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模板集合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凝聚信念,激励人生
二、活动背景
为响应群众积极倡导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厚德,包容。北京市各大高校纷纷组织“弘扬北京精神”的主题团日活动,并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对“北京精神”作了深刻的诠释。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理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组织了以“弘扬北京精神,争做民族世代先锋”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活动中不同的院系联谊小组分组讨论各自队伍对北京精神的理解,再进行实地的调查,以及周边学校的宣传,最后再集体展示。我们发现,所有的高校都对北京精神进行了各自的诠释,但是没有对其成果进行总结和整理。所以我们要对此次活动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使北京精神不仅在学校中产生影响,也要让群众领悟到“北京精神”的精髓。而我们秉承中央民族大学多年的社会实践传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实践的广阔舞台上展示自我,挥洒青春,肩负责任,贡献力量,向党的十八大和建团九十周年献礼。
三、活动目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材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广素质拓展。为弘扬“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和以圣贤经典智慧为核心的东方文化,努力使“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精髓实质内化为我校学子乃至基层群众的自觉行动,真正践行“北京精神”。
三、活动时间
20xx年7月1日到20xx年7月20日
四、活动地点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五、 活动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
组织策划:李娟
参与者:张园,于洋,刘睿,胡蝶,严志成,鲁元旭
六、活动内容
去各大高校收集各院系开展关于弘扬“北京精神”团日活动的成果。在收集的同时在各所高校以及周边社区发放弘扬“北京精神”的传单,再通过问卷调查、有奖竞猜的形式了解各高校学生对“北京精神”的理解与传承以及团日活动精髓在广大民众中普及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
八、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7月1日,上午7点至下午2点,李娟,张园,刘睿购买物资如剪刀,透明胶,黑色签字笔,便利贴,固体胶等物资。胡蝶,严志成,于洋,鲁元旭制作海报,横幅。 7月2日,全组成员讨论调查问卷涉及的问题。
7月3日,上午7至12点,于洋,鲁元旭,严志成制作传单。下午李娟,刘睿,张园,胡蝶打印传单,并进行分类。
(二)、中期开展
7月4日,早晨8:30出发,徒步去北京理工大学,找到联系人,在他们的协助下联系到举行团日活动的负责人收集团日活动材料。在校内散发“北京精神”传单,并在下午两点之前完成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有奖竞猜的方式对在校学生的调查。两点半去社区对群众发放弘扬“北京精神”的传单。 7月5日,早晨8:30出发,乘坐608前往北京大学,找到
联系人宗源,在他们的协助下联系到举行团日活动的负责人并收集团日活动材料。在校内散发“北京精神”传单,并在下午两点之前完成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有奖竞猜的方式对在校学生的调查。两点半去社区对群众发放弘扬“北京精神”的传单。
7月6日,乘运通105在中关园转110路车前往清华大学,找到联系人吴自华,在他们的协助下联系到举行团日活动的负责人并收集团日活动材料。在校内散发“北京精神”传单,并在下午两点之前完成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有奖竞猜的方式对在校学生的调查。两点半去社区对群众发放弘扬“北京精神”的传单。
7月7日,乘110路前往中国农业大学,找到联系人李珊颖,在他们的协助下联系到举行团日活动的负责人并收集团日活动材料。在校内散发“北京精神”传单,并在下午两点之前完成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有奖竞猜的方式对在校学生的调查。两点半去社区对群众发放弘扬“北京精神”的传单。 7月8日,乘26路前往中国矿业大学,找到联系人邓晓瑞,在他们的协助下联系到举行团日活动的负责人并收集团日活动材料。在校内散发“北京精神”传单,并在下午两点之前完成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有奖竞猜的方式对在校学生的调查。两点半去社区对群众发放弘扬“北京精神”的传单。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2
根据县教育局和老粮仓中心小学关于小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对我校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作如下安排:
一、活动内容
(一)我的低碳生活争当节能减排小先锋。
在假期中,积极开展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做到五个一: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少喝一瓶瓶装饮料、少用一个塑料袋。倡导简朴、简单的生活理念。
1、具体做法:推广低碳生活小窍门,减少铺张浪费。开展环保低碳、节能减排小革新、小技能、小技巧的活动。将活动记录好,形成材料,以备开学后评比。
2、活动目的:通过这一活动,使环保低碳、节能减排理念深入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节能减排的良好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倡导低碳生活的小先锋。
(二)、我锻炼、我健康阳光体育运动。倡导学生在暑假中继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1、具体做法:号召学生在阳光下、到大自然中锻炼身心,养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生活习惯。
