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1-05-25 01:06:21 作者:

中班教案范文集锦七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范文集锦七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懂得关心、同情有困难的伙伴,愿意帮助伙伴,具有初步爱的情感。

  2、打破班级界限,与同伴协商、分享、合作,体验活动的乐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在活动中遵守规则,礼貌待人。

  活动准备:

  (一) 前期经验准备:

  1、谈话活动《六一畅想》

  2、给幼儿与家长的倡议书

  3、游戏活动:购物

  4、认识一元硬币

  (二) 前期材料准备:

  1、分班准备:比较完整干净(八成新)的玩具、图书、文具……

  2、申请幼儿园:氢汽球、普通汽球、彩带、彩旗、灯笼、纸做的烟花。

  3、年段教师共同布置会场。

  活动方式:

  地点设在礼堂,首先由中一、中二的幼儿担售货员,买自己的物品,中三、中四小朋友持硬币购买;半小时后互换。各班教师在场管理、协调幼儿活动。最后,集中"爱心义卖"活动。

  过程:

  (一)幼儿集中礼堂,园长"六一" 祝词,拉开六一节"爱心义卖"活动。

  (二)全年段幼儿"爱心义卖"活动。

  (三)集中"爱心义卖"活动。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我班紧紧围绕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早期阅读活动,孩子们对阅读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在阅读活动中,我发现少数孩子只关注画面,不能较好地把图文结合起来进行阅读,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帮助。为此,我根据中班孩子的认知水平设计了《好朋友》这一活动。故事中的语言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赋予熟悉的物品以生命和友情,便于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模仿、大胆创编。活动中邀请了部分家长共同参与制作图书,进行亲子阅读,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两两相关物品之间的“朋友”关系,初步感知文字与画面的关系。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并进行简单的句式仿编。

  3、体验与家长一起制作图书的乐趣并从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1、图片:桌子、椅子;锁、钥匙;雨伞、雨鞋;鸟笼、鸟及相关的字卡。

  2、幼儿操作材料

  3、自制大图书《好朋友》一本。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都喜欢看图书的,那你知道图书里面都有什么?

  二、出示大图书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大图书,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大图书里面有什么?

  三、实物匹配,启发幼儿将相关的图片放在一起

  1、师幼共同找图片

  2、幼儿进行实物匹配,感知理解图书中两两相关物品之间的“朋友”关系。

  3、幼儿送图片,引导幼儿按“**对**说,我们是好朋友,**说:“对!”的句式念儿歌。

  四、引导幼儿阅读图书,并进行简单的句式仿编

  1、教师带领幼儿阅读图书。

  2、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句式仿编。

  五、和家长一起制作图书,进行亲子阅读

  1、教师交代要求,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图书。

  2、家长帮孩子在图片上写上文字并共同阅读。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色彩。色彩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手段之一。普辛曾讲过: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所以,从小应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水粉颜料颜色鲜艳,画面色彩分明,而水粉颜料拓印画既易于幼儿掌握,又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孩子们很乐于参与。

  本次活动以请幼儿让颜料在纸上任意地滚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玩颜色的过程中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初步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欣赏能力。同时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运用图形进行拼贴,用弯折纸条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进一步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让幼儿在玩玩、学学、贴贴等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

  2、感受不同姿势,能运用图形进行拼贴,并用弯折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

  3、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各种运动人的姿态。

  2、物质材料准备:黄色、紫色颜料;眼药水瓶子;钢丝;大小不同的黑色圆形、长方形;抹布;8开的白纸;塑封膜;胶水。

  活动过程:

  一、唱唱跳跳,提升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随"健康歌"音乐进入教室。

  "你们都做过哪些运动呢?请大家互相说一说,做一做。"

  二、动手操作,学习流淌、拓印、粘贴。

  1、学习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

  (1)教师示范颜色自然流淌形成线条的方法。

  (2)提问帮助幼儿了解颜色自然流淌的方法。

  2、学习利用钢丝球拓印形成色块的方法。

  (1)学习拓印。

  "钢丝球先要到另一种颜色宝宝中去跳一跳,然后再在空白的地方点一点,最后把塑封膜盖上去压一压,现在两种颜色宝宝就在一起做运动了。"

