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精选1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1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后,我感到义愤填膺。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意为什么样式的园林这里都有。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她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圆组成,总面积达347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约10公里。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三园分别有垣墙相隔;前为万春园,后面并列的两园,左为圆明园,右为长春园。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0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等,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 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方河里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1860年和1900年,园明园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掠并付之一炬。
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报答我们的祖国,血洗昔日的耻辱,为祖国争光,为国旗添彩!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2
繁华三千,衰败三天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语文书的余页已经不多了,望着剩下的课文里,我翻到了第七组第一课——《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曾经辉煌剔透,各式的建筑让人感觉整个世界在进园的一瞬间就缩小了。古色古香的名遗,圆顶富丽的欧式建筑,在这儿随处可见,天涯海角的名胜古迹都搬来至此。直到一群贪婪无比的野兽拿着英法联军的旗帜来到这里,能拿就不放过一点儿小渣,不能拿就毁掉。抢掠完,这群野兽还放火连烧三天三夜,尔后则在中国人民愤怒的哭泣之中一走了之。
看到这里,我的脑子一片混乱,那些可恨至极的英法联军是如此残暴贪婪。竟把中国人民辛苦劳作150年的心血园林,几天就改造成了地狱中的血海火池。读着,我就像置身当时,眼睁睁地看着无数敌人手持燃烧的火柜,不断直冲园内。红光把天染成一片血布……
可是,中国清政府就如此无能还有软弱吗?一查资料,情况比想象的更坏更糟糕。当时不仅有敌军,还有当地无数土匪参与了打劫,剩余的精华都被统统拿走。甚至连小民都操起扫把和簸箕,希望找到埋没于尘土之中的细碎宝物。就连守园的官兵也趁火打劫……
一股愤怒直上心头,要是那时的人们抄起武器反抗,清政府也不退让,英法联军的旗帜还敢如此高昂?可清政府是那样懦弱不堪,愚民是那样贪利求财,英国法国才傲视整个中国大陆。
虽然我们身处不愁衣食无战争的和平年代,可那份国耻却不能遗忘了之,如隐没的蛛丝。那精致的百年古建筑,那千年艺术品精华已无,但那莫大的国耻仍在,不能只追求财利,像曾经那些本土的劫匪和愚民一起争夺伟大祖国的宝藏。更不可无能,如当时的清政府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敌人掀了个底朝天,却无动于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国家建设的更强,让家园更美好。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3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我感到万分愤怒。
圆明园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在众多园林中鹤立鸡群。它浓缩了各地的风景名胜,将中西艺术融为一体!不仅如此,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还珍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存在简直就是个奇迹啊!
这个奇迹汇集了两个世纪人们智慧的结晶,建筑时间达150年!150年啊!,多么惊心触目的数字!可这个总数达150年建筑时间的皇家园林却被英法联军的那把火毁于一旦了!
我的心犹如被烈火焚烧了一样难受,圆明园的毁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奇耻大辱啊!当我读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院内凡是能掠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我去,拿走一点宝贝也很够了,你们这群禽兽也贪婪了吧,拿不动的你们都要努力拿走?更让人生气的是他们实在拿不走的就直接毁掉,谁也别想要!乖乖!够了没有,最最让人愤怒万分的是他们居然把这个汇集了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的奇迹——圆明园给火烧了。狗东西,这种事你也做得出来?他们的腰包满满的,可他们觉得还不够!他们把手上也塞得满满的……
圆明园属于中国的领土,岂容得下外来者肆意践踏?要怪就是怪当时的中国太弱小了,还有群众们不团结!我们的旧中国受到的委屈已经够多了,可英法联军的到来又给中国人当头一棒!我迫不及待地去寻找圆明园毁灭后的图片,那场面实在是凄惨啊,到处是巨石,他们横七竖八地躺在中央,他们仿佛在诉说着自己受到的委屈……小草被压在了巨石下,他们摇摇头,仿佛在嘲笑着旧中国的弱小。坠落的巨石在哭泣,为什么!这个拥有长城黄河,拥有着亿万炎黄子孙的国家——中国,无力反驳?
现在,圆明园的毁灭已经过去了数百年,可它却时时刻刻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4
读完《圆明园的毁灭》,大家都在为这座曾今举世瞩目的园林奇迹惋惜,为英法联军的暴行忿忿不平。而我更想知道,集权利和财富于一身的雍正和乾隆为什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修建这样一座庞大且恢宏的园林,而忽略了真正该关心的国防?
