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8-06 20:37:29 作者:

有关中班教案模板集锦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中班教案模板集锦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序数,并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2.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愤怒的小鸟、人手一份蜡笔和操作纸。

  经验准备:认识数字1-5。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游戏?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就来和愤怒的小鸟一起来打败小猪。

  二、学习序数词,并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1.第一关,引导幼儿上下方位数数。

  (1)师:首先我们来到了,第几关?

  (2)游戏规则:第一关游戏规则,请你找出第五朵花。小猪就藏在那。

  师:你找到的第五朵花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数的?我们一起数数看,小猪真的在这儿。好!马上把它打败吧。

  师:除了从上往下数还可以怎么数呢?

  (3)小结:原来我们可以从不同方向数。

  (4)师:哎呀,这次小猪又躲起来了,我们来看看这次躲在哪里了?给你们一下提示这个箭头表示?还有个提示这个数组表示第几朵呢?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说完整的讲述。

  师:谁能把小猪找出来?小猪找到了,请你快来打败它!

  (5)师:小猪又躲起来了,快看看藏在哪里了?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两个符号的意思?谁找到了?请幼儿将其打败

  (6)小结:在打败小猪的时候们一定要看清箭头表示的意思,这样才能打败小猪。

  2.第二关,数字迷宫。

  (1)师:马上进入第二关,这上面有很多很多的圆点,是一个迷宫,请小朋友根据小鸟前面的箭头的提示找到小猪的位置。第一个箭头表示看看什么意思?谁能告诉我这个往哪边走?走几步?

  (2)小结:我们只要根据箭头和数字的提示,就一定能找到小猪,然后打败它!

  3.第三关,引导幼儿由左至右数数

  (1)师:第二关终于通过了,我们来到了第三关。在第三关我们有两个任务,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任务:这是一个大转盘,大转盘上有什么?箭头是往哪边的?你觉得箭头表示什么?应该从哪个圆开始出发?

  师:我们来看看第一个任务。大风吹来一张密码条,上面的数字4表示什么意思?箭头所指的第四个圆是什么颜色的?

  (2)第二个任务:这时候,转盘又转起来了,这它把箭头都吹反了,这个箭头是往哪边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师:这个数字2是什么意思呢?(请幼儿来操作)接下来的请小朋友自己来完成。

  (3)教师说操作要求,幼儿操作。

  (4)师:谁是完成第一个任务的箭头是朝右边的?告诉我你的密码条是什么颜色的?一起来数一数。我们打败了小猪!

  师:谁是完成第二个任务的箭头是朝左边的?告诉我你的密码是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我们打败了小猪!

  (5)幼儿修改操作材料

  (6)小结:我们只要根据按箭头的方向以及下面的数字提示,就一定能打败小猪!

  三、抓小猪,总结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们真厉害!成功闯过了三关打败了好多小猪,在我们的小火车上还有很多的小猪,我们回到班级再继续打小猪好吗?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音乐是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通过音乐活动,教育幼儿关心老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让我们大家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与幼儿一起参与即兴表演中。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并学唱歌曲《好娃娃》。

  2.体验关心老人,尊老爱幼的感情,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重点难点

  理解歌词,学唱歌曲,创编歌曲,体会尊老爱幼的美德。

  活动准备

  1.一幅全家福的图片;图片上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

  2.细纸条做成的胡须和头发、拐杖,纸杯等。

  3.录音磁带《好娃娃》。

  活动过程

  一、课前教育:

  尊老爱幼的美德。

  孝敬老人时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从小养成爱老人,学会办了个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出示全家福图片,幼儿欣赏。

  2.师:教师带领幼儿念歌词,理解歌词。

  (1)师:你怎么知道爷爷的年纪大了?老师出示白纸制作的胡须。

  (2)师:你还从哪里知道爷爷年纪老了呢?幼儿:爷爷老了,头发白了。

  (3)师:小朋友都帮爷爷做了些什么事呢?幼儿:爷爷老了,牙齿掉了。

  (4)师:爷爷额头上长什么呀?

