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推荐】中班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理解故事中恐龙的形象特点。
2、学习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恐龙进城遇到的事以及带来的不同感受,愿意用自己的特点做一些受人欢迎的事。
3、学习句式:大恐龙啪嗒啪嗒的走在……(地点),可是……(特点)……(现象)。
4、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恐龙,观察并了解恐龙的形象特点。
师: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出示恐龙图片),原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恐龙,看看它有哪些特点?
引导幼儿说说恐龙长、大、重的特点,并用图片进行展示:
根据幼儿的讲述,(教师出示“长”字卡片)。这是什么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很长?(比房子还要长) 哦,原来你是用比一比的方法看出来的。
它还有什么特点?它的身子很大(教师出示“大”字卡片)从哪里看出来的?
恐龙除了身子很长、很大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吗?它的腿怎么样?(很粗)这么粗的腿,它的体重会怎么样?(很重)
这么大的恐龙有一天来到了城里,你猜它会先到哪里?再到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2、分析理解故事的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至“大恐龙给大家带来了危险”
大恐龙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
谁能把这件事完整的进行讲述?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引导幼儿讲述听到的其他两件事情,并用图片进行呈现。
这三件事是一件快乐的事吗?为什么?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恐龙很难过,他会怎么想呢?你能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吗?
城里人觉得有危险,他们会有什么表现?也请你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
出示交通堵塞的图片:你们看看这就是交通堵塞的样子,我今天早上就遇到了。
它还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出示轨道、火车跳舞的图片)
最后来到了什么地方?(出示小路、及把屋顶掀翻的图片)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因为恐龙太重了,所以把火车都震得跳舞了),教师出示“重”字卡片,同样讲述重、大、长的特点。
这就是恐龙来到城里发生的三件事,它心里会怎么想?(难过)出示哭的表情图。
大恐龙心里可能在想:要是能变小就好了,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吗?
城里的人会喜欢大恐龙吗?(大家觉得恐龙带来了麻烦)出示哭的表情图。
你觉得事情会不会发生转变?会转变在哪儿呢?
(2)讲述故事后半部分至结束,展开讨论。
恐龙来到了城市,后来的事情有变化吗?你听懂了哪些地方有变化?
恐龙做了什么事?(用三个字就讲述清楚了)这就是变化(出示图片)
还存在变化吗?麻烦的事变得怎么样了?(变开心了)出示笑的表情图,这是大恐龙现在的心情,它变开心了,这是第二个变化。
大恐龙变化了,城里的人有变化吗?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考考大家或者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辅助提问:我还有个问题,为什么恐龙可以做立交桥?我可以做吗?(根据幼儿讲述,教师移动相应的字卡)
为什么恐龙会变的高兴,城里人也会变得高兴呢?
为什么小朋友要在马路上撒青草呢?
(3)说说对故事的不同解读和看法
再完整的听一遍故事,想想你喜欢城里来的大恐龙吗?为什么?
你喜欢这只大恐龙吗?为什么?(它改正了,它帮过别人)我也觉得它很帅!因为它原来做了别人不喜欢的事,现在做了别人喜欢的事,它用了长、重、大的特点做了很多的好事,简直是帅呆了!
3、想象:恐龙在城里还可以做什么事
这是一只聪明和爱帮助人的大恐龙,它还想在城里待下去,它还可以利用它的特点做些什么好事?
总结:让我们明白了第一次来城里大恐龙发生的事,更明白了这是一只愿意为城里人做更多事的恐龙,他还会做很多事,我们可以慢慢想,慢慢画。
附: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
大恐龙来到了城里,它觉得这个地方比它以前到过的任何地方都热闹。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马路上,可是它的身体太大,交通给堵塞了,汽车排起了长队,响起了喇叭。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铁路上,大恐龙的身体太重,铁路被踩得“吱哩吱哩”直响,火车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胡同里,它闻到了人家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香味,忍不住把头伸进窗户,可是大恐龙脖子太长,把人家的房顶都掀翻了。大恐龙心里真难过。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险。
这时一个聪明的小孩说:“大恐龙走了许多路,一定是饿了。”他带着许多小朋友在马路上撒青草,大恐龙沿着这条青草路边吃边走,吃饱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马路被堵住了,汽车从大恐龙身上、身下开过,大恐龙变成了立交桥。大恐龙身上痒痒的,睁开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大的用处呢!大恐龙觉得自己应该为城里人多做一点事,因为它是多么喜欢这个地方啊!