史料记载,圆明园的诞生源于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在海淀牡丹园的一次聚会。雍正因为感念这次聚会,而开始扩建曾今属于自己的居所,也就是日后的圆明园。
大家知道雍正本人的文化造诣很高,所以圆明园的修建,他可以说是真正的总设计师。那时他除了要选择一个气候宜人的地方,修建和山水相和的宫室,还移来了南方的名胜古迹,甚至建造出了文人墨客诗意里的想象。从流传至今的书画作品上还可以看出,雍正在圆明园内似乎还很爱玩“cosplay”的游戏,常常把自己打扮成文人的形象,仿佛帝王生活并不是他的终极梦想。寄情于山水间才是这个集权利和财富于一身的皇帝真正的渴望。
到了乾隆执政的时候就更奇怪了,那时国力昌盛,疆土辽阔。乾隆一即位就扩建了圆明园9年,之后又修建了大家知道的西洋水法。买卖街的修建也在乾隆年间。据说那时的皇宫是有专门负责物资发放部门的,皇室成员所需要的东西,都由内务府统一采购发放,这条买卖街完全是一场为取悦皇室成员而虚设的卖场。乾隆自己也“cosplay”成路人去假装闲逛,目的只是为了找到普通人的快乐。
看到这里,我不禁疑惑。按说,人人都羡慕皇帝的生活,既不愁吃穿,也没人逼他纳税交租,却为什么要反过头来追求一般老百姓垂手可得的快乐呢?可见幸福的秘密并不在财富和权利里吧?
如果可以穿越,我真想给乾隆稍个信:有修圆明园的功夫不如派几个书生去外国学习学习。有再多的钱,也把整个天下复制不到他的圆明园里啊!别人送来枪炮当礼物都没能让他想到加强国防。修建那么大的圆明园,最终还是逃不脱“井底之蛙”的下场。他倒好,活到89岁寿终正寝了,可他的子孙和老百姓却要为他偏了方向的“追求”,白白付出惨痛的代价!
圆明园的毁灭,或许也是一场帝王闹剧的落幕吧!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5
周五了,我又回到了温暖的家。晚饭后和同学在俱乐部PK了一场球后,虽有睡意准备睡觉,可是我却又翻来覆去地睡不觉,此刻的脑海中思绪万千,想起上周彭老师讲的课文《圆明圆的毁灭》和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就有些不能平静。细细品味这篇课文,作为一个中国人,读课文后的感觉万千情绪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愤怒与叹息!夜深了,身旁的妈妈口鼻中传出了均匀的呼吸声,窗外偶尔传来几声汽车的喇叭声。我睡不觉,还是爬起来写下心中的感受……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以后,我从中懂得我国的首都北京过去曾经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圆明园,它是我国历史上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林园之一。
圆明园很美,有“万园之园”之称正如文章中描述的: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星拱月班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美不胜收。
圆明园当时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所以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而,使人心痛的是这样一个美丽的林园,一个世界的博物馆,却被八国联军毁于一旦,这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重大的损失和耻辱,这个耻辱说名了当时封建王朝奉行关门自守的政策;污吏不顾老百姓的疾苦,整天花天酒地中饱私囊,弃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顾,造成我国当时的封建王朝经济落后,国防力量薄弱,腐败无能的结果。
从圆明园被毁灭的耻辱,我想:我们要永远记住这次历史的教训,不能让这种现象再次在我们的国家中发生。因此我们必须把我国的经济搞上去,提高我们的科学技术和军事国防水平,所以我们要改革开放学习别人的好经验,取长补短这样才能赶上先进的国家,国防才稳固才不遭到外来侵略,圆明园的遭遇才不会重演。
我作为一名五年级小学生,对于圆明园的毁灭很痛心。我爱我的祖国,我决心,要好好学习,多学科学知识,为长大以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再受到外来侵略而作贡献。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6
学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感慨万千。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我国北京,闯入圆明园,而慈禧太后带着皇帝逃出了京城。英法联军疯狂地抢夺、毁坏、火烧园中宝藏文物、古建筑,这帮侵略军在祖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那是我们祖国历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历史时期,是我们祖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
圆明园在没有被英法联军烧毁以前,曾是那么辉煌灿烂: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村乡野,圆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瑶台、武陵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犹如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景色,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可以说,她是祖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我国建筑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中还珍藏着无数的无价之宝,更有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藏的历史文物、金银珍宝、宋元陶瓷、历史书画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
然而,这美好的一切为什么会不复存在呢?又是谁下此毒手呢?这场浩劫正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所描述和抨击的一样:有一天,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抢劫,他们见物就抢,每个强盗都把口袋装得满满的,更可恶的是将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打得粉碎……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之后,为了销脏灭迹,掩盖罪行,竟下令火烧她,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从此变成了废墟……
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我在沉默。这是一种被刺痛后的沉默,内心像在被火燃烧。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耻辱!这样的耻辱在旧祖国又何止这一次呢?为什么堂堂的中华民族会有这么屈辱的一天呢?是闭关锁国,是政治黑暗,是封建专制……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一历史,我们应该更加发愤图强,再21世纪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崛起而好好读书!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7
