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记者演讲稿

记者演讲稿

发布于:2021-06-13 21:33:22 作者:

有关记者演讲稿八篇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现如今,演讲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相信写演讲稿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者演讲稿8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记者演讲稿八篇

记者演讲稿 篇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固始电视台的新闻记者蔡兆科,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带着使命一路前行”。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季节虽然不会春暖花开,但我依然想面朝大海,坚定的追寻我的记者梦。我一直坚信,天空之外的天空,山峦背后的山峦,总有一片土地,一片足以让我为之匍匐,为之欣喜的土地。这片土地就是我的新闻理想。因为这份理想,我一直干劲十足,勇敢前行。也是因为这份理想,使我决定踏上记者这个工作岗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指针。对于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大学时期到现在的工作中。我一直在思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

  对新闻而言,画面是证明新闻真实性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新闻记者要做到实事求是,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在每一个新闻报道中扛着沉重的摄像机亲临现场,用镜头记录新闻的全过程。无论雨雪风霜,还是艰难凶险,只要有新闻需求的地方,就有我们电视记者忙碌的身影。电视新闻播出时或许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可是在这一两分钟的背后,往往是我们电视记者付出的数十倍的时间和努力。 今年年6月,固始县南部山区发生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我和我的同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制现场抗洪救灾的新闻。我们在泥泞的道路上步行了三个多小时,满身泥浆的进入到各个受灾的村庄。大雨当中的山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危险。当时很多村庄都被半淹在洪水当中,我们只能坐在临时找的两条小船进入到受灾群众的家中。狂风暴雨有好几次我们的船都差点被水浪掀翻。这其中的艰辛和危险,现在想来都有些后怕。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却丝毫没有退缩。因为我看到我们的领导干部都冲在救援的第一线、因为有很多受灾家庭等着我们去齐力解救和现场报道,因为有一种神圣的使命

  和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我前行。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石;把这两点结合好,就是要把人民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

  20xx年8月,我在郭陆滩镇孙桥村村部采访时,看到两位年近70岁的村民找村书记寻求帮助。经过了解才知道。他们有一个4岁的孙女叫马若瑄,不幸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白血病的一种。小若瑄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在家务农,家里的收入非常有限。为了治病他们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可以说是倾家荡产。但病情还是没有太大的好转。身边能借钱的亲戚朋友都早已被他们借了一遍。此时若是再筹不到钱,孩子就要停止治疗,病情就有恶化的危险,病魔随时都有可能夺走到这个年仅四岁的生命。村支部书记李国强跟我说:他们的情况确实十分困难。我们也早已尽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可是我们的力量毕竟有限,该做的,能做的我们也都已经做了。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村里的采访结束后,我去了小若萱的家里。将他们家的情况都记录了下来。当天下午回到县里,我便通过台里的领导找到了县义工协会,把我掌握的情况向他们做了说明,请求他们的帮助。他们听完后当即表示,一定尽力去帮助这个孩子。经过三天马不停蹄的商讨,最终我们和固始县龙饮台茶厂达成共识。以卖“爱心茶”的方式为小若瑄筹集善款。义工协会的人员和我们的记者都全体出动,到茶厂帮忙。我县各大媒体也都连续做了较大篇幅的宣传报道。最后经过五天的努力,我们共筹集善款4万多元。小若瑄得以立即转院到最近的安徽省省立医院治疗。可是,这时候离孩子治病的总体预算还差两万多元。情急之中,我决定用现场募捐的方式来试一试。我用一天的时间找好了县里的一个演艺公司,三个演艺团体。在县陈元光广场举办了三天的义演募捐,最终我们又筹集了

  三万八千元零六百元的善款。我们又立即赶到合肥,把钱送到孩子父母手中。由于治疗及时,小若瑄最终得以完全康复了。当我看到孩子脸上绽放的笑容时。我的心里无比的欣喜和自豪。

  这些年来,我始终坚持自己的新闻原则,深入到最基层的地方采访拍摄。田间地头、厂矿工地、郊区野外是经常出入的新闻现场。早出晚归,节假日加班自然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在这些年的新闻工作中,采访对象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让我感受到了被人信任的温暖;一个个获得领导和观众认可的新闻作品让我享受到了敬业的成果;酸甜苦辣品尝过,悲欢离合经历过,对于新闻事业,我也从来不曾后悔,更没有想过要放弃。因为我发现我生活当中的很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都源于“我是一名新闻记者”。因为我此生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就是“我是一名新闻记者”! 谢谢大家!

