啪啦,几滴雨点打在大个子老鼠的脑门上。咦,不该下雨的呀!可是雨越下越大了,它不管气象台报的是“多云转晴”,他们报他们的,它下它的。
大个子老鼠被雨打湿了,忽然他小了:“哈,还好我有三。”他把伞撑开,一点也淋不着。这时,他才想起来:“糟糕,小各自猫要淋雨了!”他赶快给小个子猫送散去。但风太大,大个子老鼠向前跑,风却向后吹,伞也被风吹得向后飞,不用说伞带着大个子老鼠一起飞。为了不向后飞,大个子老鼠又把伞夹到胳肢窝地下。
好容易追上小个子猫,这时候雨又不下了。
湿淋淋的小个子猫很生气:“都怪你!”
也是湿淋淋的大个子老鼠只好乖乖认错:“是我不好,是我不好。”
但大个子老鼠又想:“我向小个子猫认了错,那气象台也该向我认错呀。”他跑去找告诉大家“多云转晴”的大象。
这时,小个子猫已经回到家,他洗了澡,换了衣服,舒舒服服地看电视。
电视李的大象准备告诉大家明天不下雨。
忽然,小个子猫看见大个子老鼠闯进电视李,他气呼呼地对大象说着什么。
大象脸一点点红起来。然后他点了点头,转过身来对观众说:“对不起,刚才报错了天气,我向大家认错。”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一)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二)通过讨论活动,了解简单的预防措施和自救的方法。
(三)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二、活动准备:
视频,PPT
三、活动过程:
(一)观看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和视频,初步了解烫伤的原因以及对身体的危害。
——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样被烫伤的?
——烫伤后是怎样的后果?
(二)引导幼儿从烫伤我们的根源出发开展讨论,了解烫伤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注意事项。
——在家里,有哪些东西容易对我们造成烫伤?谈一谈,怎样避免烫伤事故的发生。
——在幼儿园,哪些情况下,会发生烫伤事情?我们应该怎样做?
——还有哪些事物会发生烫伤,为避免烫伤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三)了解处理烫伤的方法,要求幼儿动作到位、有力。
——当我们不小心烫伤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有哪些正确的处理方法?
——不小心烫伤时,首先要用冷水冲,接着送保健室和医院涂抹药膏,或有专业的医生直接处理伤口,最后进行包扎,防止伤口受伤感染。
(四)练习排队倒开水。
总结:通过本次活动,让让幼儿对烫伤后果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使幼儿真正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唤起幼儿对烫伤的防患意识。并通过讨论活动,了解简单的预防措施和自救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玩轮滑的安全注意事項,学习轮滑安全儿歌。
2、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守玩轮滑的安全规则。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5、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轮滑护具一套。
2、每位幼儿一盒彩色蜡笔(或水彩笔)。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轮滑护具,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教师出示轮滑护具,请幼儿回答问题。
师:这是什么?
(2)请个别幼儿演示穿戴护具。
教师:这些护具穿在哪里?怎么穿?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
(3)幼儿边演示,教师边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这些护具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保护小朋友的哪些身体部位呢?
(4)引导幼儿做幼儿用书上的涂色活动。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看了护具怎么穿,穿在哪里。现在请你们把书翻到第16页,看看图中的小朋友,请你们把他身上穿的护具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5)指导幼儿上色。
2、引导幼儿讨论玩轮滑的安全注意事项。
(1)教师:玩轮滑除了要穿戴好护具,还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看书上第16-17页的内容。
(3)幼儿讨论并回答,幼儿每回答到儿歌中的一个点,教师就用相应语句来进行小结。(分别是:马路上,汽车多,千万别当轮滑地;空旷地方来轮滑,人多方面要统一。)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学习关于玩轮滑的安全儿歌。
(1)教师:刚才小朋友把玩轮滑要主意的问题都找了出来,谁能把这些注意事项完整地讲出来呢?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玩轮滑的.安全儿歌。
①教师:有一首儿歌就把玩轮滑要注意的事项都编了进去,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②教师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一边朗诵一边用手指出挂图上的相应内容。
③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教师:儿歌先讲了什么安全注意事项,后讲了什么?