深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使我感到了当时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军民的懦弱,更可恶的就是那无耻的英法联军!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全园占地5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十分美丽。可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来到了圆明园,在园内肆意烧、杀、抢、掠,出园时每个人的腰包都鼓鼓的,甚至还放火将这具有无限价值的圆明园付之一炬。就这样一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毁灭了,之后只剩下几根残柱。
这篇课文,使我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无限惋惜,而当时无能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这些万恶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下了不抵抗的命令,把洋人当做靠山,想依靠洋炮来扫除国内的革命势力。我痛斥黑暗的清政府。但是最可恶的是万恶的洋人,他们不但随意侵略中国,还把我国的名胜古迹烧毁或破坏,他们还让我们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的国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而清政府和洋人们不明白,在这蒙受侮辱的背后,又有多少万双泪汪汪的眼睛在看着他们;有多少双愤怒的眼睛怒视着他们;有多少万人正准备揭竿而起,他们却丝毫不顾人民的死活。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屈辱历史的一段见证,它的残垣断壁,仿佛在对人们诉说它辉煌的过去,又好像在向人们诉说洋人的残暴行径。它的毁灭在我国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英法联军为什么来侵略我们呢?原因就是我们太落后了,要是当时我们强大,他们敢来吗?所以落后就要挨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劳,不让祖国再受蹂躏,让祖国永远列强国之首。
因此,我们要铭记这一句话:莫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8
我学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文章后,使我感到无比愤怒的是,当时清政府的昏庸无能,官僚的懦弱,更令人发指的是就是那无耻的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
圆明园曾经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的精华,它不仅美丽,而且聚集着我们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贵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然而,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来到了圆明园,在园内肆意烧、杀、抢、掠,出园时每个人的腰包都鼓鼓的,最后,更令人愤怒的是,他们为掩盖自己的罪行, 还 放 火 将这具有无限价值的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
读到这里,我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无限惋惜,而当时无能的清政府,竟然屈服在了这些万恶的侵略者的威胁之下,对侵略者的暴行不闻不问,皇帝、官吏们置百姓、江山于不顾,自己却跑到了避暑山庄,我痛斥这丧权辱国的清政府。最可恶的还是英法联军这个历史的罪人。他们不但随意侵略中国,还把我们的名胜古迹烧毁或破坏,他们逼腐败的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的国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而清政府和洋人们不明白,在这蒙受侮辱的背后,又有多少万双泪汪汪的眼睛在看着他们;有多少双愤怒的眼睛在怒视着他们;有多少万人正准备揭竿而起,他们却丝毫不顾人们的死活。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屈辱历史的一般见证,它的残垣断壁,仿佛在对人们述说它辉煌的过去,又好像在向人们述说侵略者的残暴罪行。
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为什么保护不了我们的国土呢?我们为什么保护不了我们的灿烂的文明呢?根本原因是因为清政府太无能了。这个政权太腐败;我们的国力太衰弱了。我们太落后了,国家不强大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永远牢记这个教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劳,让祖国永远列强国之首。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9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读《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了解到: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原名乙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很多小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的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有的是根据诗人的诗情画意来建造的,园中还有西洋景观呢!漫步园内,有如漫步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圆明园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他们看到那么多珍贵的东西,就像恶狼见到了猎物,疯狂的把园内的东西统统任意掠走、毁掉。为了销毁证据,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遮天蔽日,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堪称“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圆明园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我读到这里,不禁想到:我们的祖国有过光辉的历史,也有过屈辱的过去,火烧圆明园便是屈辱历史的一页,今仅存的残垣断壁,就是我国一段屈辱历史的见证。为什么圆明园就这样被毁了呢?因为当时的满清政府闭关自守和腐败无能,封建王朝统治使祖国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清政府对于外来的侵略者无力抵抗,又不敢抵抗,才使英法联军在国土上肆意胡为,让老百姓们泪眼汪汪的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被毁掉,要知道,圆明园如此辉煌壮丽,可是中国劳动人民流血流汗建造出来的呀!