记者演讲稿 篇2

  大家好,我叫xx,是一名“老资格”的小记者啦!

  当一名优秀的记者,是我的梦想。二年级上学期,我当上了小记者,别提多高兴了,心里想:一定要好好努力,为集体争光。很快,机会来了,我在小记者协会举办的xx市中小学生 “爱祖国,爱家乡”摄影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接着,我再接再厉,参加市教育局、环保局举办的“我身边的环保”青少年摄影比赛,又获得了一等奖。这些荣誉,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信心,也让我更加注意向老师请教,向同学学习。

  小记者既要能拍,更要会写。有一次,我们在陆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印刷厂,回来后不久,我认真采写、反复修改的文章就刊登在《xx晚报》的小记者周刊上,第一次发表文字作品,心里面乐滋滋的。此后,我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实地采访,先后写作了《xx鱼》、《xx?》、《xx》等文章,陆续都发表在了晚报上。

  浓厚的兴趣,勤奋的学习,这就是我,一个小记者的成长心得,请大家投给我宝贵的一票,给我一个机会,还您十分精彩!我会更加努力的,谢谢!

记者演讲稿 篇3

  去年年初,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位只有14岁的少年马永恩身上。中午一放学,别的学生都要去学校食堂吃饭,可马永恩却要急着往家赶,要给瘫痪在床的爸爸做饭吃。采访中,我们注意到,小XX骑的自行车脚蹬子磨得只剩下两根光秃秃的铁棍,换一个新的也就几块钱,可小XX舍不得,他得省钱给爸爸买药吃。

  回到家,一进门,小XX会习惯性地喊上一声“爸”,听到回答声,他才放心地知道爸爸还活着。我们也采访报道过很多类似的苦难家庭,常规报道很难取得突破,但是我们感觉到了小XX身上的那份正能量,如果进行深入挖掘,我们相信小XX的事迹一定能影响更多的人。

  节假日,小XX还会骑着三轮车带着爸爸去地里捡花生。这些都是我们最关注的细节,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父子俩身上的每一处细节都能轻易触及我们内心最敏感的地方。有一个我印象极深的镜头,我们在和马小全聊天时,小XX就坐在旁边的三轮车上,边吃花生边晃悠着双腿,那是他最放松、最开心的时候,爸爸有人说话,他有零食可吃,那一刻的镜头被放慢、拉长,这个特殊的农家里充满了温馨,可这情景却让我们内心颤抖。看着小XX脸上流露出满足的笑容,我们的目光穿过小院的树木,多想在这个小院的上空能够听到父子俩爽朗的笑声啊。

  小XX的事迹,我们一共去平舆6次,12天时间,采访对象近20个,拍摄素材16个小时近1000分钟。20xx年,央视一套,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节目现场,小XX就坐在台下,颁奖典礼主持人在讲述上台领奖的10名孝心少年和20名像小XX一样的孝心少年。镜头扫过的嘉宾满含热泪,电视机前的观众为这些小小年纪就撑起一个家庭的孩子们而心酸和骄傲。我们作为发现、记录、传播这些孝心故事的人,内心充满了自豪,这份自豪就是带给观众止不住的泪水、停不了的掌声和心灵的触动。

  现在,小XX搬到了离学校很近的地方,照顾爸爸也方便了,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追寻“做一名医生”的梦。我们也要继续出发,去寻找那些撑起这个社会精神高地的人,并把这份精神力量传递下去。

记者演讲稿 篇4

  今天我想讲述的'是一个普普通通打工者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李到信,驻马店西平县人,20xx年从部队退伍后到深圳打工当小区保安。今年2月15日,我接到一个采访任务,要求马上赶往深圳,当我见到李到信时,我惊呆了,他浑身高度烧伤,正躺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与死神做着顽强的搏斗。

