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美术教案

幼儿园美术教案

发布于:2022-02-17 01:14:00 作者:

【必备】幼儿园美术教案(通用1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必备】幼儿园美术教案(通用1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幼儿园美术教案(通用17篇)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

  适用班级:幼儿园大班

  【设计意图】

  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终身教育是活动的两大特色。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从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情感态度着手,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培养幼儿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才能让幼儿对下面乃至今后的手工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幼儿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会有影响的是至关重要的。活动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对幼儿表达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与到活动中。大班幼儿好奇心、自我表现的欲望强烈,凡事都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做一做。本活动主要练习幼儿粘、画、剪的技能,面具图片的呈现深深吸引孩子的眼球,在探索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体验创造性的装饰面具的乐趣,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尝试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脸谱装饰,联系粘、画、剪的技能。

  3、了解多种动物的轮廓并能画出来,能够用鲜艳的色彩大胆的绘制面具。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卡纸或挂历纸、毛线、彩条、彩笔、胶棒

  心理准备:根据主题活动,为幼儿创设相关的环境,激起幼儿兴趣,同时为幼儿提供一

  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更好的参与活动,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可把桌椅围成圆圈,让孩子更方便的交流操作。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

  师:叮铃铃……

  幼:谁呀?

  师:我是小小邮递员呀!

  幼:哪里来的信呀?

  师:xx来的信呀!

  幼:送给谁呀?

  师:送给xxx

  幼:叮铃铃……

  (这个小游戏孩子们都会玩,在课后已经玩过几次。信依次送给3—4个小朋友,最后送到老师手里)

  师:哈哈,信又送回老师手里了,那让老师帮小朋友们看看信上都写了些什么呢?竖起耳朵仔细听哦!噢!信上说啦,森林里呀,要开一个联欢晚会,请咱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参加。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森林里和小动物们一起开晚会啊?

  幼:想……

  师:恩,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但是信上说啦,这是动物的联欢晚会,每一个小朋友都必须亲手做一个面具,带着这个自己做的面具才能和小动物一起玩呢!

  幼:老师,可是我不会做啊?

  师:看,这封信里小动物已经告诉小朋友们面具应该怎么做了,让我们一起来学做这个动物面具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仔细听哦!仔细听你才会做,老师看看那个小朋友做的最好看,能第一名去参加晚会!

  (二)结合图片,讲解动物面具的做法

  师:看,这是什么动物?边说边出示老虎面具的图片,看看他有什么特点?头上写着一个字,是什么字?

  幼:老虎,上面写着“王”,老虎是森林之王。

  师:对,这是老虎,森林之王,看看他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老师边说边在小黑板上画老虎的轮廓,依次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师:我们做面具的第一步是画,首先在你的卡纸上画出你想画的动物的图案,然后给它涂上相应的颜色。

  师:看,这是什么动物?它的身上有很多的什么啊?

  幼:狮子,身上有很多的毛,长长的胡子

  师:对,狮子的身上有很多的毛和胡子,那么老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狮子的胡子用什么来做的,想想老师让你们带什么来了?

  幼:毛线

  师:对,毛线可以当成狮子的胡子。那要怎么做呢?看,把毛线剪成一截一截的然后用胶棒把毛线粘上,就是狮子的胡子了。如果不想用毛线的话可以直接画在卡纸上,图上相应的颜色就可以了。

  (老师依次呈现多种动物的面具图片,兔子、猫咪、蝴蝶等,简要介绍各种动物的画法及做法。比如说兔子的头发可以用胶棒把彩条粘成小卷,粘在兔子头上就是头发了。)这一环节是关键环节,知识目标3在这一环节得到解决。

  (三)提出要求,教师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做面具

  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面具,老师在做之前再依次强调,先在卡纸上画出图案,然后涂上相应的自己喜欢的颜色,再用剪刀按照轮廓剪下来,最后用毛线穿上戴在头上。这一环节是解决能力目标2的关键环节,孩子在操作时教师适时根据随时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注意特别照顾操作能力较差的幼儿,并记得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四)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

  好,我们的面具做完了,但是啊,森林晚会要求很高,你们做的面具必须很完美才行,现在请小朋友欣赏、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的作品,有哪些好的地方,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比如说,我觉得她画的很好,或者涂的颜色不够亮,给你的伙伴指出来,并给你的面具起个好好听的名字,我们互相改正,争取做一个最最完美的面具,好不好?

  这一环节是解决活动重难点的关键环节,情感目标1在这一环节得到实现。在互相交流欣赏的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对幼儿的教育不是一节课一个活动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与活动的前延后续分不开的,所以在活动结束后,播放《森林进行曲》,组织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加上班上的动物木偶,一起开一个小小的联欢晚会。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姿势,能运用图形进行拼贴,并用折叠弯曲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

  2、在游戏活动中,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感受晕染的美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各种运动人的姿态。

  2、物质材料准备:黄色、紫色颜料;眼药水瓶子;钢丝球;黑色不同大小的圆形、长方形若干;抹布;8开的白纸;塑封膜;胶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 小朋友你爱运动吗?(爱)

  2、那你们会什么运动呢?(幼儿边说,教师用简笔画画出来)

  二、探索折叠弯曲的方法

  1、 观察图片,探索折叠弯曲的方法。(给你一张纸条,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像手臂一样弯曲。)

  2、 幼儿练习折叠一次弯曲方法。

  3、 探索折叠二次的弯曲方法。

  4、 出示小人,提问:他们在做什么运动?

