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分析防癌应注意生活方式

分析防癌应注意生活方式

发布于:2020-11-15 20:01:07 作者:

分析防癌应注意生活方式

  1.多吃粗粮、杂粮、豆类、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低脂肪食品、鱼类、海产品、豆制品、低脂奶制品。不吃或尽量不吃烟熏、火烤、腌制、霉烂变质的食品;

  2.经常锻炼身体或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保持正常体重。不常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不暴饮暴食,防止肥胖;

  3.多喝绿茶,不饮用过多加糖的饮料;

  4.烹调食品时,少吃煎、炸食品。烹调油温不宜太高,以免产生太多油烟;

  5.如有癌前期疾病要早治,如是某种癌的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定期参加防癌体格检查;

  6.住房要经常注意通风,厨房要有较好的通风;

  7.提倡晚婚。开始性交年龄不可太早,切勿性滥交,避免不正当性行为,提倡母乳喂养;

  8.不吸烟,不吸毒,不要有咀嚼烟草或槟榔的习惯;

  9.尽量不喝任何酒,尤其不喝烈性酒,不喝含酒精的饮料;

  10.不可长期使用激素,尤其是性激素。

  此外,要尽量减少X线检查,注意饮食卫生,预防传染性肝炎,保持乐观情绪,注意心理平衡,如有癌症的早期信号要及时请医生检查。

  防癌体检注意事项

  以前大家认为癌症是“老年病”,年轻人发病少,但是最近这十几年,癌症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已被证实,吸烟、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紊乱都是导致年轻人患上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想要早起发现癌症,相应需尽早做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须看懂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检测是目前体检常用的筛检手段之一,主要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是肝癌普查及诊断的主要指标之一,增高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孕妇、肝癌等。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一种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增高除见于胃肠道肿瘤外,也可见于有长期吸烟史及一些良性消化道疾病患者。偶尔一次检查发现癌胚抗原轻度升高,不一定是恶性肿瘤,可以复查,如果连续多次升高,应引起重视,建议结合其他检查指标及临床进行综合评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指标之一,增高见于前列腺癌、前列腺损伤、前列腺肥大,其增高水平与前列腺癌发生率呈正比。

  三类人更需做防癌普查

  一是癌症家族遗传因素,如家里母亲或姐妹得过乳腺癌的人,患乳癌的危险比没有家族史的人要高。

  二是病史因素,如8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长期患胃病的人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

  三是职业因素,如果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或者工作环境污染严重,更容易患癌症。此外,有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如吸烟等,也属于癌症的高危人群。

  防癌体检,别掉进这些误区

  误区一:未发现肿瘤标志物=健康

  体检中,不难看到肿瘤标志物检测。临床中可以看到,40岁以上的体检人群,大多会选择肿瘤标志物检测。而绝大部分市民认为,检测肿瘤标志物就可以直接查出肿瘤,如果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内,那就说明肯定没得肿瘤。各种肿瘤标志物仅仅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

  误区二:没有相关症状无须查胃肠镜

  在我国,胃肠道癌症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恶性率也比较高。很多国家将内镜纳入标准体检套餐,在日本发现的胃癌,40%以上是早期胃癌,而国内发现的'胃癌,只有10%为早期胃癌。查胃肠镜的患者几乎都是有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的,主动要求检查的几乎没有。但实际上,早期的大肠癌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即使有些腹泻的症状也常被当成是普通腹泻。

  误区三:X光检查可查出是否患肺癌

  X光拍完胸片没事,是不是就不会有肺部肿瘤?肺部肿瘤筛查,还得依靠CT检查,X光检查并不准确。很多X光检查出来的肺癌,实际上已经到了晚期。

  误区四:妇检合格=未患妇科肿瘤

  常规妇科检查并不是衡量健康与否的唯一标准,常规妇检没事不等于万事大吉。临床上碰到不少妇检正常,却在不久后发现患上妇科肿瘤的例子。许多妇科病是没有早期症状的,例如卵巢肿瘤,它的发病率很高,但在I期、II期的时候没有症状,单纯依靠普通妇科检查很难筛查出来。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生活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