  今年2月14日中午,李到信所在小区一栋高层住宅突发火灾。警报响起,正在轮休的李到信听到后,找到一个灭火器迅速赶到火场,在他撞开房门的一瞬间,巨大的气浪和凶猛的火苗一下子把他掀了起来,又重重地甩在地上,他爬起来再次冲进烟火弥漫的房间,救出了两名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的业主,并把自己的呼吸器让给了他们。紧接着,他再次冲进屋内救人,就在这个时候,煤气罐发生爆炸,他瞬间被淹没在火海中。

  消息传到驻马店,家乡人民非常关心这位见义勇为的好小伙儿,立即组织人员赶赴深圳协助救治和慰问。在医院里,主治医生杨维琦告诉我:“李到信全身重度烧伤面积超过了50%!抢救和治疗期间,李到信先后接受了5次大的植皮修复手术,头肿得像气球,甚至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4月14日凌晨3时,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感染造成多器官衰竭,年仅31岁的李到信永远离开了我们……

  那一天,距他突入火海救人整整60天。李到信与死神搏斗的60天里,我们采访组数次前去探望他。我亲眼目睹了他一次次在“鬼门关”前痛苦地挣扎,也看到了他对生存的渴望。

  李到信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小儿子才1岁,结婚8年,因为外出打工,夫妻聚少离多。出事后,妻子于克敏把孩子抱到李到信病床前,希望他醒来时能看到孩子。在李到信略微清醒的时候,我们问他伤这么重,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还会去救人吗?他说:“还救。”

  4月29日,英雄魂归故里。因为我们的报道,整个河南、整个中国都在传颂他的故事。当载着他骨灰的灵车缓缓驶近家乡时,数万人打着“英雄一路走好”的横幅走上街头,迎接英雄回家。

记者演讲稿 篇5

  今天晚上爸爸陪我一起观看了《好记者讲好故事》,这部视频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女记者李丹讲述的大凉山的故事。当我从故事中知道在大凉山里的那些小朋友们的学习环境时,我感到自己和他们相比,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是多么优越和幸福。我真的很为他们感到担心,看到他们在大冷天里只穿着破旧的凉鞋时,我好想把自己的鞋子送个他们;看到他们围着一个普通的塑料滑梯疯狂的玩耍时,我真的好想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他们玩耍……

  他们中有一个小女孩叫“小阿牛”,她有一个理想,就是想长大了要当一名老师,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们都能够有自己的理想,我生活在这样优越和幸福的环境里,更要有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有很多,有时候我相当一名飞行员,希望自己长大后成为一名空军的飞行员,保卫自己的国家;我还想当宇航员,为祖国探索宇宙的奥妙;我也相当一名科学家,我要发明许多好东西,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我还想……

  后来爸爸把我的理想给我总结了一下,那就是:我要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记者演讲稿 篇6

  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叫李雨霖,是4.1班的体育委员。这次我竞选的是金色校园小记者。

  我有一个爱好。就是体育运动,我特别喜欢蓝球,并且还都获得了一点的成绩。

  我之所以竞选金色校园小记者,主要是因为我。能成为一名“小记者”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心愿.

  我竞选小记者,主要有一个优势:我擅于观察身边的事情,能给金色校园报提供一个好的新闻素材。

  如果我竞选成功了,我会认真、负责地干好金色校园报交给我的每一件事情,如果不成功,我也不会灰心,依旧热爱这份职务。并且我坚信,如果一个人用力去做一件事情,结果最多时良好,但如果用心去做,结果总是优秀。

  最后,希望能得到各位评委的支持与认可!

  谢谢大家!

记者演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行:

  大家好!

  我是一名来自贵州的新闻工作者。贵州——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同时,她又是一个经济相对滞后的地方。贫穷与落后,常常使我心痛。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手中的笔一次次显得沉重,我心中的泪一次次夺眶而出,因为,我面对的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沧海一粟,然而,面对逆境,他们展现的却是感天动地的坚韧与奋争。因为这份源泉,我感觉自己的良心唯有正直,才能更真实地反映这些普通民众;我感觉自己的文章唯有正直,才能更如实地传达我所获得的感动。