  5、 小结:原来用折叠的方法,可以表现出许多不同的运动。

  三、幼儿操作作画

  1、 这些小人会在哪里做运动呢?

  2、 出示背景图片,今天冯老师给他们布置一块非常漂亮的场地,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布置的吗?(想)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粘贴不同动态的人。

  2、 幼儿在音乐声中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创作出不同姿态的小人。

  四、展示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

  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请全体幼儿学一学幼儿画面上摆出的动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体会合作绘画的乐趣。

  2、让幼儿学会画企鹅的正面像,并尝试画企鹅的不同面。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CD、磁带、白纸、画笔等。

  活动过程:

  1、进入活动场地。

  师:今天老师准备带着小朋友一起去南极看看企鹅宝宝,你们想不想去呀?(放音乐《小企鹅真漂亮》,师幼一起边唱边跳进入活动室。)

  2、活动导入

  看“小企鹅波波出生”的过程(小企鹅出生的幻灯片),激起幼儿的兴趣。

  (1)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企鹅。师放片段。

  (2)师:小朋友,刚才请你们看了电影,有谁来告诉老师小企鹅波波是从哪里出来的?(企 鹅蛋)

  (3)师:哪波波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哪里先出来?(脚、头、翅膀)它的眼睛、嘴巴是怎样的?它穿着什么样的“衣服”?

  3、玩游戏“企鹅变变变”,学习儿歌,感知企鹅的特征。

  (1)老师边念儿歌边带幼儿用形象的动作表现小企鹅的特征。

  师:原来小企鹅是从企鹅蛋里变出来的,我们也来学一学,好吗?首先我们小朋友先和老师一样把自己变成一个企鹅蛋。(师示范,幼儿一起和老师学做。)

  师幼:边唱儿歌边做动作:“小脚踩一踩,小头伸出来,眼睛黑又圆,嘴巴尖又尖,拍拍小翅膀,戴上爱心帽,穿上黑西装,我的企鹅真漂亮。”

  (2)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各种动作,表现企鹅的不同形态。如:跳舞、捕鱼、游泳等。

  师:小企鹅变出来了吗?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跳跳舞吧!

  (3)播放歌曲小企鹅真漂亮,老师引导幼儿通过变化企鹅的翅膀、小脚、头的方向等来表现企鹅的不同形态。

  4、尝试在椭圆上添画。

  (1)出示企鹅蛋,引导幼儿念儿歌,老师添画。

  ①老师出示“企鹅蛋”:“瞧,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企鹅蛋,它也想参加舞会,

  我们来帮帮它,把它变成小企鹅,好吗?

  ②师: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跟着老师的记号笔一起来把小企鹅变出来。

  师幼一起边念儿歌边和老师添画。

  ③请小朋友为“变”出来的企鹅起一个好听的名字。XX出来了,它想和好朋友一起跳舞,它的好朋友叫葛莉亚。

  (2)(师呈现缺眼睛、嘴巴正面企鹅)看看这个葛莉亚缺了什么?(叫幼儿上台来添画)还有一个朋友也缺眼睛、嘴巴,谁来帮帮它?(添画侧面企鹅的眼睛、嘴巴)重点感知“正面”与“侧面”的不同。

  (3)师:这只企鹅还缺少翅膀和脚,谁来学一学它的动作?老师根据幼儿动作进行绘画。

  (4)鼓励幼儿为小企鹅装饰打扮,如打你上领结、戴上项链等。

  5、幼儿合作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1)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出好多好多的企鹅?老师这边也有很多的企鹅蛋,它们可等着小朋友把它们变出来,因为它们也想去参加舞会。

  (2)师:老师已经把企鹅蛋放在了后面的桌子上,四个小朋友一桌,由于南极的冰山上非常冷,一定要帮小企鹅穿厚一点,多画几层黑衣服,好吗?等舞会的音乐一响起来,你们就要带着企鹅宝宝来参加舞会了,小朋友们要帮忙多变一些小企鹅出来,把它们打扮得漂亮一些,别忘了准时参加舞会哟!

  (3)出示“南极”背景,播放音乐《小企鹅真漂亮》,老师巡回指导。

  6、交流展示与评价。

  播放“舞会”音乐,将幼儿作品展示出来拼成一幅大的图画。

  师:你喜欢哪只企鹅?它好在哪里?

