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关于大班教案范文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明亮的眼睛”这一主题。
2、通过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使幼儿萌发大胆表现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图片-灯塔,夜晚背景图一幅。
2、四重不同的工具材料:单色版画,铅笔浅描,印刻画,点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感受诗歌优美意境,教师边念诗歌边出示教具。
教师:夜晚来了,眼睛要闭上了。一个一个梦会从你的枕边甜甜地升起。
如果睡不着,你睁开眼睛望出去,呀!有好多好多的眼睛和你一样睁着!
出示夜晚背景图
你看见了哪些眼睛?
我看见了星星的眼睛,月亮的眼睛,小朋友躺在床上睁着眼睛。
2、教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念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叫“明亮的眼睛”,
听完后,请你告诉大家诗歌中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3、教师朗诵
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
漆黑的大海上,航标灯睁着眼睛,轮船就不会撞上暗礁!
遥远的大森林里,虎妈妈睁着眼睛,虎宝宝就能安心地、甜甜地进入梦乡!
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夜风里还有好多好多的眼睛睁着,但你看不见它们:
卫星的眼睛睁着,在传送电波;
雷达的眼睛睁着,在保卫和平。
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
你瞧那夜空里,有好多好多星星眨着眼,它们正悄悄地望着你。
原来,它们也没睡着,正调皮地睁着眼睛。
4、提问:你听见这首诗歌中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二、讨论作画方法
1、你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周围,在朗朗的星空中,在遥远的大森林里,
还有哪些明亮的眼睛也正悄悄地看着你。
2、幼儿发散思维。
路灯的眼睛,高楼的眼睛,飞机的眼睛,猫头鹰的眼睛,高架桥上的眼睛。
三、幼儿作画
1、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创造性地表现“明亮的眼睛”。
通过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使幼儿萌发大胆表现的愿望。
2、你想选用哪一张工具材料画画呢?
幼儿自由选择。
3、指导幼儿较合理地安排画面。
及时发现幼儿与众不同的想象,给予鼓励。
指导幼儿用鲜艳的色彩点出明亮的眼睛。
四、讲评
1、展示幼儿作品
2、教师:小朋友发现了许多“明亮的眼睛”,除了老师找到的外,我们来看看还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尝试根据音乐创编动作,大胆表演。
活动准备:
小河边,大树的`背景图,小鸭、小鸟各7只。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几只小鸭几只鸟》
(1)幼儿跟音乐唱歌曲《几只小鸭几只鸟》。
(2)分角色练习歌曲中的对白。
教师出示背景图,操作小鸭课件。
(3)提问:小朋友,这是在哪里?(清清小河边。)小河边有什么?它们在干吗?小鸭怎样叫?用动作表演一下。
2.创编第一段动作。
(1)创编小鸭动作。
讨论:小鸭在河里做什么游戏,会是什么心情?听着音乐想一想。
幼儿听音乐,创编动作。
(2)又来两只小灰鸭,它们是怎样开开心心来到河边的?创编小鸭跳水里动作。
(3)小朋友想一想,七加二等于几?幼儿用歌词回答。
(4)师幼共同表演。
3.创编歌曲第二段小鸟动作。
(1)课件出示小树背景图,这是什么?绿绿小树上有什么?小鸟怎么叫?讨论小鸟歌唱优美的情景动作。
(2)听音乐创编动作。
(3)集体表演。
(4)个别表演,分享交流。
4.听完整音乐表演1----2次。
5.选个别幼儿戴头饰分角色表演。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在表演区表演歌曲。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报纸对小朋友来说并不陌生,记得我在带大班的时候,西安出版社的大班教材上就有一个课题:《好玩的报纸》。在此基础上,幼儿对报纸的认识和玩法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和兴趣,为了更进一步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敏性,并通过这些游戏活动来增强幼儿自身的平衡能力和手臂的控制力及目测力,特设计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增强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和灵敏性,训练手臂的控制能力和目测能力。
2、积极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探索报纸的多种玩法。
2、掌握报纸的玩法与技巧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报纸的认识和玩报纸的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老师和幼儿每人自制纸筒一个,长度与幼儿两手臂伸平的长度相同。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园做律动游戏(猪八戒吃西瓜)。
二、教师出示纸棒,幼儿出示纸棒:
1、鼓励幼儿自主玩纸棒;
2、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玩纸棒的;
3、小结:大家玩的很有创意,那么你们还想不想玩更多的纸棒游戏呀?
