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奇妙的透镜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奇妙的透镜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发布于:2020-11-03 00:49:03 作者:

奇妙的透镜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奇妙的透镜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奇妙的透镜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不同透镜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达其发现。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一副眼镜。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尝试:玩透镜

  1.教师:小朋友,教师为大家每人准备了两块奇妙的镜片,请你们用镜片放在眼睛前看看,

  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操作尝试。

  3.引导幼儿讨论:

  刚才用两块奇妙的镜片看的东西一样吗?

  4.得出结论:不一样,有的`放大,有的缩小。

  二、第二次尝试:

  引导幼儿发现:凹面镜、凸透镜的特征

  1.教师:两块小镜片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真有趣,那为什么用它们看东西会不一样呢?

  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哪种变大?请你们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它们的样子是不是一样?

  2.幼儿尝试操作,发现不同的原因。

  3.引导幼儿讨论。

  (1)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中间薄的镜片看东西会变小)

  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凹透镜(幼儿学说)

  (2)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大?(边上薄中厚的镜片看东西变大)

  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凸透镜(幼儿学说)。

  (3)得出结论:不一样的透镜看东西也不一样。

  三、第三次尝试:

  1.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几面奇妙的镜子,你们看是什么?

  2.请幼儿看看这三面镜子里看到人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3.引导幼儿讨论:

  这两面镜子和我们刚才看到的透镜有什么不一样?

  4.得出结论:

  这两面镜子是工人叔叔们利用凹透镜、凸透镜的原理,只是它在透镜的后面涂上了一层水银,

  而这就不是透镜了,叫凹面镜、凸面镜。

  5.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镜子真奇妙,能把东西放大、缩小,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镜子呢?

  (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等等)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

  6.幼儿自由地玩望远镜、放大镜、哈哈镜等(自然结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