一辆辆大卡车、面包车、小汽车从大恐龙身下开过去,一辆辆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从大恐龙身上骑过去,一群群大人、小孩从大恐龙身上走过……城市的马路畅通了,大家都说,大恐龙立交桥真好!
教学反思:
《城里来了大恐龙》是一个生动、有趣、极富有想象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设计教案之前,我以谈话的形式试探性地对幼儿进行了一次有关“恐龙”的知识经验摸底。结果令我大感意外,孩子对恐龙的了解极其丰富,起码比我了解得多得多。更加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他们就自发地带来了许多与恐龙相关的资料,比如:恐龙图片、图书、玩具等。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 喜欢用普通话与老师交谈,或讲悄悄话。
2、 初步能听辩教师的不同音色和简单指令。
3、 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萌发喜欢教师的情感,并学说简单的祝贺语。
活动准备
1、教师相片若干、面具、教师的衣服
2、贺卡若干、卡纸人手一张、剪刀、水彩笔、装饰纸等
活动过程
1、玩游戏《找教师》:听口令,让幼儿从一堆相片中找出自己的老师。
2、教师带上面具,穿不同的服装,引导幼儿从教师发出的声音、常做的动作进行分辨,找到自己的老师。
3、让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教师让幼儿欣赏贺卡并鼓励幼儿亲手做一张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
4、请幼儿用普通话说一句简单的祝贺语或一悄悄话的形式告诉教师,萌发爱教师的`情感。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听音乐。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
2、发展幼儿发散思维的能力。
3、进一步锻炼幼儿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跳绳人手一根
2、音乐光盘、录音机、磁带
3、塑料玩具若干,篮子三个,小旗一面,小熊一只
[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事先让幼儿拿好绳两队站好。
随着欢快的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做绳操。(啊,做完绳操,浑身好舒服呀!快快都到老师身边来)
2、教师引发幼儿玩绳的兴趣:小朋友,绳除了可以做操,还可以怎么玩,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看谁想的玩法多,小朋友可以自己玩,也可以说给你的同伴与他们一起玩。
3、幼儿自由玩绳:教师观察并鼓励幼儿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玩法。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绳不要打到别的小朋友。
4、展示自己的玩法:幼儿个别展示自己玩绳的方法,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肯定和表扬。师:谁能把你的好玩法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听。幼儿讲述并做动作,师及时表扬鼓励。问:你喜欢这个玩法吗?如果喜欢可以玩一玩。(让幼儿互相交流玩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出了玩绳的好多种方法,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和自豪。下面请找到你的好朋友,看看好几根绳子能不能玩出花样。
幼儿自由结伴交流合作玩出花样。师及时发现好的玩法,请幼儿互相展示练习。
5、游戏:捉尾巴
教师交待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各自在后腰带上系上彩绳当尾巴。游戏开始,四散跑开,每一对幼儿要想办法捉对方的尾巴,同时你要保护自己的尾巴。抓到对方尾巴者为胜。(只能在圆圈内跑,抓到后快速回到老师处)提出要求后,与幼儿共同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针对情况,及时表扬鼓励。
6、竞赛游戏:帮熊伯伯运东西
师:游戏的名字叫《帮熊伯伯运东西》,秋天到了,熊伯伯地里的水果、蔬菜都熟了,我们一起帮它运回家好吗?通往田地的路上,困难重重,你们有没有信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将幼儿分成三组,教师交待玩法,提出要求,(首先要走过一座独木桥,然后跳过房子,在小心的走过小路,最后拿起绳子,双脚踩绳向前跳过小河,运上东西后跳绳返回,放入小篮内,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游戏以此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运回最多的胜利)幼儿游戏:走钢丝—跳房子—走小路—踩绳跳—运东西返回。
师:某某组小朋友运回的东西最多,取得了胜利。我们为他们祝贺一下。别的小组虽然没得第一名,但也克服重重困难帮助了熊伯伯,也非常棒,我们也为他们祝贺一下。熊伯伯可高兴了它说谢谢小朋友,夸你们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7、教师小结:表扬肯动脑筋,想出各种玩绳的方法。
今天小朋友真棒,都动脑想出了绳的好多玩法,希望你们以后继续探索关于绳的其他玩法,想出后再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好,小朋友和绳宝宝都累了,让我们听着音乐,放松放松我们的身体吧。
8、结束:随着音乐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活动延伸]
让幼儿以“玩绳”为主题绘画,并布置环境。
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继续玩“花样跳绳”的游戏。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
2、学习词语“黑洞洞”和故事中前半部分的角色语言。
3、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图片:小羊、狼各一张。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羊、狼的图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小朋友看,这是谁?