  师:每一个小朋友起立,选一只企鹅,学一学它的动作,我们去三楼音乐厅去跳一跳企鹅舞,好吗?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2、学习包糖(用报纸包物品)的方法,能用颜料涂抹、装饰糖果。

  3、知道不乱扔糖纸。

  【活动准备】

  1、幼儿从家中带2—3种不同的糖。

  2、做“糖果”用的可乐罐、薯片罐,饰品盒、药品盒等,足够的废报纸、颜料、画笔、桌布。

  3、布置糖果小屋。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糖果宝宝有个家,请你们剥开自己带来的糖果的糖纸,为糖果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家,放入糖果小屋。

  2、糖果家的宝宝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样的糖宝宝?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有各种各样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等,有硬的有软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颜色的,有不同图案的糖纸等等。

  二、产生兴趣。

  小糖果们想要个糖果爸爸,这个糖果爸爸呀,比别的糖果都大,比别的糖果都甜,比别的糖果都精神!我们一起来做超级大的糖果爸爸吧!

  三、制作“糖果爸爸”。

  1、教师演示用报纸卷包罐子:将“糖果”(罐子)包入“糖纸”(报纸),然后紧握中间,将两头拧紧。

  2、幼儿自己尝试把“糖果”包起来,尽量包的严实。

  3、幼儿大胆的在自己做的“糖果爸爸”的“衣服”上涂抹颜料,注意良好作画习惯的培养。

  4、建议幼儿把制作好的“糖果爸爸”晾干,观察周围环境,想想放在哪儿比较容易干。

  四、尝尝甜甜的糖果。

  1、大家一起来吃糖。尝一尝甜不甜,闻一闻香不香。

  2、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变化吗?(变小了)

  3、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花纸包里,有个宝宝,剥开尝尝,宝宝变小。

  五、给糖果穿花衣裳。

  1、请幼儿将吃完的糖纸贴在桌上的“糖果小屋”内。

  2、幼儿与教师一同把糖果小屋“搬”进墙上大屋。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自己制作一颗“糖”。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添画的方法将水果图形变成不同的造型。

  2、能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水果轮廓图2 张,水果彩图1张(见幼儿活动资源包);白纸若千,水彩笔,油画棒。

  2、魔盒1个,内放水果手工作品3—4个(如“香蕉小船”等),实物香蕉等水果3—4个。

  3、果实造型范画。

  4、《秋天多么美》音乐CD(盒带)。

  5、幼儿学习资源第20—21页。

  活动过程

  1、演示“魔术”,启发幼儿的想象。

  (1)教师出示魔盒和一个香蕉,用“变魔术”的方式变出“香蕉小船”,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香蕉变成了什么? 身上多了些什么?

  (2)教师出示其余水果,如苹果,先引导幼儿猜想自己能把苹果变成什么?能把橘子变成什么?“然后用盒“变”出相应的果实造型,验证或拓展幼儿的想象。

  (3)用“魔术”变出范画,启发幼儿说出果实变成了什么?自己还想把它们变成什么?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2、用添画的方法进行果实造型。

  (1)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果实图片或者空白纸进行添画造型

  (2)教师观察幼儿的添画,指导、帮助幼儿根据果实特点大胆想象、添画。

  3、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向大家介绍配的作品,说说同伴作品中的创意。

  四、活动延伸

  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果实造型”作品装扮活动室。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6

  一、活动名称:

  《老鼠折纸》

  二、年龄班:

  大班(5~6岁)

  三、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十二生肖的传统故事,并可以说出老鼠的特点。2、情感目标:掌握按照老师演示折纸的技能。在创作活动中,体验绘画带来的快乐。

  3、养成克服困难不断尝试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分享表达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手为基本工具学习折小老鼠。

  五、活动内容

  1、聆听教师对十二生肖故事的讲述。

  2、根据教师引导说出老师的特点。

  3、按照教师演示折纸,并且做简单装饰。

  4、主动分享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十二生肖故事及相关图片,卡纸、水彩笔若干。

  2、经验准备:可以按照教师的动作模仿来进行折纸,会使用画笔绘制简单花纹,有分享的经历。

  七、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知道自己属什么吗?你们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吗?

  幼:羊年。

  师:对,大家除了羊年以外还知道有哪些动物代表的年呢?

  幼:?师:我们刚刚说了这么多动物,也说了很多人的属相,但是小朋友们想一想有属猫的吗?没有,怎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

  (二)主体活动

  1、

  师:好了,现在老师要问小朋友们问题了,大家记得那个动物是排行第一的呀?(幼儿回答)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知道小老鼠长什么样子吗?