  3.师:小朋友在家,都为爷爷做什么事呢?

  老师小结:我们还可以从老爷爷走路走时,驼背了或者走路慢悠悠的,都可以知道爷爷老了。爷爷老了,做事很不方便,小朋友在家要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开心。

  二、学唱歌曲:

  1.老师播放音乐《好娃娃》,幼儿欣赏。

  2.老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3.幼儿跟老师的钢琴伴奏,自己创编动作学唱歌曲。

  三、创编歌曲,创设情景表演。

  把爷爷换成奶奶,或外公外婆等。

  教学反思

  歌曲的意境可以通过具体的音乐形象来表现、恰当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使幼儿通过想象、联想来理解歌曲,可使教学活动情趣盎然,生动活泼。

  一、这节课,我觉得效果很好。幼儿的参与性很高,很积极。我上《好娃娃》时,我创设了情境化教育环境,选择五名幼儿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孙子,这种教育环境优雅而舒适,充满了童趣。音乐响起,“爷爷”走了上来,步履蹒跚,嘴巴一张一合(没牙),“小孙子”急忙给“爷爷”端了一杯茶。大家齐拍手:“我为爷爷端杯茶,爷爷笑哈哈!”(“爷爷”为“小孙子”翘起了大拇指)这一情境既反映了歌曲的.内容,又十分贴近幼儿的生活。

  二、创编歌曲:歌曲里的爷爷换成了奶奶。头发花白的“奶奶”走下台来(拄着拐仗),“小孙子”又急忙为“奶奶”搬凳子。大家齐拍手说:“我为奶奶搬凳坐呀,奶奶笑哈哈!”(“奶奶”摸摸“小孙子”的头)这时大部分幼儿很有兴趣,迅速完成了这首歌的教学重难点。当“爸爸”“妈妈”亲切地夸奖“你尊敬老人有礼貌是个好娃娃”时,歌曲《好娃娃》就充满了感情色彩,“尊老爱幼”得到了自然的表现,幼儿真正领会了“尊敬老人有礼貌”的“光荣”、身临其境才能“心”临其境,产生同感。

  三、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身临其境,可以增强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自然地将自己角色化,与角色融在。让幼儿回到家后,已自的实际行动去关心老人。

  不足之处,就是给孩子们解释尊老爱幼这方面有点笼统,孩子们不容易理解。在情景表演的过程中没有照顾到每一位幼儿,在以后教学活动中我会不断地阅读关于幼儿的书籍,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以增强自己的教育学能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中班教案 篇3

  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黄色水果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对其他颜色

  的水果的认知

  2、知道水果有营养,并喜欢吃水果

  3、发展幼儿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

  1、幼儿每人带一个黄色的水果,教师再准备一些其他颜色的水果

  2、水果百宝箱

  3、切好的水果,装在托盘里,并插上牙签

  4、遮水果的布若干

  5、请三位教师扮演三种小动物

  过程:

  一、游戏“猜猜是什么”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宝贝,你们想看吗?(出示“水果百宝箱”)这是“水果百宝箱”。你们来猜猜,这个“水果百宝箱”里藏着哪些水果呢?(幼儿猜测)

  2、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到底有没有猜对呢?我先摸一个看看。(教师把手伸

  进“水果百宝箱”中,边摸边描述出水果的外形特征)这是什么水果呢?(拿出来)原来是桔子(或其他的黄皮水果)。它是不是…(印证刚才老师的描述)

  3、谁愿意到这儿来摸摸水果呢?(请一个幼儿上来)你摸到的是什么水果?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呢?闻闻有什么味道?(可请几个幼儿同时上来触摸、闻闻)

  4、以此方法,依次引导幼儿认识其他几种常见的黄皮水果。

  二、感知黄皮水果的特征

  1、“水果百宝箱”可神奇了。你们别看它现在肚子里装的水果不多,可它有一个奇特的本领,就是会变东西。不信,小朋友闭上眼睛,看看“水果百宝箱”会给我们变些什么。(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把遮水果的布掀开)看,“水果百宝箱”变出了许多的水果呀!我们快去看看吧。