2、有一天,小羊和狼碰在一起,小朋友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呢?
3、它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小朋友听老师讲个故事,就知道了。故事的名字叫《小羊和狼》。
二、听老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三、出示图片,边看图片边听老师讲述故事。
四、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羊正在河边干什么?狼走过来说了什么?小羊是怎样回答的?狼还说了什么?
2、想到狼说要吃掉自己,小羊回到家里怎么样?
3、谁看见了小羊在哭?
4、小花猫它们都是怎样劝小羊的?学学它们说的话。
5、到了天黑的时候,小动物们聚在一起干什么?
6、小动物们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对付老狼?
7、小动物们战胜了老狼吗?它们为什么能战胜老狼?
五、教育幼儿同伴间要互相帮助。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故事动画、不同长短的围巾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生活经验再现
去过超市吗?里面有些什么东西?(帮助孩子梳理关于超市的经验:有卖衣服的、小商品、食品的)
二、欣赏故事
1、边思考边倾听故事:
1)出示大象:认识吗?大象喜欢开花点,知道为什么吗?(用鼻子浇水比较方便。)大象想买皮带,为什么熊猫百货店里的皮带不适合大象呢?它需要什么样的皮带?
2)出示河马:河马也有个店,是气球店,猜猜为什么河马适合开气球店?(用大嘴巴吹气球最方便)河马想买口罩,为什么熊猫百货店的口罩都不适合河马呢?它需要什么样的口罩呢?
3)出示长颈鹿:猜猜长颈鹿会开个什么店?为什么呢?
长颈鹿为什么买不到合适的围巾呢?它需要什么样的围巾呢?
4)出示小乌龟:猜猜小乌龟是开什么店的?(烧饼店:小乌龟每天把自己的背壳烤烤热,再在背壳上摊上烧饼。烤呀烤呀,烤得烧饼香喷喷,上面还有好看的花纹)它会来买什么呢?为什么需要呢?(溜冰鞋)
2、完整欣赏。教师小结:听了故事后,说说熊猫伯伯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幼儿说出熊猫伯伯喜欢帮助同伴,“助人为乐”。)
三、迁移运用
看看熊猫百货商店还有那些东西?
四个大筒靴子适合谁?
两个小筒靴子又适合谁呢?
鱼竿谁会需要?录音机谁需要?
延伸阅读:中班语言教案:森林里的聚会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紧张和惊险的故事情节。
2、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并能用较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
3、懂得任何时候不要轻易地相信坏人。
【活动准备】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PPT
师:今天森林里要举办一场动物聚会,这个聚会是谁举办的呢?
提问:你觉得蟒蛇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师:那这个故事里的蟒蛇是不是像小朋友们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欣赏故事
播放PPT并引导幼儿讲述
提问:
(1)聚会上有哪些节目?他们怎么表演的?
(2)你觉得他们的表演怎么样?我们一起给他们鼓掌吧!
(3)接下来出场的是鹈鹕先生,他是一只有着超级大嘴巴的鸟。猜一猜,
他会给小动物们带来什么样的表演?
(4)那我们一起来看鹈鹕先生的表演吧!
