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科学活动《西瓜虫》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西瓜虫》教案

发布于:2021-01-19 20:55:52 作者:

中班科学活动《西瓜虫》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西瓜虫》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活动《西瓜虫》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西瓜虫》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型特性几其生活习性。

  2、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放大镜、画纸、笔、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论西瓜虫

  1、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

  “你们认识西瓜虫吗?”“你知道西瓜虫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1、“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

  2、“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儿在园内自由寻找西瓜虫

  1、教师鼓励幼儿结伴去找西瓜虫,并提醒幼儿听到信号就结合。

  四、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

  1、“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1、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观察西瓜虫。

  “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的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带领哟额自由观察

  “西瓜虫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西瓜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让幼儿自由说)

  六、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

  幼儿边观察,边画。

中班科学活动《西瓜虫》教案2

  设计意图:

   我们幼儿园拥有宽大的草坪,有多条小路,有树林、山坡。到了春天,草绿了,桃花开了,一些小虫子也出来了。孩子们很爱在草坪上玩过家家、挖土、玩沙。有时老师会听到几个男孩子说:“老师,我捉了一只西瓜虫。”引得其他孩子都来观看,都来找西瓜虫。西瓜虫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小虫,因名字感觉亲切,还会像变魔术一样变成西瓜样子,一直受到孩子们的关注。

  西瓜虫为什么会变成西瓜样子?在哪里容易找到西瓜虫?西瓜虫吃什么?……等问题都是孩子们爱问的问题。教师由此设计了科学活动“有趣的西瓜虫”引导孩子们在观察中了解、认识西瓜虫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小虫子,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

  2、认识西瓜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3、学会使用辅助工具(放大镜)研究西瓜虫。

  活动准备:

  1、课前幼儿捉到西瓜虫装在观察瓶中;

  2、放大镜、透明塑料杯、每人一份。

  3、西瓜虫图片课件,多媒体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介绍小伙伴,了解西瓜虫的生活环境及名称

  今天小朋友到这里来玩,还带了一个小伙伴呢。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那我也叫它西瓜虫吧。)

  你是在哪里找到这个小伙伴的?这些地方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原来西瓜虫喜欢住阴暗、潮湿的地方。姜老师告诉你们,西瓜虫还有一个大名,学名叫“潮虫”。

  二、观察西瓜虫,认识西瓜虫的身体、外形特征和习性

  1、我们的小伙伴太小了,用什么可以帮我们看得更清楚呢?——放大镜

  现在你可以用放大镜观察西瓜成身上有什么?(它背上有什么、头上有什么?有多少对脚呢)

  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教师指导观察,了解幼儿观察情况

  2、交流西瓜虫的外形,西瓜虫为什么会蜷起来?

  让我们的小伙伴休息一下,我们轻轻坐到这边来。

  提问:你看到西瓜虫身上有什么?

  ①你知道哪边是头吗?

  ②你数清它有几对脚吗?

  ③西瓜虫为什么可以蜷起来?

  小结西瓜虫外形:

  头、触角、躯干、许多节、七对脚

  (以上边讲边看图片)

  3、西瓜虫什么时候会蜷起来?它为什么要蜷成球形?

  西瓜虫真的`死了吗?

  教师小结:西瓜虫蜷起来是为了躲避敌害,假死。是一种自我保护。

  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会这样自我保护?

  4、跟西瓜虫游戏

  (大块积木,纸棒)

  你可以把小伙伴请出来玩一玩,在手上、地上、玩具上,你也可以用小棍在西瓜虫的小房子里玩。你可要照顾好你的小伙伴,别把它弄丢或踩到了。

  幼儿自由玩虫。

  5、结束

  1)我们要带小伙伴回去了(集中幼儿)

  2)你跟西瓜虫玩的快乐吗?我们玩了昆虫,要把手洗干净。

  活动延伸:

  1)你知道西瓜虫吃什么吗?它是益虫还是害虫?

  2)我们回去喂西瓜虫就会知道答案了。

  3)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小朋友要耐心观察,看谁先发现西瓜虫的秘密。

  活动反思:

   首先,从内容选择、材料准备方面来看。孩子们很喜欢小动物,西瓜虫因为会蜷起来而显得很有趣,又不咬人,男孩、女孩都不会太害怕。西瓜虫很容易找到,材料准备上,每人一只虫、一个观察盒,方便孩子仔细观察、亲自操作。

  在探究西瓜虫为什么会蜷起来这一过程中,让每位孩子照顾好自己的小伙伴,介绍伙伴的名字,既拉近了孩子和西瓜虫的关系,又反映了孩子对西瓜虫已有的经验、认识。认识西瓜虫首先从观察身体结构开始,观察西瓜虫实物,用放大镜能看得更清楚。看图片可以准确的认清头、触角、几对脚和变成球形的样子。孩子们很惊喜地发现西瓜虫身上一条一条的线。认识西瓜虫也是为探究西瓜虫为什么会蜷起来做准备。因为西瓜虫的身体特征才使它可以蜷起来。

  在“假死”讨论这一环节,孩子们对“危险—自我保护”讨论不够,教师就在操作活动中再引导、观察、讨论。跟西瓜虫做游戏孩子们可开心了。利用积木、纸和笔,让西瓜虫爬、滚、比赛,让西瓜虫的有趣发挥得更好,还有几个孩子自发地给西瓜虫画像,把自己的认识展示出来。

  总的来说,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在原有认识基础上提升了经验,知道了“潮虫”这一名字,对西瓜虫的生活环境、西瓜虫的身体和“假死”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一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活动中,孩子和老师、孩子和虫、孩子之间亲近、愉悦,乐于探索,较好地达到了三个目标。课后,孩子们对兴趣更浓了,纷纷要求带回家去喂养,延伸活动很自然。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