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基本生理特征
新生儿的基本生理特征
很多新妈妈结束了马拉松式的分娩,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身上,对宝宝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新生儿都有哪些基本生理特征。
从外观上看
正常新生儿皮肤红润,胎毛少,四肢屈曲状,小腿不是很直,手呈握拳状,哭声响亮,吸吮有力。新生儿的皮肤特点是皮肤薄而嫩,出生时全身覆盖有一层胎脂,由皮脂腺分泌物和脱落的`表皮形成,有保护皮肤免损伤和防止散热的作用,可逐渐被吸收,所以新生宝宝在住院期间要尽量减少身上的擦洗。
新生儿红斑
生后1~2天内常常会出现,原因不明,皮疹呈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斑丘疹,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四肢。婴儿无不适感,皮疹多在1~2天内迅速消退。
水肿
3~5日在手、足、眼窝等处易出现,2~3天后消失,与新生儿代谢不稳定有关。
粟粒疹
在鼻尖、鼻翼、面颊等处常可见到因皮脂腺堆积形成针头样黄白色的粟粒疹,脱皮后自然消失。
青记
一些新生儿在背部、臀部常有蓝绿色色斑,此为特殊色素细胞沉着所致,至生后5~6年才自行消退。
橙红斑
分布于新生儿前额和眼睑上的微血管痣,数月内可消失。
泌尿:
新生儿多在24小时内排尿,如48小时无尿应查找原因。新生儿肾浓缩功能差,如入量不足可有粉色尿,称尿结晶,属于生理现象。
消化: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容量较小,食道、喷门括约肌弱,幽门括约肌发育好,因此新生儿容易吐奶及溢奶。
神经系统:
新生儿具有先天性的神经反射,如吸吮、觅食、握持、拥抱反射等,在出生3~4月逐渐消退。新生儿四肢容易颤抖、嘴唇有时打颤,这均属于正常现象,会逐渐消失。
新生儿黄疸:
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原因:新生儿细胞寿命短、破坏多、胆红素生成多,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完善,处理胆红素能力差,肠道吸收胆红素增加。表现:出生后2~3天出现,5~7天达高峰,10~14天消退。
生理性黄疸预防:
早开奶、频繁有效的吸吮是重要措施,同时有利于泌乳、利于排泄。提倡早开奶,即可刺激肠蠕动,利于胎便排除,又有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减少肠肝循环,有助于胆红素的排除。光疗可以让胆红素从脂溶性转变为水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经胆汁或尿液排除体外。胎便中含有一定的胆红素,如胎便排出延迟,可增加肠肝循环负荷,加重胆红素吸收。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母婴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