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精选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水结冰、融化、水蒸气变成水珠的经验、溶解的秘密, 沉与浮
二、活动目的:
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
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块橡皮泥,或钉上一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 活动目标: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
三、活动材料:
饮料管、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四、活动过程:下午天气热,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丰富,但给出一个条件,每人只给一盆水,要节约用水,用完就没有了。用水管连接水的有3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组、用矿泉水瓶盖扎洞来射水有3组、做水帘洞1组、沉浮和自定义玩法有几组。比较水位高度与流的快慢之间的关系,体会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的特性。体会水的多少和颜色深浅变化的关系。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1、知道两种颜色混合起来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和对颜色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薄手工纸、装有红、黄、蓝、绿、紫等眼力的盘子。
三、活动一:
1、出示红、黄、蓝的玻璃纸,让幼儿说出颜色的名称,在说一说活动室里及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哪些东西的颜色和这些相同。
2、幼儿自由摆弄、重叠色纸相互交谈自己的发现。
3、师以变魔术形式把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出另一种颜色,激发幼儿兴趣和好奇心。
4、组织幼儿自己动手将两种颜色混合,倒在一起,引导幼儿发现两种颜色混合起来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四、活动二:喷焰火。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介绍玩法。
3、请幼儿与教师合作喷焰火让幼儿说一说喷的焰火有什么颜色?颜色混在一起是有什么变化?
4、指导幼儿自由选择颜色喷焰火,提醒幼儿不弄脏衣服、桌面。
五、自由观赏、评价同伴的作品。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糖、奶粉、果珍粉能溶化在水里,感受水的“变化”现象;
2、能将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大胆地表述出来;
3、愿意参与实验活动,对科学实验有兴趣。
活动准备
1、一杯白糖水,标记指示图,磁铁板一块。
2、装有温开水的水壶每组两把,奶粉、果珍、白糖若干盘,小勺、水杯人手一个,盖布四块。
活动过程
1、观察活动,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一杯白糖水,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水?
请个别幼儿品尝,说说是什么味道的。
猜测活动:水怎么会是甜的?
2、实验活动:水娃娃的魔术
观察桌上的材料,说说都有些什么?
你们猜猜看,如果把这些料放在水里会怎样呢?(幼儿自由表达)
提出操作要求:
(1)只能选择一种饮料粉进行冲调。
(2)水壶倒水时,一手哪好把子,一手扶助壶身,不能倒的太满。
(3)使用过的物品(小勺、水壶)要放回原处。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比较、探讨“饮料粉”到哪儿去了。(帮助幼儿理解“溶化”,并引导幼儿发现:怎样才能使饮料粉溶化的方法。)
3、品尝活动
说说调配好的水是什么味道的。
4、表述结果,教师记录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冲调方法、步骤。
教师利用标记指示图进行记录。
5、再次冲调饮料
提出要求:
(1)选择另一种材料进行冲调。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冲调。
幼儿操作。
活动延伸
你还喝过哪些味道的水。
水除了能使糖、奶粉、果珍粉溶化,还能使什么溶化?
活动评析
该活动属于“猜想―验证式”的设计。幼儿对于溶解现象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但是知之不多。这一活动就是利用幼儿对溶解现象的一定经验,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让幼儿通过实验拓展他们的认识,验证他们的猜想。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对物体下落现象感兴趣。
2、能初步感知物体下落时速度有快有慢。
3、乐意用身体动作模仿物体下落的轨迹。
活动准备:
1、幼儿游戏材料人手一套。
2、教师演示用具一套。
活动过程:
1、出示各色纸宝宝,区分红、黄、绿三色。
2、幼儿探索,观察各种纸宝宝下落的轨迹。
3、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各种纸下落的轨迹。
4、幼儿探索感知各种纸宝宝落下来时速度有快有慢。
5、教师设疑:想一想各种纸宝宝落下来时一样快吗?
6、幼儿探索感知各种纸落下来有快有慢。
延伸活动:
观察其他物体下落的轨迹。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画面中的恐龙,了解恐龙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能用比较清晰、准确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恐龙特点。
重点难点:
观察、比较画面中的恐龙,了解恐龙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活动准备:
图片《回到恐龙世界》,相关恐龙的基本介绍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中第16~17页的内容,引发幼儿探究恐龙世界的兴趣。
1.第16页上有两只恐龙正在打架,你能看出来两只恐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哪一只恐龙看起来更凶猛?
