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1-07-15 21:25:45 作者:

实用的大班教案模板汇总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大班教案模板汇总7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在前一阶段的色彩活动中,我们主要是以动物、花卉、风景等幼儿较熟悉的景或物为主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些描绘对象渐渐不感兴趣了,如果继续照着进度画下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幼儿的厌烦情绪。

  偶有一次,一位孩子带来了一个孙悟空的面具玩具,全班幼儿都对这个面具非常感兴趣,我总能在自由活动时,见到好多孩子围着这个面具说这说那的,还轮流戴面具玩。碰到这种情形,我突然得到一个灵感,既然孩子们的兴趣点在脸谱上,何不就让他们用水粉来表现一下各种各样的脸谱呢?由于脸谱的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又丰富,深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脸谱不拘泥于一种表现形式,更加适合孩子表现。

  于是,在此活动前的准备中,我先收集了一些脸谱的图片资料,给孩子们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又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国粹戏剧——京剧的相关资料,介绍剧目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化装成花脸表演,而脸上的每一种颜色又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慢慢地,孩子们对脸谱有了些了解,尤其是对京剧脸谱更感兴趣,而我们的活动也将开始了。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关于京剧脸谱的初浅知识。

  2.有创意地大胆表现京剧脸谱。

  3.学习用对称的方法来表现脸谱。

  ●重点:能用对称的方法表现脸谱。

  ●难点:理解对称的美,并能有创意地表现脸谱。

  ●活动准备:

  1.京剧表演VCD

  2.京剧脸谱范例

  3.环境创设画有京剧脸谱的幼儿T恤

  4.京剧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京剧音乐

  师:小朋友们听一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幼:很吵的声音,有人在敲锣,有人在打鼓。

  幼:有人在唱戏,是京剧。

  2.教师简单介绍京剧

  师:京剧艺术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表演艺术家们都要在脸上涂上浓重是油彩,穿上特制的戏服,才能塑造出剧目中的人物形象。

  3.请幼儿观看京剧VCD。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京剧表演,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演员形象?他们身上穿服饰又是怎样的?演员们的脸部化妆又有什么特点?

  幼:我看到的演员穿了一件白衣服,头上戴了一个象皇冠一样的东西,他还有长胡子,脸上画着红颜色。

  幼:我看到的演员是一个黑脸,也有长胡子,头上还有一个月亮形状的东西。

  幼:我看到了一个演员的脸的当中有一块白色的,他总是蹲着走路。

  幼:我看到一个漂亮的公主,她穿着漂亮的裙子,脸上化妆很美,头上也戴着皇冠还有两根长长的毛。

  4.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特征

  (教师出示脸谱图片)

  师: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脸谱有什么特别?注意观察脸谱上哪些地方与我们普通人的脸很相似,而且每个脸谱上都必不可少的?又有哪些地方与我们普通人的脸不一样?

  幼:每一个脸谱都有眼睛、鼻子、嘴巴。

  幼:还有头发和耳朵。

  师:是的,脸谱和我们的脸一样,都有五官。再看看还有哪些特点?

  幼:脸谱上有许多颜色,我们的脸上没有。

  幼:脸谱上的花纹很漂亮,是对称的。

  师:对,脸谱最重要的特点是这些花纹,左边有的花纹,右边也有,每一个脸谱上的花纹都是对称的。

  5.引导幼儿想象心中的脸谱

  师:你喜欢这些脸谱吗?最喜欢怎样的脸谱?你希望怎样变化?

  幼:我喜欢画一个兰色的脸谱,然后画上象蝴蝶一样的花纹。

  幼:我想画一个老虎脸谱。

  幼:我想把那个白色的脸谱加上胡子,再在白色上画些花。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把你心中想的漂亮脸谱画出来好吗?