  2、(引导幼儿来到放水果的桌子前)这么多的水果呀!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水果呢?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再用鼻子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呢?(引导幼儿自由观察、触摸、闻闻水果,教师关注幼儿的行动,并向幼儿提问题)

  三、品尝黄皮水果的味道

  1、我们看了、摸了、也闻了这些水果,可它们吃起来是什么味道,你们知道吗?(幼儿回答)小朋友想尝尝吗?我们请神奇的“水果百宝箱”变些出来,让我们尝尝,好吗?闭上眼睛。(出示切好的水果)

  2、我们先来尝尝这盘水果。(幼儿品尝)好吃吗?是什么味道的?你能猜出这是什么水果吗?

  3、引导幼儿逐盘品尝

  四、扩展水果的经验

  1、这些水果可真好吃呀!但小朋友发现了没有,今天我们吃的水果都是什么颜色的?(黄色)现在是秋天,秋天的水果大多数是黄色的,有的是桔黄,有的是淡黄色的。那么,你们还见过或吃过其他颜色的水果吗?都有哪些呢?(幼儿回答)

  2、我们再请“水果百宝箱”变些其他颜色的水果出来,好吗?闭上眼睛。(出示其他颜色的水果)“水果百宝箱”变出了哪些水果呀?它们的颜色漂亮吗?它们的样子像什么?(幼儿想像)你吃过这些水果吗?这些水果不仅好吃,而且还有丰富的营养。如果我们每天都吃些水果,那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非常棒!

  五、小动物买水果

  1、小动物们看见这么多的水果,也想吃了。它们要来买水果呢。瞧,谁来了?(“小兔子”出场)你要买什么水果呀?(“小兔子”描述要买的水果的特征)小兔子想买什么水果呀?请某某小朋友帮它拿过来。

  2、小狗、小猴依次出场,进行买水果的游戏。

  六、延伸

  这些水果又好吃、又漂亮。我们呆会儿把这些水果用笔画下来,或者用橡皮泥捏出来,把它送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好吗?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学习简单的配节奏方法。

  2、进一步了解乐曲风格,体验配乐器演奏的乐趣。

  3、随音乐看指挥演奏,表现乐曲欢快的风格。

  活动准备:

  1、一封信,其中第一张信纸为红色,第二张信纸为黄色,第三张信纸为蓝色。

  2、《加油干》录音磁带四遍。

  3、《加油干》身体动作图谱。

  4、各种自制打击乐器,三角铁1个、大鼓1个、沙球1对。

  5、活动场地布置:幼儿座位呈马蹄形摆放,自制乐器摆放在教室四周。

  6、在此次活动前,幼儿已熟悉《加油干》乐曲旋律,有律动《加油干》体验。

  活动过程:

  一、读第一张信,复习律动。

  1、谈话,读第一张信,交代任务。

  小朋友,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了农庄的农民伯伯写给我们的一封信(出示信),现在老师就来给大家读一读第一张信吧。(读第一张信,拿出磁带)

  2、欣赏音乐《加油干》

  (1)欣赏乐曲,让幼儿回忆乐曲名字。(播放录音)

  师:咦,原来使我们熟悉的乐曲叫——

  幼:《加油干》。

  (2)让幼儿回忆歌曲的风格。

  师:这首乐曲是由几段组成的呢?怎样分的?

