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阅读能力怎么提高
幼儿阅读能力怎么提高
导语:阅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幼儿也是,可以看故事,看画报,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读物,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的过程。
幼儿阅读能力怎么提高
1.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有兴趣才有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要帮助幼儿萌发出对阅读的最初步的情感倾向。
1.1 创设有趣、丰富的阅读环境
要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早期阅读活动,激发出幼儿的阅读兴趣。如在活动室中的门、窗户、一些设备材料上,张贴上相应的文字信息,提供生动、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在无形中认识、记忆并进行了阅读活动。
1.2 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
如让幼儿认识各种语言和文字,并进行比较,区分他们的不同,从而激发幼儿对语言文字产生好奇,激发学习的兴趣、阅读的欲望。如:可以让幼儿对比汉字与英文的区别,通过找不同,以及寻找他们之间互通的关系,来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2.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生动直观,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早期阅读材料
2.1 幼儿处于思维发展的具体直观的形象思维阶段
在此阶段,应该为幼儿提供具体直观的阅读材料,便于幼儿更好的进行早期阅读活动。
对于成人来说,阅读只是简单的读份报纸或者书刊,但只为幼儿提供一份平淡无奇的报纸,根本不能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在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时,要注重为幼儿提供具体、直观的阅读材料,如:在语言区中,为幼儿提供桌面活动操作玩具,在幼儿进行阅读时可以边操作,边阅读,幼儿通过讲述与表演行为达到阅读的目的与效果。当然,同一个内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只要是是生动、直观的、能被幼儿理解的形式都能引起幼儿的共鸣。
为幼儿提供的早期阅读材料,同样不能忽略幼儿的年龄特点,拔苗助长,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特点的阅读材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小班幼儿,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初步阶段,完全是以直观的实物为表征的思维活动,这时就应该为幼儿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直观、生动、具体的材料,如认识"苹果"可以提供苹果的图片或者实物结合文字,进行阅读认识。
2.2 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注重图画和文字的有机结合
研究表明,人脑的信息约8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早期阅读通过图文并茂的视觉刺激,能够加快大脑的发育,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决定了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应该是生动、具体的,特别是年纪越小的幼儿,更要注重为其提供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如:为小班幼儿准备的图书阅读材料,应该选择配有大字,图画色彩艳丽的材料。
3.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充裕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机会
3.1 创设专门的阅读环境
在幼儿园活动室中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准备专门的场所,并添置一定的设备、材料,如:舒服的桌椅、有趣的图书、可操作的阅读材料等,让幼儿有宽松、自在的阅读空间,幼儿在舒服、惬意的环境中,自然会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从而激发幼儿对阅读的情感倾向,产生阅读的行为。
3.2 整合立体空间,创设良好、丰富的阅读环境
营造良好、丰富的阅读环境,可以充分的利用活动室的各个区角、生活环境周边,努力营造有趣的、惬意的阅读情境。如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立体空间格局,采用悬挂、支架、张贴等方式,合理的、充分的将空间整合、融合在一起,使活动区与整个环境融合一体,扩大阅读活动的范围与空间,又可融合各个领域的内容于早期阅读活动中,增强了早期阅读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促进幼儿空间思维的发展,更激发了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
4.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幼儿、环境、阅读材料、阅读指导以及家园配合入手。教给幼儿基本的阅读技能是阅读活动的必被备条件,有了阅读技能,才能保证阅读活动的开展。
4.1 培养幼儿观察的技能
在阅读活动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幼儿学会观察,观察图中的内容,背景及阅读材料中的特别之处,为下一步的阅读理解打下基础。
4.2 指导幼儿学会正确的使用阅读材料的方法
当幼儿拿到阅读材料时,教师应该指导幼儿掌握这些材料的使用方法,如幼儿第一次拿到图书时,教师要指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封底,还要教幼儿看图的顺序,更要引导幼儿知道,阅读时应该从左往右阅读等基本方法、技能。幼儿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才能让阅读活动顺利开展。
4.3 培养幼儿良好的早期阅读常规
阅读是一种智力活动,学前幼儿集体早期阅读活动有利于幼儿阅读分享行为的出现,体验阅读分享的乐趣,提高阅读的积极性。也能很好的发展培养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和行为习惯、情感态度。
5.注重家园配合,整合早期阅读与其他领域的活动内容,形成教育合力,发展幼儿阅读能力之外的能力
5.1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积极作用
如家长每天抽一些时间陪孩子进行阅读活动,不仅利于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更利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直至形成终身的阅读习惯。在亲子阅读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幼儿在幼儿园的阅读内容,也可家长自己选择适合幼儿的、家长期望幼儿能学习的阅读材料,并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亲子间的阅读活动。
亲子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早期阅读的积极的态度,而且亲子阅读是父母与孩子一对一的进行的,孩子受关注的程度比在幼儿园时更为强烈,对孩子的能力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家园的配合无疑是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让幼儿充分的融入到早期阅读的强烈的氛围之中,从而形成更好的、更积极的阅读情感与态度。
5.2 广义的早期阅读能力
不仅注重阅读活动本身,更强调通过阅读活动而得到的其他能力的发展。如在集体阅读时,幼儿的分享能力等到发展;阅读优美的内容时,能激发出幼儿对美的感受;在阅读乐观、快乐的内容时,能陶冶幼儿积极、开朗的情感。
幼儿早期阅读,在要强调知识内容的学习,也不能忽视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应该真正的做到知识技能学习与情感态度培养并重,两者和谐发展,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的决定因素,会阅读才会有所进步,才会有所发展。因此,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其一生的影响尤为重要,更是幼儿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学习书面语言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也是入门的基本 。在学前阶段,家长与幼儿教师应该协力一致的,担负起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重任。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