  6.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创造或改变脸谱。

  教师提出作画要求,幼儿创作。

  7.展示与讲评。

  ●活动反馈:

  我认为在此次活动中较好的地方是我给孩子们孩子们欣赏了京剧的表演,这对他们来说帮助很大,孩子能更加直观地看到了京剧表演艺术家们的脸部化妆和服饰,以及动作造型,感受了京剧的氛围,另外在活动中孩子们也欣赏到京剧音乐的旋律,所以在感受感知的过程中,孩子们很能说,很能描述京剧演员的形象,说明他们在观看时能集中注意力,能对脸谱感兴趣。

  但是,在活动讲解脸谱特征时,特别是在讲对称这一要点时我没有把握住好,没有将其拎出来当场示范一下,以便能给孩子们更直观的了解。在孩子们讲述过程中,我没有及时抓住要领很系统的给孩子们总结,如对称的五官、对称的图案等,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较深刻的印象,这样在孩子们的画面中就不会出现这一缺点——他们表现出来的脸谱形象并不十分夸张,而且造型较单一。所以,我应在孩子们讲述形容脸谱的同时,及时捕捉幼儿的信息,提炼幼儿的语言,给出总结性的讲解。

  作为一位年轻教师,我知道在许多环节都存在漏洞,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深感受到,在与幼儿对话中及时捕捉幼儿的信息,提炼他们的语言并加以总结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活动前一定要对教材分析透彻,抓住重点展开活动。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手持物品快速奔跑的能力。

  2、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准备

  将球装饰成西瓜,呼啦圈若干,场地上画好长十字线。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根据音乐进行热身活动。

  2、教师讲解玩法,分组游戏。

  第一种玩法:请幼儿站成若干队,每队前和相应终点处各放一个圈,圈内放有三个球,听信号快速沿直线跑,把球运至终点的圈内,回来拍本队第二位幼儿手后排至队尾。第二位幼儿快速奔跑,把终点的球再运至本队圈内,以此类推,看哪队幼儿运球的速度最快。

  第二种玩法:幼儿沿着十字线,站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排头幼儿想办法在胸前抱住三个球,沿着顺时针方向绕圈快跑一周,把球传给本队的第二位幼儿后排至队尾,看哪队速度快又不撞到他人。

  第三种玩法:幼儿分男孩女孩两组,两个小朋友把球夹在胸前,合作运球。

  3、跟随音乐进行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运球给幼儿带来了快乐,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养成了守规则好习惯,更进一步感受了集体的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熟悉故事,创设新的思路,启发幼儿创编出“龟兔第二次赛跑”的不同情节;

  引导幼儿能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多角度考虑问题,确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外,培养幼儿思维的批判性、发散性;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交往合作能力,能用心倾听他人的讲述。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故事“龟兔赛跑”,会流畅讲述故事;

  物质准备:

  1、电脑软件(自制)音乐“龟兔赛跑”

  2、幼儿分组操作学具:动物、花草树木、积木、房子等

  A建构组沙盘组

  C桌面操作组D台偶组

  活动过程:

  以“小动物来做客”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观看教学软件,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龟兔第一次赛跑,结果如何?(乌龟赢了,小兔子输了)

  小兔子跑得那么快,为什么没得第一名?(小兔子骄傲,看不起乌龟,睡懒觉)

  小兔子没得到第一,心里是怎么想的?(小兔子想改正缺点,还想和乌龟进行第二次赛跑)

  乌龟是个怎样的乌龟?(不骄傲,坚持到底)

  引导幼儿创编龟兔第二次赛跑。

  提问引起幼儿思考:

  A小朋友想一想,乌龟和兔子在进行第二次赛跑时会发生什么事?启发幼儿互相商量、讨论;

  B兔子改正了缺点,不骄傲了,有没有可能得到第一?