  生:灰色的/长尾巴/小小的?同学们,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来折出这只可爱的小老鼠吧。

  1、取正方形纸,对折,两边以中线为准内折;

  2、从另一头继续以中线为准内折;

  3、进行对折,顶头以顶点为准内折;

  4、将一端进行内折;

  5、继续对折,并以顶点内折;

  6、两边以中线为准合成;

  7、将顶角内折,为老鼠耳朵;

  8、张开折角,进行内折,重复两次;

  9、画上眼睛和嘴巴,就完成了一只最普通的小老鼠。师:小朋友们都会折了吧。那就请你们发挥你们的水平,动动灵活的手指,折出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吧。我们来选出一位做小老鼠又快又好的同学。

  2、制作过程中教师分组指导。

  3、互相帮助加深印象、

  师:那就请会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教一教其他同学吧。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小朋友们以前都学过什么样子的花纹做装饰呢?

  生:圆圈、线、小花?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我们现在六个人为一组,面向桌子坐好,老师来给大家一些材料,请小朋友们为自己的小老鼠做些漂亮的花纹装饰吧。

  幼:好。

  (三)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故事呢?都说了那些动物?

  小朋友们也尝试着制作属于自己的可爱的小老鼠,最后把自己的作品分享给了其他小朋友。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可不能学小老鼠这种爱耍小聪明的个性哦,要做一名诚实勤劳的的小朋友。

  附:十二生肖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

  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

  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

  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发展团、压、切等技能。

  2、学会利用工具创造性地装饰月饼。

  3、体验中秋节做月饼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橡皮泥、橡皮泥工具、蛋糕盘。

  2、课件。

  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又圆又方,又甜又香,平时少见,中秋用上。

  在中秋的时候吃月饼是咱们的习俗,但是在平时的时候都很少吃。

  2、为幼儿播放月饼的图片,让幼儿看一看月饼都有什么样的花纹?然后总结在黑板上面,让幼儿再想一想月饼还有什么样的花纹?

  教师小结:

  1、月饼的形状还有很多很多,有直线的、斜线的、波浪线的等等。回家的时候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还可以做出什么不一样的月饼做出来,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来欣赏。

  2、今天咱们一起来制作一个圆形的月饼,怎么来做呢?之后教师演示:先搓圆再压扁,然后在泥面上画花纹。

  3、小组讨论:咱们可以用小刀在上面刻花纹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花纹?鼓励幼儿说出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的方法。

  4、幼儿利用各种道具创造性地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做的好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表扬,并随时给其余幼儿展示,让其余幼儿学习。

  5、将幼儿做好的月饼放到蛋糕盘里面,放到前面的展示桌上,进行“月饼展示会”活动,让幼儿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月饼?为什么?

  6、给幼儿展示各种不一样的月饼图片,比如:小鱼的、愤怒的小鸟的、多啦A梦的。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南瓜的形状,学习用蜡笔均匀的涂色。

  2、发挥想象力,尝试进行添画。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PPT课件(各种南瓜图片);白纸,铅笔,蜡笔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南瓜的外形能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们,农民伯伯菜园里面种的南瓜丰收了,他呀,准备把这些南瓜拉去集市卖。看,好多南瓜呀!(PPT出示各种南瓜图片)谁来说说这些南瓜长得什么样子的?有什么颜色呢?(有圆形的,有椭圆的,还有扁的,有大有小)图片上的南瓜有哪些颜色呢?(黄色,橙色,绿色。)这么多南瓜,农民伯伯想拿到市场上去卖,但不知道好不好卖,小朋友们愿意帮他把这些南瓜画出来给市场的叔叔阿姨吗?

  4、师:小朋友们给南瓜宝宝添的表情太可爱了!谁来说说你为什么要给南瓜宝宝添这个表情呢?(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会给南瓜宝宝添上哭,笑,或者生气的表情。)

  5、师:南瓜宝宝也要穿漂亮的衣服,现在请小朋友们为南瓜宝宝涂上美丽的衣服吧!(教师强调上色时要均匀,巡回指导幼儿。)

  6、幼儿将画完的画与同伴之间互相展示,教师将画得比较好的作品拿出来单独展示,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一个个都把南瓜宝宝画得这么可爱,刚刚呀老师已经把你们画得南瓜给农民伯伯拍照发了过去,农民伯伯看见后可开心啦!他说谢谢你们!下次呀请你们去他的菜园玩好吗?那现在我们一起出去排队,把小手洗干净吧!

  活动延伸: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手工活动:南瓜宝宝。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将丰收的氛围和喜悦的渲染了出来,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⒈掌握向日葵的画法,尝试添画花瓶、装饰边框,丰富画面。

  ⒉能够合理布局,表现出前后的遮挡关系,并大胆表现向日葵的不同姿态。

  活动准备:

  颜料、毛笔、范画、梵高向日葵ppt。

  活动过程:

  一、向日葵实物图片导入。

  ⒈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向日葵)向日葵是什么样子的?

  ⒉为什么我们叫它向日葵呢?

  小结:因为向日葵的脸总是一直向着太阳,太阳到哪里,它的脸就向哪里。所以叫向日葵。

  二、出示梵高作品《向日葵》,引出课题。

  ⒈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一幅美丽的向日葵绘画,这是外国的一位画家画的,世界上许多人都喜欢他画的向日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⒉这些向日葵一样吗?是不是都朝着一个方向?那都有哪些方向呢?请小朋友们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向日葵各个方向的姿态(个别表演,集体模仿)?

