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7-16 07:23:00 作者: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汇编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汇编5篇

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学会在一定范围内画竖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在一定范围内画竖线。

  过程:

  1、 喜羊羊音乐入场。

  2、 故事情境导入,灰太狼进入羊村。老师把灰太狼赶出去。

  3、 教师提问:“刚才灰太狼从哪进来的?(围墙)有什么好办方能够挡住灰太狼?

  4、 引导幼儿说出什么东西既能挡住外来的东西,又能看到外面的景色。它叫什么?(护栏)

  5、 请幼儿观察羊村里的围墙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长长的、直直的、密密的。(帮助幼儿回忆原有经验),引出护栏的画法。

  6、 今天我们也来画一个这样的栏杆。

  有两个小铁棍,要把护栏画在小铁棍的中间。

  儿歌:小小护栏长又长,从上往下画下来,直直的密密的,挡住灰太狼。

  7、 示范错误的画法

  8、 请幼儿自己动手画护栏。(教师进行观察与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9、 欣赏幼儿作品

  10、体验成功的喜悦。

大班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对我们家乡——镇江的民间《水漫金山》还是比较了解的,也比较感兴趣,爸爸妈妈也经常带他们去金山玩,每次回到 都问老师一些关于《水漫金山》的事情。因此,我根据《 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 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启蒙性’和各个方面教育内容的‘相互透’”,的要求,在“我的家乡”这一主题活动中开设了一节大班语言《水漫金山》。在这一活动中,我从不同的角度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发面的发展运用了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各种活动类型相结合的方法。在和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轻松的气氛,鼓励幼儿大胆的表演,给幼儿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并且,通过这节课让幼儿对我们镇江的民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习、娱乐双丰收。

  (二)、教案目标:

  1、幼儿在熟悉这个的基础上能复述出来,大胆地讲给同伴和大家听;

  2、在中能把这个表演出来;

  3、鼓励幼儿勇于想象,能给这个编个后传或续编。

  (三)、教案准备:

  1、空间准备:准备一定的活动空间,便于幼儿操作评价。

  2、物质准备:白蛇、青蛇、法海的服装、头饰,多媒体课件,关于《水漫金山寺》的图片、音像等。

  3、经验准备:幼儿对《水漫金山》有所了解(听过或看过)

  (四)、教案过程:

  (1)激发兴趣

  1、利用多媒体放映关于《水漫金山》这个的相关内容。

  2、老师完整的、有感情的讲述。

  (2)自由复述

  1、引导幼儿根据所提供的图片等材料大胆复述。

  2、能完整的将讲给同伴和大家听。

  (3)体验(表演)

  1、幼儿根据内容自由组合将表演出来。

  2、幼儿进行讨论并评价,不断地进步。

  3、老师可在幼儿表演过程中,给以配乐。

  (4)续编

  1、老师给与一定的帮助、指导的集体创编。

  2、老师给与一定的帮助、指导的分组创编。

  3、回家把续编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记录下来。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回忆幼儿园生活,激发爱老师情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4、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参观小学,了解上操、上课、课外活动等情况,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入学教育。

  2、录像、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价值取向:记住在幼儿园的每一天,记住自己的小伙伴,记住幼儿园的美好日子)

  1、播放优美抒情的乐曲,师幼一起进入活动室。

  共同回忆幼儿园的生活:说一说在幼儿园里都学到了什么本领?以后你会想起幼儿园的生活吗?会想起什么?

  2、谈话进入主题,萌发幼儿的惜别之情:

  你们即将上小学,要离开每天朝夕相处的小伙伴有什么感觉?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不是有许多祝福的话要告诉老师或好朋友?请小朋友想想要对好朋友说些什么?

  3、请幼儿观看录像,看后结伴讨论教师小结:你们在幼儿园的三年里,老师教你们学会了许多本领,我想你们一定会永远怀念上幼儿园的美好时光的!

  二。欣赏(价值取向:感知歌曲内容,体会即将离开老师依依不舍的心情。)

  1、欣赏乐曲:

  1)听音乐,做三步舞动作,并用拍手、拍腿动作表现三拍子节奏。

  2)这是一段几拍子的音乐,什么感觉?

  2、欣赏歌曲:

  1)、歌曲里唱到了什么?

  2)、听了这首歌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三、学唱:

  (价值取向:唱出3/4拍歌曲的强弱规律,掌握好前奏和间奏,唱准附点音符。)

  1、你觉得歌里哪句最好听?

  2、我们唱附点时,应该注意哪些?

  3、幼儿一起演唱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4、这首歌听上去感觉怎样呢?我们应该怎样唱才好听?

  5、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1)老师轻声唱,及时发现幼儿薄弱之处,在下一环节加强。

  2)完整跟琴学唱歌曲。

  3)分组演唱歌曲,表达小朋友之间的离别之情

  五、创编:

  (价值取向:自由创编动作,发展幼儿创造性)

  1、那么好听的歌,我们边唱边跳吧,想想怎么做好看的动作?