  3、复习律动《加油干》,要求幼儿在做律动时,在“2 2”、“5 5”“6 6”处唱“嗬嘿”。

  二、读第二张信,学习看图谱做身体动作。

  师:农民伯伯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现在老师来读第二张信,

  听听农民伯伯还会请我们做什么事情。(读第二张信,打开身体动作图谱)

  1、引导幼儿观察图谱,按要求师幼集体做身体动作。

  全体幼儿听音乐第一段以二分时值做动作,第二段以八分时值做动作,第三段以二分时值做动作。

  2、将幼儿分三组进行练习身体动作。(播放录音)

  小结:小朋友做得真棒!我们把农民伯伯交给我们的第二个任务又完成了,现在我们再来听听农民伯伯写给我们的第三张信上说了什么。(读第三张信,展示各种“乐器”)

  三、读第三张信,新授打击乐《加油干》。

  1、分析乐器材料,安排配乐。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来看看农民伯伯送给我们的这些乐器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幼:锄头、药水桶、稻穗。

  师:这些乐器可以分别代表平时我们用的哪些乐器呢?(拿一篮乐器与幼儿一一比较得出:锄头——三角铁;药水桶——大鼓;稻穗——沙球。)

  师:现在我们第一段拍手的地方可以用“三角铁”打击,第二段拍肩的地方可以用“沙球”打击,第三段拍手的地方可以所有的乐器一起打击,其中唱“嗬嘿”的地方用“大鼓”打击。

  2、幼儿看教师指挥完整地看谱演奏。(播放乐曲录音)

  3、幼儿听录音完整地看指挥演奏打击乐。(播放录音)

  四、带幼儿离场。

  师:小朋友们练得镇认真,为了能在下周如期得去参加演出,现在我们先去把这首打击乐表演给中2班的小朋友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我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带幼儿离开教室)

中班教案 篇5

  目标:

  1、能够正确说出自己的性别。

  2、乐意积极参与英语活动。

  准备:

  男孩、女孩的胸饰

  请大班幼儿表演(2名),枪、洋娃娃

  进程:

  1、师生问好

  2、请大班幼儿表演

  男孩(师给他穿裙子):no,no, i’m a boy

  女孩(师给枪他玩):no,no, i’m a girl

  请小朋友说出男孩与女孩的区别,教师在黑板上画下来

  oys have short hair, wear trousers , like gun

  girls usualy have long hair , wear skirt ,like doll

  3、集体练习

  t: is he a girl?

  s: no (回答原因)

  t: is she a boy ?

  s:no(回答原因)

  练习发音:boy girl

  4、游戏巩固练习

  ①谁的反应快?boys stand up! girls stand up!

  ②找自己的图标

  教师请幼儿上来找自己的图标,并大声说i’m a boy/girl

  5、结束

  boys and girls stand in a line 下楼做游戏。(幼儿教育)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背景

  中班年龄段的孩子们,对车兴趣浓厚。班级区角游戏中,不管男孩还是女孩总是跃跃欲试,想体验一下做司机的感觉。看着他们有模有样“驾车行使”,一个想法油然而升: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车,何不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各种车辆,并了解各种车辆的用途呢?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考虑到几种特殊车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活动中我重点强调了对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的认识及其用途的掌握,以便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求救。

  活动目标

  1.加强对生活中常见车辆的认识。

  2.掌握三种特殊车辆的用途:警车、救护车、消防车。

  3.知道在有困难时拨打相应的求助电话:110、120、119。

  重点:掌握三种特殊车辆的用途。

  难点:知道在有困难时拨打相应的求助电话。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马路上各种车辆的基本认识如:名称。

  2.课件PPT《各种各样的车》。

  3.带声音的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对车的兴趣

  提问

  ①宝贝们是如何来幼儿园的?(引导幼儿说出骑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等)

  ②除了我们平常见过的这些车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车?(引导幼儿说出更多的车,如火车、货车等。)

  评析:因此环节与生活贴近,孩子们各抒己见,大胆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但个别比较沉默的孩子说的较少。

  (二)出示课件,认识、掌握生活中常见车辆及用途

  1.听声音,辨别车辆。

  (1)自行车铃铛声。

  提问:什么车?由什么组成?怎样才能走?(引导幼儿说出自行车由车身和两个轮子组成;自行车要用脚蹬才能走。)