  ⒊我们来看看向日葵的花瓣。向日葵的花瓣是什么样的?它们好像在干什么?

  ⒋对了,向日葵好像在舞蹈,有的低下头,有的仰起头,有的扭动身体,漂不漂亮?你们喜欢吗?

  ⒌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画除了向日葵,还有什么?向日葵喝了花瓶里的营养才会更美。

  ⒍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⒎那么这幅画是谁画的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师介绍梵高及其他向日葵作品)

  三、创作《向日葵》,激发幼儿作画灵感。

  ⒈刚才我们欣赏了大画家的作品,你们想成为一名大画家吗?今天,我们小朋友就要画一瓶你喜欢的向日葵,画的时候要大胆,色彩要亮丽。

  ⒉向日葵该怎么画呢?(幼儿自由讲述向日葵画法)

  ⒊老师讲解绘画步骤

  ⑴故事引出向日葵的绘画方法:有一天,老师去散步,走了一大圈(向日葵的花盘外形),这块地真不错,我决定开垦一下,横着开了一条条沟,又竖着开了一条条沟……“哇,变成了一个个小格子。”“这么好的地,我要种上一颗颗种子,收获果实(向日葵的籽)。”瞧,向日葵就呈现出来了。最后再添上花瓣。

  ⒋讲解向日葵的遮挡关系。

  哎呀,后面的花也探了个头出来,可是,被前面的花挡住了一点点,该怎么画呢?

  原来呀,我们只要把它露出来的一半花画出来就行了,被遮住的部分不用画。

  ⒌花瓶的设计

  画完向日葵,我们要把它们插到花瓶里啦,花瓶的造型有很多种,你想画什么形状的花瓶呢?你的花瓶上有些什么漂亮的花纹呢?

  ⒍一瓶向日葵画好了,我们要为它装饰上好看的边框,你想怎么装饰呢?

  四、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1、画圆时一定要记得舔笔,要画得大一点、细一些。圆里有什么?我们可以怎么画?(蘸浓墨将笔竖起用细线条在圆中画格子装饰,而后再在每格中点一点。)

  2、注意花的位置,以及花瓣的布局。(蘸浓墨将笔竖起用细线条在圆外画半圆形表示花瓣,画时沿着圆画出,一个接着一个。)

  ⒊引导幼儿大胆装饰花瓶和背景。

  五、讲评。

  ⒈展出幼儿的作品,带领幼儿欣赏《向日葵展》

  A好多的向日葵啊,哪个画家来介绍一下你创作的向日葵?(引导幼儿从构图及向日葵的造型来讲)

  B如果你请你买一副向日葵作品来装饰自己的家,你最想买哪一幅?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向日葵的色彩的搭配、线条的流畅来讲评)

  C谁的背景设计的最独特?

  ⒉老师小结,鼓励作画有进步的孩子。

  今天你们创作的向日葵都很美,我们都沉浸在了向日葵的世界里,可真幸福啊!

  六、活动延伸:向日葵种植

  在班级种植地中,播撒一些向日葵的种子,利用课后空余时间为向日葵浇浇水,除除草,观察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背景:

  今天的纸版画活动是《熊猫》,熊猫虽然小朋友们都没有亲眼看过,但在电视里或者书上看过,所以比较熟悉,绘画的熊猫小朋友都刚画过,这次要来进行纸版画的熊猫,小朋友们都特别感兴趣。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2、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过程:

  一、动物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教师:脑袋圆圆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爱吃嫩竹子。(熊猫)

  二、引导幼儿观察熊猫图片,进一步了解熊猫的外形特征。

  提问:

  1、它的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2、眼睛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3、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4、它的四肢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教师总结:熊猫的头是圆圆的,耳朵像半个圆,熊猫的身体胖胖的,像个气球,四肢短短的,有点像椭圆形,它的身体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赵凌越说:我在书上看见的熊猫身体都是圆圆的,胖乎乎的很可爱的;周琦说:我知道熊猫喜欢吃竹子的;华夏飞说:熊猫我在电视里也看见过的,它不咬人的——)

  幼儿由于平时在图书、电视里经常能够接触到熊猫,所以对熊猫比较熟悉,对熊猫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也比较了解,能够把熊猫的样子比较清晰描述出来。

  三、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完整示范操作过程

  1、用一张完整的硬纸板用剪刀依次剪出熊猫的头、耳朵、身体、四肢。

  2、把熊猫的各部分进行组合,用胶水贴在纸上。

  3、用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给熊猫涂色,进行拓印到底版上。

  四、幼儿操作

  1、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帮助个别幼儿,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剪出熊猫的不同形态。

  2、提醒幼儿涂色时,要均匀涂色,保持画面和衣物的整洁。

  (沈奕棋拿着纸板说:“老师熊猫的圆圆的头怎么剪呀?”徐振宇说:老师我也不会剪,我剪不圆。)

  虽然小朋友们在小班时经常进行剪纸类的手工游戏,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但是我发现我班小朋友的剪纸能力还很弱,连一些简单的圆形都剪起来很吃力,有些新小朋友连剪刀也不会拿)

  五、结束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说说自己画的熊猫在干什么?