④引导幼儿集体学习朗诵儿歌。
(3)强调幼儿玩滑轮的时候要遵守这些规则。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了玩轮滑要注意的安全规则,那么你们自己玩的时候一定要遵守这些安全规则啊!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小百科:轮滑(Roller skating),曾经有很多汉化版本叫法,如旱冰、溜冰、滑冰、滚轴溜冰,但是到现在,统一叫轮滑,但并不否定之前的叫法,因为这些都是正确的。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产生的危险。
2、会安全使用文具,能够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规则。
3、通过讨论,初步建立班级的文具安全规则。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常见的文具如:(剪刀、小刀、铅笔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文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经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们知道文具使用不当会很危险吗?下面我们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幼儿用书和教学挂图。
(1)教师:请小朋友翻开书的第2页和第3页,仔细看看每一幅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在使用哪些文具?他们使用文具的方法对吗?
(2)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自由阅读和讲述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和讨论画面内容。
①教师:老师这儿的大图和你们书上的小图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都讲了些什么。
②逐一讨论挂图中相关的内容。这个男孩在做什么?咬铅笔会有什么危害呢?(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会把细菌等有害的东西吃到肚子里,还会使小朋友的牙齿歪斜)③讨论其他内容。
④教师小结:这几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确,这样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安全。
3、活动展开: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最后一幅小图: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确。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画完画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大白纸和一盒水彩笔。每组推选一位能力较强的幼儿,请他用图或图夹文的方式表现大家讨论的内容。
(3)幼儿分组讨论该怎样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组的想法表现出来。
(5)分享各组讨论内容。
5、活动延伸:张贴安全使用文具规则。
安全使用文具规则的参考范例:
(1)使用文具时,保持坐姿端正,正确用笔。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笔尖对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画棒、水彩笔在皮肤或衣物上乱画。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齐。
(6)写完字或画完画要把手洗干净。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头锋利的剪刀,使用见导师咬集中将身,不能一边说笑一边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对着别人乱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除了用自己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还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将幼儿已有的安全知识经验扩展丰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幼儿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通过真实的案例,我向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幼儿精力集中,记忆深刻,发言积极踊跃。课件、图片的运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幼儿进行了深刻的教育。
小百科:物品,汉语词语,读音为wù pǐn,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泛指各种东西或零星的物品,也泛指经济活动中涉及到实体流动的物质资料。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幼儿上小学后,逐步要面临自己独立上学和回家,需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控能力,需要有安全保护和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和行为。设计此活动旨在通过幼儿喜爱的体育竞赛游戏,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控能力。
活动目标
1、 解放学路上的安全常识,培养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意识。
2、 守游戏规则,动作灵活,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幼儿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过程
1、 开始部分。
(1) 活动身体各部位,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自行安排。
(2) 练习模仿竞走动作。
2、 游戏:放学路上。
(1) 介绍游戏名称,场地,交待玩法和规则。
玩法:
①分四队,排头背书包站在起跑线上。
②脚尖脚跟走过直线。
③在篓中摸一张图片,看完后还原,自己判断能否过马路,能过就走过斑马线,不能过就大声数八下再过斑马线。
④过天桥(平衡木)。
⑤绕过终点返回,将书包交给第二人背好,依次游戏。
规则:
①违反玩法中的要求者退至起点,重新游戏。
②排尾最先回到起点为胜。
(2) 进行游戏。一般玩2-3次,可根据天气、幼儿身体状况适当调整次数。
(3) 小结游戏情况,奖励胜者,鼓励后者。
3、 自由活动:幼儿自选各种器械进行游戏。
4、 放松动作:根据需要自行安排。
延伸提示在体育活动区提供游戏器材,供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游戏。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
2.帮助幼儿了解在阳台上的安全知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
3.使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录像机,录像带,电话机。
2.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
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
2.观看投影图片,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
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
片段三: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
片段五:一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玩,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分段观看投影图片,每看完一段,建议提问:
这位小朋友的行为哪里对,哪里错,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讨论小结: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小心会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3.幼儿讨论:在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4.幼儿操作,判断图片上的幼儿安全行为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活动建议:
建议家长在家中经常提醒幼儿在阳台上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区活动:
认知区里向儿童提供各类安全行为的图片。如:阳台上的安全、游戏中的安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让幼儿辩别对与错,并说说原因。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及安全常识。知道不爬阳台,不往阳台外扔东西等。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首先带领幼儿观看图片,引导孩子发现图片中人物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孩子们都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有的孩子说"在阳台上我们不能往下扔东西,会砸到下面的行人",还有的说:"小孩子不能爬在阳台上晾衣服,会摔下去的"等等,通过出示图片充分的调动了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播放录像时小朋友都能分辨出是对是错,并能说出其中的理由!此活动对小朋友的安全教育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小朋友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