  模仿骑自行车动作和铃铛发出的响声。

  (2)摩托车加油门声。

  提问:什么车?由什么组成?怎样才能走?(引导幼儿说出摩托车的组成和自行车一样,但要加上油才能走。)

  模仿骑摩托车动作和起步时加油门的声音。

  (3)汽车喇叭声。

  提问:什么车?由什么组成?怎样才能走?(引导幼儿说出汽车由车声和四个轮胎组成,和摩托车一样要加油才能走。)

  (4)火车鸣笛声。

  提问:什么车?由什么组成?怎样才能走?(引导幼儿说出火车由很多节车厢组成,有些火车是烧煤才能走。)

  师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车,有脚蹬的如自行车;有用电的如电瓶车;有用油的如摩托车汽车等。

  评析:此环节中听声音辨别车辆和模仿骑或开各种车动作,都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兴趣。尤其是模仿骑或开各种车动作时,孩子们更是乐在其中,学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2.特殊车辆的认识与掌握。

  (1)情境引入:警车、救护车、消防车。

  利用故事引入三种特殊车辆,并播放声音,让幼儿大胆猜测车辆的种类。

  (2)出示三种车辆模型,强调三种特殊车辆的用途。幼儿仔细观察,发现其特征——三种车辆上都有相应数字及相应的电话号码:警车(110)、救护车(120)、消防车(119),知道在遇到困难时及时拨打相应电话。

  (3)通过小实例让幼儿掌握在遇到困难时拨打相应求助电话。

  评析:此环节中包含重点、难点,我利用车辆声音及模型刺激幼儿视觉,加深幼儿对三种车辆印象。进而进一步强调车辆的用途。并通过小实例巩固三种车辆的用途,让他们知道遇到相应困难时应该拨打什么电话。由于生活中孩子们有一定的经验,所以这个环节进行的比较顺利。尤其是在听声音辨别车辆时,孩子们能又快又准地猜出三种车辆的种类。

  (三)游戏“找朋友”

  课件: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图,让幼儿把相应的图片找到朋友。

  上学——骑自行车、电动车;外出——做公共汽车等。

  评析:此环节为了巩固孩子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并能把他们巧妙地运用到生活中。在进行游戏时个别孩子能发散思维,把各种车辆的用途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律动《去郊游》,放松心情,结束活动

  1.教师:刚刚认识了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听了它们特殊的声音,心里很紧张呢!我们来放松一下,一起去郊游吧!(引导幼儿说出和很多小伙伴去郊游时应坐大客车)

  2.师幼齐做律动《去郊游》,离开活动室。

  评析:此环节为放松环节,利用孩子们平时很喜欢的游戏轻松、快乐地结束活动。孩子们踏着音乐的节奏,开心地离开了活动室。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勇敢的品质。

  2.练习由高往低跳的技能。

  活动准备:

  1.高度为25——30的椅子若干。

  2.录音带、录音机、大黄狗头饰一个。

  3.场地布置如图:

  活动过程:

  1、调动身心,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听音乐随教师做预备动作,如:手腕、踝关节运动,四肢运动,体侧运动,转圈,跳跃运动等,做好腿部练习。

  2、自由练习

  引导幼儿从椅子上自由跳下,体会落地时腿部

  的动作。

  3、集中示范讲解

  〈1〉请1——2名动作正确的幼儿示范。

  〈2〉教师讲解示范:两腿弯曲手后摆,用力蹬地向上跳,轻轻落地腿弯曲。

  4、重点练习

  〈1〉鼓励幼儿勇敢地尝试从自己的“树”上跳下来。

  〈2〉鼓励幼儿从别人的“树”上跳下来。

  〈3〉鼓励幼儿尝试从不同的方向(如:向前、向左、向右)跳下来。

  5、再尝试探索

  提供更高高度的石凳,让愿意尝试的幼儿练习由高往低跳的动作。

  6、体育游戏:〈大黄狗〉

  7、教师简单小结,幼儿听音乐随教师做放松动作出场。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