读完《圆明园的毁灭》后,我非常气愤。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如今我们中国像条巨龙腾飞在世界东方,经济建设飞快发展,名胜古迹又放发光彩,祖国的变化和富强,吸引了很多国外的游人到中国旅游观光。看到这一切,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力,使祖国更加强盛!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10
圆明园是我国清朝时期屈指一数的皇家御园。历经五个朝代的扩建,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院内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价值连城……其风景犹如仙境,如诗如画。
可惜好景不长,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把对他们有用的东西统统掠走,没用的东西则付之于炬。慈禧闻声后出逃。虽然我们人多势众,但没有先进武器;只好眼睁睁的各种奇珍异宝被侵略者运走。
歹毒的侵略者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后,为了销毁证据,命令了3000多名士兵放火烧毁。大火整整烧了3天3夜,在火中,我们仿佛看见了圆明园在痛苦的呻吟:“救救我吧,我快要被烧焦了!”
圆明园见证了一个帝国的辉煌与衰败,同时也记录着一个民族的辉煌与耻辱。虽然有着一群假借“文明人”称号的强盗用野蛮的大火烧尽了一座举世无双的世界文化、建筑的瑰宝。但是烧不尽一个民族对它的思念,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荣辱与文化的血脉。
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一些“西洋楼”的残骸。我们感到无比的痛恨与惋惜。
篇六: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非常的愤怒和惋惜。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用了一百五十多年才修建成。全园占地面积三百五十多公顷,是中华民族历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可悲的是在1860年10月6日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并在10月18日一把大火焚烧一空,昔日金碧辉煌的圆明园,只剩下了几根残柱。
这帮可恶的强盗,在我国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做,肯定会遭到报应的。这么一座举世闻名的文化宝库,就这样在这帮强盗的魔爪下化为灰烬,多么令人叹息,扼腕。他们烧毁的不仅仅是一座皇家园林,烧毁得还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你们这帮可恶的强盗,我恨不得把你们千刀万剐,你们太无耻,太霸道了!这也让我感受到了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是呀,落后就要挨打。
作为青少年,作为国家建设的后继者,我们铭记侵略者给我们带来的耻辱,应奋发图强,好好学习,肩负起振兴中华的责任,不要让悲剧再次上演。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11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惋惜与愤怒。
圆明园坐落于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占地三百五十多公顷,总面积有85个紫禁城!圆明园是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周围,如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圆明园中有民族建筑,西洋景观,圆明园浓缩了各地风景名胜的精华,里面珍藏各种奇珍异宝,是一座风景名胜、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
我国的圆明园是一个奇迹,也是世界上的一颗明明珠。但这座“万园之园”却遭受到了不可估量的毁灭。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这帮可恶的强盗把圆明园的珍宝,统统掠走;掠不走就用车马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抢夺一空后,便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我国这一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在里边。
这些十恶不赦的强盗、土匪,为了自己的私利,竟不惜一切毁坏圆明园。那么美的皇家园林竟在短短的三天内,就被这帮强盗、土匪化为灰烬。难道他们不会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你有让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吗?我想他们并不会,因为他们并没有想过后果。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才给了他们一个有机可乘的机会,让他们在我们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作威作福。这真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啊!现在,我们只能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我们只能听导游给我们讲圆明园的故事;我们只能感慨,为圆明园的毁灭而感到深深的惋惜……一段段悲惨的回忆,便是一个个惨痛的教训,也是一声长鸣的警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12
今天,我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文,我知道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再北京西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可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只是残桓断壁,真令人气愤。
当我读到圆明园的建筑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时。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艺术瑰宝!这是一项多么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呀!这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我为我们的伟大的民族而感到骄傲但我读到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夺我财宝,烧我园林时,我的心情沉重,心里充满了仇恨.
这些强盗们肆意毁坏园林,竟把”万园之园”化成灰烬.看到这里,我恨不得给他们碎尸万段砸成稀八烂我不禁大声的骂到:“死畜!不要胡作非为”!
读完文章,我也为失去了圆明园而感到无比伤心。又不由得使我想到了1931年9月18日晚,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先占领沈阳城,随后不到半年时间东三省相继沦陷。1932年1月28日进攻上海;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进攻宛平城和芦沟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了。到1938年10月,日军侵占了华北,华中,华南。日军侵略者所致之处,无恶不作。屠刀所向,血流成河。山河失色,光在南京就杀害了无辜军民30万人!
之后,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洗刷了一百年来被挨打的耻辱,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回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由一个背负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重压,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成为巍然屹立与世界东方,令世人瞩目的民族,乱翻的乌云扫清了祖国迎来了一个黎明。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联军来火烧圆明园的局面,我们青少年只有将这个国耻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今天,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要忘记国耻,要接受锻炼,迈开坚定而沉着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前进!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13
还记得在当年名噪一时的皇家园林吗?还记得1860年那一场震惊世界的噩梦吗?还记得当年那把燃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吗?如果你不记得,就同我一起读一读《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吧!