(5)这时,大蟒蛇说话了,他说:“我也不太确定,不过我也许可以做的更好些。”你觉得他想表演什么?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去大蟒蛇的嘴巴里玩吗?为什么?
(6)小动物们在大蟒蛇的肚子里很不舒服,想出来了,大蟒蛇会让他们出来吗?
(7)是谁来了?他会用什么办法就小动物?
(8)动物们被救了出来,他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会对大蟒蛇说些什么?会怎么惩罚他?
(三)总结教训
师:这个故事给了你们什么教训?
(四)完整欣赏
播放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中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3、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准备:
1、《5以内相邻数》课件,幼儿操作练习题。
2、1——5数字卡若干,背景音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教学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情景设置法、游戏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
设置情景,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师:动物王国今天特别热闹,因为它们要搬新家。看看有几间新房子?是哪些动物要搬家?
2、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小动物谁和谁是邻居。
幼儿看课件,说出房子总数,以及动物名称。 设置动物搬家情景,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二、基本部分:
(一)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师:天慢慢黑了,小动物们该休息了(老师把小动物隐藏起来)。听,谁在说话呢?哦!原来是数字宝宝在讨论问题呢。数字宝宝2说:“我是2,数字宝宝1和数字宝宝3是我的好邻居,我们是相邻的数字,我给它起个名字叫相邻数,2的相邻数是1和3。”提问幼儿找其他数字宝宝的相邻数。
2、师:那些数字宝宝变成了点子宝宝,看看2个点子宝宝比1个点子宝宝多几个点子宝宝,比3个点子宝宝少几个点子宝宝?我们一起念一下:2比1多1,2比3少1。(同法3、4的相邻数)
(二)游戏《找朋友》。
老师随意地举一张5以内的数字卡,当老师说“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两个好朋友,我是数字宝宝2,我的相邻数是几”拿数字1和3的小朋友就赶快举起来,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组织幼儿完成操作练习:《相邻数朋友》。
1、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定义,并能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幼儿比较5以内各个相邻点子宝宝的多与少,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3、幼儿做游戏《找朋友》。
4、幼儿做练习。
“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设置情景,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内容,并在回忆的过程中,在房子上点击出数字,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并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定义。
通过比较点子宝宝,从而让幼儿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通过做游戏《找朋友》,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通过操作练习,巩固5以内的相邻数。
三、结束部分:
1、评价幼儿操作练习情况。
2、给爸爸、妈妈检查自己的作业。
幼儿校对作业。 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从而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过程中,首先以“动物搬家”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邻居关系”、复习数的排列、数与数的关系,为幼儿后面理解“相邻数”的概念,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其中,学习2的相邻数是个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什么是相邻数,及相邻数的关系,从而为探索3、4、5的相邻数作铺垫。在整个过程中,让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但是突破难点的过程中,虽然幼儿能在之前的游戏操作中完成相关的相邻数的练习,但对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对幼儿来说难度较大,要让幼儿在新授过程中充分理解相邻数的关系,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养成听指挥、守纪律的好习惯。