2、活动目的: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家庭互动的形式,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树立阳光、活力、快乐、向上的学生形象。
(三)、文明出行、学生先行做讲文明、有秩序的小学生。
1、具体做法:文明过马路、文明乘车,自觉做到不乱穿马路、不乱吐乱扔、乱抛杂物。
2、活动目的: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文明出行,走人行道,坚持有
序排队、礼貌让座。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讲规则、讲文明、有秩序的小学生。
(四)、手拉手、扶困助残做有爱心的小学生。
1、具体做法:
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公益劳动和社区服务活动。
2、活动目的:
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进行公民道德自我教育,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
二、活动形式:
(一)、学生以居住社区为活动小组,各班级认真组织好,划分好活动小组,明确小组职责,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二)、学生以家庭为单位,以大手拉小手,在家长的引导和辅助下,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三、活动展示:
根据此活动方案,各班级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发动,积极开展好活动,学生参与的活动要形成文字材料,以期在开学后在学校内交流展示,对优秀活动内容给予表彰奖励。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3
第一部分 活动设计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必修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时,应结合学生及当地实际,根据课程原则,科学确定本课程的内容总体框架,在此框架下实施相关的主题活动内容,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达成预期目标。
二、设计目标 我希望我们作为新青年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命
运,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同时也是为我们的父母和儿女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我们一起努力吧!尽全力去奋斗,以避免今后怨天尤人。
三、活动准备:
1、帮助空巢老人的生活,调查空巢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更多的人帮助弱者。2、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社会的帮助,例如,孤儿,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但有一类人更需要社会的帮助,那就是空巢老人。
活动安排
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开题活动(包括设计研究方案,确立活动方式)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空巢老人、写体会、倡导关爱空巢老人)
第三阶段:交流评价活动(根据小组初步整理出来的成果,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评价。促进成果的进一步完善)
第四阶段:完成总结(有小组汇报情况,并根据自己在活动中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收货)
第二部分活动与实施
四、活动过程
(一)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开题活动,确立课题 探索研究方法 搜集信息整理资料
活动主题:关于空巢老人的社会生活
活动:寒署假期间
活动地点:永城市
活动内容:帮助空巢老人的生活,调查空巢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更多的人帮助弱者。
调查方法:探问,实地调查,道听途说等等。
实践人员: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需要社会的帮助,例如,孤儿,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等,但有一类人更需要社会的帮助,那就是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曾辛辛苦苦拉扯大五六个孩子,用尽自己一生的力量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老伴,直到他的离去。但面对老伴的离去,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家庭忙碌工作以至于无暇顾忌自己的父母。但对于身居农村的空巢老人,他们有的儿女在身边或离自己很近,当然也有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却仍然得不到他们的呵护,甚至他(她)的儿女们希望他(她)早日去逝。可见,空巢老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有的人还认为,她(他)的丈夫(妻子)的灵魂会将他(她)杀死。当然这只是迷信。世界
上根本就没鬼,却仍然存在于老一辈的记忆中,他(她)们总是承受着别人和自己意识的折磨。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一些空巢老人的'生活,以减少他(她)们一些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让他(她)们心理和精神上都能得到一些慰藉。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因而我们应该多帮助这些老人。我们很多大学生一到大学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但每次活动明额有限,我们很难得到一次历练的机会,我们何不放开视野观望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做好事处处可以做,何必只等着上面吩咐任务,只要我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我们历练的机会很多,就像谈到空巢老人,他(她)们如果可以得到你的帮助,他(她)会多么的感动。
