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发布于:2022-01-07 22:29:53 作者:

【实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幼儿可简单做动作,小毛驴是怎么走路的,怎么跑的,等动作。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乐意随音乐表演,体验韵律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创造性地运用较丰富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的用汉语说出儿歌,并大胆的唱出来。注意重点学习词语,摔、皮鞭、得意等词语。

  活动准备

  1、歌曲《小毛驴》教学光盘 。

  2、挂图

  3、可以让幼儿提前熟悉歌曲。

  活动过程

  1、出示《小毛驴》歌曲挂图。

  教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个动物朋友。小朋友猜一猜它是谁,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2、播放歌曲《小毛驴》。

  请幼儿随音乐打节奏,感知歌曲欢快诙谐的曲调,说一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3、教师示范表演?《小毛驴》(边唱边做动作)。

  4、学习创编动作。

  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教师可启发幼儿:“骑小毛驴的动作可以怎样做?”“怎样表现很得意的样子?”

  5、请幼儿听音乐,把自己创编的动作连起来,完整地表演。

  6、请某个幼儿带领全体幼儿随音乐表演。

  7、请幼儿两人一组相互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更有趣。

  8、请全体幼儿欣赏个别小组表演。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可简单的听到儿歌里的汉语词语。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比较准确地按照音乐节拍和好朋友结伴舞蹈。

  2.体验跳双圈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哈哈笑》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根据歌词创编练习基本动作。

  (1)欣赏歌曲两遍,根据歌词内容,教师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

  (2)哈哈笑动作练习:两个老师面对面站立,曲臂,双手食指指自己的脸颊,张大嘴巴边唱边点头。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模仿老师的动作。

  (3)跑跳步动作练习:幼儿儿双手叉腰,跟在教师身后做跑跳步练习。

  2.组织幼儿练习听音乐和好朋友结伴舞蹈。

  (1)请幼儿欣赏教师完整表演一遍舞蹈。

  (2)请表达能力强的两个小朋友听音乐完整表演一遍。

  (3)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面对面站好,和教师一起练习舞蹈。

  3.请幼儿排成双圈表演舞蹈,引导幼儿每跳完一次,交换一个舞伴,体验和好朋友一起跳舞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体验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2、理解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学习用舒缓、跳跃声音来演唱不同的段落。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以及录音机教师自备秋天背景图;自制活动教具小树叶若干片;幼儿人手一份小树叶道具。

  活动过程

  (一)、换位移情。

  提问:小朋友,你们离开妈妈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

  (1)、秋天到了,许多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它们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去问问它。

  教师朗诵第一段歌词,并将小树叶粘贴在秋天背景图上。

  (2)、“我们一起来问问小树叶吧!”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

  (3)、猜想:小树叶会怎么说呢?

  (4)、我们来听听小树叶是怎么说的,引入第二段歌词。

  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二段歌词。

  2、欣赏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整首歌曲,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范唱,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歌曲不同段落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提问:(第一段)离开了妈妈的小树叶心里是不是很害怕?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对小树叶的关心呢?(教师引导幼儿用舒缓、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段。)

  (第二段)离开妈妈的小树叶非常勇敢、坚强、乐观、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小树叶的坚定、勇敢?(教师引导幼儿用跳跃、断顿的声音演唱第二段。)

  3、幼儿学唱。

  (1)、幼儿随弦律哼唱两遍。

  (2)、幼儿边唱边尝试用“小树叶”道具做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尝试领唱和伴唱。

  1、教师领唱,幼儿用“啦”伴唱旋律。

  2、个别幼儿领唱,其他幼儿用“呣”伴唱旋律。

  活动反思:

  《小树叶》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它采取了问答的方式,生动的表现了小树叶勇敢积极乐观的形象。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始终把情感体验放在第一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我利用播放“秋天”美丽的视频,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冲击,引起学生对以往生活急眼的丰富联想,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歌词,解决难点

  考虑到一年级识字量不多,在咬字,吐字方面更容易出错。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有意无意的让学生跟着我用拍手拍肩的方法读出歌词的节奏,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老师的口型,保持原来字音的准确清楚同时使学生体会歌词的内在韵律。

  三,情感体验,学习歌曲

  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所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情绪,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学,为了能让学生体会第一段树码吗的害怕与不舍,我设计了以“树妈妈”的一声叹息引起学生对“树妈妈”的情感关注。当我问:“树妈妈非常担心小树叶孤零零的飘到哪里都不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养的声音和速度来演唱呢?第二段的教学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学生在老师的表演中体会小树叶的坚强,勇敢,声音由第一段的‘轻、慢’变成了‘响亮而富有弹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些不足:有一句是“飘呀飘呀飘向哪里”学生在唱的时候总是漏了一句飘啊,在下节课的教学中,应对这一句的演唱进行专项练习。

  小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学习三拍子的不同节奏型,培养节奏感。

  2、使幼儿能用节奏乐表现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准备:

  1、三角铁、小铃、木鱼、沙球、2、节奏卡: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停乐曲《春天》,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特点。

  2、让幼儿听音乐拍节奏,请个别幼儿先拍出几种不同的四三拍节奏型。

  3、出示三张节奏卡,引导幼儿观察,有什么不一样?

  (1)三角铁节奏

  (2)木鱼节奏

  (3)小铃节奏

  4、分声部让幼儿徒手练习,分组练习四种乐器的节奏型。

  5、每组请一位幼儿领奏,全班幼儿持乐器在教师的指挥下合奏数遍。

  6、师指出不足之处,继续练习。

  7、放录音,幼儿伴随音乐合奏。

  8、小结幼儿上课情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曲子,掌握曲子优美、饱含深情的基调。

  2、了解和熟悉曲子中的后十六分音符和倚音,能跟着旋律基本找到曲子中的每个音。

  活动准备:

  笛子、曲谱、图片、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察图片,激发幼儿情感。

  1、师:你晚上有出去赏月吗?为看到了什么?

  2、示图片:图片上画的是什么情景?你觉得美吗?

  二、欣赏音乐。

  提问:你听了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3、再次欣赏音乐录音,引导幼儿从欣赏中感受曲子优美、饱含深情的基调。

  三、学习曲子

  1、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曲子好听吗?听上去是怎么样的?它的名字叫《彩云****》,如果我们能用笛子吹出来,会更好听的!

  2、播放音乐录音,教师跟着音乐将曲子完整地吹一遍,请幼儿再欣赏。

  3、出示曲谱,引导幼儿学唱曲子。

  (1)教师完整地弹唱一遍。

  (2)教师弹琴,幼儿轻声跟唱。

  (3)教师带领幼儿集体唱两遍。

  4、引导幼儿进行找音练习。教师弹琴,请幼儿在笛子上找出每个音。

  5、教师重点讲解曲子中比较多的后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倚音,教师示范吹给幼儿听一听。

  6、教师再次完整吹一遍,请幼儿欣赏。

  四、听音乐幼儿有秩序地放笛子。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