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1-08-03 17:31:33 作者:

【必备】小班教案模板合集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小班教案模板合集4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仔细看图和倾听同伴说话。

  2、理解图片表现内容,能大胆的用连贯的语言讲述。

  3、体会故事中帮助带来的快乐,感受机智带来变化。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挂图。

  活动过程:

  1、谜语:尖尖的嘴巴像老鼠,一身茸毛尾巴粗。

  爱在森林里边住,爱吃松子爱上树。(松鼠)

  “今天,小松鼠提着它的小篮子出来找吃的了。它会去哪呢?”

  2、出示一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1)第一幅:这幅图上都有谁?是什么季节,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小松鼠和大树的表情是怎样的,心里会怎么想?

  小结:秋天到了,果树上结满了果子,小松鼠看到满树的果子别提多高兴了。大树伯伯也非常大方的欢迎小松鼠来摘果子,一点也不吝啬。

  (2)第二幅:谁来了,秋风吹过你是什么感觉的?大树有什么变化?

  小结:一阵风吹过,大树感到冷极了,因为寒冷大树的叶子变黄了。

  (3)第三幅:好多果子呀,小松鼠在干什么?

  小结:看到满树的果子,小松鼠高兴极了。摘了满满一篮子。可是树上的叶子却越来越少了。

  (4)第四幅:摘完果子后的小松鼠,看到满地的落叶,他想到了些什么,又会怎么做?

  (充分引导幼儿想象猜测,并进行验证。)

  (5)第五幅:大树会对小松鼠说些什么?

  小结:大树对小松鼠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小松鼠也感谢它的果子并说“好朋友就应该相互帮助!”

  “小松鼠为什么要帮助大树呢?”“”

  4、发幼儿用书,幼儿尝试讲故事。

  (1)幼儿自己尝试完整讲述。

  (2)小朋友之间互相讲述。

  5、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讲述故事。

  6、律动:《好朋友》

  “听着音乐我们一起去找你的好朋友,把你好听的故事讲给她听!”

  结束:表扬幼儿的讲述,鼓励幼儿回家讲故事。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体验与妈妈一起劳动的快乐;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3、学会感恩,知道妈妈整天劳动及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很辛苦,要珍惜妈妈的劳动,爱妈妈。

  二、活动准备

  1、做手掌卡用的厚纸和一些彩纸;

  2、每人画一张自己的手掌画;

  3、让小朋友对妈妈和老师说一句感恩的话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4、CD《世上只有妈妈好》。

  三、活动过程

  1、利用一周的时间,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让孩子们从一进入幼儿园就能感觉到今天与以往的不同,融入到母亲节即将到来的氛围中。

  2、5月8日孩子入园后,教师让他们说出今天来到幼儿园感觉与以往有什么不同?进而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初步了解母亲节的来历。

  3、5月9日,让幼儿回忆并说出自己的妈妈在家里是什么样子的?

  4、5月10日,了解母亲节的来历,知道母亲节是妈妈的节日,懂得感恩妈妈。学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回家唱给妈妈听。

  5、制作《手掌爱心树》,教师事先将幼儿的手掌画出来剪下来,幼儿黏贴爱心到树上完成作品。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孩子们的生活视野中,经常能看到大人们在使用着各种各样的工具,自己也经常在使用着工具,对于工具性能作用知之甚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最喜欢集中在盥洗室里玩水,用小杯子装水,把小毛巾弄湿后又拧开等,捕捉到孩子的这一活动兴趣点,因此,特意设计了《水宝宝搬家》的综合教案,旨在通过创设帮助水宝宝搬家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不断体验、尝试、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去装水、运水,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感受工具的使用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合适的工具帮助水宝宝搬家,体验活动的乐趣及成就感。

  2、鼓励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漏斗、勺子、杯子、果冻壳、薯片罐、调羹、筷子筒、酒提、网篮等,录音机、磁带(玩水音乐片段,离场音乐)

  2、环境创设:①在日常活动中,为孩子提供玩水器具,让幼儿来园或自由活动时间玩水,自由操作探索。②请家长在家也给幼儿提供玩水的机会。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带领幼儿进活动场地在塑料板上入座。

  2、师:今天呀水宝宝要搬新家了,等会儿我们一起去帮帮忙吧!请小小搬运工们把袖子卷起来。(教师检查幼儿是否把袖子卷好)

  3、提要求:等会儿要把水宝宝安全送到新家,不能把它们丢在半路上,否则水宝宝会迷路的。

  二、第一次徒手运水

  1、师:老师这里没有工具,怎么办呢?(引导幼儿用手捧着运水)

  2、幼儿运水,教师参与运水,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幼儿运水情况,问:你怎么了?

  3、幼儿搬运几次后,教师引导幼儿:看来用手运水是不行的,我们要想想其他办法了。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运水呢?(幼儿可以自由说说自己的办法)

  4、师: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好,嘿,何老师给我们送来了我们想要的工具了,我们快去试试吧!

  三、第二次用小工具运水

  1、幼儿用小工具操作运水,老师边参与幼儿一起运水,边仔细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并作适当引导。

  2、集中幼儿:小小搬运工们快来休息一会儿。

  提问:你们刚才是用什么工具帮小宝宝搬家的呀?

  3、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作一些小结,如:网蓝、筷子筒是不能装水的;漏斗会漏水但只要把小洞堵住也可以运水等。

  4、教师引导幼儿把小工具里的水装到大工具里运水,告诉孩子们这样节省时间和力气,表扬想出这好办法的孩子,并请其他孩子也用这个办法去尝试一下。

  四、第三次运水

  1、幼儿再次操作运水

  2、鼓励孩子在运水过程中,要有合作精神。

  五、结束部分

  1、体验成功感:孩子们,我们帮水宝宝搬好家了,快过来参观一下水宝宝的新家。今天多亏我们小朋友那么能干,想出那么好办法,水宝宝才能那么快住进了新家,水宝宝要刘老师对你们说“谢谢”,我们跟水宝宝说再见吧!