1月20日我到外婆家了解了她的一些生活情况,当时正是中午,她说这里有鱼,你自己切好自己喜欢怎样吃就怎样煮,她就去洗米了,接着就在电饭煲上煮饭了,我在一边用煤气在锅里煮鱼时,却发现电饭煲上的閘我外婆忘按了,我就帮着按了一下,过了一会,电饭煲好像停了,却无意看到我外婆家里也安上了电表。我想我舅舅,舅妈怎么会这样对待我外婆这样一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4
的寒假即将到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让在院学生深入社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同时也为了弘扬爱院精神,积极宣传推介母校,吸引各地中学的优秀学生报考我院,就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回访母校,相约xx,携手成长
二、工作职责
回访母校,拜访老师,与学弟学妹交流,向高中母校的应历届毕业生介绍我院的优势特色、专业设置、办学条件、奖助学金、招生状况及就业情况等信息和政策,鼓励更多的优秀毕业生报考我院。
三、参加活动的对象及要求:
我院全日制在读学生。参加活动的同学应热爱xx,善于交流,热情、有责任心,对学院基本情况有较全面了解。
四、活动内容和形式:
1、送一份祝福。放假前或春节前给自己曾就读高中的班主任、任课老师送份祝福(可寄一份新年贺卡,也可发短信或电话祝福);
2、做一次回访。利用春节前后,拜访一次自己曾就读高中的班主任、任课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汇报自己在大学学习的情况,并请老师对自己提出在大学学习阶段的建议和希望;
3、开展一次交流或座谈。与母校现在高三在读的学生召开一次座谈会或与几名高三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大学见闻,交流各自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收集有意向报考我院的考生信息并对我院做一次宣传,吸引更多学生报考我院,使我院的生源数量、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写一份心得体会。结合访谈情况,就当代青年的学习目标、思想状况(高中学生或高中教师)、人生理想和自己的生涯规划相结合撰写一份五百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五、活动流程
(一)动员时间:1月5日前
(二)动员形式:辅导员以社会实践主题班会形式动员
(三)报名方式:在辅导员处登记报名,并以班级为单位,辅导员将班级学生报名表于1月6日前统一交招生办公室。
(四)回母校宣传时间:1月7日至1月15日
(五)宣传要求:做好对xx商务学院进行宣传的相关的准备,回母校拜访恩师,并对学弟学妹们进行宣传。
六、成果汇报暨表彰
(一)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和做好活动记录(照片、视频等)。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填写《寒假回访母校宣传社会实践活动反馈表》,上述材料辅导员收集齐于2月13日17时前将纸质文稿交到招生办公室,电子版发邮箱:。
(二)此次活动纳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绩考核,招生办和团委将对此项活动的反馈资料进行审阅,将对表现优秀者进行荣誉表彰。(具体时间待定)
附件:1.《xx在院生回访母校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班级报名表》
2.《寒假回访母校宣传社会实践活动反馈表》
xx商务职业学院
十二月二十七日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地点:
潍坊市博物馆、科技馆
二、活动时间:
XX年3月4日星期日上午
三、活动负责人:
秦千惠妈妈,王悦萱妈妈及家委会成员
四、活动目的:
1、培养孩子对集体的感情。
2、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孩子之间的和谐相处。
3、通过参观促进孩子对潍坊历史和现在科技的了解。
五、集合地点、时间:
上午9:00,前请各位家长带孩子自行到门口领门票进入参观。(东风街和北海路交叉口路东)
六、家长需要准备的物品:
水
七、注意事项:
1、请家长各自负责好自己和孩子的安全。
2、由于周末馆内不接待团队参观,所以进入时不统一组织,每位家长带孩子自已领门票进入。
3、车辆请停在博物馆院内,或对面富华游乐园停车场。
八、活动过程:
1、家长在九点左右开始参观博物馆,请带好自己的孩子,尽量不要碰物品,注意安全。
2、十一点在大门口集合,照全体合影,活动结束。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面临毕业,离开幼儿园,迈进小学的大门对孩子来说,小学毕竟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无论是课的设置,还是环境及作息时间等各方面都与幼儿园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让孩子解除忧虑,实现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我们开展了“参观小学”活动,让孩子体验小学生的生活,做好入学的准备。
二、活动目标:
(一)通过带幼儿参观第七小学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消除陌生感,激发幼儿进入小学学习的愿望。
(二)提高幼儿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活动安排
1、活动地点:独山子区第七小学
2、活动时间11月10日下午4:00—5:00。
3、活动对象:大班各班报名幼儿与家长。
四、活动准备
1、组织谈话,激发幼儿产生高高兴兴上小学的愿望。加强幼儿安全教育、礼貌教育。
2、与第七小学联系,明确参观内容。
五、活动过程
1、了解小学的特征。
2、参观(教室、操场、图书室、展览室等)。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并对小学和幼儿园做简单比较。
3、与小学里的老师告别,由家长带领幼儿安全回家。
4、活动结束后的延伸活动:
(1)表达与交流:你在小学里看到了些什么?该怎样做个小学生。
(2)表达与创造:把自己在小学里看到的、听到的、印象最深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绘画或口述日记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