  启发幼儿分组创编故事。

  A建构组沙盘组

  C桌面操作组D台偶组

  指导:

  幼儿协商分配扮演故事中角色,从各方面思考创编故事,如:自然环境条件、乌龟和兔子性格特征分析有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等展开;

  2、要求幼儿语言连贯、思路顺畅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故事分享:

  请个别幼儿边操作学具边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教师小结:

  龟兔赛跑,只要付诸行动,充满信心,坚持到底,胜利的`成果并不重要,赢要赢得开心,输也输得精彩。

  延伸活动:

  音乐游戏:幼儿分角色创造性自编表演;

  美工活动:“龟兔赛跑”主题画;

  小小辩论赛:“龟兔第三次赛跑”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打莲湘音乐,舞蹈的风格,喜爱学习民族舞蹈。

  2、熟悉旋律,学习打莲湘舞蹈的基本动作。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民族的服装娃娃、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组织问好。

  ⑴、教师弹曲子,幼儿更节奏拍手。

  ⑵、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

  ⑶、律动:《手碗转动》

  2、与幼儿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3、欣赏《打莲湘》。

  ⑴、欣赏《打莲湘》。

  ⑵、幼儿听音乐拍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⑶、欣赏舞蹈:教师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儿兴趣。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跟音乐拍的节奏真好,来表扬一下自己(嘿嘿。你真棒)在听完这首傣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

  4、学习基本动作。

  5、幼儿完整学习舞蹈。

  "小朋友跳得真好看,来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傣族舞蹈,好吗?"(好)、幼儿随着音乐跟老师表演舞蹈。

  5、小结舞蹈学习的情况。

  6、总结、结束课。

  活动反思:

  这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自己学习了,掌握了, 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决定吸取或舍弃。这堂课也使我认识到,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以前的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光记笔记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主动性 哪里还有什么发现 ?有了这样的尝试,其他的课文,我也适当采用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感受大中国的神气磅礴。

  2、了解歌曲主要内容,能分辨音乐的三部分,尝试用熟悉的节奏形表现出来。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分辨音乐的三个部分。

  活动难点:

  用不同节奏形,变现音乐的旋律,感受大中国的神气磅礴。

  活动准备:

  1、教师对音乐的熟悉。

  2、大中国音乐及相应的MTV。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你知道我们中国的国旗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中国有一条很长的江,有一条很长的河,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嘛?

  3、这里有一首歌,这条江,这条河就躺在里面,这首歌叫大中国,请你听一听。

  二、播放音乐,倾听,熟悉音乐

  1、这条江,这条河的名字你听到了么?(如果幼儿没有听出,教师单独亲唱这一句,引导幼儿感知)

  2、因为长江和黄河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流水汹涌,气势磅礴,所以歌曲里把它们比喻成龙。

  3、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次请你听听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4、播放MTV,感知音乐的旋律特征。

  5、你听到了什么?

  6、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如果幼儿说不出,就直接抛出问题:是让人昏昏欲睡的温柔呢,还是感觉很神气,还是很忧伤,还是开心?)

  7、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三、听听音乐,为音乐分部分

  1、我们再来欣赏大中国,想想这首歌曲应该分成几个部分?

  2、倾听音乐、

  3、这首歌曲分成几个部分呢?(如果幼儿听不出,那么教师可以借助肢体动作,引导幼儿倾听感知、)

  四、尝试又熟悉的节奏形,表现音乐旋律

  1、最后一段为什么变慢了,和中间一段里有什么不一样?

  2、这首歌我们虽然不会唱,但是可以用节奏把它表现出来,你想用哪一个熟悉的节奏型表现第一段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清唱;让我来唱一唱,配上你说的节奏、)

  3、你同意哪个节奏来表现这一段?

  4、我们一起用配好的节奏来把歌曲完整的表现出来。

  5、延伸,用肢体节奏表现歌曲。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的,也可以说我自己对这个教案也很熟悉,因为在师傅讲解的时候,我用心思考了每个环节的可行性(针对我自己)以及其中运用到的引导语,在我看来,这个活动应该是可以开展得比较顺利的。但是在开展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孩子的反馈没有进行适宜地引导;

  第二,自身存在紧张感,导致在歌曲清唱时忘了一句歌词;