2、在走、跑、跳等体育活动中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长凳四条,哨子一枚,纸板老鼠若干,磁带、录音机、色胶、剪刀、电池等。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组织幼儿自由站位,听音乐跟着老师做准备活动。
起踵步——双手压手腕——双手前平举扩胸——向后拉臂、前后环臂——双手上引侧腰——腹背运动——活动膝关节——活动踝关节——快速蹲站——高抬腿小跑步
(二)基本部分:
1、通过《闯关》活动,在走、跑、跳等体育活动中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
(1)第一关。听哨声信号跟着老师做动作。(A:跟着老师做动作;B:幼儿自由做动作;C:幼儿自由选择走、跑、跳等任何方式按指定方向触物返回。)幼儿自由站位,要求幼儿在听到哨声信号后做出停或继续的动作反应。(一声短哨声动,两声短哨声停)例如:原地踏步、并步右(左)移、单脚站立、后退走、足尖步蹲走、行进跳、行进跑、旋转等。
(2)第二关。听哨声信号沿箭头方向换位置,并同时听语言口令触摸自己身体某一部位。(鼻子、眼睛、脚尖等)幼儿分成四组,分别跨坐与四条长凳上,在听到哨声信号后做出向另一组跑动或不跑动的动作反应。(一声短哨声跑,两声短哨声不跑)
(3)第三关。按固定信号做出逃跑坐位置或抓人的动作反应。(固定信号可由教师规定或让幼儿自由选择哨声、数字、手势、颜色等)幼儿成两列横队面对面站好,选择好本组的固定信号。当听到老师发出信号时,立刻做出逃跑或抓人的动作反应。回位信号:一声长哨声。
2、复习翻跳,要求双手撑直、双脚并跳。
(1)幼儿自由在长凳或线上练习翻跳,教师巡回指导。
(2)游戏《踩老鼠》。
幼儿成两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前,听到哨声信号后各组第一位幼儿同时向前跑去,依次翻跳过四跳长凳后至“老鼠窝”处踩一脚“老鼠”,然后从两旁跑回队伍后。每组幼儿鱼贯进行。
(三)结束部分:(将上图长凳摆成口字型)
1、组织幼儿坐在长凳上跟着音乐做放松运动。
行进甩手臂——行进深呼吸——甩手腕——抖腿——放松大腿——放松小腿等。
2、教师小结。交待课后要求:洗手、喝水、擦汗、换衣服。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的整个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情绪高涨,培养了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同时在体育活动中,还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这与《纲要》中健康领域中的目标要求相吻合。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兔子一家关爱兔奶奶的情感,懂得去关爱别人。
2、乐意参与活动,能进行大胆地讲述。
【活动准备】
1、课件;
2、听过妈妈的高跟鞋声音、爸爸穿皮鞋走路的样子、听过跑步喘气的声音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猜测兔奶奶生病的原因。
这是谁呀?(播放咳嗽声)兔奶奶怎么会咳嗽?
二、通过故事,进行猜测和模仿。
1、谈话,了解生病的感受。
师:那生病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兔奶奶这时候也很难受,那奶奶现在最需要什么呢?
小结:兔奶奶除了需要打针、吃药,也需要有人来看看她。
2、出示门铃声,进行猜测。
(1)提问:这是什么声音?(门铃)门铃响了谁会来呢?听!(播放脚步声)
(2)提问:这是谁呢?(播放声音:兔奶奶,我来看你了。)
(3)小结:原来,兔妈妈知道兔奶奶生病了,很关心兔奶奶,来看望她呢。那还会有人来看望兔奶奶吗?
3、播放爸爸穿皮鞋走路的声音,进行猜测。
(1)提问: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过吗?你听到过谁的脚步声也是这样子的啊?那会是谁来看望兔奶奶了啊?爸爸会对奶奶说什么呢?(兔奶奶,我来看你了)
(2)小结:兔爸爸知道兔奶奶生病了,也很关心她,来看望她。那还会有人来看望兔奶奶吗?
3、播放喘气声,猜测谁来了。
师:门铃响了,这次又会是谁来了啊?
点击:原来兔宝宝知道兔奶奶生病了,也很关心她就急忙来看望她。
(1)提问:那兔宝宝会对兔奶奶说什么呢?
(兔奶奶,我来看你了,你快点好起来吧。)(请个别幼儿回答,再进行集体讲述)
三、感受兔子一家浓浓的爱,懂得去关爱别人。
师:兔奶奶看到兔爸爸、兔妈妈和兔宝宝来看望她,会说什么呢?(你们来看我,我很高兴,我的病也会好得快一点。)
1、兔奶奶看到他们都来看望她,她的心情怎么样?
2、小结:原来,兔爸爸、兔妈妈、兔宝宝的爱让兔奶奶心里觉得快乐、幸福,所以兔奶奶才说病会好得快一点。
四、看图片,感受生活中一家人浓浓的爱。
1、看图片: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有人遇到困难,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来看看这些人是怎样关心别人的?
2、情景表演:如果老师现在生病了,你会怎样关心我?
3、总结:你们这么关心老师,老师心里也很高兴,当家人或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去关心他们,给他们倒杯水、捶捶背、说一句好听的话,让他们的病也可以好得快一点,心里也会觉得很高兴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