  我曾经采访过生活在喀斯特山区的山里人,你们很难想像真正的贫困是什么:那是苦捱岁月,了无指望;那是彻底的一无所有,被迫地听天由命;那是全部的家当加起来还不足10元人民币……而这群山里人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改变山河,改变生活,他们的行为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与命运抗争。

  我也曾经采访过在许多人信奉“金钱至上”的今天、却仍然将“劳动模范”这个似乎过时的称号当作三代人追求目标的一家人。坐在他们的中间,我感到自己的心境是如此的轻松和纯净。当他们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唱起大多数人已经久违的《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歌时,我的眼睛湿润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世俗、淡泊名利,让我真正看到了人生价值的取向。

  我还曾经采访过响应党的号召,离开繁华的都市,来到贵州,将青春乃至生命都献给了三线建设的三线工人。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们不是没有眼泪,也不是没有怨言,可我所看到的情景是:几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工资了,他们仍然是听着厂里的广播准时上下班。他们中间的许多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可他们今天的穿着,已经丝毫没有大都市的气息。这些三线工人中,很多是生产飞机的心脏零件的,但大部分人却一辈子没有坐过飞机。今年春节,我亲眼看见一位第一次乘坐飞机回上海探亲的三线职工不知道怎样系扣安全带,除了默默地帮他扣上安全带外,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是这群善良而敦厚的人,教会了我什么叫爱岗敬业、什么叫无私奉献。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看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这位老妈妈叫杨家珍,今年已经70岁了,自从被丈夫遗弃后,她一直靠捡垃圾为生。照片上的五个孩子,都是她捡垃圾时捡回来的弃婴。13年前,她拾回了第一个孩子,如今,这个孩子已经读到了小学六年级。民政局的同志介绍说,杨妈妈很善良,她的行为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值得写一写。于是,我去了杨妈妈的家。

  那天,孩子们都去上学了,在一贫如洗的家里,杨妈妈对我哭诉:我不是要当人贩子,也不想靠他们养老送终,我只是想,他们也是一条生命,养活了他们,兴许还能为国家做点贡献。杨妈妈哭着说,我也哭着听。杨妈妈说,记者同志,你信不信,我现在做菜时,就是将油放在锅里过一遍就拿出来留着下次用,但孩子们需要营养,所以我总是一个劲儿地扒饭,尽量将菜留给他们,但孩子们懂事,总是抢着给我夹菜。那一次的采访,我的采访本被自己的泪水浸湿了。

  去年春节,我抑制不住对杨妈妈和五个孩子的思念,提着一大包送给他们的衣物,再一次走访了杨妈妈。她明显地老了,可五个孩子却比以前长得结实和健康了。杨妈妈说,由于记者的报道,他们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心和捐助。然而,杨妈妈仅仅留下了少部分的生活必需金,其它的,全部捐给了五个孩子读书的学校,杨妈妈欣慰地对我说,她如今最高兴的事就是政府为她的做法撑了腰、正了名,她已经别无所求,她唯一担忧的是,自己的年纪一天天大了,这五个孩子今后该怎么办。孩子们听到这儿,不约而同地跑到杨妈妈身边,帮她捶背捶腿,并嚷着说:“妈妈不会死的,妈妈会长命百岁。”那一刻我的眼泪再一次忍不住掉下来。告别他们的时候,已是暮霭时分,五个孩子抱着我送他们的衣物欢呼雀跃,杨妈妈却蹒跚着脚步将我送了一程又一程。我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哀怜他们的命运,没有资格仅仅付出很有限的金钱就承受他们莫大的感激,因为恰恰是他们,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人世间的真善美。

  这个世界,唯情是真,唯爱是本。我没有想到,情和爱,这世间最浪漫的两个字眼,竟被一位古稀老人演绎得如此深刻和感人。

  现在每当走在华灯初上的街上,当一个个素不相识的行人与我擦肩而过时,我总是想,他们或许就是我采访的众多可亲可敬的人当中的一个。是的,正是这些可亲可敬的普通人用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动着我,教育着我,一直让“正直”这种清明的心境从来没有在我心中动摇过。我庆幸的是,在许多人用“物欲横流”用“人心不古”之类的词来形容这个社会时,在许多人因为价值取向的偏差而变得玩世不恭时,我却常常能被这些普通人所感动,常常因为他们的精神和信念而泪流满面。