圆明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还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还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读到这里,真是让人忍不住惊叹:圆明园真不愧为世界级的皇家园林呀!我真想能够化身为一只小鸟,在这园林中自由翱翔,领略中国独有的特色风光。
但是,谁也不曾想到,1860年,英法联军的队伍闯入圆明园内,他们看见了宝物,就往手中的袋子里扔,甚至拉不动的,就雇人用马车拉回自己的国家。有人甚至因为在圆明园中掠夺的财物而安然生活了一世!这些价值连城的东西完全变成了他们的私人物品,真是可恶啊!
更让人痛恨的是,为了毁灭自己的罪证,他们竟然一把火将这座宝库焚烧一空!大火弥漫北京城整整三天三夜,一切都化为了灰烬!哎,当时的政府真是软弱无能,官兵们一个个贪生怕死,武器低人一等……真是如俗话所说:落后就要挨打!当别的国家在大改兵制,研制武器时,政府在干嘛?饮酒作乐,虚张声势,自诩为泱泱大国的清政府,就这么不堪一击吗?!一个国家的强与弱,完全取决于人民的团结与否,国力是否强盛,是该醒醒了吧!
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确实经历了一次次枪林弹雨,但是,伟大的民族是从来不肯屈服的,我们正一步步地挺起自己的脊梁!还记得前不久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大阅兵吗?外国人也透过这次阅兵对中国刮目相看:团结的民族,强盛的国力,一头曾经沉睡的雄狮俨然已经清醒!
经过了无数仁人志士的付出,中国正一步步走向繁荣与富强,我们要切记圆明园的悲歌,用自己的双手,让祖国更加强大,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14
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中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这让我们心中振我中华的信念更加强烈
我学了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之后,感到了无比的愤怒与无限的惋惜。圆明园可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可现在只剩下了几根残柱孤零零地挺立在那里。它们迟迟不倒下去,是因为它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许多人为它们报仇,那些人,便是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
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珍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了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装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侵略者糟蹋了的东西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开始凶狠地向大烛台进行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捣碎。十月九日,法国军队暂时搬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得惨不忍睹。看到这里,中国对英法国的仇恨雪上加霜。每次我总会想起雨果说的一句话: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防火,一个叫法西斯,另一个叫英吉利。我想告诉所有的人们:中国人是不可辱的,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中国人将为国而生、为国而战、甚至为国而死。中国因你而精彩。奋斗吧!亲爱的人们!
英法联军的可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得一座皇家园林成为一片废墟,可这并没有浇灭人类振我中华的激情。我要好好学习!为国争光,报效祖国!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15
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有何资格来任意破坏?圆明园的建成花费了整整两代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圆明园扩建后全园占地5200余亩,有 100多处景物与1000多个殿堂,有些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以1:1的比例建造的,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可是,这些东西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了。英法联军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地撬开中国的大门,正因为当时中国人的兵器落后,所以让我想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我恨,恨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我恨,恨当时外国送给中国的洋枪t炮竟被藏在圆明园的地下室里,却不拿去反击英法联军!我恨,恨当时那些英法混蛋、英法强盗,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用他们先进的武器攻打中国,还破坏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艺术瑰宝——圆明园!我恨,恨当时的中国人不团结,自顾自,所以中国当时被侵略者压倒!
当英法联军打开圆明园的大门,看见那些除了咸丰留下的几十个太监外,其他地方空无一人,那些人竟跟着咸丰逃到避暑山庄去了,而且没有一个敢站出来去反抗英法联军,这更让我体会到了当时腐败的咸丰是多么脆弱!他们过着那种迷乱的生活,吸y片,脑子也糊里糊涂的,吃了迷魂y似的。英法联军不顾这些太监,在圆明园里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后来开始偷东西,当他们离开圆明园时竟放火焚烧了这座由两代人民的汗水和心血建起的世界文化财产,可惜啊!中华人民的汗水白费了,有些人为了建造圆明园而失去了生命!两代人民的劳动成果就这样,在仅仅三天时间化为了灰烬!
古话说得好!“落后就要挨打”,圆明园地下室的洋枪t炮没人去加工,显得落后,人们又过着那么糜烂的日子,就会挨打!现在全球都不和平,战争频发,我们中国应该觉醒,说不定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发生战争,应该努力发展经济、科技,不让外国人瞧不起!我认为,身为中国人,就应该记住圆明园的毁灭,记住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记住那场y片战争,记住中国的一切耻辱,共同发展共同创新!别再让侵略者们“有机可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