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
实用的幼儿园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排序。
2.引导幼儿用象声词创造性地表现节奏。
3.鼓励幼儿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彩色珠子、彩绳、彩色圆卡片。
活动过程
1.教师:你们看,我今天戴了一条特别好看的项链,要去参加舞会。好看吗?都有什么颜色?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红、蓝、红、蓝、红、蓝。
如先穿红色,红色后面穿蓝色,蓝色后面再穿红色……
教师边引导边操作。
3.提问:你们想不想穿一条漂亮的项链啊?
还可以用什么颜色穿项链?
4.教师用彩色圆卡片把幼儿的排序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如-黄蓝黄蓝-红红黄红红黄。
5.请幼儿自己动手穿项链。
6.教师:这个项链还能唱好听的歌,你们听红、蓝、红、蓝、红、蓝唱的是
乒、乓、乒、乓、乒、乓它还可以唱什么歌?
请小朋友试一试。
7.请幼儿将自己的项链歌唱出来。
幼儿可以把自己的节奏歌唱给大家听,大家也可以跟着学。
8.鼓励幼儿用声势表现自己的创编,如:乒-乓-乒-乓拍手拍腿拍手拍腿。
9.教师:孩子们,戴上漂亮的项链,和我一起去参加舞会去吧。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发展想象力,激发对大自然产生美好的情感。
2、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学会朗诵。
3、感受民间童谣的艺术魅力。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月亮下来吧》。
2、仿编儿歌纸条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入:回忆月亮形状变化。
提问:月亮的形状是怎样变化的?(请个别幼儿发言)
播放PPT2,小结:每个月的初一,月亮又弯又小,然后慢慢变大变圆,到十五时月亮又大又圆,然后又慢变弯变小。
(二)师生谈话:圆圆(弯弯)月亮像什么?
1、点击进入PPT3提问: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幼儿自由发言)。继续点击PPT2,师生一起边看边说。然后教师小结:圆圆的月亮像皮球、西瓜、车轮……,还像我们生活当中的许多东西。
2、播PPT4提问: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幼儿自由发言)。继续点击PPT4,师生一起边看边说。然后教师小结:圆圆的月亮像香蕉、眉毛……,还像我们生活当中的许多东西。
(三)学习朗诵儿歌。
1、完整欣赏儿歌,感受儿歌的意境美。
(1)初次欣赏。
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儿歌,一起来欣赏吧。
(点击进入PPT5)介绍儿歌的名字《月亮下来吧》。(点击儿歌名字启动背景音乐,教师朗诵,点击PPT5进入自动播放到PPT15,画面切换可结合点击控制)
提问:儿歌名字叫什么?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学习词“优美”。
(2)带着问题再次欣赏。
提出要求:请仔细听,儿歌里讲了什么?把月亮当成什么?谁想把它怎么样?(点按钮回到PPT5,点击方法同上,教师再次朗诵)
2、逐段回忆儿歌内容,结合图谱分段学习朗诵。
(点击进入PPT16)教师提问:你在儿歌里最先(或接下来)听到什么?把月亮当成什么?谁想把它怎么样?(教师点击PPT16,依次逐段出示图谱后,引导幼儿逐段朗诵二遍。)
3、整首朗诵。(根据教学需要点播PPT16、17声音“掌声”,鼓励幼儿,增加气氛)
(1)结合PPT16的图谱,提醒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将儿歌完整朗诵二遍。
(2)点击进入PP17,引导幼儿脱离图谱配乐朗诵若干遍。
(3)师生共同讨论为儿歌配上合适的动作,视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朗诵儿歌若干遍。
(四)活动延伸:仿编儿歌。
点击进入PPT18,教师示范仿编,请幼儿将小纸条带回,与家人一起纺编。
点击进入PPT19,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活动以谈话形式引入,运用形象的图谱,通过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启发、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美,教师精巧的课堂设计、热烈有效的师幼互动、真实自然的教学风格,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一次玩雨中,一个孩子看见有一只小鸟在雨中飞过,不禁叫了起来:“唉呀,不好了,小鸟没带伞,这可怎么办?它淋雨会生病的呀!”这一问题引起了班中孩子们的共鸣。所以我们抓住这一热点,设计了此活动:《小动物的伞》。旨在让孩子在帮助小动物找伞的过程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找伞”的游戏,初步体会帮助小动物找到伞的 快乐。
2、乐意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猫的伞》
2、立体教具:树叶、花、草等
3、头饰:小兔、小猫、青蛙等
活动设计:(一)、交流:
1、雨的时候你怎么出去的?
2、下雨的时候没带伞怎么办?
(二)、观看《小猫的伞》
1、要下雨啦,小猫没带伞怎么办?
2、下雨的时候小猫把什么当伞?
(三)、游戏:《动物的伞》
1、你找到了什么伞?
2、情景:师扮小鸡:“呜……,我找不到伞了,怎么办呀?呜……。”
3、小结:
儿歌:大雨大雨哗啦啦,小动物去找伞,蘑菇是小兔的伞,花儿是蝴蝶的伞,荷叶是青蛙的伞,树叶是蚂蚁的伞,小草是小鸡的伞,我们都有伞。啊,天晴了,雨停了,小动物们回家了。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使用各种颜色橡皮泥,制作各种水果。
2、独立运用团、搓、捏、拉等技能,初步尝试表现各种水果的`特征。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制作水果的乐趣。
4、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香蕉、梨、橘子等;橡皮、火柴棒、小树叶、泥工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水果,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特征。
教师:这些水果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来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引导幼儿讨论怎样用橡皮泥塑造水果。
幼儿讨论后,教师总结:苹果是圆圆的,上下有小坑,可以用团圆、压坑的方法去做;香蕉是弯弯的,可以搓长后弯曲做成;梨子可以团圆后再捏长一头;橘子可以用团圆、压坑、捏的方法做。另外还可以用小棒点出梨子上的小点,用小树叶做苹果、橘子的叶做苹果、橘子的叶子,小棒还可以用来做水果的蒂。
三、交待作业要求。
请幼儿想一想:看过、吃过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形状?用什么方法来做?看谁想得多,谁的水果做得好。
四、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思考和创作,捏出自己喜爱的水果。
五、将幼儿做的水果摆成排,让幼儿互相说说自己做了什么水果,是用什么方法做的,表扬大胆创作的幼儿。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幼儿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四肢活动,锻炼小肌肉,尝试撕细纸条。
2、发挥想象塑造各种发型。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手工纸、浆糊。
2、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又扮演理发师较色游戏经验。
3、教师自身经验准备:熟悉3到5中不同发型的撕贴方法。
二、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参与度。
有个理发师呀很聪明,他把每天的工作编成了一首儿歌。
小娃娃,来理发。
吹风吹,梳一梳,剪一剪,真漂亮!
我们现在也给小娃娃理理发。
2、布置任务
教师讲解并示范撕纸的方法。
撕纸的时候胆子大一些,一只手稳稳的拿住纸,另一只手沿边缘慢慢的撕。先撕去四条边,再撕去尖角。
看,纸张就变成圆圆的笑脸了。
像毛毛虫吃树叶一样,一点一点地撕。
找一找,眼睛、鼻子和嘴巴在什么地方?
找准位置贴上眼睛、鼻子,还有嘴巴。看,小娃娃来理发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