  2、鼓励幼儿要爱护大熊猫。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虽然很浓,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纸版画,对幼儿们有些困难,特别是在进行制版时,小朋友们都不能用剪刀剪出完整的图形,连最简单的圆圈都很吃力,有些幼儿剪好后,再用胶水贴起来时,自己刚剪的东西(像头、眼睛、嘴巴等)就找不到了,不是混到其他下小朋友那里去了,就是掉哪里地上了。我想可能跟我刚才不合理的示范有关吧,如果让小朋友先用剪刀剪出熊猫的一部分,如头,然后马上用胶水贴住,这样操作起来会方便些。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1

  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大自然奇趣盎然。蓝天白云,风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生活。幼儿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天上怎么会下雨?”“风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云会有各种形状?”

  《雾茫茫》这个美术活动就是主题《大自然的语言》下面的一个活动,从了解雾的特点,到思考画雾的工具,再到绘画《雾茫茫的××》,从中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让孩子了解这些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在这基础上重点让幼儿尝试用粉笔这种创新的方式来表现自然现象雾,从而对粉笔绘画的方式感兴趣。整个活动使孩子们有了一次与白茫茫的雾捉迷藏的神秘之旅。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粉笔表现雾,让景色变得模糊。

  2、对粉笔绘画的方式感兴趣。

  活动重点:学习用粉笔表现雾,让景色变得模糊。

  活动难点: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正确添加浓雾或薄雾。

  活动准备:

  1、雾天的图片。范画一张。

  2、彩色画纸,白色粉笔,记号笔。抹布7块。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欣赏雾天的景色。

  1、出示图片。这幅图看上去怎么样?

  2、你在什么时候会看到空气中有雾?有雾会怎么样呢?

  3、教师小结:有时候早晨我们会看见雾,它是白茫茫的,笼罩了房子、街道、花园,让一切都变得模糊,看不清楚。

  二、雾茫茫的××。

  1、今天我们来画画白茫茫的的雾,你想让雾笼罩些什么呢?

  2、怎样使它看上去像一幅雾中的风景画呢?

  3、启发幼儿用合适的材料产生风景被雾包围的效果。

  4、教师示范用粉笔表现雾气弥漫的景色。方法是:用白色粉笔涂画在作品上,可以打圈涂,也可以把粉笔平躺下来横涂,然后用手指轻轻地抹开,形成笼罩景物的白茫茫的雾。

  5、幼儿用记号笔在彩色纸上大胆地表现景物。

  6、幼儿尝试“添加雾气”,浓雾重重的涂,薄雾轻轻的涂。

  7、作品展示、互相欣赏雾茫茫的风景画。

  8、幼儿用“雾茫茫的××”给自己的作品取名。

  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雾的特征,进一步加深对雾的了解,为绘画作铺垫。

  引导幼儿想象出雾气笼罩下的丰富的场景。

  启发幼儿想象用什么方式来表现雾比较合适。

  教师示范用粉笔表现雾的绘画方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作画,教师提醒幼儿粉笔涂画完,用手指轻轻涂抹,再用抹布擦干净,注意卫生。

  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照片、物品、谈话,了解自己长大了,发现自身各个方面的变化。

  2、在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生长树”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喜爱自己的情感。

  3、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我的成长过程

  2、集幼儿现在和以前的照片、物品。

  3、画纸、画笔、剪刀人手一把、短线、胶水,硬纸壳,各种有颜色的海报挂历。

  活动过程

  一、我的成长过程

  1、通过观赏课件、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2、请幼儿谈一谈:

  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学会的本领?

  (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身高、体重和学习、自理等方面比较。)

  3、试用自己小时候的物品,使幼儿发现自己与小时侯的变化,感受自己长大了。 这里有一些东西,是谁的呢?请你们来试试,穿一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二、教师小结,引导幼儿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幼儿制作“生长树”的热情。

  教师: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比如:画画、数数、穿衣服,是很棒的哥哥姐姐了,我们今天来做一棵‘生长树’,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改变和进步。“

  三、制作“生长树”,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装扮“生长树”,记录自己的成长。

  1、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生长树”,用纸壳做树干,撕贴挂历纸做成树叶。

  2、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装扮“生长树”。

  如:将自己现在和以前的照片贴在树上,剪下自己喜欢的图片和将自己的愿望画出来装饰在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挂在树上……

  四、幼儿欣赏“生长树”,分享成长的快乐。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 认识并练习画直线、折线、波浪线、螺旋线等多种线条。

  2. 了解美发师的工作,尊重他人的劳动。

  活动准备:

  各种发型图片,彩笔每个幼儿1盒。.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欣赏发型

  1、出示发型照片,与幼儿一起欣赏。

  2、请幼儿说说:每张照片上是发型是什么样的?

