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08-01 17:18:52 作者:

关于小班教案范文汇编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小班教案范文汇编4篇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3-4岁的幼儿已经具备感受音乐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音乐的性质说出对音乐的感觉,但节奏能力还较差,要做到一拍一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难度。《欢乐舞》是一首节奏清晰、欢快的四分之二拍的曲子,通过小鸭、小兔、小熊的动作表现出来,音乐形象能使天生热爱小动物的孩子感兴趣,为此,我们设计这一教学活动,意在通过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发展幼儿的节奏感。故本活动分两次进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性质,学习看图形谱演奏。

  2、学习正确使用乐器,会看指挥进行分奏、合奏。

  3、体验打击乐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小鸭、小兔、小熊跟着音乐分别按顺序有节奏地一拍一拍跳舞。

  2、电脑课件:节奏谱:小鸭、小兔、小熊分别按音乐节奏一拍一拍地出现。

  3、打击乐器小铃、圆舞板、铃鼓各8只。幼儿已经认识过小铃、圆舞板和铃鼓,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4、录音机及录音磁带。

  5、场地布置(便于幼儿分清教师的指挥。)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一)开始部分:听小鸟叫的音乐,录有小鸟的话:“小朋友,森林要开联欢会,请你们一起来参加。”幼儿听音乐有节奏地进教室。

  (二)欣赏音乐作品《欢乐舞》

  1、感受音乐

  电脑课件(大屏幕显示森林背景:小鸭、小兔、小熊跟着音乐分句走来了,顺序分别为小鸭、小兔、小熊、三只动物一起跳舞)

  (1)师:看,谁来了?它们在干什么?

  (2)教师介绍曲子的名字,并再听看一遍小动物跳舞的音乐。

  (3)师:小动物跟着什么样的音乐在跳舞?(引导幼儿说出音乐的性质)

  2、掌握音乐节拍,重点掌握XXX的节奏型。

  (1)师:小鸭、小兔、小熊跳舞的快慢都一样吗?哪个地方不一样?你来学学看。引导幼儿说出XXX的节奏型,并用拍手的动作练习几遍。

  (2)大屏幕显示节奏图谱,让幼儿学会看图谱打节奏,重点强调XXX的节奏型。

  ①师:老师把小动物跳舞的情景,画了一张图。(大屏幕出示图形谱)引导幼儿观察每一句最后一小节和前面一小节有什么不一样。两个小动物怎么打节奏?三个小动物怎么打节奏?

  ②教师哼音乐幼儿看图谱,学习一拍一下地为乐曲拍手两遍。

  ③幼儿听音乐看图谱拍手两遍。

  ④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打节奏。引导幼儿想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动作。(如拍腿、叉腰、跺脚等)完整练习两遍。

  (3)再次观看大屏幕,小动物表演一遍,幼儿可以跟着一起做动作,感受节奏型。

  (4)请几名幼儿听音乐分别扮小鸭、小兔、小熊表演动作一遍。

  (评析:本次活动,我们让幼儿在听听做做、跳跳中,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让幼儿大胆的创新、积极地思维,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表现、表达音乐。)

  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教案4

  (活动二)

  (一)(大屏幕显示三只小动物垂头丧气的样子)师:“咦你们怎么啦?”小动物:“这个联欢会只有我们三个太不热闹了,请小朋友帮我们用乐器伴奏,好吗?”

  (二)为小动物选乐器。

  教师出示铃鼓、小铃、圆舞板,请幼儿讨论:如果用这三种乐器给小鸭、小兔、小熊伴奏的话,那么它们分别用哪种乐器呢?

