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优秀教案

幼儿园优秀教案

发布于:2021-08-10 10:41:01 作者:

精选幼儿园优秀教案范文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优秀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幼儿园优秀教案范文集锦六篇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1

  《鹅太太洗澡》大班活动反思

  今天,开展了语言活动《鹅太太洗澡》,故事讲述了鹅太太洗澡,因为做事丢三落四、做一半,忘一半而引发的一系列有趣又搞笑的情节。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涵,做事要一件一件的做,做完一件再一件,并对做事的步骤和合理性有了一些了解。活动中,孩子们对于幽默滑稽的故事情节很感兴趣,鹅太太洗澡的故事引得他们哈哈大笑。从课堂效果来看,一节课下来,很多孩子都能够单独地讲述了,活动氛围较好,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但是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问题的引导性

  当我提问孩子“为什么鸭太太带着孩子洗完澡回来了,鹅太太还没有洗澡呢?”因为鹅太太做事记忆不好,总是做一半忘一半,怎样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得出这个结论呢?我记得孩子们当时是这么回答的:“因为鹅太太忘记倒水了。”“那鹅太太还忘了什么呢?”我追问,孩子们把鹅太太忘记的事情说了起来,但却答得很乱,都没有答在点子上。现在想来,在孩子们说出了鹅太太洗澡忘记倒水,我及时进行适当的总结“恩,恩鹅太太洗澡忘记倒水了,做事情怎么样?”然后再追问孩子鹅太太还忘记了什么,相信这样的提问引导会更连贯、更有效,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2.提问结合幼儿的生活

  一个语言活动的开展不是为了让幼儿感受故事有多么的精彩,它的精髓在于让幼儿在故事中获得启发,并能将经验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最后我提问“鹅太太这种丢三落四的坏毛病真糟糕,怎么样才能让鹅太太改掉这个坏习惯呢?”这个问题孩子们回答得很精彩,帮鹅太太想出了许多的办法。在生活中,孩子或多或少的经常出现一些丢三落四的行为,这时应将鹅太太的故事迁移到幼儿的生活中,让孩子讲讲自己的事情,拓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给予幼儿自由交流时间

  活动中同伴间的交流讨论,不但能使彼此的观点在互相的碰撞中产生火花,而且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得以提升,为幼儿营造自主说的氛围,让幼儿有说话的机会。在这个活动中显然我做的.还不够。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在活动中如何正确有效地引导还需要我们新教师多多学习,多多磨练!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诗歌活泼、愉快的童趣,感受小动物们躲雨时的有趣情景。

  2.理解诗歌的内容,尝试归纳出诗歌的句式,并进行添画仿编。

  3.能大胆、主动地进行情景表演,发音洪亮、清楚;能表现出不同动物和人物的声音、动作、表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带领幼儿在小雨中玩耍,观察小动物在雨中的活动。

  2.环境材料准备:操作卡第21、22页,诗歌《下雨啦》CD关盘,头饰(小、小青蛙、小虫)。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

  播放录音,引领儿童进入情景。

  二、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的句式。

  1.看图欣赏诗歌。

  诗歌里有哪些小动物?下雨了,它们怎么办?

  2.朗诵诗歌。

  (1) 结合操作卡,跟着老师或录音朗诵,熟悉诗歌。

  (2) 幼儿自编动作朗诵诗歌。

  注意发准字音:蘑菇(mò gu)、伞(sǎn)、撑(chēng)。

  (3) 幼儿分角色表演诗歌。

  三、分析诗句格式。

  1. 引导幼儿讨论。

  提问:找出每段诗句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归纳出诗歌句式:

  ×躲在××下,它说:××就是我的伞。

  四、尝试仿编、添画诗歌。

  1. 让幼儿将仿编的诗句内容添画在操作卡第22页上,并用诗歌句式朗诵,请家长帮忙将

  文字内容记录下来。

  2. 个别或小组朗诵展示自己仿编的诗句。

  附:诗歌

  下雨啦

  下雨啦!下雨啦!

  小躲在大蘑菇下,

  它说:蘑菇就是我的伞。

  下雨啦!下雨啦!

  小青蛙躲在大荷叶下,

  它说:荷叶就是我的伞。

  下雨啦!下雨啦!

  笑虫子躲在大树叶下,

  它说:树叶就是我的伞。

  下雨啦!下雨啦!

  小弟弟,快过来,

  让我为你撑起一把小花伞。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简便的方法区别和记录物体的轻重,初步了解轻重与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证关系。

  2、培养幼儿好探究、敢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两、三个小件物体、一张记录单、一张操作单、一支水彩笔。

  2、分组材料:用裤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乐磁带“大桶与小桶”。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哑剧 “举重”,引出课题:

  1、我在干什么?举了几次?每一次的结果怎样?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2、说明:物体、人都有轻重之分,轻重是相对而言的,需要进行比较。你们知道平常都有哪些比较轻重的方法吗?如果没有秤,你会用别的方法代替吗?如果将“轻重”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怎么表示?怎样表示最简单、最清楚?

  二、幼儿尝试用各种日常的材料比较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介绍操作方法和记录要领:

  1、请大家先看一看、猜一猜自己盆子里两个物体的轻重,并把结果记在对应方法栏的下面;然后到后面的桌上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试试:用它能不能比较物体的轻重?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也将结果记在相应的方法栏下面;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你几次比较的结果是否一致?