  (2)观察感受盖上塑封膜后颜色的晕染美。

  3、学习粘贴不同动态的人。

  (1)欣赏小人的动态,动一动感受肢体的直与弯曲。

  (出示各种小人动态图)请小朋友看一看。出处这些小人在干什么?请你学一学他们的动作。

  (2)幼儿尝试,用弯折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

  小结:贴小人的时候,先想一想你的小人在做什么运动,接着把头贴上,再贴身体,然后用折一折的方法,把小人手和脚的动作表示出来,再贴到身体上。每张纸上可以贴两到三个做运动的小人。

  4、幼儿在音乐声中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创作出不同姿态的小人。

  三、展示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

  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请全体幼儿学一学幼儿画面上摆出的动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反思:

  从整体上来看,整个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目标达成度较高,钢丝球虽然幼儿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是从未用她来创作美术作品,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幼儿,幼儿的参与性非常高。通过这样的手段活动,我觉得:不仅发展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审美情趣,还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同时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操作能力都有了促进和提高。足以体现出在艺术活动中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中班教案 篇4

  游戏目标:

  1、在多次感受,边感受边学会表演的基础上,初步要求幼儿人人会表演。

  2、激发幼儿的表演愿望和自信心,初步做到声音较响亮,较大胆地进行表演。

  3、让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体验获得成功的欢快情感。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准备道具若干

  游戏过程:

  一、引发兴趣,交代任务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大萝卜,数数看是几个?那我们可以来玩什么呢?

  二、幼儿练习和表演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表演《拔萝卜》。

  2、请能力强的幼儿演一遍。谁愿意先到台上来演?小朋友看看他们谁演的好?

  表演后提问:你们觉得谁表演的好?为什么?请幼儿讲清楚演的好的`人及好的地方。教师根据情况给予肯定。

  3、练习表演。

  ①练习每个角色的动作和语言。

  ②练习拔萝卜的不同表情。

  “拔不动。”讲这句时,用发愁的语调讲出。

  “萝卜拔出来了!”讲这句时语调提高,并要拍手蹦跳欢呼。

  4、幼儿分组表演。

  要求:

  ①幼儿互相商量,分配角色。

  ②互相化妆。

  ③每个幼儿用心看,轮到自己出场时再上场。两位老师巡回指导幼儿表演。

  5、说说在表演中发现的问题,讨论为什么那么多人才能把一个萝卜拔出来。

  6、集体拔萝卜表演并提出下次拔萝卜的要求。

  三、结束部分

  师:让我们去教其他班的小朋友们拔萝卜。

  提醒幼儿整理好道具,结束。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7,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通过目测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按数摆放实物。

  活动准备:

  《秋风》歌曲磁带,实物树叶若干,1—5点子卡片人手一张,写有1—5数字的筐,数字6、7,实物卡片苹果6个、橘子7个,幼儿连线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歌曲引出课题

  播放歌曲《秋风》: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深秋了,秋风一吹,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都落了下来,今天我们要和树叶玩游戏了,让我们一起去捡树叶吧,不过老师还有个小小的要求,我们要捡的和椅子底下的点子卡片上的数量相等。

  二、捡树叶活动,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幼儿拿小椅子底下的点子卡片,看看有几个点子。

  2.按照点子数捡相应数量的树叶,并把树叶分别放进写有1—5数字的筐子中去。

  教师:我们把捡到的树叶宝宝根据数量放回它们的家中吧!

  三、分水果,认识数字6、7,感知其所代表的数量。

  师:秋天还有很多水果都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果园里看看。

  1.散乱出示苹果和橘子图片:谁来说说,都有些什么水果?

  2.请个别幼儿来把水果分类,分别放在两个筐中。

  3.看一看,数一数,苹果有几个?6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6)看看6象什么?谁会用身体动作来表示6的样子。

  4、数字6还可以表示那些东西?