  (三)幼儿为小动物伴奏。

  1、幼儿看图谱分别空手用圆舞板、小铃、铃鼓演奏一遍。

  2、幼儿分成三组,分别为小鸭、小兔、小熊进行分奏、合奏。(先徒手一遍,再那乐器演奏两遍。)

  3、教师指挥演奏。

  (1)请幼儿看教师的手朝哪一组就请哪一组小朋友演奏。幼儿练习看着指挥拍手。

  (2)教师放慢速度哼音乐并指挥幼儿用乐器演奏两遍。

  (3)幼儿听音乐看着指挥演奏两遍。

  (4)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两遍。

  (5)幼儿看大屏幕为小动物跳舞演奏。

  (四)结束部分。小动物对幼儿说:“刚才我们表演了节目,现在请你们也表演几个节目。”幼儿自由主动地表演节目,结束。

  (评析:本次教学活动,我们让幼儿自由讨论分别为小鸭、小兔、小熊选择乐器,让幼儿充分发挥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各种手工艺品,引发幼儿动手兴趣。

  2.进一步训练幼儿练习编织的技能。

  3、欣赏各种手工艺品,让幼儿感受家乡民间艺术的美。

  【活动准备】

  1.布置一个手工艺品展览区。

  2.玉米皮若干、剪刀、纸篓等。

  3.课件(各种手工艺品)、民间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参观各种手工艺品,引发幼儿动手兴趣。

  1.教师以参观的形式导入活动:

  “孩子们,听说我们这儿开展了一个手工艺品的展览会,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漂亮的手工艺品,你们想不想参观一下?参观的时候,要记住你们最喜欢什么?是什么材料制作的?一会告诉我,好吗?”(随民间音乐《步步高》进入展览区,老师做简单介绍)。

  2.通过引导让幼儿了解手工艺品的名称及材料,引出主题:

  (1)手工艺品好玩吗?漂亮吗?你最喜欢什么?它们是用什么材料编织的?

  (2)老师以孩子做的蒲团、坐凳为例,引出玉米皮,并让幼儿回忆玉米皮还可以做什么?(编辫子、粘贴画、编鞋子、编书包、蒸馒头时放到下面不粘锅等)

  教师小结:玉米皮的用处可真大,刚才我们小朋友说到了编辫子,你们喜欢编辫子吗?我们编的辫子是几股的?(三股)我们今天来个编辫子比赛好不好?(提醒幼儿编辫子的注意事项)

  (二)训练幼儿练习编织的技能,激发玩辫子的兴趣。

  1.编辫子

  幼儿编织辫子,教师巡回指导。(随民乐:《喜洋洋》)

  2.玩辫子

  引导幼儿说出辫子有什么用处?探索辫子的各种玩法:(可以制作表、熊猫的头等手工艺品、可以当跳绳、可以捆东西、还可以放到地上跨小河等),让幼儿尽情表演。

  3.发散思维:除了玉米皮可以编辫子,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编织?(蒲草、稻草、茅草、柳条等).

  (三)欣赏各种手工艺品,感受家乡民间艺术的美。

  1.教师小结:孩子们,其实在我们农村,广大农民和艺人都可以利用这些:像玉米皮、蒲草、纸绳等编织成提包、拖鞋、篮子等好玩的、漂亮的手工艺品。特别是我们湖滨镇就是草编、绳编的主要产区,被称为“草编之乡”。村里有许多这样的工厂,叔叔阿姨们用各种材料,再经过加工(玉米皮可以染成各种颜色)编纸成漂亮的的手工艺品,有的还销往国外,受到外国朋友的欢迎呢!

  2.(放课件欣赏),教师做简单介绍。

  3.教师总结:孩子们,刚才的图画漂亮吗?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加油,将来一定也能像叔叔阿姨一样编织出更漂亮的手工艺品。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拿着飞碟(玉米皮制作)到户外活动。

  【延伸活动】

  1.让幼儿与家长继续收集废旧编织材料,丰富区域。

  2.指导幼儿在区角利用其它的废旧材料进行编织。

  【设计意图】

  陈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而我园地处农村,与城市相比,无论在文化背景、经济条件还是生活环境都有着天壤之别,但我们农村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以前在班级举行的“我和妈妈做玩具”活动中,有的孩子就拿来了玉米皮,看着妈妈用玉米皮编成了小辫,然后编成了飞碟,孩子们特别兴奋,于是对玉米皮产生了兴趣。其实,玉米皮编织在我国分布很广,我们博兴也是主要产区,广大农民和艺人利用当地的玉米皮,编织成帽子、花篮、拖鞋、提包等,富有朴素雅致的风格,在国外畅销不衰。由于幼儿还缺乏相关的知识经验,因此,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让孩子在欣赏、操作中体验和感受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及独特的魅力。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感受开心、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小动物头饰(从素材包中打印出头饰图,制作纸质教具)