  3、请幼儿说说妈妈、爸爸和其他家人的发型是什么样子的。如:妈妈的头发烫成大波浪,弯弯曲曲地披在肩上很漂亮;爸爸的头发很短是平头,很精神;......

  4、请幼儿之间互相观察发型,说说朋友的发型是什么样的。

  5、你经常去哪里理发?理解美发师的工作.

  二、探讨头发的画法

  1、欣赏画册《OK发型师》画面。讨论如何为光头人添画头发,用什么样的线来表现。

  2、幼儿看发型图样,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出几种线条:直线、波浪线、折线、螺旋线......说说哪种发型适合用哪种线条。短发适合用短直线来画,卷发可以用波浪线、折线、螺旋线来画。

  3、示范线条的画法

  (1).教师示范直线的画法.

  师:再画直线时要注意笔不能晃才会画的漂亮.

  (2).教师示范曲折线的画法

  师:曲折线像鲨鱼的牙齿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齿!

  (3).教师示范波浪线的画法

  师:波浪线也是一上一下,不过没有尖尖的牙齿.

  (4).教师示范螺旋线的画法

  师:螺旋线像蜗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幼儿设计发型

  1、幼儿说说自己要设计什么样的发型,画时选择自己喜欢的线条绘画。从发际处开始向外画。

  2、教师提醒幼儿画时线条要一根一根紧挨着,直到将整个头顶部画满,要画的多,画的紧密。

  四、展示评价

  将幼儿的作品排列在一起,互相欣赏。

  启发幼儿给自己设计的发型起个别致的名字。

  请幼儿评出最佳“发型设计师”

  教学反思:

  幼儿在预热阶段能通过语言准确的描述出自己父母的发型。知道美发师为我们剪出了漂亮的发型,他们是为我们服务的。在练习各种线条画法是个难点,幼儿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幼儿初次接触这些线条的画法觉得很新奇,画着很有耐心。不时会问问:老师我画的对吗?得到肯定的回答他们很高兴。继续很认真的画着,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我心里特高兴。新奇的事物对幼儿永远有吸引力。

  他们在图画本上练习了一阵子之后就开始自己的发型设计了。有的说我画妈妈的头发,有的说我画爸爸的头发,有的说我画姐姐的......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我注意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有了练习的基础幼儿在美术书上画的很好,很快。幼儿画完了,我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桌子上展示。幼儿下座位看其他人的画,幼儿评论作品找到最好的,评出“发型设计师”。我奖励给幼儿一个贴纸,看着幼儿高兴的样子,我以后不会再吝啬我的奖励和微笑。小班幼儿的绘画水平不强,画出来的画相对来说不是很漂亮,而我在展示幼儿作品时,只顾了展示版面的好看,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无法体验成功的乐趣,我的这种做法是错的。孩子们画出来的画再不好看也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老师应该尊重他们的成果,鼓励他们下次画得更好。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欣赏黑白装饰画,通过对比,感受黑白装饰画中的疏密关系。

  2.在欣赏的基础上,能运用点,线,面来装饰鸟的各部位。

  3.能大胆尝试疏密相间的作画方法。

  活动准备:

  1.两幅疏密不同的鸟图;一幅疏密相同的鸟图。

  2.操作材料:A3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出示装饰较疏的鸟图。

  这只鸟与我们平常所见的有什么不一样?(用点,线,面装饰)

  有些什么花纹和线条?你喜欢它那里的花纹和线条?

  2.出示另一幅较密的鸟图,进行对比。

  这只鸟和刚才那只鸟有什么不一样?

  多和大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可以用身体来表现一下你的感觉。少和小又给你什么感觉?也可以用身体来表现一下你的感觉。

  3.出示一幅更大的疏密相间的鸟图,感受疏密关系。

  我们来看看这只鸟,你觉得它好看吗?那里好看?这边松松的叫疏,这边紧紧的叫密。(教师总结)下面请你们来给快节奏和慢节奏找朋友?(老师拍快节奏)这样的节奏该找鸟儿哪里的花纹做朋友?(老师拍慢节奏)这样的节奏该找鸟儿哪里的花纹做朋友?

  4.老师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今天我们知道了在一幅画中画花纹时有的地方可以画的疏一些,有的地方可以画的密一些,有疏有密画画看起来更好看。今天我们也来用这种方法画一只大鸟,你打算画一只什么样的大鸟?用什么花纹装饰?想让那里的花纹看起来密一些,那里的花纹看起来疏一些?

  5.互相欣赏,感受疏密相间的关系。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5

  活动名称:布置新家

  设计思路:

  在“家”的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同课异构的设计,通过多种途径的教学活动,孩子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在初步了解了孩子的基础上,想让孩子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所以通过对家具及家里房间的认识激发孩子对家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尝试了解家中房间的用途。

  2、激发幼儿对家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 固体胶 抹布 大图片 桌布 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昨天,陈老师搬新家了,还买了许多的家具呢!