  5、同样方法认识7。(7个橘子)

  四、幼儿连线操作,巩固认识6、7数量

  1.师:果园里还有好多水果,要请我们小朋友帮忙运到水果超市去,几个水果就送到几号水果超市。(出示标有4、5、6、7数字的水果超市,幼儿按照水果多少与相应的水果超市连线。)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情况,个别幼儿说说:我把几个什么水果送到了几号水果超市。

  五、游戏:装水果篮

  让我们也来变成营养丰富的各种水果吧,我们来装成一个水果篮,看看谁装的好。

  老师念儿歌:水果大,水果甜,秋天的水果真丰富。装啊装,装啊装,许多水果装一篮。幼儿自由结合摆出造型。

  第二遍,老师念儿歌,要求“6个水果装一篮”或者是“7个水果装一篮”。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让幼儿操作连线,巩固6、7的数量。

中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让幼儿知道故事里讲了什么。

  遇到问题要动脑想一想。

  教学准备

  故事四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问题,引话题。

  师:小朋友们谁知道森林之王是谁啊?

  幼儿:狮子大王

  师:这个狮子大王可吓坏小动物们了,狮子大王每年都会给小动物们出个问题,谁答不对问题,狮子大王就把谁带走。狮子大王到底出什么问题了那?小朋友来仔细听故事来帮助小动物门吧!

  二、看课件,分解故事。

  1、第一部课件

  谁走出来答题了?

  2、第二部课件

  狮子大王出了什么问题?

  (师:小朋友们也动脑想一想吧!)

  3、第三部课件

  小白兔答对了吗?

  4、第四部课件

  小白兔向狮子王提出什么要求?

  三、完整播放课件

  师:谁能按自己的话演一演狮子王与小白兔的对话那。

  四、结束

  说一说,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中班教案 篇7

  引导幼儿欣赏著名静物画向日葵的造型和色彩,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中班观察向日葵活动教案,希望你会喜欢!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看懂折纸步骤图,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自主折出向日葵。

  2、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看图折纸的能力,及剪、贴等手工技能。

  3、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折纸材料、背景图、剪刀、浆糊、、蜡笔

  活动重点:

  学习折向日葵

  活动难点:

  幼儿能自主看懂折纸步骤图,折出向日葵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最先猜出来,先

  来认真听一听谜面是怎么说的吧。

  2、教师说谜语“高高个儿一身青,圆脸金黄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3、揭示谜底“向日葵”。

  4、夏天来了,向日葵都开放了,一大片的向日葵可漂亮了。

  二、教学折向日葵的方法

  1、今天我们就来利用折纸的方法,折出漂亮的向日葵。(出示示范品)

  2、请小朋友先认真看一看折纸步骤图,想想说说应该怎么折。

  3、请部分幼儿说说折法。

  4、教师示范并讲解折纸方法:

  ①剪下材料纸中的正方形纸,然后四角向中心折。

  ②翻一面,四角再向中心折。

  ③翻过来,沿实线剪开四个角。

  ④把每个角向外翻折。

  ⑤翻一面,将四个角分别向外折。

  ⑥再翻过来,画出向日葵的花心,并在背面图上浆糊,将花朵粘贴在下页的背景图上。

  ⑦粘好后,将叶子剪下来粘贴在背景图中。

  三、介绍材料,提出活动要求

  1、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剪刀、浆糊,蜡笔,还有一张折纸材料和一张背景图纸,小朋友待会要用折纸这张图将正方形纸剪下,然后看着折纸步骤图,根据老师刚才教的折出向日葵花朵。

  折好后,将花朵贴在这张背景图纸上,然后将背景图纸右侧的四片叶子剪下来,粘上去。这样美丽的向日葵就做好了。

  2、小朋友做手工的时候要认真,做好了之后要先把工具和剩下的材料纸收拾好之后再去欣赏作品。

  3、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折纸。引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折纸作品。

  四、结束部分

  1、请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2、评价幼儿活动情况。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大班教案

下一篇:中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