  第三,准备还不是真正地做到拿得出来,放得进去。其实,在这些问题中,主要还是第一点:对孩子的反馈没有进行适宜地引导。如,在引导孩子们说说这个音乐听起来怎么样?(是让人昏昏欲睡的温柔呢,还是感觉很神气,还是很忧伤,还是开心?)结果部分孩子都说想睡觉。这时我就无法对应出适宜的应答了。之后,在请教了师傅之后,我了解到,当时我可以再唱出“摇篮曲”,引导幼儿进行两者对比,再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很顺畅地将环节过度下来。

  总体来说,我是在对整个活动很熟悉的基础上开展下来的,在时间的把握上也没有拖沓,主要在对幼儿的反馈上停滞了步伐。经验是需要总结,提炼,概括的,每一个的失败与挫折都是我前进的动力。有了动力,相信我会有进步的。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鞋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必需品,随着社会的发展,鞋子种类、样式越来越多。变换鞋子,也成了孩子们爱美的表现。看着孩子们这么喜欢漂亮的鞋子,那我们能不能自己亲手制作鞋子呢?于是我结合教材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设计鞋子,在制作过程中增强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培养审美及创造能力。

  3.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运用左右对称的方法以及剪、画、粘贴等技能设计鞋子,表现自己的设计风格。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基本掌握左右对称是鞋子的穿着特点。

  2.物质准备:自制课件、幼儿绘画工具、展示架。

  3.重点分析:按意愿自主选择不同的材料,利用多种技能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设计不同风格的新鞋;

  4.难点分析:初步学习运用左右对称及打结的设计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利用课件,故事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到了森林里,你们看谁来了?这些小动物可爱美了,每人都买了一双鞋子,可是它们一不小心将鞋子混在了一起,我们赶快帮它们找一找。”

  二、展开:

  1.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小松鼠的鞋子在哪里?有什么记号?”

  (2)“哪是小白兔的鞋呢?谁能帮它找到?有萝卜图案的是小兔子的鞋,小白兔爱吃萝卜,还爱吃什么?你们对小白兔的生活习惯了解得真多。”

  2.示范讲解:“哪是小猴子的鞋子?”“小猴子的鞋可美了,除了桃子图案,小猴子想让自己的鞋子与众不同,更漂亮,因此它又装饰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这些花纹有什么特征?是怎样的排队的?这就叫左右对称,就是图案一样,方向不同,一个图案向左,一个图案向右。最后系上鞋带,粘在盒子上这个立体的鞋子漂亮吗?

  3.提出要求:小朋友你们都有几双鞋子?小动物们很羡慕,他们也想有好几双鞋,那我们今天就给小猴子、小兔子、小刺猬、小猫做鞋子,你们说好不好?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为它设计一双新鞋,按它的生活习性在鞋上画或是剪、粘作出不同的图案,你想帮助谁?看那位设计师做的最漂亮好不好?”

  4.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分组操作,引导幼儿大胆创作,教师指导。

  绘画组;剪贴组;

  5.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1)自评:有谁对自己的运动鞋最满意?为什么?

  (2)互评:你喜欢谁的运动鞋?及时介绍色彩鲜艳、有创意的的作品。

  三、延伸:

  利用课件丰富鞋子的种类:小朋友我们今天做的是什么鞋?(半筒靴)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鞋子呢?(滑轮鞋、钉子鞋、芭蕾舞鞋、高跟鞋)下次我们再设计不同种类的鞋,到时候再办一个鞋子展览会,让大家都来看看我们做的鞋子最漂亮好不好?