三、集体游戏:好玩的纸棒
游戏(一):转身捉棒
游戏规则:幼儿各拿一根纸棒,相距一定距离,四散站在场地上。
游戏开始:幼儿用双手扶棒,垂直立于地面,听到老师的口令后,迅速转体一周用手扶棒,使棒不倒地,可重复进行。
游戏(二):接力捉棒:
游戏规则:幼儿沿圈以一定间距面向圆心站好,手持纸棒垂直于地面。听到口令后,幼儿松开纸棒,沿圈迅速向前跑步,用手扶住前面一位幼儿的纸棒,使纸棒不倒地。老师和幼儿共同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可让幼儿拿手中的纸棒和其他幼儿自由组合玩拼图游戏。
教学反思
纵观整个活动过程,幼儿学得轻松、玩的开心,在游戏中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灵敏性等,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不足的是, 我在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组织幼儿和鼓励幼儿。今后在活动过程中,我要及时的把握好教师和幼儿的角色。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反思:
1、复习字的偏旁、结构,正反义词,以及声母与韵母的相拼。
2、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游戏准备:
有生字的金牌,花形卡片
操作过程:
(1)导语:小朋友,你想找到你的好朋友吗?让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2)如,第一册《识字4》,在学了生字后,请学生找相同偏旁的字做你的好朋友,就可以这样操作。一生拿一张卡片“打”,说:“找呀找,找呀找,谁是我的好朋友?”拿卡片“拔”和“拍”的同学就都可以上前说:“我是你的好朋友。”大家说:“对对对,‘拔’是‘打’的好朋友。”最后大家一起读读两位好朋友手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偏旁。又如,教师可以做几个金牌,金牌上贴有生字“跑”“跳”,大家一起拍手说:“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挂金牌的同学看一看读一读生字,与挂有相同偏旁字的小朋友手拉手,成为好朋友。找对了,大家说:“对对对,你们是一对好朋友。”找错了,大家说:“错错错,赶快再去找一找。”
(3)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用金牌的形式挂在大家胸口,先读一读,然后让小朋友选择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还可以教师准备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准备一些声母和韵母,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
(4)这样在游戏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反思:
《找朋友》这个游戏对幼儿来说,很喜欢,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学习巩固了儿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更进一步也学会了自己和其他幼儿合作。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支持和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使用废旧材料。
2.感受植物的多样性、不同的叶和果实。
3. 通过种植和料理,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获得有关的经验,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活动准备
1.用大可乐瓶、油桶等废旧材料,制成各种列车,并种上幼儿喜欢的不同植物。
材料:
(1)将废旧的大小不一的油桶、太太梦洗衣液桶中间部分裁掉一长方形,
再用一块较大的长方形玻璃把裁掉的缺口封好,这样就成了一个透明的窗口里面放入土,
种上玉米、蚕豆、吊兰。另一油桶里面放入水养水竹,透明的窗口部分用来观察根的生长情况。
再利用废旧的塑料插塑、积木和粗铁丝围成圆形作为油桶车的轱辘。
(2)也可利用废旧大饮料瓶或易拉罐若干个及插塑玩具制成小火车的造型,并用即时贴装饰成列车窗及动物的头饰。
指导要点
1.利用适宜的时机,渗透废物利用的意识,提示孩子想一想
能不能用这些废旧物品做成孩子们喜欢的、又在自然角能用的东西。
2.满足孩子制作需求,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将这些废物做成孩子喜欢的汽车、火车、大炮车等。
3.支持孩子们对植物的探索活动,允许孩子在他们自己制作的容器里种上各种他们喜欢的植物。
4.引导幼儿料理所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大班教案 篇6
主题目标
1、通过调查、观察、记录等活动,初步了解洗涤用品的特点,会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等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2、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人物对话,懂得要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孩子。
3、能将线条组合成图形装饰瓶宝宝,会给洗涤用品设计包装,表现洗涤用品的外部特征,大胆想象,布局合理。
4、学习歌曲,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衬词,能随乐曲、节奏准确地做出动作。
5、尝试用洗涤用品瓶子开展一物多玩活动,锻炼幼儿投掷、跳跃、绕物走等动作技能。
主要活动安排
语言:
1、故事:大家爱清洁
2、故事:小猪变干净
3、故事:米多爱洗澡
社会:
1、参观超市里的洗涤用品
2、我来洗洗
科学:
1、吹泡泡
2、洗涤用品分类
3、多彩的肥皂
4、多种多样的洗涤用品
5、洗涤用品我来选
数学:
1、分图形做标记(长方形、梯形)
2、分图形做标记(圆形、半圆形)
3、三角拼图
音乐:
1、音乐游戏:吹泡泡
2、舞蹈:我爱洗澡
3、歌曲:洗涤用品作用大
美术:
1、绘画:吹泡泡
2、线描画:美丽的瓶子
3、制作:可爱的瓶宝宝
4、肥皂雕刻:美丽的花
5、绘画:设计洗涤用品包装
健康:
1、投过小河(体育)
2、战胜大灰狼(体育)
3、赶小猪(体育)
综合:
1、 找找身边的洗涤用品
2、洗涤用品展示会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拍打出一些简单的节奏。
2、根据图谱,用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利用各类"生活中的乐器"为歌曲《机器猫》拍打节奏。
3、通过用另类的"器乐"来演奏歌曲,从而巩固对歌曲节奏的把握,提高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 已听过《机器猫》音乐,熟悉音乐节奏。
物质准备节奏谱、铁罐子、小纽扣、牛奶箱子、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跟音乐舞蹈,回忆感受节奏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一起来用手指跳个舞欢迎客人老师吧。
2、你知道刚刚我们玩手指操的那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出示节奏谱)大家是不是还能看着节奏谱来为这首乐曲打一打节奏呢?
3、除了大家一起来拍手,你觉得还能用什么动作以怎样的形式来打节奏会更有意思呢?
二、为音乐伴奏,自由选择乐器
1、大家知道,机器猫身上有一个什么东西最神奇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机器猫的袋袋里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2、逐一出示铁罐子、小纽扣、牛奶盒、积木等"乐器"这些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这些物品出了刚刚大家说到的那些常见的作用。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你听。当我用手拍打牛奶箱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有了声音我就能拍打出好听的节奏。你能吗?
4、除了牛奶盒你还能利用我这里的什么东西拍打出好听的节奏呢?谁愿意来试试?
提示:当拍打不能使一样东西发出声音的时候可以想一想它和谁一起合作就能发出声音了。
5、大家真棒,能够把我的这些没用的东西都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乐器,为了感谢机器猫,我们就利用这些"乐器"来为这首歌曲打一打节奏吧。
6、幼儿自由选择乐器。
三、听音乐表演,完整演奏歌曲
1、谁来说说看,你手中的乐器表演哪一段会比较合适呢?我们来尝试一下。
2、对比每一种演奏方式,选出最合适的一种。
3、交换乐器。
4、大家刚刚的表现真棒,机器猫听了大家的演奏也很满意,特意为我们大家准备了它最喜欢的"铜锣烧"来跟我们一起分享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