  2、现在呀我的家可漂亮了,你们想去看看吗?

  3、(出示图片)咦?猜猜这是什么房间?

  4、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让幼儿说出理由)

  5、哦~原来呀我们把有床的房间叫做卧室。

  6、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看出来了,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7、陈老师家还有几间房间没让你们参观,我们再去看看,你们用好听的名字告诉我他们是什么房间好不好呀?

  8、(出示图片)让幼儿来猜出房间的名称。

  9、哦~原来在我们家里面,每一间房间都有他们不同的用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二、基本部分:

  1、我呀带你们参观好了我的新家了,还记得上次唐老师请你们帮小动物造的房子么?

  2、哦 小动物们今天偷偷告诉我,他们呀可喜欢你们造的房子了 可是呢 他们又碰到一点小困难,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呀?

  3、小动物们想请你们帮他们布置一下新家,他们的家具都买好了呢,我们赶快帮他们把家布置的漂漂亮亮吧!

  4、幼儿操作,教师在旁指导。

  三、结束部分:

  1、你们真棒,一下子就布置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参观小动物的家,好不好呀?

  2、教师对个别幼儿的作品进行纠正,并请个别幼儿说出他们布置的理由。

  活动反思:

  1、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前期经验还是不足,不能明白家中各个房间的作用,可能应为家中没有这样的房间,导致幼儿不能正真的理解每个房间的作用。

  2、操作材料的难度比较大,幼儿不能充分理解,其中比较难的几样东西可以拿掉,下次通过区角游戏的方式在拿出来让幼儿完成。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6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欣赏活动中所产生的快乐情绪。

  2、初步了解花纹的象征性,感受作品的实用与美观。

  3、欣赏陶瓷花瓶的造型美和花瓶图案的装饰美。

  (二)活动准备

  1、若干陶瓷花瓶实物。

  2、教学挂图。

  (三)活动过程

  1、向幼儿展示各种各样的陶瓷花瓶,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来体验陶瓷花瓶的精湛工艺。

  你们看,桌子上是些什么东西啊?是做什么用的?你在哪里看见过?

  请你们来摸一摸,看一看!

  2、初步感受陶瓷花瓶的质地、造型。

  你们知道这些花瓶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它的形状是什么?有你们的小手摸摸看,你有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一个花瓶?为什么?

  3、进一步感受陶瓷花瓶花纹的独特艺术魅力。

  请你们仔细的看一看,这花瓶上有什么?这些图案是什么样子的?看到这些花纹你想到了什么?

  4、引导幼儿讨论人们为什么要制作陶瓷花瓶。

  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这些漂亮的花瓶有什么作用?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花瓶呢?

  5、教师简单介绍陶瓷花瓶的制作过程。

  幼儿园美术教案 篇1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边说边画的方法画小鸡并均匀地涂色。

  2.愿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绘画操作卡,勾线笔、油画棒。

  2.有关小鸡的知识准备和小鸡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谜语《小鸡》引题

  圆脑袋,尖嘴巴,会捉虫,会吃米,唱起歌来叽叽叽。(小鸡)

  二、欣赏小鸡,讨论演示小鸡的画法

  1.出示小鸡图片,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

  2.谁来告诉大家,你看到的小鸡是什么样的?小鸡会干什么?(捉虫……)

  3.师幼合作画小鸡

  (1)画蛋宝宝

  师:鸡妈妈很能干,生了许多个蛋宝宝,谁来帮忙把它画下来。(提示:起点与终点要连接牢)

  幼:幼儿画蛋宝宝

  (2)画小鸡

  师:鸡妈妈开始孵小鸡了,她把蛋宝宝都抱在自己的怀里,整天地孵呀孵……蛋壳啄破了,小嘴钻了出来(画嘴),眼睛睁开了(画眼睛)伸出两只鸡爪爪(画脚 )

  尾巴也长出来了(画尾部)。好了,一只小鸡出壳了,它高兴地跑到草地上,看看有没有好吃的东西。

  幼:笃笃笃,又一个蛋宝宝啄破了,小嘴钻了出来(画嘴),眼睛睁开了(画眼睛)伸出两只鸡爪爪(画脚 )尾巴也长出来了(画尾部)。一只可爱的小鸡也出壳了,他好象要去找爸爸呢!

  (3)给小鸡宝宝穿花衣

  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小鸡涂色。

  三、幼儿操作:画小鸡

  1.幼儿操作要求:画蛋宝宝时,要注意蛋宝宝之间的距离。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画出小鸡的各种动态,均匀地涂色。

  四、展示作品、评讲:

  1.幼儿展示作品,分享可爱的小鸡。

  师:哪个宝宝愿意给同伴们看看你的小鸡长得怎么样?在干什么?(从小鸡的动态、涂色的均匀进行讲评)

  2.歌表演小鸡出壳,活动结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