大班教案 篇7

  主题生成:

  幼儿对恐龙很感兴趣,常常与老师讨论:“恐龙吃肉还是吃草的?”正巧宝安区新安公园在国庆期间举行恐龙展览,给我园送来了参观票,于是,我们决定进行恐龙的主题探索活动。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多种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了解恐龙的来源及灭绝原因,让幼儿懂得环境与人类及动物的关系,从而提高幼儿对环境的环保意识。

  活动一:

  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10月8日我们将进行恐龙的主题活动啦,我们可喜欢这个主题了,为了使我们的主题活动开展得

  更丰富多彩,让我们一起走进恐龙世界吧!一起收集以下资料:

  1、有关恐龙的图书、图片、海报、模型、VCD等。

  2、国庆期间新安公园将举办恐龙展,让我们一起做好活动记录(参观前准备好纸和笔把形象、生动的恐龙记录下来,可记录不同恐龙的名称、外型特征及参观趣闻等,来园与小伙伴分享)

  大班级

  1、参观恐龙展

  (1)国庆期间,家长与幼儿参观了恐龙展,在参观时幼儿做了参观记录。(记录形式有:绘画恐龙的外形、记录生活习性)

  (2)来园后幼儿把收

  集的资料、记录互相分享

  2、谈话:我认识的恐龙

  老师:“你知道哪些有关恐龙的事情?”

  幼儿谈话记录:

  “我知道霸王龙是吃肉的,它最厉害。”

  “地球爆炸了,恐龙就死光了”

  “梁龙脖子很长很长”

  “我看VCD看到翼龙会飞”

  “喷火龙会喷火,喷水龙会喷水”“不对,没有喷火龙“

  “肿头龙头上有一个包包”

  “包头龙尾巴上有两个包包”

  “梁龙、包头龙是吃草的”

  3、绘画:我认识的恐龙

  分析:通过参观恐龙展和已有经验,幼儿收集了许多有关恐龙的知识,对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让幼儿更深入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我们与幼儿一起选择了霸王龙、梁龙、剑龙、肿头龙、棘龙、三角龙、偷蛋龙等作为我们的主要探讨对象。

  活动二:认识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1、展示:(图片、模型)

  2、观察比较:

  (1)案例:科学活动

  活动名称:科学—认识霸王龙、棘龙

  活动目的:认识及了解霸王龙、棘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准备:有关霸王龙、棘龙的图书、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霸王龙

  1、

  教师提问:

  (1)霸王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2)霸王龙是什么样子的?

  2、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霸王龙的外形特征。

  3、老师小结:霸王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最大的肉食动物;它有大脑袋、非常锋利的牙齿,前肢较短,每个前抓只有两个指头,后肢较长和粗,每个后肢都有四根指头,而且前肢和后肢的指头上都有尖尖的爪子,它是靠后退行走的,它有一条长而粗的尾巴,尾巴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皮肤有绿色、咖啡色。

  4、霸王龙是怎样猎杀其他动物的?

  5、教师小结:霸王龙捕捉猎物时,先用前肢把猎物捉住,再用锋利的牙齿咬住猎物的脖子,把猎物咬死后,用尖尖的爪子把猎物撕开、吃掉。

  二、认识棘龙

  1、老师出示棘龙的图片。问:

  (1)“你们知道这图片上的是什么恐龙?”

  (2)“棘龙是什么样子的?”

  (3)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棘龙的外形特征

  2、老师小结:棘龙是肉食恐龙,它的背上长着大大的、象帆船一样的帆状脊,帆状脊可以帮助棘龙调节冷热温度,热的时候可以散热,冷的时候以吸热,棘龙的嘴巴尖尖的,长有直直的、锋利的牙齿,它短短的手臂上长有四跟锋利的抓指,腿和尾巴都非常的粗和有力,腿上长有三跟锋利的抓指,有时只要踩上一脚就会把小猎踩死。

  3、老师提问:“棘龙遇到敌人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4、老师小结:当棘龙遇到敌人时,它会用它强而有力的尾巴去抽打敌人,把敌人吓跑而保护自己

  (2)恐龙分类

  3、绘画、泥工:

  4、恐龙公园:

  5、听故事绘画;城里来了大恐龙

  6、恐龙的来源与灭绝: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恐龙是怎么来的吗?