  活动过程:

  1.出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表情和动作。

  --师:图中都有什么小动物?它们开心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鼓励幼儿自由猜想小动物为什么这么开心?

  --看到他们笑,你们会跟着笑吗?让幼儿知道,原来笑是可以感染的。

  2.引导幼儿观看各场景图片。

  --说一说图上小动物在做什么?它们为什么笑?

  3.集体谈话,分享快乐--你在什么时候会笑?笑得动作和表情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自由表达。

  4.请幼儿欣赏儿歌《笑一笑》

  --教师播放课件中《笑一笑》儿歌音频。

  5.玩游戏,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请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教师播放《笑一笑》儿歌音频,对应儿歌内容,戴上该动物头饰的幼儿自由的表现开心的表情和动作。

  活动延伸:

  1.日常活动--学习歌曲《笑一个吧》。

  2.家园共育--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自己在幼儿园发生快乐的事情。

  附【儿歌】

  笑一笑小朋友,笑一笑,你看小猫也在笑,你看小狗也在笑,你看小猪也在笑,你看小猴也在笑,你笑我笑大家笑,哈哈哈……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感受欢乐,融洽的气氛。

  2、愿意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课件。

  2、《生日快乐》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屏幕上出示漂亮的“大蛋糕”, 播放《生日快乐》歌,师生齐唱“祝你生日快乐”,感受气氛。

  教师提问:孩子们,今天谁过生日呢?请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幼儿自由交谈议论)

  教师作性发言:哦,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孩子和爸爸正忙着给下厨房给妈妈做好吃的呢。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妈妈过生日了,她喜欢吃什么呢?(幼儿自由议论:大虾、排骨、蔬菜、烤鸡~~~~~)

  教师自言自语地做思考状,忽然想到了,说:先来一盘虾吧。(屏幕上出示一盘红烧大虾)再烧一碗汤(出示一碗热气腾腾的汤)。

  2、学念儿歌前两句:“妈妈过生日,我和爸爸忙,先来一盘虾,再烧一碗汤”。

  3、引导幼儿思考:两个菜还不够,怎么办呢?再加几个菜吧!唉!爸爸在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观看大屏幕:爸爸在切黄瓜)那我能干些什么呢?(我也不能闲着,我帮爸爸放醋和糖吧。)给妈妈尝一口,妈妈会说什么呢?(唔,这个拌黄瓜,味道特别香)

  4、情景表演

  1、) 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孩子,孩子把拌黄瓜送到“妈妈”嘴里,妈妈尝一口。一边点头一边说:“唔,这个拌黄瓜,味道特别香”。妈妈与孩子相拥在一起。

  2、)教师与幼儿互换角色,幼儿扮演妈妈说:“唔,这个拌黄瓜,味道特别香。”

  5、学念儿歌

  1)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一起给妈妈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生日,老师心里非常感动,就把作者件事情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妈妈过生日》。

  2)教师朗诵儿歌《妈妈过生日》幼儿集体跟念。

  6、仿编儿歌

  1)请幼儿说一说妈妈喜欢吃的菜。

  2)用幼儿提出的菜名替换儿歌中“先来一盘虾,再烧一碗汤”这两句。

  如“先来炒鱼片,再烧青菜汤”,“先来红烧肉, 再来炒鸡蛋”。

  “先来拌三丝,再烧排骨汤”,“先来糖醋鱼,再来土豆丝”。

  (三)结束部分

  教师简单讲评,把让幼儿把这首儿歌回家说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活动延伸]

  让幼儿再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妈妈分担一点家务劳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下一篇:中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