  2、幼儿自主创编,教师整理。

  3、教师示范跳一遍,给幼儿以美的感受。

  活动效果分析:

  《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所以在歌唱活动中,我们充分运用教学策略,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是密不可分的,在活动中,教师和幼儿都是能动的角色和要素,互为主体、互相配合,因此,歌唱活动是教师与幼儿交互作用的双边活动。从情感体验入手,由内向外,以情带声,身体自然参与体验和表达。我班幼儿进入大班后,表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这学期我班着重于开展歌唱活动,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做到“导而不包”,目的是为幼儿创造性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力求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歌曲,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幼儿在主动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和谐发展,增强自信心。在学习《老师再见了》的时候,我们让幼儿回想三年幼儿园的生活,想想马上就要离开老师上小学了。有的小朋友突然哭了,说:“老师,你一弹这首歌我就会流眼泪了。”有的小朋友说:“我唱这首歌的时候就想起以前的事了。”或许这群天真的孩子还不能真正理解分离的意思,但从歌曲中,他们所表达的真是对老师的恋恋不舍。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尽可能地使幼儿,是“创造性表达。

  教学反思:

  《老师再见了》是一首好听和感动的歌曲。在学习歌曲前,我首先让你给幼儿回忆以前的的幼儿园生活,让他们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小朋友都激动的说着自己的历史。谈话的铺垫,我再进一步进行了提问,:“我们在这幼儿园是最后两周了,你们有什么感想吗?”幼儿都说舍不得幼儿园,舍不得老师,说着着说着枭潇居然哭了起来,说不想离开老师。因此学习《老师,再见了》这首歌曲,充分表达了小朋友的心情。但是这首歌曲的难点是幼儿对于曲调上比较难掌握,时而高亢,时而柔美,因此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时比较吃力。在有些音调上上不去,然后突然变换音调,让有的幼儿又转换不过来,因此导致了幼儿唱歌走调的现象。在《指南》艺术部分指出:“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对于出现的这种问题,我没有好的办法解决,因此只有让幼儿一句句的慢慢的学习,一节活动下来,大部分幼儿还是未能完全掌握歌曲。因此我只有在后面的空闲时间让幼儿多加练习,争取让幼儿唱的准确不跑调。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范例,知道加法应用题讲一件事,说两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2.能看图片,初步学会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

  老师说:“小朋友,我问你,3可以分成1和?”

  生答:“3可以分成1和2”

  老师接着问:“1+2=?”

  生答:“1+2=3”

  老师问:“4可以分成2和?”

  生答:“4可以分成2和2”

  老师问:“2+2=?”

  生答:“2+2=4”

  二、谈话引入:

  1.老师碰到一个中班的小朋友,他有一道难题解决不了,想请咱们班的小朋友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出示例题:草地上有2只小猫,又来了1只小猫,一共有几只小猫?

  小朋友帮中班的小同学解决了难题,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2.师问:刚才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几个数字?还问了什么问题?

  生答:讲了小鸡这件事,告诉我们2和1两个数字,问题是:一共有几只鸡?

  师问:那怎样用算式来表示呢?(2+1=3)那么2代表什么?1代表什么?3又代表什么?

  (出示课件)

  3.师:刚才的活动中,有一件事情,两个数字,一个问题,这个活动叫编应用题。也就是说,应用题的结构包括:说一件事情,有2个数字,还要提一个问题。(出示纸卡)

  三、看图编应用题:

  1.师:再来看一组图片,请你们观察图上的内容,并把它编成一道应用题。

  树上有1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请小朋友们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鸟?)

  幼儿说出后,把应用题再读一遍,加深印象。

  2.再出示一组图片,老师和幼儿一起编应用题。

  河里有2条小鱼,又游来2条小鱼,一共有几条小鱼?

  幼儿重复读应用题,加深对其结构的认识。

  四、分组练习:

  每组发一张图片,请各组讨论后,派一名代表编题念给大家听,老师给予指导,然后请全体幼儿读应用题。

  五、游戏:击鼓传花。

  六、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下课后我们把它们都编出来,好吗?(结束)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

  2、 鼓励幼儿大胆设想,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一套;各种废旧材料,广利河污染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动物朋友的住处引出课题。

  1、 放课件。教师讲述:小螃蟹的居住环境——家乡的广利河,小螃蟹住在旁边的小池塘里。

  提问:(1)小螃蟹生活不下去了,为什么?(2)池塘被污染了,小朋友有什么办法?

  2、 小螃蟹要卖掉池塘。提问:你们说这样好吗?为什么?

  二、用课件讲述故事《卖池塘》。提问:为什么小螃蟹不卖池塘了?

  三、观看广利河受污染的课件。 (一)提问:广利河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该怎么办?

  (二)分组讨论:1、解决水污染问题。2、河两岸绿化问题。3、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

  (三)幼儿代表小组的想法进行讲述。

  四、幼儿操作:用各种废旧材料“治理”污水河。

  五、幼儿讲解自己的创意。教师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更正说明。

  六、欣赏观看广利河未来照片。

  点评:

  1、 教师教态好,环节新颖,能从身边的事例入手。目标明确,课件生动形象。

  2、 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对幼儿公民意识的培养,做个有心人。带领幼儿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故事巧妙的编排运用)幼儿参与讨论和操作积极热情。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下一篇:大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