  2、幼儿尝试用目测和其他各种简便的方法比较盆中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3、汇报并交流:

  你用了什么材料、怎样比较物体的轻重的?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的结果是否一致?你觉得问题在哪里?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4、操作练习:

  印章宝宝也想玩跷跷板比轻重的游戏,请根据纸上跷跷板的平衡情况在两边敲上一定数量的印章。

  三、听音乐“大桶与小桶”想象搬很重或很轻的东西自然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和展现自己的优点。

  2、培养幼儿自信心。

  活动准备:

  故事《毛遂自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出本次活动。

  1、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今天钟老师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毛遂自荐》,仔细听故事,待会钟老师要考考你们呢!(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小朋友们故事听完了那我要开始考你们咯!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说的是谁?你们知道什么是自荐吗?(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自荐就是自我推荐,即自己说出自己的优点和本领。

  2、通过提问引出本次活动。

  教师:一个人如果有本领,别人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呢?是一个人呆在一边等人来请呢?还是不怕讥笑,勇敢地站出来自我推荐呢?(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试着个别的回答。)

  教师小结:当一个人有本领,别人不知道的时候我们可以勇敢地站出来自我推荐,就像我们在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后,如果我们自己知道,那我们就可以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这也是自我推荐。

  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本领或优点。

  1、教师先以自己为例说说自己的优点,并鼓励幼儿大胆自荐。

  教师:小朋友不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或本领,钟老师也有自己的优点,今天我先来说一说我的优点或本领,我是幼儿园里的一名教师,我会教小朋友们新的知识和本领,而且我每天都能够按时起床来幼儿园上班。我的优点是关心班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当有小朋友需要帮助时我会及时的帮助他,瞧!老师是不是很棒啊!

  教师: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有自己的优点呢?我们也来夸夸自己身上的优点(或自己会的本领),来毛遂自荐吧!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请幼儿来说一说。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可以先和自己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优点或自己会的本领,待会请小朋友跟大家一起分享!(先让孩子与同伴分享交流)

  3、幼儿在表述时,对幼儿说出的优点给予回应。如你会画画呀,真能干,下次请你展示你的作品等等。用这些激励的话语,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教师小结:原来小朋友们各自身上都有这么多的优点,以前老师我都不知道呢!现在听你们这么一说,我更加喜欢你们了,你们喜欢自己吗?(喜欢)

  三、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毛遂自荐”,你们开心吗?原来我们都是最棒的!那么回家后也向爸爸妈妈自我推荐吧!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诗歌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的感谢,很符合幼儿即将离开幼儿园,对身边熟悉的老师和亲密的小伙伴说一声感谢的情感需要。

  采用反复听赏的方式,在回想与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义,传递诗歌中的暖暖爱意。手语是一种感人的肢体语言,跟随视频或图谱模仿做手语表现诗歌的内在含义,可以让幼儿体验到手语传递着无声声的爱的力量,丰富幼儿的肢体表达方式,也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中对父母、老师,大自然所表达的感思之情。

  2.能看懂手语表达的意思,并愿意跟随模仿,体验感恩的表达。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内涵。

  2.难点:尝试运用手语表现诗歌,体验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

  活动准备

  1.诗歌中相关手语动作的视频、图谱。

  2.幼儿用书第6册第14~15页。

  3.音乐CD(《感谢》。民来切制川区话。

  活动过程

  (一)感恩的情怀。

  1.孩子们,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默默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成长还离不开大自然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们应该深深地感谢周围的人和物。

  2.今天我们来听一首诗歌,听一听诗歌里都感谢了谁。

  (二)、欣赏诗歌。

  1.完整欣赏第一遍。

  师:听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觉?

  师;这是一首让人温暖感恩的诗歌。

  2.完整欣赏第二遍。

  师: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诗歌里要感谢谁?为什么要感谢他们?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对幼儿的多种表达教师要积极回应,自然渗透感恩的情怀。)

  3.完整欣赏第三遍。

  师:再次倾听诗歌,帮助幼儿把图谱补充完整, 集体检验图谱排列顺序是否正确。欣赏视频。

  (三)、欣赏视频

  1.理解手语的表达

  师:这些动作叫什么?跟我们平时跳舞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师:你看懂了哪些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2.尝试模仿做手语

  师:我们也跟着视频做做手语

  师:说说做过手语以后的感觉。

  手语是聋哑人交流的一种动作,是让人感动的肢体表达,很温暖人心,只有懂得感恩,生活才会美好。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多1或少1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重点:

  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

  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6张蘑菇房子图片、故事《住宾馆》。

  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熊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

  4、幼儿数学操作板1个/人,1-6的点卡一套/人。

  5、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一张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找朋友游戏:“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旁边朋友是谁?”“嘿嘿嘿,我旁边的朋友是XXX!”

  2、在睡房里,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二、教师讲述并表演故事(配班教师配合故事表演)

  1、讲述并表演故事后提问:

  (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谁呢?小猴子的家应该是几号呢?

  (2)小熊说它的家是5号的邻居,5号的邻居是谁呢?

  (3)小熊的家不是6号,那应该是几号呢?

  2、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1)2的邻居是谁呀?( 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

  (2)提问: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那4有没有相邻数,它们又是谁?

  得出结论:每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幼儿自主探索3、4、5的相邻数(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三、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1、“你帮2找到了哪两个相邻数?为什么1是2的相邻数,3是2的相邻数呢?”引导幼儿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 发放幼儿数学操作板及操作点卡,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请你找出比2多1的点卡,请你找出比2少1的点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数,引导幼儿依次说一说3、4、5的相邻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四、结束部分: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游戏: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1-6数字卡片,“嘿嘿,小朋友,我问你,ⅹ的相邻数是X和X?“嘿嘿,X的相邻数是X和X。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