  幼儿:“恐龙是恐龙妈妈生的”

  “恐龙是从蛋里面出来的”

  “恐龙是由爬行动物慢慢变来的”

  一、师出示图片向幼儿讲述恐龙的来源:

  在三叠纪的时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会跑的、会游泳的、会飞的爬行动物,其中有一种鳄鱼摸样的动物,它有很长的尾巴、很有力的后肢,后来受地球的环境、温度的影响,当其他爬行动物类动

  物死光时,象鳄鱼模样的动物却生存下来,而且数量变得很多,它们为了适应生活习惯,把它们长长的尾巴抬起来走路,慢慢地就变成以前了最早的各种各样的恐龙,它们都是吃植物的。

  二、合图片向幼儿介绍恐龙的伟大时代。

  1、在侏罗纪时代,生活着很多新恐龙,同时出现了肉食恐龙,它们长得非常巨大以素食恐龙为主;

  2、在白垩纪时,各种各样的恐龙都有了,它们生活在世界的每个地方,还出现了新的装甲龙、角龙。

  三、恐龙的灭绝

  1、老师:“为什么现在我们看不到真的恐龙呢?”

  2、幼儿的话:

  “地球爆炸了,恐龙就没有了”

  “火山爆发,恐龙就死光了”

  “彗星撞地球,地球就火山爆发,发生海啸,恐龙就死了”

  “因为地球太热了,恐龙受不了就死了”

  “因为地球太冷了,把恐龙冻死了”

  3、老师小结:

  关于恐龙的灭绝,科学家有不同的意见,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他们还在探讨、研究;恐龙灭绝的一个原因就是恐龙适应不了新的生存环境才会在地球上灭绝消失的。

  7、恐龙的发现与发掘

  老师:恐龙怎样被人类发现的呢?

  被人类最先发现的恐龙化石是巨齿龙化石。在19世纪处英国的一位地质学家首先发现的,这是人类发现最早的恐龙化石。后来,在世界各国,人类陆续发现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恐龙化石,科学家门把这些化石收集起来,经过研究,把恐龙化石复原,再用巨大的钢铁支架把恐龙化石支撑起来进行展览。恐龙遗留下来的只有化石,没有恐龙的真实图片,那我们现在看到恐龙图片是这样来的呢?

  我们现在看到的恐龙图片是科学家通过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的外形特征再经过电脑科技把恐龙的原有外貌复制出来的。

  活动三、分享与总结

  1、恐龙之最

  2、恐龙绘画展

  幼儿将自己最喜欢的恐龙用绘画、泥工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并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分享

  3、师生总结:除了恐龙在地球上灭绝了,小朋友还知道哪些动物已经灭绝了或即将灭绝?我们可以为它们做些什么事情呢?

  ;小朋友:

  “老虎差不多灭绝了,因为很多人要杀它们,我们要叫叔叔阿姨他们不要杀它们”

  “熊猫只有我们中国才有,我们要保护它”

  老师:“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珍惜它们,还要保护环境,给它们一个快乐的家,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

  主题小结:

  通过“恐龙”的探索活动,幼儿对恐龙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懂得环境、动物、人类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环境布置:

  主题活动:恐龙(活动时间:20xx年10月8日—30日)

  美劳区:

  1、展示幼儿的绘画及手工作品。

  2、贴恐龙的图片。

  3、展示幼儿与教师做的大恐龙。

  4、恐龙世界(幼儿先画恐龙,再把恐龙剪出来贴在墙上。)

  语言区:

  1、贴各种恐龙的图片。

  主题”恐龙“(大班)p;

  2、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的墙画。

  展示角:

  1、各种恐龙的模型。

  2、恐龙的资料及图片,反映幼儿对恐龙的认识的绘画作品。

  益智区:

  1、墙饰:恐龙的食性

  2、墙饰:恐龙之最

  活动室:

  恐龙公园(吊饰、墙上的皱纹纸条等。)

  家长工作:

  1、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恐龙的模型、挂图、图书、图片等。

  2、在家多启发

  幼儿讲述关于恐龙的知识,并记录下来。

  3、收集各类汽水罐,月饼盒、旧挂历、旧电话和各种大小的纸皮箱。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大班教案

下一篇:幼儿教学总结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