2.恐爪龙看起来更凶猛,它的爪子是什么样的?哪一个图是它放大的爪子?你怎么知道的?
3.凌齿龙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它的爪子、牙齿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4.第17页上画了几种恐龙?三角龙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剑龙用什么来保护自己?
二、请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第18~21页的内容。
1.仔细观察画面中各种恐龙的外形特征,并和身边的同伴说一说。
2.教师在幼儿自主阅读和互相讲述的过程中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
3.在这个完整的画面中有很多只恐龙,你认识哪些恐龙?和同伴说说你看到的恐龙是什么样子的。
三、出示图片,玩“你说我猜”游戏,帮助幼儿进一步观察和比较恐龙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师先说明玩法,并试玩一次:每一次请一名幼儿站在图片前,当猜恐龙的人:教师先指出一只恐龙让其他幼儿看到,然后请他们分别说一句话描述他们所观察的`恐龙的外形特点,猜恐龙的人依据描述该恐龙的特点,知道幼儿指出所描述的恐龙。
四、活动小结
活动反思:
恐龙是孩子们心中最神奇的一种动物。幼儿对恐龙有了一定的兴趣和认识,所以希望能通过这一活动的学习,不仅能让幼儿了解一些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等知识,还要让他们将这种探究延续到课外,培养幼儿对恐龙知识的持久兴趣,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晴朗的夜空,孩子们会看见许多行星。在他们的眼里,星星是有生命的,因为他们发现星星总在不断地眨眼睛。他们偶尔也会发现一颗流星从天边划过,留下长长的一道印痕。这些星星想干什么呢?此活动旨在让孩子们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拓展孩子们的想象空间。
活动目标
1、 了解有关流星、陨石的指示,理解故事内容。
2、 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3、 提高角色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观察夜空的流星。
2、 收集陨石的图片。
3、 故事挂图、配乐故事。
过程建议
1、 回忆对夜空及流星的观察,说说自己对夜空的想象。
2、 听配乐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看图听故事,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小星星为什么想去地球?月亮婆婆和白云姐姐为什么不让他去?小星星是怎样做的?小星星到了地球上,他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
4、 听故事,学习故事中的词、句。
月亮婆婆说,地球是个怎样的地方?
小星星想到地球上去生活,月亮婆婆是怎样说的?
小星星对白云姐姐说了什么?白云姐姐又是怎么说的呢?
5、 表演故事。
延伸提示
1、 绘画:小流星和他的朋友们。
2、 绘画:神秘的夜空。
资料库:
小流星
一颗小星星,坐在银河边,听月亮婆婆讲故事。月亮婆婆说:“离我们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地球,那儿长着美丽的花草,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动物。清晨,小鸟的歌声唤醒黎明,鲜花在田野上开放……..”
小星星听得入了迷,他对月亮婆婆说:“月亮婆婆,我想到地球上去生活。”月亮婆婆听了,笑眯眯地说:“傻孩子,地球离我们这儿太远了,你飞到地球上去,会摔得粉身碎骨的!”
夜深了,小星星回到家里,他怎么也睡不着,总想着美丽的地球。
第二天,他去找白云姐姐:“白云姐姐,我想飞到地球上去,去看看那儿美丽的森林、金色的田野、万紫千红的鲜花……”白云姐姐说:“傻弟弟,你千万不能去呀,你会在与空气的摩擦中烧成灰,而且再也飞不回来了呀!”
小星星听了白云姐姐的话,不再提去地球的事了。但是,他一直在做着到地球区的美梦。一天,他终于下定了决心,离开了天空,朝着美丽的地球飞去。
小星星飞呀飞,一会儿,他觉得浑身火辣辣的难受,自己真的和空气摩擦而燃烧起来了。他忍受着疼痛继续往前飞,飞呀飞,他的身体渐渐变小了,最后终于飞到了地球上,变成了一块灰石头。
他张开眼睛望着美丽的田野,听着小鸟儿欢快的鸣叫,好高兴呀。一会儿,一群欢乐的小鹿、小羊、小猴和小刺猬朝他走来。小星星高兴地说:“我是小星星,我们交朋友吧!”
小星星和动物们一起唱歌跳舞,快乐极了。从此,动物们有多了一个小伙伴,大伙亲热地叫他“天上下来的小流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