  一次次的采访经历让我明白,为什么新闻工作的先行者邹韬奋先生会那么鞠躬尽瘁地去反映“农人的苦生活,工人的苦生活,学徒的苦生活,乃至工役的苦生活,女仆的苦生活”,因为是人民的精神激励着他;为什么萧乾老人在他十几年的记者生涯中,总是秉承“我来自社会的最底层,我不可能脱离人民去写新闻”的信念,因为同样是人民的精神激励着他。人民用他们的正直、善良和勇敢赋予了新闻工作者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新闻工作者也正是靠着这份精神源泉来扬善惩恶的。正因为如此,我深深领会了:“新闻舆论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新闻舆论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我想,人的一生总会有许许多多的往事和经历,不管将来我是否还从事记者职业,不管今后我是否还拿着话筒穿梭于大街小巷,我都将永远忘不了记者这段生涯。因为从这里开始,我学会了人类许多美好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将始终如一地贯穿我的整个生命。

记者演讲稿 篇8

  从事新闻工作整整20xx年了,说实话,许许多多事情早已成了过眼云烟,唯独有那么一两件事,却一直留在了我的心底,这些事情教育我,拥有爱心和责任对一名新闻工作者是多么重要。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晚,是星期天,我在单位上夜班。正当我急急地赶写着“昨夜今晨”的稿子时,热线电话铃声突然响起。电话的那头,传来一位女士焦急的声音:广播台的同志,快,快,帮帮忙,我的儿子不见了,走丢了!他才8岁呀,怎么办呢,怎么办?这位女士边说边哭出了声。我抬头看了一下墙上的钟,时间已经过了凌晨。迷路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新闻价值,我压根儿不想浪费时间了解详细情况,说实话,那时我想得更多的是怎么早点写好稿子早点回家。于是,我用一种不卑不亢但事后想来是多么冷漠的语气打断了她的哭诉,对她说:孩子迷路了得赶快报警,要找警察,明白吗?电话那头的哭声戛然而止,静默了那么一两秒钟后,电话挂断了。

  写完稿子回到家已经凌晨1点多了,和往常一样,我没有多想什么,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几天之后,平湖的一位民警来访,偶然说起,一个小男孩,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寄居在平湖城关镇亲戚家。他的妈妈在乍浦打工。妈妈为了多赚一点钱,没日没夜地加班,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看他。他多么想妈妈啊。一个星期天下午,男孩作了一个重大决定,要到乍浦去找妈妈!他想,只要沿着公路走,就一定能够到乍浦,能够见到妈妈。可是,对一个才8岁的孩子来说,乍浦是多么遥远啊,他迷路了。天完全黑了,他又冷又饿又怕,在公路上徘徊……他想,也许他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男孩的母亲,在深夜下班之后,从亲戚那里得知了孩子不见的消息。心急如焚的她不知如何是好。平时宿舍里没电视,只有一台收音机,她想起了电台的那个号码,她急急地拨了过去……可是,她得到的回答是应该找警察……她试着找警察,可对一名外来打工妇女来说,谈何容易。等到民警得知消息,辗转找到她的儿子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孩子晕倒在路边,睫毛上的泪水已经结成了霜花。孩子被火速送到医院抢救,还好很快就苏醒了,母子相见,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有泪水像潮涌一般,流个不停……

  得知这一切,我坐在那里,像是被电击了一样,我的右手紧紧地握着,我真想给自己狠狠的一拳!并没有人知道那个晚上接电话的人就是我,可我无法原谅自己。在那个晚上,我本应该给予这位母亲及时的帮助,哪怕只是告诉她一下派出所的电话,也许就可以大大缩短找到孩子的时间,而在被耽误的这段时间里,孩子随时可能发生不测……

  我开始反思,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是什么?特别是当你被一些所谓的光环所笼罩,晕晕然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时候,究竟什么是你的立身之本?

  后来,又经历了大大小小不少事情,我终于领悟到,选择了新闻工作这一职业,就意味着你的生命将与从前的你不同,你在朝着另一个人,一个品质上、质量上更高的人靠拢。而这个人,最应该拥有的就是爱心和责任!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演讲稿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