  2、今天,我们也累了,快点把工具整理一下,我们回家休息去喽!

  六、延伸活动

  教师根据活动情况,出示一张记录表格,让幼儿选择合适小图片进行摆放。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小鸭找朋友》这一故事内容简单、情节单一,特别是小鸭与朋友间的对话是简单的重复,适合小班幼儿的语言特点。故事讲述了小鸭觉得自己一个人玩很无聊,于是一次又一次邀请朋友(小鸟、小兔、小乌龟)一起玩,在小鸭与朋友的对话中,让幼儿明白了小鸭要找的朋友是会游泳的小动物,同时又富有教育意义:只有和朋友一起玩,才是最开心的事,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小鸭要找会游泳的朋友,丰富相应的动词:游呀游、飞呀飞、跳呀跳、爬呀爬。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学会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小鸭找到朋友后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小鸭要找会游泳的朋友,同时体验到小鸭找到朋友后的快乐。但由于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无法完整讲述,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无法再说了,或者对于自己心中的想法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基于幼儿语言发展的这一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初步学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

  活动准备:

  FLASH《小鸭找朋友》,小鸭、小兔、小鸟、乌龟等动物挂饰若干,小青蛙、小鱼、小螃蟹、小狐狸和小猫等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嘎嘎嘎”谁来了?(出示小鸭)我们来跟小鸭打个招呼。(小鸭你好)

  瞧,小鸭在干什么呀?(游泳)小鸭子是怎么游泳的呀?谁会来做一做动作。(和小朋友一起做小鸭游的动作)边做游泳的动作边说:“游呀游。”

  小鸭一个人游泳真没劲,他想找一些朋友和它一起玩,小鸭是怎么找朋友的呢,我们一起来看故事《小鸭找朋友》。

  (这一环节主要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以小鸭找朋友的方式自然引入下一环节。)

  2、分段欣赏故事。

  (1)学习小鸟部分。

  观看小鸟部分故事,提问:谁来了?(小鸟),小鸟飞来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鸟飞,边飞边练习说“飞呀飞”。小鸟飞到了小鸭的身边。

  小鸭对小鸟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鸟会不会游泳呀?(不会)

  小鸟怎么说呀?(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请小朋友练习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再请男小朋友一起说这句话。

  小结:小鸟不会游泳,所以有礼貌的拒绝了小鸭,小鸭继续找朋友。

  (2)学习小兔部分。

  观看小兔部分故事,提问:这次是谁来了?(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兔走路,边学边讲“跳呀跳”。

  小鸭对小兔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兔会游泳吗?(不会)

  那么,小兔怎么说呢?(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请小朋友练习说一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再请女小朋友一起说这句话。

  小结:小兔不会游泳,所以有礼貌的拒绝了小鸭,小鸭继续找朋友。

  (3)学习小乌龟部分。

  观看小乌龟部分故事,提问:谁来了?(小乌龟)小乌龟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乌龟走路,边学边讲“爬呀爬”。

  小鸭对小乌龟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乌龟会游泳吗?(会)

  所以,小乌龟说?(好啊,我和你一起玩。)请小朋友练习说一说。

  小结:小鸭终于找到可以和它一起游泳的朋友了,小鸭心里怎么样?(很高兴)

  (通过视听结合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教学过程中的提问,给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幼儿在问答之中理解故事的内容。)

  3、完整欣赏故事。

  这个故事好看吗?我们再来看一遍,想想小鸭找了哪几位朋友?

  (1)完整欣赏故事《小鸭找朋友》。

  (2)提问:小鸭找了哪几位朋友?(小鸟、小兔、小乌龟)

  (3)最后谁和小鸭一起在河里游泳的?(小乌龟)

  (让幼儿在看看听听中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4、分角色表演。

  老师扮演小鸭子:瞧,老师现在变成谁啦?(小鸭子)我这只小鸭子要来找朋友了。

  要求:请小朋友听好了,教师说:“小鸟们,你们好。”小朋友们就扮演小鸟了;教师说:“小兔,你们好。”小朋友们就扮演小兔了;以此类推,小朋友们表演不同的小动物,进行对话练习。在对话过程中,请能力强的幼儿再次重复一遍“对不起,我不会游泳。”进行巩固。

  以集体形式进行故事表演。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形象,深受小班幼儿的喜欢,通过教师来扮演“小鸭子”这一角色,全体幼儿按小动物的不同出场顺序来依次扮演“小鸟、小兔、小乌龟”,以教师问幼儿答的形式来互动,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5、知识拓展。

  小鸭子找到了小乌龟陪它游泳,心里真高兴。那么,除了小乌龟可以陪小鸭子游泳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可以陪小鸭子游泳的呀?(小青蛙、小鱼、小螃蟹等)

  (让幼儿在了解小鸭要找会游泳的朋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游泳,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6、教师总结。

  和朋友们一起玩最开心,我们一起和小鸭子玩吧。(带幼儿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如果将知识拓展这一环节和分角色表演这一环节有效结合起来,或许会比单独的将他们分开要效果更好。在幼儿回答问题时还要进一步强调幼儿说话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楚,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能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视听结合虽然能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但在第一遍欣赏故事时,让幼儿以听为主,幼儿的注意力就会被故事内容所吸引。再让幼儿看,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